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六言?六個字一句。何為絕句?四句整飭的句子即為絕句。
六言古詩在唐朝以及唐以前是大量存在的,這是詩歌本身發(fā)展的探路,不僅僅六言,從《詩經(jīng)》的四言,《楚辭》的雜言,整飭到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都曾經(jīng)大量出現(xiàn)過創(chuàng)作,只不過隨著音律的發(fā)展,詩人們發(fā)現(xiàn)五、七言最適合吟誦節(jié)奏感的突出,后期逐漸淘汰了其它言格式,只剩下了單字和雙字互相配合的五、七言格式。
所以,六言詩同樣存在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qū)別。
六言的句式結(jié)構(gòu)
而六言絕句,簡稱“六絕”,實際上是近體詩的范疇。也就是說,六言絕句有嚴格的平仄格式和押韻要求。
但是六言絕句和我們熟知的五絕、七絕的格式有一些不同。五七絕的格律要求我前面有大量的文章和專欄闡述,這里就不再重復,我們重點看六絕的格律要求。
六絕因為每句六個字,是穩(wěn)定的雙音節(jié)重復三次的節(jié)奏,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容易陷入慵懶、平淡的節(jié)奏。所以一般六個字采取二、四分法,或者四、二分法(正格),四句分法一致(加強節(jié)奏),每句兩節(jié)拍(盡量不用三節(jié)拍、避免死氣沉沉),仄起不入韻,尾字押平聲韻。當然也有三、三分法,不過相對較少。變格有使用二、二、二分法的,明顯可以感覺到節(jié)奏感的放緩,如李冶著名的《八至》: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其實仔細讀下來,也可以看作是四、二分法,總的來說,節(jié)奏感與多變化的五七言詩歌是沒有辦法比的。
六絕的平仄格式
六絕主要使用以下三個句式進行組合: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一聯(lián)慣用對仗,可不對,有時兩聯(lián)全用對仗。
仄起交替格
首先是占六言絕句絕大多數(shù)的格式,我們稱之為正格:
首句:中仄平平仄仄,或:中仄仄平平仄,
二句:中平中仄平平。(韻)
三句:中仄平平仄仄,或:中仄仄平平仄,
尾句:中平中仄平平。(韻)
仔細看,其實就是“一三五不論”的: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何謂交替格?實際上就是五絕、七絕中的“折腰體”,相替、相對都符合,上下兩聯(lián)的平仄卻是一樣的,是五七絕的“失粘”。這種格式在押韻句的第五位置必須是平,不允許變化拗救。如王維的《田園樂七首其一》:
厭見千門萬戶,經(jīng)過北里南鄰。
官府鳴珂有底,崆峒散發(fā)何人。
秦觀的《寧浦舊事》:
身與杖藜為二,影將明月成三。
骨肉未知消息,人生到此何堪。
大約有七成的六言絕句都遵守這種格式。正格一般是統(tǒng)一句式,首聯(lián)尾聯(lián)斷句節(jié)奏感一致:青草池邊/草色,飛猿嶺上/猿聲。萬里湘江/客到,有風有雨/人行。
仄起粘連格
學過五七言格律規(guī)則的朋友自然知道,粘連是近體詩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否則就是“折腰體”,不過這種五七絕正格在六絕中卻屬于變格,大家要注意區(qū)分。
首句:中仄中平中仄,
二句:中平中仄平平。(韻)
三句:中平仄中平仄,或:中平中平仄仄,
尾句:中仄中平仄平。(韻)
梳理清楚,其實就是“一三五不論”的: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或: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
可以看到第三句的平仄和第二句的大致相同,即“粘連”。還是看王維的《田園樂七首其五》: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如蘇軾的《次韻子由書王晉卿畫山水二首其一》:
老云君空見畫,夢中我亦曾游。
桃花縱落誰見,水到人間伏流。
變格的節(jié)奏感上句式劃分和正格有所區(qū)別,正格一般一個句式,要么四二、要么二四,而變格則一般后面兩聯(lián)的句式和首聯(lián)句式相反,相對更加靈活。我們稱之為交錯句式:老去/君空見畫,夢中/我亦曾游。桃花縱落/誰見?水到人間/伏流。
其他格式:平起不入韻和平起入韻
平起不入韻,即平起仄收起句格式(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平起入韻格式(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這些格式相對較少,這里就不一一例舉了。
話說回來,對詩詞格式套用劃分是后人為了方便歸納而進行的整理,詩人在創(chuàng)作這些絕句的時候肯定沒有進行如此詳細的考慮。
寫詩,最主要還是清朗通順,對于五七絕句,格律的整理幫助學習還是很重要的,六言詩在唐宋以后逐漸式微,對于我們今天的詩歌學習者來說,懂得也可以更便于欣賞,不清楚關(guān)系也不大。
要學習近體詩,還是抓住五七言格律學好更重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