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奔吳”是個長期爭論的老課題。現(xiàn)談點個人見解,就教于各位學者、專家。
一、泰伯奔吳,“吳”在哪里?
近代以前,按古籍記載,基本一致的說法是泰伯奔東吳即無錫梅里,引起爭論是上世紀30年代的事。至今歸納起來大體有五種說法:一叫西吳說,在今陜西隴縣的吳山,又名吳岳。二叫北吳說,在今山西平陸吳城。三叫東吳說,在今江蘇無錫梅里。中國古代稱“吳”的地方主要有這三處?!皡恰北臼亲迕髞聿懦蔀榈孛?、國名。另一種說法是寧鎮(zhèn)說,指江蘇南京、鎮(zhèn)江及皖南地區(qū)。還有一種說法是“假托說”,說是后人杜撰出來的,不可信。
說泰伯、仲雍逃到西吳的理由是:西吳屬陜西西部,是離周國所在岐山下周原不遠的吳山這地方,這里一直是古老的狩獵民族吳(虞)族居住地。泰伯、仲雍來到這里后,成為當?shù)貐亲宓那蹰L,建立起氏族國家,號稱“勾吳”。
說泰伯、仲雍逃到北吳的理由是:該地是西周虞仲封地。即武王滅商后,尋找到仲雍的傳人時,周章已繼承父位,周武王便正式封周章為勾吳國君,又將周章之弟仲封于周原的北夏墟。仲以國得姓,是為虞仲,虞仲所封之國在周之北,故稱北吳或北虞。
說泰伯、仲雍逃到東吳的理由是:有眾多古籍、史志記述,資料翔實,鑿鑿可證。
至于“寧鎮(zhèn)說”,是解放后的1954年在鎮(zhèn)江丹徒煙墩山發(fā)現(xiàn)了一些文物,重要的是“宜侯矢簋”這件珍貴的青銅器。陳邦懷先生考定為周康王時物,唐蘭先生指出簋銘中的“虞”就是“吳”,作器者乃是吳君,給早期吳史提供了證據。李學勤先生撰文推闡唐先生之說,由世系推定器主乃是柯相,間接證明泰伯以來的傳流絕非子虛。有人據此認為湖熟文化的分布區(qū)域寧鎮(zhèn)及皖南地區(qū)應是吳文化的發(fā)祥地,今江寧縣一帶系吳國始建和發(fā)韌之地。我意此說缺少泰伯、仲雍時之實證,只能說是勾吳國擴大后之“吳君”所作。
至于“假托說”,即泰伯、仲雍奔吳、建“勾吳”,為后人假托,絕不可信,吳國是江南土著人自己建立的國家。其實持此說者,也是假設罷了。此外,還有湖北荊山說、浙江湖州衡山說等。以上各說,有的引經據典,有的從考古學、民俗學出發(fā),各述其由,各有其理。
我以文獻學、民俗學、考古學三者結合,經數(shù)十年的研究與考證,提出了“西、東兩吳說”。即泰伯、仲雍先行奔至西吳,建立氏族小國,號稱“勾吳”,即今陜西寶雞附近隴縣境內。泰伯的吳政權與其古公亶父、弟季歷的周政權相互呼應,專寫周國事的《詩·大雅·皇矣》因稱“帝作邦作對,自太伯王季”。兩國相近,不過四五百里,故皇矣說:“乃眷西顧,此維與宅”。又能以其友愛而為互助,皇矣又說:“維此王季,因心則友,則友其兄”。
泰伯在吳山的遺址、遺跡與傳說甚多,史志有記載,在今鳳翔縣陳村鎮(zhèn)有東吳頭村、西吳頭村和南吳頭村之說。南吳頭村留有泰伯廟,塑了金身,夏歷五月,十里八鄉(xiāng)百姓都要到此叩頭禮拜。吳山亦有泰伯廟,森林公園雄偉的山門上,尚留有“荊吳祖地”、“伯仲初始”幾個大字。另史書記載,距西周發(fā)祥地寶雞不遠的甘肅慶陽縣西北山區(qū)太平村,也有泰伯廟,當?shù)匕傩瞻烟┎醋魃?,并把廟宇所在形如巨龍的山脈稱為太(泰)白(伯)梁。
古公亶父病重時,為了照顧氏族的傳統(tǒng),他留下臨終遺囑,要季歷讓位給泰伯。泰伯、仲雍回去奔喪,極盡孝義之道。季歷依照父命要將王位讓給泰伯,泰伯堅辭不受,季歷不依。泰伯多次避讓不成,只得與仲雍再回荊蠻吳部落,因兩地相距不遠,泰伯才有回去奔喪的可能。為了表示決不反顧之心,和季歷的前來糾纏,便與仲雍帶著眾人遠走高飛,舉族南遷。他們從陜西西部的西吳出發(fā),一路跋山涉水,披荊斬棘,輾轉遷移,最后一直到達長江入海處的江蘇無錫地帶,即今錫東梅里之地。泰伯還說:“吾之吳越,吳越之俗,斷發(fā)文身,吾刑余之人,不可為宗廟社稷之主?!保ā墩摵狻ぞ碡ト闹M篇》)
泰伯、仲雍的最后落腳點在無錫梅里,理由有三:
