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現(xiàn)代家長
作者:胡運玲
當孩子感覺自己被需要時,責任感就會建立起來,自信心就會增強
1.讓孩子感知到被需要,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自立能力和自信心
這里所說的被需要,包括兩方面:一是讓孩子知道自己需要自己,二是知道別人需要他。
先說自己需要自己,可以讓孩子從自己穿衣服這樣的小事做起?!墩婀芙獭纷髡吆啞つ釥柹鴵文炒髮W的兒童發(fā)展課程講師,她的很多學生在幼兒園或托兒所上班,他們曾對自己照顧的孩子做過10年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很少有孩子早上自己穿衣服。而在正常情況下,孩子到3歲左右就完全有能力自己穿衣服了。
對此,簡·尼爾森說:“如果3歲以后父母繼續(xù)幫孩子穿衣服,就是在剝奪孩子發(fā)展責任感、自立和自信意識的機會,孩子就不大可能培養(yǎng)出對自我能力的信心,也不大可能培養(yǎng)出成功人生所需要的技能。所以,請家長們從讓孩子自己穿衣服開始,讓孩子感知自己被自己需要吧!”
再說讓孩子感知別人需要他。簡·尼爾森分享了自己最喜歡的動畫片《史努比的故事》中的一個情節(jié)。故事里露西問萊納斯:“今天在學校過得怎么樣?”萊納斯回答:“我沒上學。我去了學校,打開門問'這里有誰需要我嗎’,沒人回答,所以我就回家了?!?/p>
我們可以把這個在學校的情景換成在家里,要讓孩子知道他是被家人需要的。比如,我們可以多請孩子幫我們做一些小事,幫媽媽拿一下手機,幫爸爸捶捶背,給哥哥撿起掉在地上的文具,等等。
當孩子被需要時,責任感就會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來,而且經(jīng)過持續(xù)鍛煉后,孩子的自立能力會得到提高,自信心得以增強——他覺得自己能做很多事,能不自信嗎?
2.以讓孩子感覺好受的方式,幫孩子感知自己的情緒,進而學會控制情緒
親子相處中,孩子的情緒化時常會引起大人的情緒風暴。比如孩子因為一點兒小事哼哼唧唧地,家長心煩,有的就會吼孩子,甚至懲罰孩子,結(jié)果孩子就更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了。
怎么辦呢?簡·尼爾森分享了一個親子小故事。有一次,她兩歲的兒子一直哼哼唧唧地鬧人,讓她心煩。這時,她想到了用鼓勵的方式來安撫兒子,便忍著火氣給了兒子一個溫柔的擁抱,告訴兒子她特別愛他。沒想到,兒子很快停止了哭鬧。更讓她意外的是,她自己的煩躁情緒也神奇地消失了。
從此她得出一個結(jié)論:在幫助孩子感知、管理自己的情緒時,少批評、吼叫、懲罰,多鼓勵,可以是一個擁抱、一個親吻,也可以用其他方式表達對孩子的愛??傊宰尯⒆痈杏X好受的方式幫孩子化解不良情緒,感知情緒的起伏,進而學會控制情緒。
試想一下,當孩子傷心時,父母用一個鼓勵的抱抱安撫了他,那么當別人傷心時,他是不是也能理解別人的情緒,用同樣的方式去安慰別人?這樣一來,孩子是不是就從對自身情緒的感知,上升到了對別人的共情?這無論是對孩子情緒感知力的培養(yǎng),還是拓展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都有幫助。
讓愛搗亂的孩子給大家做示范,他就會從一個搗亂分子變成領(lǐng)導者
1.幫孩子更好地融入同伴的小圈子,提升人際和社會交往技能
簡·尼爾森提到一位幼兒園老師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借鑒。班里有一個小女孩,做完手工后不愿收拾自己留下的亂糟糟的東西。老師想了個辦法,讓她做示范,教其他孩子如何收拾爛攤子。最終,小女孩不但收拾好了自己的東西,還開心地教會了其他孩子。
班里還有一個很調(diào)皮的小男孩,總愛搞破壞,別人好不容易搭的積木,他故意給推倒。老師就讓他負責教其他孩子在玩積木的時候如何合作,并在該收積木時幫助其他孩子。這下,小男孩由一個搗亂分子變成了樂于與人合作、善于溝通協(xié)調(diào)的領(lǐng)導者。
這位老師的做法,我們很容易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遇到其他小朋友,如果孩子跟別人合不來,或者總是搗亂,我們就可以套用這種方法,或觸類旁通想出別的辦法,幫助孩子融入朋友圈,成為一個受歡迎的玩伴。
2.針對孩子的各類不良行為,家長可以這樣做
正面管教理論認為,孩子所有的不良行為都出于以下4種錯誤觀念和錯誤目的:一是尋求過度關(guān)注。比如家里來了客人,孩子喜歡打斷大人跟客人的談話,就是尋求過度關(guān)注。二是尋求權(quán)力。比如大人讓孩子往東,孩子偏要往西,實際上是孩子在尋求一種“我說了算”的權(quán)力。三是報復。孩子感覺不開心或受到了傷害,就會反擊。比如父母不讓孩子玩游戲,孩子就把父母的手機藏起來。四是自暴自棄。當孩子傷心絕望時,會采取消極態(tài)度應對外界,表現(xiàn)為破罐子破摔。
當孩子出現(xiàn)不良行為時,家長要先識別孩子是出于什么目的,然后再進行正面引導。對此,簡·尼爾森分別給出了不同的回應方式,這里列舉幾條:
當孩子尋求過度關(guān)注時,家長可以把孩子引向建設(shè)性的行為,或者做孩子意想不到的事,比如給孩子一個擁抱,沖孩子暖心一笑,說出對孩子的愛,讓孩子得到安慰。
當孩子尋求權(quán)力時,家長可以從權(quán)力中“退”出來,雙方先冷靜下來,承認你不能強迫孩子做任何事,并請孩子一起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引導孩子建設(shè)性地使用他的權(quán)力,并參與制訂家庭規(guī)則,然后讓規(guī)則說了算。
當孩子報復時,家長不要還擊,要從報復循環(huán)中退出來,保持友善的態(tài)度。同時,猜測孩子因為什么受到了傷害,并向孩子表達同情和理解。
當孩子自暴自棄時,家長可以肯定孩子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功,哪怕這個成功微不足道,也要予以肯定,一定要放棄任何對孩子的完美主義期待,關(guān)注孩子的優(yōu)點與長處,持續(xù)給孩子贊賞與鼓勵。
總之,正面管教倡導家長用和善而堅定的態(tài)度來面對孩子,用具體的正面引導規(guī)則來指導孩子的行為,用全面、客觀而積極的宏大目標來引領(lǐng)方向,從而培養(yǎng)出有責任感、自律、自立、自信、有情緒感知力和控制力、有良好人際交往能力,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必要生活和社會技能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不一定是完美的,但一定是優(yōu)秀的、健康陽光的、能力出眾的。
(原載于婦女生活雜志社《婦女生活》2023年第6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