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近半年來讀的最認真的一本書,所以多做點書摘,當作第二次閱讀,順便發(fā)點感想。
前言
我們正在為藏書豐富的矛盾而煩惱:書籍越多,閱讀品質(zhì)反而變得越低。面對浩瀚書海,通常我們不是囫圇吞棗,就是只看書評。
所以如果你看我的讀后感覺得這本書值得一讀的話,就自己去買本來讀讀吧。
第1章
我所聯(lián)想到的自我形象就是,我是一個騎在大象背上的人。我手里握著韁繩,只要動動韁繩,我就可以指揮大象轉彎、停止或者往前走。但是只有在大象沒有它自己的欲望時,我才指揮的了大象。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么,我根本斗不過它。
總的來說,騎象人所扮演的是顧問的角色,也是一位仆人,他不是國王,也非能緊控韁繩的馬夫。騎象人是加扎尼加所稱的“詮釋模塊”,它是有意識的、控制后的思考。相反,大象則是騎象人以外的一切。大象包括我們內(nèi)心的感覺、本能反應、情緒和直覺,這些都是自動化系統(tǒng)的組成要件。
兩個人意見相左時,其實是感覺在先,后來再編理由反駁對方。就算你駁倒對方,難道對方就會改變心意,接受你的論調(diào)嗎?當然不會,因為你駁倒的并非對方真正的立場,他的立場是在他有了判斷之后才臨時編出來的。
有人針對道德問題爭執(zhí)不休時,你不妨仔細聽聽兩邊的說法,有時你會聽到很讓人意外的理由:其實是大象在控制韁繩,應到騎象人,是大象在決定何者對何者錯,何者美何者丑。內(nèi)心的感覺、直覺及當下的判斷都是自動自發(fā)地即時發(fā)生,但只有騎象人能拼湊出語句,把自己反駁的理由告訴對方。
我們發(fā)了一大推聲明、誓言,下了無數(shù)次的決心,但老是意外地發(fā)現(xiàn)自己執(zhí)行的意志是那么軟弱。有時候,我們會以為自己在跟自己的潛意識、本我或者動物本能對抗,但其實這都是我們整個心理的一部分。我們即是騎象人,也是大象。
第2章
發(fā)生在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只有通過我們自己對事件的詮釋才能影響到我們,所以只要我們能控制自己對事件的詮釋,我們就能控制自己的世界。
動物界某些共同特征甚至橫跨不同的物種,所以我們稱之為“物種設計原理”。其中一個設計原理是,對壞事的反應要比對好事的反應來的強。動物對威脅以及討厭事物的反應,要比對機會及喜好事物的反應來的更快、更強烈、更難以克制。這項我們稱為“負性偏差”的原則,充分反應于人類所有心理層面。一如富蘭克林所言:“一點點病痛,我們就能感覺得到,而健康的活蹦亂跳,我們卻毫無知覺。”
個人的情感風格是指個人的趨近系統(tǒng)及逃避系統(tǒng)兩者之間的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就標示在你的額頭上。個人平時的心情愉悅的程度有50%~80%可歸咎于基因,而非生活經(jīng)驗。
第3章
人類以外三類具有超強群居性的物種,其共同特征就是:以基因為導向、為了家族的生存愿意犧牲自我。群居性超強的動物進化出家族性超強的特性,家族性超強的動物則自動衍生出高度合作的行為模式與大規(guī)模的分工。
一報還一報,以牙還牙,別人怎么對待我們,我們就怎么對待對方。這種策略是在雙方第一回合互動時產(chǎn)生。在和善地對待對方之后,則是依據(jù)對方在第一回合對待你的方式來回應對方。這種“一報還一報”的對應模式,讓人類走出“犧牲自我以利家族”的限制,開啟我們與陌生人互助合作的契機。
