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以后,如果在臨終前回首往事,白居易或許會給自己的墓志銘定下兩行字:
這里躺著一個人,他
44歲已死,75歲才埋
唐代自安史之亂后,地方割據(jù)勢力越來越根深蒂固,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與中央相對抗。
不僅政令時常不出中央,有時連皇帝也不得不到外地避難。
唐憲宗李純有心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藩鎮(zhèn)勢力。主張用武力平定地方割據(jù)勢力的宰相武元衡,希望朝廷拿盤踞在淮蔡的節(jié)度使吳元濟開刀。
此時,勢力范圍毗鄰吳元濟的淄青平盧節(jié)度使李師道,感覺到有些不妙。盡管朝廷一直對他的擁兵自重采取綏靖政策,但此刻中央軍用兵討伐吳元濟,難免讓他有唇亡齒寒之憂。
李師道是當時占地最廣,勢力最大,態(tài)度也最為跋扈和狡黠的一個方鎮(zhèn)。別的節(jié)度使需要邀寵固位,通過討好中央來鞏固個人勢力,但李師道不用這一套。
他的地盤包括了十二個州,并占有今天山東沿海一帶,得盡漁鹽之利,有人口三百多萬。
這個獨立王國自李師道的祖父、父親、兄長,傳到李師道已經(jīng)歷四世,堪稱根基牢固。他們擅地自專,文武官員向來都是自己任命,也從不向朝廷上交貢賦。
說白了,不知中央為何物。
越是習慣土皇帝的日子,就越是害怕改變現(xiàn)狀。李師道敏銳地感覺到朝廷中有一絲不同往日的氛圍。
宰相武元衡是積極主戰(zhàn)派,主張用兵討平叛亂,不能姑息養(yǎng)奸。御史中丞裴度受命到前方視察,向皇帝匯報情況時,也主張對藩鎮(zhèn)用兵。這兩人深得唐憲宗的信任。
李師道感覺,應該做點什么來阻止中央強硬派的抬頭。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三日凌晨,有刺客潛入京城,一舉殺死了武元衡,擊傷了裴度。
刺客還在現(xiàn)場留下紙條,上面寫著:“毋急捕我,我先殺汝!”
誰敢抓我,我就滅誰。氣焰十分囂張。
這起罕見的惡性政治事件引起京城大駭,朝野震動。
而其幕后指使者正是李師道,是地方割據(jù)勢力企圖以卑劣的暗殺手段阻撓中央以武力削藩的決心。
事情發(fā)生后,朝臣們大為驚恐,紛紛給自己找保鏢,保命要緊。
至于這起導致“國辱臣死”的謀殺案,卻遲遲不見有人敢站出來追查和討伐。
▲刺殺武元衡,圖源/影視截屏。
白居易,一名閑官,此時不合時宜地站了出來。
很快,原先緘默的朝臣們也都站了出來,不是跟著他呼吁早日緝捕兇犯,而是呼喊著要拿白居易問罪。
這是怎么一回事?
