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榮的《煙紅露綠曉》是文人畫與藝術畫的融合,讓人們有身臨其境之覺。北宋蘇軾最早提出“文如其人”的觀點。他在《答張文潛書》中這樣論及:“其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為人?!痹诶L畫方面,北宋郭若虛最先明確提出這種觀點,他認為繪畫最高境界的“氣韻生動”與人品密切相關。他在解釋“氣韻生動”的時候說:“竊觀自古奇跡,多是軒冕材賢,巖穴上士,依仁游藝,探賾鉤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畫。人品既已高矣,氣韻不得不高,氣韻既已高矣,生動不得不至”。
中國美協(xié)會員張林榮仿古青綠山水畫《煙紅露綠曉》
郭若虛在這里提出的人品不完全是指人的道德品格,而是指古代士人的學問修養(yǎng)和人格修養(yǎng)兩方面?!皫r穴上士”是指具有“林泉之志”的高人逸士,懷抱天下,脫離世俗,期待名主垂顧,施展廟堂抱負?;蚴窃诹秩g著書立說,藏之名山。“依仁游藝”指儒家的道德標準以“仁”為依據(jù),用六藝之教陶冶身心,泛指從事道德修養(yǎng)和技藝的鍛煉?!稛熂t露綠曉》正是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中,才能夠顯現(xiàn)出畫家本人所具有的上述觀點,包容在畫家身上,如其不然,哪里能夠有此山水佳作出現(xiàn)?
張林榮十分注重自己的人品和文化積淀的,沒有如此豐厚的學養(yǎng)和人品,所繪的畫作可能失去了某些內(nèi)涵的東西,這是萬分重要的。元代以來,更加明確地將畫家的人品與作品風格聯(lián)系起來,提出了畫家的人品決定了作品的風格,強調(diào)繪畫首當注重人品,這種對人品的極高追求與當時文人士大夫?qū)γ稍褡逭卟粷M以及不與暴政統(tǒng)治合作密切相關,當時的錢選、元四家等文人士大夫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努力潔身自好,不趨名利,不畏權貴,以隱居或者入道,抑或遁入空門的行為來表明不愿同流合污的態(tài)度。
元四家的山水畫被后來的文人士大夫奉為圭臬,與他們的高尚人格不無關系。因此看來高尚的人格是畫家最為看重的,在這一點上,張林榮恰恰是值得學習的,他的文人氣十足,并且有著高尚的人格精神,對人對事物,都是竭盡所能,勇于擔當自己的不足,凡有所問,必有所答,不求一時的回報,但求長時的安好,能做大這一點已經(jīng)不錯了,故此才有了如《煙紅露綠曉》這一系列的作品問世,不計得失,以人品為榮,在文人畫的道路上張林榮會走的很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