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陽虛證
1:桂枝甘草湯證
【原文】:
64、發(fā)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桂枝甘草湯原方原量】:
桂枝(去皮,四兩)甘草(炙,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病機(jī)】:心陽損傷。
【主癥】:心悸,欲得按。
【治法】:溫通心陽。
2: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證
【原文】:
118、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原方原量】:
桂枝(去皮,一兩)甘草(炙,二兩)牡蠣(熬,二兩)龍骨(二兩)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
【病機(jī)】:心陽損傷,心神浮越。
【主癥】:煩躁,心悸,欲得按。
【治法】:溫補(bǔ)心陽,鎮(zhèn)潛安神。
3: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證
【原文】:
112、傷寒脈浮,醫(yī)者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原方原量】:
桂枝(去皮,三兩)甘草(炙,二兩)生姜(切,三兩)大棗(擘,十二枚)牡蠣(熬,五兩)蜀漆(洗去腥,三兩)龍骨(四兩)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
【病機(jī)】:心陽重傷,心神浮越,痰濁內(nèi)擾。
【主癥】:驚狂,臥起不安,心悸,乏力。
【治法】:溫通心陽,鎮(zhèn)驚安神,兼以滌痰。
4:桂枝加桂湯證
【原文】:
117、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fā)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
【桂枝加桂湯原方原量】:
桂枝(去皮,五兩)芍藥(三兩)生姜(切,三兩)甘草(炙,二兩)大棗(擘,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桂滿五兩。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氣也。
【病機(jī)】:心陽虛,下焦水寒之氣上逆。
【主癥】:發(fā)作性氣從少腹上沖心胸,伴心悸等。
【治法】:溫通心陽,平?jīng)_降逆。
(三):水氣證
1: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證
【原文】:
65、發(fā)汗后,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原方原量】:
茯苓(半斤)桂枝(去皮,四兩)甘草(炙,二兩)大棗(擘,十五枚)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nèi),以勺揚(yáng)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病機(jī)】:心陽虛,下焦水飲欲動。
【主癥】:臍下悸,筑筑然跳動不安,舌淡苔白。
【治法】:溫通心陽,化氣利水。
2: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證
【原文】:
67、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jīng),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主之。
【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原方原量】:
茯苓(四兩)桂枝(去皮,三兩)白術(shù)甘草(炙,各二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病機(jī)】:脾失健運(yùn),水飲內(nèi)停。
【主癥】: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
【治法】:溫陽健脾,利水降沖。
3: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證
【原文】:
28、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xiàng)強(qiáng)痛,翕翕發(fā)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原方原量】: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桂枝(去皮)生姜(切) 白朮 茯苓(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本云桂枝湯,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朮。
【病機(jī)】:脾虛水腫,經(jīng)氣不利。
【主癥】:發(fā)熱,頭痛,項(xiàng)強(qiáng),無汗,小便不利,心下滿微痛。
【治法】:健脾利水,調(diào)和營衛(wèi)。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