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報載,江西省某小學為了使學生口袋里的零花錢不亂花,辦了個“兒童儲蓄所”。該校在儲蓄所“開了戶頭”的學生竟達90%,全校1000余名學生,存款額達4萬多元。小銀行成了大銀行,教師們始料不及。
這個“紀錄”后來多次被別的調(diào)查報告打破。
這么多錢哪里來?一是來自壓歲錢。一到春節(jié),孩子拜年,長輩們?yōu)榱吮硎緦⒆拥膼?,出的壓歲錢動輒上百無,僅正月初一這一天,不少孩子就成了“千元戶”。二是來自“獎金”。二年級學生周某,期中考試語數(shù)均考了100分,他的父母、爺爺、媽媽層層頒獎,一次性得了獎金60元。三是來自平時數(shù)額不等的零花錢。
孩子手頭有了錢,就想著花。除大筆的壓歲錢上繳“家?guī)臁?,其它基本上由孩子自行處理?/p>
據(jù)北京市的調(diào)查,現(xiàn)在入幼兒園的孩子大約人均月消費已突破雙職工戶收入的50%;中學生更高,已達65%。
南方某省有個“大款”,一時高興,把5萬元人民幣劃入了還在讀小學的兒子帳上。從此,孩子“?!睔馐恪T诩依?,生活起居由保姆侍候;在學校,值日、作業(yè)雇人完成。結(jié)果這位原來成績還不錯的孩子很快在學校里存款成了第一,學習成績也成了第一──不過是倒數(shù)的。
結(jié)局被印度作家泰戈爾言中:“鳥翼系上了黃金,這鳥永遠不再在天上翱翔?!?/p>
家長們真的那么有錢嗎?讓我們來聽聽做父母的說法吧,“即使我們再苦點,也不能委屈孩子,不能讓人家看不起?!痹瓉泶蠖嗍翘摌s心在作怪。
很明顯,用金錢刺激孩子的做法,只會使孩子滋生金錢至上、金錢萬能的錯誤觀念。處理得不好,孩子就會一切向錢看;就會只知索取,不知奉獻;就會只想享有權(quán)利,不想盡點義務(wù),甚至走上邪路。
如此的話,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這一傳統(tǒng)美德很可能在我們這一代手上喪失。
社會將進入21世紀,物質(zhì)生活今非昔比,到底要不要講勤儉節(jié)約?答案是肯定的。
怎樣教孩子勤儉節(jié)約?我們先看看歐美國家的情況。他們的家庭收入普遍比我們高出許多,但是在教育孩子怎樣節(jié)儉方面也可能比我們高明一些。
美國一些百萬富翁的兒子,常在校園里拾垃圾,把草坪和人行道上的破紙、冷飲罐收集起來,學校便給他們一些報酬。他們一點兒也不覺得難為情,反而為自己能掙錢而感到自豪。有的家庭經(jīng)濟并不困難,但要讓八、九歲的孩子去打工送報掙零花錢,目的是培養(yǎng)孩子自力更生、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
美國著名喜劇演員戴維?布瑞納中學畢業(yè)時,父親送給他一枚硬幣作為禮物,并囑咐他:“用這枚硬幣買一張報紙,一字不漏地讀一遍,然后翻到廣告欄,自己找一份工作,到世界上闖一闖?!薄坝绣X難買幼時貧”、“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后來取得很大成功的戴維在回首往事時,認為那枚硬幣是父親送他的最好禮物,它使戴維懂得了生活的艱辛,衣食的來之不易。
在具體培養(yǎng)方法上,建議家長可以從下面幾點著手。
第一,父母自身要勤儉節(jié)約。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生活儉樸,反對奢侈。一次,他見女兒穿了一件用翠羽裝飾的短襖,就命令她脫去,以后不許再穿。在他影響下,一時節(jié)儉風氣舉國盛行。封建時代尚且如此,更何況現(xiàn)在。
第二,指導如何用零花錢。首先家長給孩子零花錢要有計劃,要限止數(shù)額,不要有求必應。應根據(jù)孩子年齡大小、實際用途和支配能力,定時定量給予。讀一二年級的孩子,每次可少給些,時間間隔可短些,隨著年齡增大,一次可給得稍多些,時間間隔也可長些,如每星期或每十天給一次。其次,家長要過問孩子把錢花在了什么地方,每次給錢時,可讓孩子說說上次的零花錢用在哪里。用得不當,應予批評,甚至暫?!霸?。有些家長要孩子記帳,過幾天查一次帳,這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另外,家長要鼓勵孩子該用的地方要大大方方地用,能少用的就不要多用,能不用的盡可能不用??傊?,要教育孩子既不亂花錢,也不要養(yǎng)成吝嗇的“守財奴”性格。
第三,要經(jīng)常給孩子講勤儉持家的故事和道理。讓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來之不易,都是人們辛勤勞動換來的。歷史上的陶侃(東晉時大官)由于受他母親良好的教導,一生勤勉儉樸,連造木船剩下的碎塊木屑都收藏好,備以后用,這一美談流傳至今。
第四,要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節(jié)約的好習慣。使用學習用品要節(jié)約,一張紙寫錯了字,擦掉還可以用;生活上也要講節(jié)約,衣服破了個洞,補好了還可以穿,人離去燈要熄滅,等等。
第五,要讓孩子學會利用廢舊物品。比如可用易拉罐做個花籃,將舊涼鞋剪成拖鞋,將破皮鞋當柴燒。這樣既可培養(yǎng)孩子的節(jié)約習慣,又是一種手工勞動練習。
最后,要培養(yǎng)孩子理財投資意識。新加坡的青少年在這方面受到的教育是首屈一指的。“節(jié)儉和儲蓄是美德”這種傳統(tǒng)的價值觀在人們生活中始終牢固不變。由于社會、學校合力引導孩子學會花錢、學會節(jié)儉,他們都很會存錢。教育部和郵政儲蓄銀行每年都開展全國性儲蓄運動,每年的運動都有不同的主題,如:
──1990年:現(xiàn)在節(jié)省,終身受益
──1991年:儲蓄的將來計劃
──1992年:積少成多
……
而我們很多父母鼓勵孩子把錢放進儲蓄罐,等到一定時候,打破罐子得到一筆不少的錢財,卻少了利息。我們不妨給孩子辦個零存整取,或搞個貼花儲蓄,這些不但有儲蓄效果,還能得到一筆利息。有沒有投資意識,具不具備理財本領(lǐng),對跨入新世紀的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