這一年,白居易44歲,人到盛年。他母親四年前去世,所以他剛丁母憂服滿后補官不久。
由于朝中沒有人援引,他只是得了個閑官——太子左贊善大夫,即所謂“宮官”,太子宮內(nèi)的官,不管實際政治上的事。
在母喪之前,他曾任翰林學士、左拾遺,是皇帝的近臣。向皇帝提建議,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習慣。
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做過官,所以他也算出身官宦之家。但在唐代,除貴族和高品官外,官員并不能給后代庇蔭,其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和社會地位也會有很大的升降變化。
在父親去世后一段時間,白家的經(jīng)濟狀況就一度陷入窘境。當時白家在符離(今屬安徽),因遭遇江淮水災,白居易不得不往長兄白幼文任職的浮梁索米求救。
家貧多故,衣食維艱,前程如夢??梢哉f,白居易的青少年時期過得還是相當愁苦的。
他后來追認北齊五兵尚書白建為自己的近祖,實際上是瞎編的。目的是在注重門閥的時代,以此自高其姓氏與門第。但他如此在意自己的出身,不惜附會世系,杜撰郡望,可能也與青少年時期作為寒族子弟的不愉快經(jīng)歷有關。
只有在科舉路上順風順水的時候,白居易才會不無自得地強調(diào),他完全沒有背景,沒有人脈,全靠實力取得成功。
多年后,他在給好友元稹的書信中,回憶當年為考進士到底有多拼,白天和黑夜都在讀書,廢寢忘食,以至于內(nèi)分泌失調(diào),口舌生瘡,皮膚無光澤,年紀輕輕就齒發(fā)衰白。
好在命運總會眷顧拼命的人。
唐代考進士很難,有句俗話叫“三十老明經(jīng),五十少進士”。29歲,白居易就考中了進士。這是相當了得的成就,以至于他一度自夸“十七人中最少年”,在同時考中進士的十七人里面,他最年輕。
此后,他的考霸地位不可撼動。用他自己的話說,叫“三登科第”,順利得到官職——秘書省校書郎。經(jīng)歷多年的困頓漂泊后,終于在京都定居下來。
▲白居易根據(jù)楊貴妃與唐玄宗的愛情傳說,寫出不朽名詩《長恨歌》,圖源/電影劇照。
宰相武元衡被刺后,白居易不顧自己東宮官的身份,第一個站出來上書言事,亟請捕賊雪恥。
后來,他解釋自己為什么要越權站出來。
他說,國辱臣死,這樣前所未有的事,就算職位再卑微,也不當默默,而應倍感痛憤。
其實,早在六年前,白居易就對包藏禍心的李師道有過看不過眼的事。當時,李師道奏請用私人錢財收贖太宗朝名臣魏徵的舊宅,以此為自己樹立形象,撈取政治資本。對此,唐憲宗宣稱“甚合朕心”,并讓時為翰林學士的白居易撰寫《與師道詔》。
白居易借寫詔書的機會,表達了他的意見。他說,魏徵是先朝忠臣,其宅第是唐太宗特賜,李師道是什么人,竟有資格收贖魏徵舊宅?他建議,收贖魏徵舊宅這件事,不能讓李師道參與,而要中央以官錢收贖,歸還魏徵后人,以表彰忠臣。
史書記載,白居易的意見最終被采納。這才避免了世代叛逆的李師道,出錢為忠臣魏徵的后裔濟窮這么諷刺的事情發(fā)生。
然而,這次面對李師道指使的刺殺宰相案,朝臣們的所作所為卻遠遠出乎白居易的意料:他們對刺殺案沉默不語,但對白居易的仗義執(zhí)言卻一點兒也不沉默。
他們安在白居易身上的第一個罪名是,宮官不當先諫官言事。就是說,諫官沒講話,他卻先講,不應該。
這基本是一條莫須有的罪名。白居易后來申辯說,“朝廷有非常之事,即日獨進封章,謂之忠,謂之憤,亦無愧矣!謂之妄,謂之狂,又敢逃乎?”
意思是,我自認所作所為出于忠憤,你們說我狂妄,那也無所謂,但要以此給我加罪名,確實就過火了。
然后,平素憎惡白居易的人,拿他四年前去世的母親做文章,給了他另一條罪名:傷名教。
這些權貴誣陷“其母因看花墮井而死,而居易作《賞花》及《新井》詩,甚傷名教”。
名教,即是以忠孝為核心的封建禮教。這種惡毒的毀謗,目的是構陷白居易犯了有悖人倫的“不孝”大罪。
白居易的母親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癥,確實是墮井而死。不過,白居易對母親十分孝順。他當年高中進士后,未參加完長安城的一系列慶祝儀式,就趕著回家,為了將好消息第一時間告訴母親。
權貴的中傷,使得白居易有口難辯,悲憤莫名。
最終,白居易遭到貶官。先是叫他去做長江以南邊遠地區(qū)的刺史,接著,一個叫王涯的中書舍人落井下石,說白居易的罪太大,不宜作一州之長,于是追回前詔,改作“江州司馬”。
▲九江長江江面,當年,被貶江州司馬后,白居易寫出不朽名詩《琵琶行》,圖源/攝圖網(wǎng)。
這次遭貶謫的經(jīng)歷,幾乎完全改變了白居易的人生走向。
在謫遷中,他常常以“忠而被謗”的屈原、“明時見棄”的賈誼自況,可見其承受的冤抑與憂憤是何等深重。
那么,朝中權貴為什么要集體為難白居易呢?