一是史料翔實可證。公元前420年左右的《左傳》,有八處記載泰伯奔吳或吳為姬姓的事實。如“太伯、虞仲,太王之昭也。太伯不從,是以不嗣”(僖公五年)。“太伯端委,以治周禮,仲雍嗣之,斷發(fā)文身,羸以為飾,豈禮也哉,有由然也”(哀公七年)。公元前320年左右的《穆天子傳·卷二》“赤烏氏先,出自周宗,太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長子吳太伯于東吳,詔以金刃之刑,賄用周室之壁。”公元前90年左右的《史記》,記載泰伯奔吳的資料更為翔實?!墩撜Z》一書有三處提及泰伯奔吳或吳國為周后?!对娊洝?、《國策》、《呂氏春秋》、《漢書》、《越絕書》、《逸周書》、《韓詩外傳》、《論衡》、《輿地記》以及《吳越春秋》、《東周列國志》,以至好多地方史志等等先秦與兩漢古籍都有記載。我在1998年5月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一部70萬字的《勾吳史集》,基本集中了先秦與兩漢等古籍史書有關資料,可供查閱舉證,這里不再贅述。
當然,史書記載有它的真實性問題,但在考古沒有可靠的物證發(fā)現(xiàn)以前,文獻資料顯得格外重要。王國維先生的“二重證據法”告訴我們,“雖古書之未得證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證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斷言也?!?/p>
二是遺名、遺址猶在。東漢永興二年(154),桓帝敕令即宅為祠,始建泰伯廟于無錫梅里。同年詔吳郡太守糜豹在無錫鴻山修建泰伯墓。糜豹《太伯碑記》云:“余幼年讀魯論文暇,每思太伯之風,彷徨而不可企,不意受命南邦,詔建泰伯墓廟于梅里鴻山……”對此歷代都有修繕與皇帝祭祀、追封達30余次。如晉明帝尊太伯為“三讓王”,用王者禮樂,具王者冕服。唐太宗下詔重修擴建泰伯門殿。宋哲宗下詔“吳泰伯以至德殿為額”。康熙御書“至德無名”,乾隆四次致祭,御書“三讓高蹤”。每年夏歷正月初九與清明節(jié),四鄉(xiāng)人民都要進廟祭祀、上山掃墓。蠻村(梅村)、荊村、蠻巷,俱是古代遺名。伯瀆、九涇,史書上有記載為泰伯所鑿,“證諸歷史,最古為伯瀆”(《江蘇水利志》),據近年鴻山古墓群考古,通過遙感技術測定為人工開鑿。還有泰伯率眾春秋致祭的“故文臺”。歷代詩人、文人留下的詩歌,有記載的不下三百首之多,當?shù)亓鱾鞯膮歉韪唷1?、碑文自漢至清,代代皆立,有文字記載的達21方,現(xiàn)尚有12方完好無損。這里還要說的,泰伯廟各地有幾處,而泰伯墓在全國僅此一處,好多古籍史志都有確實的記載,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
三是口碑、傳說永存。荒三千、鳳凰墩、馬夫浜、皇渡河、馬渡浜、泰伯井、陶埂上、治坊浜、崇安場、龍涇沿、尸骨壩、紗帽丘、岸船弄、皇瀆浜、望虞河、鴨城、麋城、豬羊巷、泰伯洞居等等傳說,都與泰伯有關,血肉豐滿,傾注了歷代勞動人民的無限熱情。所有這些口碑、傳說均有跡可尋,往往揭示了歷史的可信性,又有歷史的可靠性,是遠古文物的再現(xiàn)。
現(xiàn)代著名先秦史專家李學勤先生指出:傳說往往蘊含十分重要的史實,斷不可通盤否定。古代一個民族關于本身先世的傳說,決不是憑空虛構的故事,它在古人心目中有重大意義,傳說的傳述更是很嚴肅的事情。古希臘的史詩講特洛伊之戰(zhàn),似乎完全是神話,然而作為考古學先驅的施里曼進行發(fā)掘,取得了豐富的成果。禹都陽城也是傳說,但近年確在當?shù)匕l(fā)現(xiàn)了年代相當?shù)倪z址。所以,我們決不能抹殺傳說的價值。
以上二、三兩點,我在1992年1月南京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泰伯與梅里》一書中,有《泰伯奔吳與梅里遺跡》一文有所論述。還繪制了一幅當年的遺跡遺址圖可以佐證。
二、何謂“三讓”?是“真讓”還是“迫讓”?或是“逃命”?