“知恩圖報”及“有仇必報”這兩種心理可說是一體兩面,兩者缺一不可。一個知恩圖報但卻不會報仇的人,和容易會變成被人利用的犧牲品,而一個有仇必報但卻不知感恩的人,則很快就會遭到所有人的排擠。
所有關系一開始時,都處于非常微妙的階段,付出過多(似乎給人一種不顧一切之感)或付出太少(好像有點冷漠且拒人千里之外),都會毀掉彼此的關系。健康的關系來自平衡的施與受,尤其是適當?shù)鼗ニ投Y物、互相幫忙、互相關心、互吐心聲,都是培養(yǎng)那個彼此關系的重要技巧。
第4章
人性本自私或只要知道自己不會被發(fā)現(xiàn),人有時候就是會騙人。在所有研究中,比較隱蔽的是:我們并不認為自己做錯事了,再真實的人生也是如此。不管是在高速公路上超車的飆車族,還是設置集中營來殺人的納粹,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是好人,且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處于善良動機。
一般人都采用“先選定自己的立場,再來找支持自己立場的證據(jù)”的思維方式。如此便足以證明自己的立場是“有道理的”,之后所有思考便嘎然而止。要當做個講理的人其實很容易,不管你想做什么事情,你都可以幫自己找到或編出一個理由。
天真實在論:我們每個人所看到、感覺的世界就是最真實的世界,我們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事實,每個人也都看得到,所以別人應該跟我有一樣的想法。如果別人有不同的想法,要不就是他們沒有看到真正的事實,要不就是他們被自己的利益及意識形態(tài)所蒙蔽。“天真實在論”認為每個人都會受自身意識形態(tài)及利益所影響,只有我例外。我看事情絕對是實事求是。
我們每個人都會做出自私、短視的行為,但我們內(nèi)心的辯護律師則會確保自己不會把過錯怪到自己身上,如此,我們就會確信自己做的都是對的,但卻能很快看出別人的充滿偏見、貪婪及口是心非的那一面。我們總能正確地判斷出別人的動機,但自己一遇到?jīng)_突,就會開始夸大自己的善行,編出一個善(自己這一邊)惡(別人那一邊)大戰(zhàn)的故事。
我們“內(nèi)心的辯護律師”、“透過玫瑰色的鏡子看自己”,“天真實在論”以及“邪惡至極”的迷思--以上種種心理機制共同為我們編織出我們所賴以為生的意義之網(wǎng),而天使與魔鬼就在其中打得你死我活。我們內(nèi)心一直不斷地做出贊成以及反對的心理反應,并確信自己一直站在天使這一邊。從這個觀點來看,我們所認為的高道德標準、自以為是的態(tài)度以及虛偽等,實在都是非常愚蠢。但是,這不只是愚蠢,而是可悲,因為人類永遠也無法到到平靜及和諧的境界,到底我們應該怎么辦?
第一步就是把人生當做一場游戲,不要看得太認真,古印度給人類最重要的啟示就是:我們所體驗的人生是一場名叫“生老病死輪回”的游戲。古印度道德文本中的《薄伽梵歌》所講的就是:你無法完全離開這場人生的游戲;在宇宙的運轉中,你有你要扮演的角色,所以你必須演好自己的角色。但是你應該依正道而行,不可依自己行為所帶來的好處或結果來行事。
佛陀的立場則更進一步,佛陀也主張對人生的高低起伏不用在意,但他要我們完全離開這場人生的游戲。佛教就是教導我們?nèi)绾翁与x生老病死的輪回,以及無止盡的轉世投胎。佛教徒對于人如何面對人世,立場雖有所分歧,但是佛教徒都一致強調(diào)人應訓練自己的內(nèi)心,如此心才會停止做出判斷。
虛偽及亂下判斷是重創(chuàng)人際關系的兩大殺手,找出自己的過錯,也是我們克服這兩種惡習的關鍵所在。