這得從他從政后犀利的政治態(tài)度說起。
經(jīng)由科舉進入仕途的白居易,起初是幸運的。他以卓越的文學才能蜚聲朝野,很快就被擢居皇帝近職,能夠以左拾遺和翰林學士的雙重身份參與朝政。
唐憲宗一開始對他很賞識和信任。他提出的一些刷新政治的舉措,也得到了采納。
作為中唐最負盛名的詩人,“詩魔”白居易干預時政的手段,除了諫章、廷議之外,還有大量的政治諷諭詩。
或許,正是這些諷諭詩,讓白居易四面樹敵。
他在給元稹的信里說:“聞《秦中吟》者,則權豪貴近者相目而變色矣。聞《登樂游園》寄足下詩,則執(zhí)政柄者扼腕矣。聞《宿紫閣村》詩,則握軍要者切齒矣……其不我非者,舉世不過三兩人。”
隨便找一首,感受下白氏詩風:
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
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內(nèi)臣。
朱紱皆大夫,紫綬或?qū)④姟?/span>
夸赴軍中宴,走馬去如云。
尊罍溢九醞,水陸羅八珍。
果擘洞庭橘,膾切天池鱗。
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
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白居易《秦中吟十首·輕肥》
全詩描述權貴的奢靡生活,直到最后兩句,觸目驚心。人間冰火兩重天。
白居易的諷諭詩,風格大抵如此,因此幾乎把權貴朝臣都得罪光了。
人家寫詩,多的是風花雪月,而白居易卻寫成了匕首投槍。
終于,他也為自己的不為身謀、不識忌諱、勇于言事,賭上了政治前途。
那些曾被他指名道姓公開抨擊,或曾以某種類型的惡德出現(xiàn)在他詩中的政敵們,逮住機會,聯(lián)合起來,讓白居易有多遠滾多遠。
官場險惡,人過四十的白居易才算第一次深深地領教到。
而且,更讓他絕望的是,明知官場險惡無理,沒有背景的人卻永遠無能為力。
他的思想,在經(jīng)歷此次貶謫后,急遽從“兼濟天下”轉向“獨善其身”。他在詩中,寫盡了這種無奈而現(xiàn)實的轉變:
“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言。”
“面上滅除憂喜色,胸中消盡是非心?!?/span>
……
這些“懺悔詩”帶有濃重的明哲保身的色彩,跟他先前犀利的諷諭詩相比,感覺像是兩個人寫的。
于是,干預現(xiàn)實的諷諭詩寫得少了,怡情風月的閑適詩、場面詩、應酬詩越寫越溜了。
是的,人家賞識你,是希望你的歌唱得跟夜鶯一樣動聽,不是希望你來充當饒舌的啄木鳥。
當白居易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他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
此后,盡管他重新得到起用,三任刺史,兩度回朝擔任要職。但是,他平淡處之,絕不戀棧,甚至辭去刑部侍郎這個炙手可熱的位置,主動提出分司東都,即到洛陽做一個沒有實權的養(yǎng)老官。
學術界通常把元和十年的江州之貶,作為白居易從前半生“兼濟天下”轉向后半生“獨善其身”的分界線。這是極有道理的。
▲電影中的白居易形象,圖源/妖貓傳劇照。
我讀白居易的傳記,時常替他感到惋惜:一個奮進有為的中青年干部,怎么就慢慢變成了一個閑適無為的老干部?
