本文由新浪文化綜合網(wǎng)絡資源整理編輯。
記者從故宮博物院獲悉,4月8日,執(zhí)掌故宮博物院7年的院長單霽翔退休,繼任者為原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
單霽翔生于1954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城市規(guī)劃與設計專業(yè),師從兩院院士吳良鏞教授,獲工學博士學位。單霽翔歷任北京市文物局局長,房山區(qū)委書記,北京市規(guī)劃委員會主任、國家文物局局長。
在國家文物局局長任上10年后,原本已屆退休之年的單霽翔接過故宮帥印。當時的故宮剛經(jīng)歷“十重門”輿論危機,亟待重塑形象。
“我是故宮第六任院長,每一任院長都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單霽翔曾說,因為故宮太復雜,安全問題至關重要,“平常說做一件事要’萬無一失’,我們是‘一失萬無’?!?/p>
單霽翔接任故宮時,作為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宮殿建筑群,長期以來開放區(qū)域只占30%,186萬余件文物藏品99%沉睡在庫房,來故宮的觀眾雖然多,但80%都是沿著中軸線參觀古建,很少能接觸到豐富多彩的文物。
截至2018年,故宮開放面積由2014年的52%,達到現(xiàn)今的80%以上,8%的文物將向公眾展出。
單霽翔在任這些年,故宮批量誕生“網(wǎng)紅”。從文物修復師王津,到故宮文創(chuàng)、口紅,再到文化活動“上元之夜”等等,故宮屢屢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掀起波瀾。而正如故宮內(nèi)部人士所言,單霽翔本身成了故宮最大的“網(wǎng)紅”。
2017年,故宮網(wǎng)站訪問量達到8.91億,把186萬多件藏品的全部信息放到網(wǎng)上。同年,故宮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銷售達到15億元人民幣。
單霽翔一直自稱自己為故宮看門人,而非掌門人。如今卸下看門人職位,單霽翔將去哪里?單霽翔曾說,他自稱是一名故宮講解員,在故宮前6年進行了近2000場講解,時間約2000小時。www.hxlock.com
“我退休以后想來當一名志愿者,到時候希望面試的時候手下留情?!眴戊V翔笑言。
敦煌研究院第四代“掌門人”王旭東,昨晚接到記者電話后,確認接任故宮博物院院長。
王旭東是甘肅人,1967年2月生于甘肅山丹,畢業(yè)于蘭州大學地質(zhì)系水文地質(zhì)與工程地質(zhì)專業(yè),曾任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蘭州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1年,王旭東來到敦煌研究院,從事莫高窟壁畫及土遺址保護工作。2014年12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長。他也是繼常書鴻、段文杰、樊錦詩后第四任敦煌研究院院長。
從1991年到2019年,王旭東在敦煌工作了近三十載。2017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王旭東曾談起他與敦煌的淵源。
王旭東1967年2月出生在甘肅山丹,那是一個非常缺水的地方,他從小夢想當一名水利工程師。1990年從蘭州大學水文地質(zhì)與工程地質(zhì)專業(yè)畢業(yè)后,王旭東成為張掖地區(qū)水電處的一名水利工程員。
1991年,敦煌研究院到蘭州大學招地質(zhì)工程人才,加入莫高窟石窟保護。因老師推薦,王旭東“勉強決定去敦煌看看”。那是他第一次來到莫高窟,此前,他甚至不知道敦煌在哪里?!拔ㄒ挥杏∠蟮?,是我父親在1981年曾去敦煌旅游,他在莫高窟九層樓前留了影。”
王旭東說,到敦煌的那個晚上,還沒進洞窟,他就被莫高窟的靜謐所吸引,他做了一個“一時沖動”的決定:留下來。
在敦煌,王旭東參與的第一個課題是崖體穩(wěn)定性研究。這個課題與他的專業(yè)吻合,很快引起了他的興趣。但對于敦煌壁畫,他并沒有太大感覺,“在我這個工科生眼中,那些泥塑和壁畫只是土,只是礦物,我只關注到壁畫起甲、開裂等問題?!?/p>