經(jīng)過不斷地演化,人類的心理學會馬基雅維利式的“以牙還牙”策略,而且我們內(nèi)心還隱藏著虛偽、自以為是以及道德沖突等心理。了解心理的結構及運作策略,我們就能走出這種心理操縱的游戲,走出我們自己選擇的游戲,只要我們能找出自己眼中的梁木,就不再那么受自身偏見所困,不再那么容易與人爭論、與人沖突。你終于可以開始追求人生的完滿之道,一個因了解接受而出現(xiàn)的快樂之道。
第5章
人總是朝著目標,全力以赴,以為自己達成目標時會欣喜異常。但是當成功降臨時,我們其實只有感覺到一點點短暫的快樂,這時我們不禁要問:難道就是這樣?于是我們會忍不住去貶低自己的成就,認為自己的努力根本是一場空。我們稱此為“進展原則”:即朝著目標前進,比達成目標來的快樂。莎士比亞說得好:“成功之時,一切已結束;努力的過程是最快樂的”。
人的心理對變化特別敏感,但是對于絕對狀況,心理的反應就會鈍化。中獎者之所以開心,是因為他的財富突然間暴增許多,但幾個月后,新的財富已變成他新的生活水平基準線。對此他也覺得理所當然,但他的財富已不可能再增加,更糟的是,金錢會破壞原有的人際關系。
這就是“適應原則”:人對現(xiàn)況的判斷,是以比自己現(xiàn)已適應者更好或更壞的基準。“適應”其實是神經(jīng)元的一種特性:新的刺激出現(xiàn)時,神經(jīng)細胞會產(chǎn)生強烈反應,但之后,神經(jīng)細胞會逐漸“習慣”,對已經(jīng)適應的刺激反應會趨于緩和。蘊含關鍵信息的是改變,不是常態(tài)。當人類認知到自己碰到極端狀況時,會去適應,我們不只是習慣,還會自我校正。
研究人員研究快樂時有兩大發(fā)現(xiàn),第一,基因對個人的平均快樂程度影響很大;第二,大部分的環(huán)境因素及人口統(tǒng)計因素對快樂影響甚微。
快樂方程式:H=S+C+V
我們真正感受到的快樂基準線(H),取決于我們天生遺傳的快樂起始點(S),加上我們的生活條件(C),再加上我們所從事的自發(fā)性活動(V)。積極心理學的挑戰(zhàn),就在于如何以科學方法找出到底是那些C及V,可將H提升到我們的快樂可能范圍的高點。
希斯贊特米哈伊發(fā)現(xiàn)人們喜歡的活動可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肉體或身體所享受到的快樂。平均而言,“用餐”為人類帶來最高的快樂指數(shù)。“吃”對人類來說真的是一大享受,尤其是一群人一起大吃大喝,最是叫人快活,而且吃飯時,大家都很討厭有人打電話來干擾,而最最煞風景的就是做愛時電話鈴響。但是,人不可能一整天都沉醉在肉體歡愉中,因為人對食色的需求,很容易因飽足而生厭。不管是食或性,一旦超過一定程度,就會讓人覺得惡心。
希斯贊特米哈伊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是:很多人認為有一種狀態(tài)比做愛之后吃巧克力還要令人沉醉,那就是全心全意地沉浸在一份極具挑戰(zhàn)性、與自己能力相當?shù)墓ぷ髦?。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境界之內(nèi)”,希斯贊特米哈伊稱這種狀態(tài)為“心流體驗”,一種順暢、不須費力的行動:一旦達到這種狀態(tài),我們只要順著感覺走就對了。
心流體驗的關鍵在于:這是一個能讓你全心投入的挑戰(zhàn),你也具備面對這項挑戰(zhàn)的實力;在進行活動的過程中,每進一步,你馬上就的回饋,每一回合的交涉攻防,每唱對一個音,每畫對一筆畫,都會讓你心中閃現(xiàn)一陣又一陣的積極感受。在“心流”的狀態(tài)中,大象及騎象人彼此配合的天衣無縫。這時,大部分都是大象在運轉,一路順暢地向前奔跑,而騎象人則完全沉浸其中,搜尋問題與機會,協(xié)助大象順利運作。