在唐代詩人排行榜前三名中,白居易是最有從政條件和能力的一個。
正如許多學者所論,李白有巨大的政治抱負和文學才華,但不諳封建體制之規(guī)則,且志傲性絕,無法適應統(tǒng)治集團的運行規(guī)則。杜甫具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且有奉儒守官的家世背景,但性情敦厚,“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白居易的政治理想和識器,跟李、杜很接近,而政治能力高出李、杜一大截。
按照正常的路徑設計,白居易應當屬于政治,屬于朝廷,完全有條件以匡時濟世為終身職志。
但是,江州之貶后,他逐步修正自己的人生軌道,在政治上幾乎自暴自棄,不像早年那么勇于任事,敢于直言,自覺地與朝政保持心理距離和空間距離,實施一種自保全身的策略。
后人評價,說他“晚年優(yōu)游分司,有林泉聲伎之奉,嘗自敘其樂,謂本之于省分知足,濟之以家給身閑,文之以觴詠弦歌,飾之以山水風月”?;旧?,就是一個有錢有閑、鎮(zhèn)日作樂的老干部形象了。
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57歲的白居易寫了一首名叫《中隱》的詩,里面有說:
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
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
似出復似處,非忙亦非閑。
不勞心與力,又免饑與寒。
終歲無公事,隨月有俸錢。
……
人生處一世,其道難兩全。
賤即苦凍餒,貴則多憂患。
唯此中隱士,致身吉且安。
——白居易《中隱》
詩中所申述的,是坦誠得近乎露骨的貴族階層的生存哲學。這種生存哲學,為官而不太作為,圓融而近于圓滑。
初讀這首詩,我對晚年的白居易真是十分不屑。你有本事直接學陶淵明辭官歸隱,不然就學屈原抗爭到底,搞這種精致利己的路線,跟當年那個犀利的詩人官員已經(jīng)形同陌生人了。
如果晚年白居易遇上青年白居易,他會不會一點兒也認不出來了?
但是,慢慢地,我對白居易的人生選擇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他曾經(jīng)努力過,試圖改變命運,改變社會,改變政治,但他失敗了。
他曾經(jīng)躊躇滿志,發(fā)起新樂府運動,希望改變一切不合理的現(xiàn)狀,但他失敗了。
他在失敗中認識到,那個年代,固化板結的局面,那個年代,朝堂黨爭、宦官專權、藩鎮(zhèn)割據(jù),所有這些問題,沒有一個是他能夠改變的。
他的失敗與退化,到底是他的錯,還是時代的錯?
一個人當然要奮進拼搏,但能否有所大作為,還要考慮歷史的進程。當時的歷史進程,顯然不適合白居易這樣的人有所作為。
他晚年炫耀家妓,沉溺聲色,被認為“憶妓多于憶民”,但他的縱情聲色,是否也是出于逃避政治的需要呢?
任何時候,官場里的人都有兩種選擇:可以選擇做好官,可以選擇做壞官;可以選擇不畏權勢,可以選擇卑身屈節(jié);可以選擇潔身自好,可以選擇同流合污。
他始終沒有選擇后者。
獨善其身,同樣需要勇氣與正直。
▲竹子在古代被賦予君子人格,圖源/攝圖網(wǎng)。
白居易死于會昌六年(846年),享年75歲。
死前一年,他對自己晚年風情不減、盡日游嬉有過反思,說“事事皆過分,時時自問身”。
那個時候,老詩人應該會想起,他剛步入仕途,在京城租下宰相關播住過的宅子。宅子的東南角有一叢竹子,經(jīng)過他修剪打理,形成了一片清幽的環(huán)境。他于是寫下了一段文情并茂的文字:
竹似賢,何哉?
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以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受者。
竹節(jié)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jié),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樹之,為庭實焉。
——白居易《養(yǎng)竹記》
竹子,正是初入仕途的白居易,對于自己的人格期許。盡管后來,他把這叢竹子弄丟了,好在,他至死都知道:
心中的竹子死了,但心田寧可荒蕪,也絕不能讓它長出雜草。
如果在臨終前回首往事,或許,他會給自己的墓志銘定下兩行字:
這里躺著一個人,他
44歲已死,75歲才埋
愿他的墓地,長出一片竹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