王旭東住在莫高窟,每天在洞窟里走動,周圍的同事都是研究敦煌文化的專家。慢慢地,他開始把目光投向敦煌壁畫本身?!拔艺嬲懒怂恼滟F價值。從那以后,對莫高窟所有的保護工作和管理工作,我都特別用心。我不再只是把它們當成石頭、泥巴了,在我的眼里,它們是有生命的。”王旭東說。
在敦煌,王旭東一待就是28年。2014年,王旭東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長,成為敦煌的第四任“掌門人”。他的前任們,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長常書鴻,從法國留學回國,1943年來到莫高窟;第二任院長段文杰,國立藝專中國畫專業(yè)畢業(yè),1946年來到莫高窟;第三任院長樊錦詩,是一名考古學者,自1963年北京大學畢業(yè)來到莫高窟,就再沒有離開。
在“工科生”王旭東看來,莫高窟的壁畫、彩塑是泥巴、草、礦物顏料、動物膠制作出來的,都是非常脆弱的,總有一天會消失?!拔覀兊谋Wo就是在和時間‘賽跑’,希望最大限度地延緩它的‘衰變’。”王旭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
近兩年故宮等博物館的文化創(chuàng)意非常火爆,在王旭東看來,莫高窟的價值和故宮的價值不一樣,故宮的成功不能復制到敦煌來,但經(jīng)驗可以借鑒。
20多年來,王旭東見證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莫高窟由搶救性保護到預防性保護的漫漫旅程,目睹了“數(shù)字敦煌”的艱辛起步到“飛入尋常百姓家”,親歷了敦煌文化的國際合作之路由最初的“被動參與”到如今國際學術會議上逐漸擁有“主導話語權”。
王旭東對國際合作尤為重視,并持以“開放辦院”的理念,認為人類的敦煌就應該吸引更多的人一起進行保護。他曾多次表示,莫高窟本身就是“國際合作”的產(chǎn)物,至今留存來自東西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多元文化的結(jié)晶,是絲綢之路上的“共同信仰”。
近年來,莫高窟游客量激增,如何平衡古遺址保護與旅游開放之間的矛盾,亦是王旭東的一大“心事”。為確保文物及游客安全,敦煌研究院2014年開始實施莫高窟旅游開放新模式:以網(wǎng)絡預約為基礎、分時段參觀為措施、數(shù)字展示組合實地參觀為內(nèi)容。這極大緩解了這處古老洞窟的“壓力”,也讓游客參觀體驗更為“精致”。
對于當下流行內(nèi)陸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品熱,王旭東也有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拔幕瘎?chuàng)意都是要基于價值所在,若要背離此,它可能會對文化遺產(chǎn)的本身價值造成不利或負面的影響?!蓖跣駯|在談及近年頻現(xiàn)的文化惡搞現(xiàn)象時分析稱,真正的研究人員所發(fā)掘出來的文化體系,應該讓這個浮躁社會里的人“不僅僅去追求大房子和豪車,而是靜心追逐精神生活”。
“對文化不尊重的創(chuàng)意不會持久,很快就會消失,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是浪費資源?!痹谕跣駯|看來,任何一個文化遺產(chǎn),盡管它本身的價值是不相同的,但都需要引導,尤其是作為文化遺產(chǎn)的管理機構和研究機構自身要嚴謹,即使是和社會機構合作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品,必須有“堅守底線”的責任。
盡管大家有不同的視角,但“美的東西就是美的,丑的就是丑的”。王旭東認為,與我們生活相關的創(chuàng)意產(chǎn)品,要了解市場,了解民眾所需,同時也要引導,而不是公眾要什么就給什么。我們要拒絕低俗、媚俗、庸俗的東西,要做對美好生活有推動作用的文化產(chǎn)品,潛移默化去影響公眾。(完)
責任編輯:胡順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