愉悅有很強的感官和情緒成分,如食物、性愛、抓背及微風輕拂等待給我們的歡愉,滿足感則是我們?nèi)耐度?、發(fā)揮所長,到達忘我境界的感受。滿足感能讓我們達到心流的沉浸狀態(tài)。愉悅必須有所節(jié)制,否則就無法維持原有效果。
哲學家們之所以對感官享樂普遍秉持戒慎警惕的態(tài)度,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感官享樂的效益并不持久,感官享樂當下感覺很強烈,但是很快就會消退,但當事人事后不會因而多長智慧或變得更強。更糟的是,感官享樂會引誘人沉溺其中,讓人遠離對自己更有益的活動。但是滿足感就不同了,滿足感就會不斷鞭策我們,挑戰(zhàn)我們的極限,逼迫我們使盡全力發(fā)揮潛能。我們通常是在完成、學會某事物后,心中會感受到一份滿足感。一旦及進入“心流”狀態(tài),再難的工作也似乎不費吹灰之力般輕松。人有一種想發(fā)揮潛力,磨練技巧,展現(xiàn)優(yōu)點的“渴望”。
經(jīng)驗之所以比實物更能讓人快樂,部分原因是經(jīng)驗帶有較高的社會價值:大部分花上100美元以上的活動都是我們跟別人一起進行的活動,但是昂貴的實物消費行為往往有部分原因是出于想讓人艷羨的心理。活動讓我們跟別人連接起來,物質(zhì)卻會加大我們跟別人之間的距離。
現(xiàn)在你知道要怎么花錢了,不要再去跟有錢人都排場,也不要再浪費錢買炫耀性消費品了。第一步就是,減少工作量,少賺點錢,少積聚財物,“多花”時間跟家人相處,多度假,多做有益身心的活動。
選擇越多,我們的期待就越高;同時,選項越多,我們越不可能挑到最好的選項。買完東西走出商店時,你會覺得自己可能選錯東西,很可能因此而心生后悔,覺得自己沒選的東西可能比較好。心理學家巴里。舒瓦茨稱這種現(xiàn)象為“選擇的悖論”:有了選擇,反而讓我們更不快樂,但是我們卻很重視選擇,而且處心積慮地要讓自己有所選擇。但是,舒瓦茨及他的同事發(fā)現(xiàn),這種悖論最常出現(xiàn)在他們所謂的“極大化者”身上--即習慣評估所有選項的優(yōu)劣,搜尋更多資訊,以求做出最佳選擇者,即經(jīng)濟學家所謂的“追求效用極大化者”。其他人--舒瓦茨稱之為“心滿意足者”--比較能用輕松的態(tài)度來面對選擇。這種人在找到好東西之前,也會評估各選項的利弊優(yōu)劣,但是一旦找到心目中的理想之物,他們就不再費力搜尋。心滿意足者不會受選擇過多所害。平均而言,追求效用最大化者最后所做的決定,會比心滿意足者稍微好一些,但是他們常常不滿意自己所作的決定,也比較容易沮喪、焦慮。追求效用極大化者一直喜歡跟別人比,所以他們很容易陷入炫耀性消費的陷阱。但是,追求效用極大化者花的每一塊錢所得到的快樂卻比心滿意足者少。
希臘及羅馬時代哲學家所主張的內(nèi)省與淡漠,以及佛陀所提出的冷靜淡然、不費力追求的人生態(tài)度,基本上都是為了避開激情,但是沒有激情的人生根本不是人過得生活。沒錯,執(zhí)著會帶給我們痛苦,但是執(zhí)著也帶給我們?nèi)松畲蟮目鞓?,而且人生每一個變化都有其價值。
佛陀、老子及其他東方賢哲發(fā)現(xiàn)一條讓我們找到和平、平靜的人生路。他們告訴我們?nèi)绾瓮ㄟ^冥想及靜默來找到這條“無執(zhí)”之路。我無意質(zhì)疑佛教在現(xiàn)代世界的價值適宜與否,不過,我想進一步延伸這套快樂假設--成為陰陽方程式:快樂來自內(nèi)心,快樂也來自外在。佛陀不斷地、溫和地提醒我們“陰”這內(nèi)省功夫的重要性。但是我相信,西方所追求的行動、奮斗及激情的執(zhí)念,并非如佛陀所言那般錯誤。我們所需要的是找到其中的平衡,找出明確的奮斗方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