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近代時期的清政府,大家的一貫印象是對內殘暴壓榨,對外卑躬屈膝,“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清政府似乎人盡可欺。當時的西方列強,貌似有點實力的都能夠撲在清政府身上吸血。
不過,雖然清政府的腐朽沒落和對外卑躬屈膝是事實,但實際上,如果仔細看對侵略的國家的名單就可以看出,其實清政府的軟弱也是分對象的。
列強瓜分中國圖
從第1次鴉片戰(zhàn)爭開始,相繼撲在中國身上瘋狂掠奪和簽訂不平等條約的國家,先后有英國、法國、沙俄、日本、美國、德國等國家。而這些國家無一例外的,正是當時世界上最實力最為強勁的國家。
而眾所周知,當時的歐洲高達數(shù)十個國家,一些二流歐洲國家,如比利時、荷蘭、西班牙等國,雖然對其他列強在中國掠奪的財富垂涎三尺,但自始至終,他們都沒能在清廷身上分一杯羹。
它們沒能逼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除了這些小國自身實力不足之外,也與清政府對外的堅決抵抗的態(tài)度有很大關系。而這些被清政府直接備戰(zhàn)拒之門外的國家,也有意大利。
意大利
其實,無論從人口還是國土面積來說,意大利并不能算歐洲二流國家,它與法國、英國等國家的體量完全是一個等級。但是,由于直到19世紀60年代才完成統(tǒng)一,意大利的工業(yè)建設乃至于國力比之英法德等國相距甚遠。
但是,這些并不妨礙意大利人認為自己是歐洲六大強國之一。當同樣是后起之秀的日本賭國運成功,在甲午戰(zhàn)爭之中在清政府手中獲得超過2億兩白銀的賠款之后,這一巨大的利益刺激的當時的歐洲列強都紅了眼,隨即,德國帶頭強占膠州灣,英法俄等國相繼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而剛剛在入侵非洲國家埃塞俄比亞的戰(zhàn)爭中一敗涂地,被迫撤兵賠款成為歐洲恥辱的意大利,決定轉嫁國內矛盾,并從中國身上割下一塊肉來,彌補自身的損失。
埃塞俄比亞
在德國強占膠州灣將山東華為勢力范圍,沙俄強占旅順大連,英國將香港新界和威海衛(wèi)占為租界地,法國將廣州灣吞入腹中之后,將自己視為英法同一級別列強的意大利,將目光轉向了浙江,并試圖學習英法俄等列強,強占浙江三門灣,將浙江省劃為自己的勢力范圍。
意大利最先動用的手段是列強屢試不爽的外交訛詐。1899年2月,意大利公使馬迪訥向清政府遞交了照會,要求租借三門灣為意大利的海軍基地。這一無理要求,自然毫不意外的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絕。
自恃為歐洲大國的意大利,居然被飽受欺凌的清政府拒絕,自然勃然大怒,隨即,意大利開始派駐駐遠東地區(qū)的三艘軍艦駛入了浙江三門灣進行示威,試圖使用武力威脅逼迫清政府就范。
浙江三門灣
然而,這一圖謀再次遭到了清政府嚴詞拒絕。清政府不但沒有像意大利想象的那樣一經恫嚇,馬上屈從,反而開始整軍備戰(zhàn)。清廷要求沿海各軍嚴加防范,同時,也命令北洋水師統(tǒng)領葉祖圭率領軍艦南下,抵御有可能發(fā)動的入侵。
在這種局面之下,本就沒有做好戰(zhàn)爭準備,國內又矛盾重重的意大利幾經試探后,被迫收回了租借三門灣的野心。三門灣事件,最終以清政府的勝利宣告結束。為什么面對似乎是歐洲大國的意大利,清政府敢鼓起勇氣整軍備戰(zhàn),嚴詞拒絕呢?
首先,清政府十分了解意大利的實力。雖然在清末外交中屢屢受挫,但是,清政府對當時的歐洲局勢并非一無所知,在英國、法國等地也有清朝駐外公使。因此,清政府是了解意大利外強中干的本質的,這也是清政府敢強硬對待意大利訛詐的重要原因。
慈禧太后
其次,則是由于意大利的實力不足。意大利軍隊的戰(zhàn)斗力,似乎一直是個笑柄,而意大利軍隊戰(zhàn)斗力不行的傳統(tǒng),卻并非從二戰(zhàn)開始,早在意大利統(tǒng)一之后,就已經名揚天下了。
19世紀末,作為歐洲人口和面積的大國之一,卻在侵略埃塞俄比亞的戰(zhàn)爭中遭遇慘敗,意大利早就成為當時歐洲的恥辱,軍隊戰(zhàn)斗力戰(zhàn)五渣更是聲名遠播。
同時,用于軍事威脅清政府的意大利數(shù)艘軍艦,無論是噸位還是口徑,比之北洋艦隊也也并沒有什么優(yōu)勢。自然,對意大利十分了解的清政府,當然不會怕意大利。
三門灣事件
最后,由于當時的外交環(huán)境不利于意大利,眾多列強并不支持意大利。對于清政府而言,英、法、俄、美、日等列強的態(tài)度,一直是清政府對外極為重要的參考因素,而在意大利強占三門灣的事件中,意大利卻并沒有受到其他列強的支持。
相反,有多個國家十分反對意大利這一行動。在北非與意大利有沖突的法國,是最反對意大利的國家,而與法國為盟國的俄國,理所當然的選擇支持法國這一立場。同樣由于領土爭端,德國、奧匈帝國沒有支持意大利。
而原來默許意大利行動的英國,在意大利之后的行動中也并沒有選擇支持,至于美國和日本,也從未支持過意大利。因此,沒有了這些列強的支持,意大利的行動聲勢不但十分弱,清政府更是底氣十足。
瓜分中國的列強中沒有意大利
最終,意大利試圖強占三門灣的事件,在態(tài)度強硬并整軍備戰(zhàn)的清政府堅持之下受到挫敗,意大利被迫灰溜溜的退出中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