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四字訣”,即“敷、蓋、對、吞”,是應用于太極拳推手、散手化勁和發(fā)勁的秘訣。
武禹裹的說:“此四字無形無聲,非懂勁后,練到極精地位者,不能知全。是以氣言,能直養(yǎng)其氣而無害,始能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矣!”
也就是說,要想弄懂四字密訣,首先要懂勁;不懂勁,不練到極其精到地步的人,是不可能完全弄懂它的。這話聽起來有點神秘,但練習推手是有一個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的進階過程。只有過了初級階段,才能慚慚懂得“四字密訣”。
太極拳對意、氣、勁三者,是強調“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及“意到則氣到,氣到則勁自到”的。推手主要有賴意識支配行動,在運行中意、氣、勁三者是合一的。
接下來,我們逐一看一下“跋、蓋、對、吞”不同的含義。
敷:敷者運氣于己身敷布彼勁之上,能不得動也。
李亦畬的《跋字訣解》:“敷,所謂'一言以蔽之’也。人有不習此技而獲聞此訣者,無心而白于余。始而不解,及詳味之,乃知敷者,包獲周匝,'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氣雖尚在自己骨里,而意恰在彼皮里膜外之間,所謂氣未到而意已吞’也。妙絕!妙絕!”
文中所說的“包獲周匝”,就像傷科醫(yī)生在為患者的手臂敷上藥,然后輕輕地包上布條。周匝,環(huán)繞一圈的意思。如果不挨著人,那就算不了“跋”,更談不上“包獲周匝”。“敷”,當然也含有“輕靈”之意,但輕靈不等于飄浮。虛虛地挨著人,肯定粘不住人,那就談不上蓋、對、吞了。
敷是以心運氣在自己的肢體上,并(通過與人相連接處)將我之氣像敷藥一樣敷布在對方的勁上,使他不能出手。
蓋:蓋者,以氣蓋彼來處也。
不僅敷布,而且把對方要出的勁蓋住。敷布帶有普遍性,因為對方的勁尚未出;而蓋字帶有專門性,指定要“蓋彼未處”。來,即來勁。對方有勁來,我就籠罩住它,使之隨我而動。太極推手的外形是敏動的,強調“舍己從人”;而實質上是主動的,告誡人們不要“舍近就遠”。
對:對者,以氣對彼來處認定準頭而去也。
蓋住以后,還要對準。拳諺說:“接手如落掉:一對準,二吃牢,三落實?!睂?,以我之氣對彼來處。認定準頭,這就對準、吃牢了;然后落實,發(fā)放而去,那就萬無一失了。
吞:吞者,以氣全吞而入于化也。
“對”字講的發(fā),“吞”講的是化?;?,就像魚兒吞食一樣,輕松地全吞而消化之。當對方發(fā)勁或逼人,我就以氣全吞而化解之。太極拳強調意、氣、勁三者合一而以意為主導,李亦畬《敷字訣解》也講到“氣雖尚在自己骨里,而意恰在彼皮里膜外之間,所謂氣來到而意已吞’也”。說明意念必須領先一步,也即所謂“心為令,氣為旗”,“以心行氣”,而不是相反。
此外,“敷、蓋、對、吞”四字是一個整體,研探這首四字訣,最好能與“沾、連、粘、隨”四字一起理解,并參考“接手如落榫:一對準,二吃牢,三落實”的拳諺,再參以“意到氣到勁自到”的原理,然后結合自己通過推手實踐逐漸懂勁的程度,慢慢地細細地體味,肯定是不難理解這《四字密訣》的,也不會感到有什么神秘之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