所謂“三讓”,說法不一,好多古書寫得不夠明確。表述較為清楚的大體有五種。一是入吳采藥,不立為一讓;太王薧,泰伯返,讓位季歷為二讓;季歷不聽,太伯言“斷發(fā)文身,吾刑余之人,不可為宗廟社稷之主”。季才立為三讓。二是太伯、仲雍出走,不立為一讓;太王薧,泰伯、仲雍不返,使季主喪為二讓;斷發(fā)文身,示不可用為三讓。三是泰伯出走,棄周太子位為一讓;假托遜遁受不赴喪之譏為二讓;無胤嗣而不娶以令周嫡在昌為三讓。四是太王薧,不返,季立為一讓;季卒,文王立為二讓;文王卒,武王立為三讓。五是泰伯出走,不立為一讓;太王薧,返里奔喪,讓位季歷為二讓;季歷遇害又奔喪,不嗣,由昌立為三讓。另有一說:“三”不是實數(shù),表示泰伯多次讓位。
我主張第一種說法?!俄n詩外傳》卷十:“太王亶父,有子曰太伯、仲雍、季歷。歷有子曰昌,太伯知太王賢昌,而欲季為后也。太伯去之吳。太王將死謂曰:‘我死,汝往,讓兩兄,彼即不來,汝有義而安。’太王薧,季之吳,告伯仲,伯仲從季而歸。群臣從伯之立季,季又讓,伯謂仲曰:‘今群臣欲我立季,季又讓,何以處之?’仲曰:‘刑有所謂矣,要于扶微者,可以立季。’季遂立而養(yǎng)文王,文王果受命而王??鬃釉唬骸氁?,王季獨知,伯見父志,季知父心?!侍酢⑻?、王季,可謂見始知終,而能承志矣。”(《論衡》卷廿三《四諱篇》)“昔太伯見王季有圣子文王,知太王意欲立之。入吳采藥,斷發(fā)文身,以隨吳俗。太王薧,太伯還,王季辟主,太伯再讓。王季不聽,三讓,曰‘吾之吳越,吳越之俗,斷發(fā)文身,吾刑余之人,不可為宗廟社稷之主?!跫局豢?,權而受之。夫徒不上丘墓,太伯不為主之義也,是謂祭祀不可,非謂柩當葬,身不送也?!保ā秴窃酱呵铩ぞ硪粎翘畟鳌罚┮灿蓄愃普f法。
如前所述,泰伯第一次出奔地,是在“西吳”,與周原相距不遠?!疤跛^,季之吳,告伯仲,伯仲從季而歸?!币院蟆疤记G蠻,自號勾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者千余家,立為吳太伯。”(《史記·卷卅一吳太伯世家》)是謂江南之吳地。而季歷蒞政之后,“修先王之業(yè),守仁義之道。季歷卒,子昌立,號曰西伯,遵公劉、古公之術業(yè)于養(yǎng)老,天下歸之。西伯致太平,伯夷自海濱而往。西伯卒,太子發(fā)立,任周召而伐殷。天下已安,乃稱王。追謚古公為太王,追封太伯于吳。太伯祖卒,葬于梅里平墟。仲雍立,是為吳仲雍?!保ā秴窃酱呵铩ぞ硪粎翘畟鳌罚?/p>
泰伯之讓,有主客觀原因,是“真讓”還是“迫讓”?我意是真讓。理由有四:
一是“太王之時,商道寢衰,而周日強大。季歷又生子昌,有圣瑞。太王因有翦商之志,而太伯不從,太王遂欲傳位季歷以及昌。太伯知之,即與仲雍逃之荊蠻。于是太王乃立季歷,傳國至昌。”(《論語集注·泰伯第八》)太伯不贊成太王翦商之志,當然不能讓其繼承,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政治原因。
二是“季歷賢,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保ā妒酚泤翘┎な兰业谝弧罚┘練v的觀點與太王一致,故稱其“賢”,當然要讓他接班而后傳給昌?!肮殴?,季歷立,是為公季。公季修古公遺道,篤于行義,諸侯順之?!保ā妒酚洝ぶ芄o第四》)事實證明季歷執(zhí)行了古公遺志,各諸侯順從過來了。
三是“季歷娶太任,皆賢婦女。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史記·周本記第四》)是說季歷娶了來自商朝王畿地區(qū)的太任為妻。以婚結盟,太王靠商勢才立,是擴大勢力的機會,這是政治背景。現(xiàn)商女又生下“神童”,“有圣瑞”,“太王亶父以王季之可立,故易名為‘歷’。歷者,適也。太伯覺悟,之吳越采藥,以避王季?!保ā墩摵狻ぷl告篇》)
四是季歷指揮軍事,握有很大權力。在兵營里長大的昌,與父四出征戰(zhàn),屢打勝仗。如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太丁二年,“周人伐燕京之戎,周師大敗”;太丁四年,“周人伐余無之戎,克之”;太丁七年,“周人伐始乎之戎,克之”;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晉書》卷五十一引古本《竹書紀年》)?!皹寳U子里面出政權”,自古有之。在當時,軍事勢力意味著有政權,季歷執(zhí)政當然是無疑的了。
在此情況下,太伯又為人敦厚、誠樸,有孝心,知父意。又無兵權,又不愿爭權,也爭不過,只得外出,另謀出路,故借父病,往衡山采藥而去。后父王卒,回去奔喪,也因大勢已定,只得讓位而避。在當時單傳長子制風下,能有這樣大的氣量讓位,故眾人皆口頌,以后吳氏后裔更大力宣揚。故說真讓也可,迫讓也可?!坝凶灾鳌?,故真讓占上風。
有的說是“逃命”、“刀光劍影”事,歷史上比比皆是。此說過分了,畢竟太伯、仲雍無兵權,未有爭吵,更未動武,出走又回,仍讓,也是不簡單的。無怪孔子感動得高呼:“太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德)而稱焉!”(《論語·泰伯》)
三、何謂泰伯精神?
我意是:謙讓與開拓,兩者辯證的統(tǒng)一,即為泰伯精神。
“讓”,在古公亶父已有這種精神。古公先在邠地受到戎狄威脅時就主動讓到周原,自己開拓新地,圖發(fā)展、壯大?!搬偃伺e國扶老攜幼,盡復歸古公于岐山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史記·周本紀第四》)。受威脅而讓也是實力不夠的原因,有了自知之明,也就主動退讓了。
“邇來父子爭天下,不信人間有讓王?!保ㄌ啤り扅w蒙詩)而泰伯卻做到了,泰伯繼承這種精神,應受王位而讓賢,而且三讓天下??鬃臃Q為“至德”,百姓尊他“讓王”、“讓王爺”。司馬遷的《史記》把他列為《帝王世家》之首。
泰伯之讓避免了統(tǒng)治者內部一場流血或不流血的權力斗爭,對周部落、對百姓有好處,也促進了社會的發(fā)展。也由于泰伯之讓,季歷蒞政,修先王之業(yè),守仁義之道,以后才有武王滅紂而統(tǒng)一天下,開創(chuàng)了周朝八百余年的歷史。無怪明初建文帝在泰伯墓地感慨地說:“遠隱停騎泰伯鄉(xiāng),仰瞻墓宇法先王;避荊不為君臣義,采藥能全父子綱。八百周基無足貴,千秋俎豆有余香;深慚今日爭天下,遺笑句吳至德邦?!?/p>
史志記載,人們把太伯之讓,稱為“南國高風”,把后來季札之讓稱為“延陵高風”。泰伯廟有一聯(lián)云:“讓國亦稱王,從此荊蠻沾德化;興吳應作祖,頓教草昧啟文明?!眳菄侨艘蛞浴白尅睘樘厣?,梅村泰伯廟前的石牌坊就有“至德名邦”四個大字。
“讓”的另一面是開拓精神。古公亶父的南遷,既是讓,同時也是新的開拓?!霸俞?,因戎狄族侵逼,遷于岐山下,建筑城郭,設置官吏,開辟荒地,發(fā)展生產,使周逐漸強盛?!保ā秴堑赜洝ず笈f本原文》)。泰伯、仲雍不忘這一點,從周原到吳山,再跋涉千里,披荊斬棘,轉輾徙移,渡過長江,愛上了太湖,看中了這塊肥沃的土地,才留了下來。首先解除思想束縛,入鄉(xiāng)隨俗,尊重當?shù)厝嗣耧L俗,與民同好?!皵喟l(fā)文身,為夷狄之服,示不可用”(《吳越春秋》),表示與周族劃清界線,決心開拓荊蠻之地。
第二,率領當?shù)鼐用衽d修水利,改“以堵為疏”,開挖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條“人工運河”——伯瀆港和九條支流,大大便利了農田灌溉,又發(fā)展了交通運輸,至今仍發(fā)揮著效用?!跺居钣洝吩疲骸疤┎_瀆,以備旱澇,百姓利之,為立廟于瀆側?!?/p>
第三,傳播黃河流域生產經驗,結合當?shù)貙嶋H,改“一熟為二熟”,稻麥輪作,又種桑養(yǎng)蠶,飼養(yǎng)雞鴨豬羊,使江南一帶的生產逐漸發(fā)展起來?!皡堑厣H~綠,吳蠶已三眠”,就是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對當?shù)刂采pB(yǎng)蠶的生動描繪。十多年前,梅村的蠶桑業(yè)仍然較為發(fā)達,著名于世。
第四,生活上,教化鄉(xiāng)民從“半生為食”改吃熟食,使人們的體質得到了不斷增強。居住條件也有改善,改“搭棚為窩”為建村立巷,把分散的土著居民適當集中起來,建立了江南第一村——荊村,江南第一巷——蠻巷,以及自己居住的蠻村,主要的三處村落,這對教育群眾,組織生產有利。直到現(xiàn)在,那兩個村巷,仍以“荊村”、“蠻巷”為名,史書有記載,蠻村改名梅村。
第五,為防外敵侵犯,又率當?shù)厍в嗉胰罕娫诿防锏那G村、蠻巷、梅村一帶筑起了一座土城?!遁浀赜洝酚杏浭觯骸疤┎斠笾?,中國侯王數(shù)用兵,恐及于荊蠻,故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城郭三十余里(一說三百余里),在吳西北隅,曰故吳墟”。城內還營造宮室住宅及水井,“人民皆耕田其中”,安居樂業(yè)?!跺居钣洝?、《吳地記》等也有記載。約公元前116年,司馬遷20歲時見過泰伯城,《列傳》云:“吾適楚,觀春申君故城,宮室盛矣哉。”這里說的“春申君故城”,就是說的“故吳墟”,即泰伯筑的土城。
第六,把先進的中原文化與當?shù)赝林幕诤?,后又吸收越、楚、齊等文化,培育成水鄉(xiāng)特色、兼蓄并容、獨放異彩的“句吳文化”。六朝《陳書》云:“謳歌所往……自求于泰伯者矣?!庇谑恰扒G蠻義之,從而歸之者千余家”,被奉為當?shù)鼐鳎蕴枴肮磪恰?,開創(chuàng)了吳國約650年的文明史,故人稱泰伯為“江南鼻祖”。近代教育家、歷史學家張其昀先生在其《無錫人文》一文中說:“長江下游太湖一帶,為中國近代精華薈萃之區(qū),財賦人文,甲于全國。若考其文化發(fā)祥地,則不在蘇杭,不在京鎮(zhèn),而在無錫之梅里?!┎钊俗鹁矗粌H在消極讓位,乃在讓位之后,能為江南開創(chuàng)文化?!?985年3月,著名的教育家、國學家匡亞明先生為泰伯廟撰聯(lián)一副,上聯(lián)為“孝親在知親讓位于弟背井離鄉(xiāng)那怕披荊斬棘”,下聯(lián)是“從俗而化俗推己及人啟蠻迪夷何憂斷發(fā)文身”。
泰伯精神,不僅鼓勵吳姓子孫不斷進取和開創(chuàng),也激勵著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開拓與建設好偉大祖國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
一九九五春一稿
二〇〇六年九月八日三稿
二00七年三月五稿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