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自詡對近代武林的掌故頗有了解,計劃在這個春節(jié)春節(jié)期間寫一個近代武術(shù)名家系列,先從被影視作品演繹得最多武術(shù)名家的寫起,前面已寫了《黃飛鴻:少年成名,老年娶“十三姨”,暮年喪子,無力報仇淚空流》《霍元甲自小體弱?不存在的,其玄孫女曾奪武術(shù)冠軍,迷蹤拳已失傳》《葉問:極少動武,卻被捧上神壇,有“黑歷史”,卻的確是武術(shù)宗師》,今天來寫寫太極宗師楊露蟬。
和黃飛鴻、霍元甲、葉問三位相比,以楊露蟬為主角的影視作品不算多,粗粗算來,有電影《神丐》《太極1:從零開始 》《太極2:英雄崛起》《太極3:巔峰在望》;電視劇《太極宗師》《太極楊無敵》等。
以楊露蟬為主角的影視作品雖然不多,但楊露禪顯然比他的師父陳長興幸運。
楊露禪的武藝是他的師父陳長興傳授的,但陳長興只能在有關(guān)楊露禪的影視作品中以配角身份出現(xiàn)。
原因很簡單,楊露禪身上有傳奇色彩,而陳長興的人生太過單調(diào)。
楊露禪身上的傳奇色彩最濃處,莫過于“舍命偷拳”。
把“楊露禪舍命偷拳”的過程演繹得最為淋漓盡致的,是武俠小說宗師白羽創(chuàng)作的《偷拳》。
關(guān)于白羽此人,老覃在這里閑話兩句。
白羽本名宮竹心,是舊式世家子弟,詩書傳家,少時即有志于“講學(xué)著書”,長大后曾得到周作人、魯迅兄弟的悉心指點,本欲在文壇上大展拳腳,建一番事業(yè)。但因家產(chǎn)中落,生活潦倒,無以為生,不得不投讀者所好,改寫武俠小說。
宮竹心認為武俠小說是“微末之技”、“下三濫的文字”,蓋為生活所迫,不得已而為之,其羞被同道者知道,故以“白羽”之名進行創(chuàng)作。
白羽畢竟得到過魯迅親授,他的文字別開生面,在武俠世界中寫人、寫情、寫社會,人情味極濃,富于生活氣息,他后來與還珠樓主、王度廬、鄭證因、朱貞木等人并列為新派武俠小說大家,但他的作品與現(xiàn)實結(jié)合得更緊密,讓人覺得他寫的人是活生生的人,他寫的武俠世界是活脫脫的現(xiàn)實世界,總覺得他的作品尤比其他人更勝一籌。
后來被讀者捧為武俠小說至尊人物的金庸、梁羽生等人都把白羽奉為前輩,當作自己的榜樣。
金庸說白羽的作品“寓意深刻,文字超凡”,梁羽生更是坦言自己的筆名“羽生”就是從“白羽”二字中衍生而來,是在向白羽致敬。
白羽寫武俠小說十分暢銷,經(jīng)濟狀況很快就有了質(zhì)的提升。
如果他沿著這個路子發(fā)展,是可以坐擁金庸等人之富的,但他認為自己這是在墜落,辜負了魯迅對他的教誨和期望,等困境稍為擺脫,便絕筆不寫,埋頭鉆研甲骨文、金文,一心想洗去“武俠小說家”之名。但造化弄人,終未能遂愿,晚年貧病交加,辭世于1966年。
白羽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根據(jù) “楊露禪舍命偷拳”的民間傳說寫成的《偷拳》。
白羽為了突出楊露蟬對武學(xué)的癡迷,對故事原型進行了藝術(shù)化,極大夸張之能事,把楊露蟬寫成了一個富家子弟,在陳家溝拜師被太極陳所拒后,就偽裝成啞丐,風(fēng)餐露宿,受盡磨難,終于學(xué)成驚人藝業(yè),名震京師。
《偷拳》1940年10月天津正華出版部出版,大受讀者歡迎;后來分別更名為《驚蟬盜技》、《太極楊舍命偷拳》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版,致使“楊露蟬舍命偷拳”成為了婦孺皆知的故事。
此后,隨著連環(huán)畫讀本和眾多影視作品的推波助瀾,廣大群眾對此事的真實性深信不疑。
真實的情況其實是這樣:楊露蟬出身于貧苦之家,老家在直隸省廣平府(今邯鄲永年縣),因家貧,自幼被家人送到廣平府西關(guān)大街中藥鋪“太和堂”充當家僮,在藥鋪幫工。
藥鋪老板名叫陳德瑚,是河南省溫縣陳家溝人,在廣平府做生意做得很大,藥鋪后面有大宅院。
陳德瑚的同鄉(xiāng)武師陳長興迫于生計,到廣平府開武館,租借了藥鋪后面有大宅院授徒。
少年楊露禪對武術(shù)表現(xiàn)出了濃厚興趣,經(jīng)常觀看陳氏師徒練拳,流連忘返,深溺其中。
陳長興認為他是個可造之才,有意免費收他為徒,希望他以后可以光大本門。
于是,楊露禪正式拜陳長興為師。
由此可見,楊露禪“偷拳”之說,是有幾分根據(jù)的。但“偷拳”的地點,不是陳家溝,就在廣平府的中藥鋪“太和堂”的大宅院。
我們也不難看出,現(xiàn)在被神話了的陳長興,在當時的處境相當落魄,其地位遠遠不能與他的后世子孫陳小旺相比。
太極拳(陳氏太極拳)現(xiàn)在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陳小旺就是該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
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陳小旺就與陳正雷、王西安、朱天才合稱為陳家溝的“四大金剛”,在江湖上的名頭非常響亮。
陳小旺的武功有多高呢?
陳小旺在1980年、1981年和1982年都參加全國太極拳比賽,三年都獲得了金牌獎,并且20多次獲重大比賽冠軍,多次到日本、美國、新加坡等一百多個國家交流、訪問,多次以太極神功戰(zhàn)勝和折服了向他挑戰(zhàn)的武士和力士。
在某綜藝節(jié)目中,全國觀眾更是見證了他以太極站樁功“戰(zhàn)勝”了亞洲大力士龍武的“精彩”過程。
現(xiàn)在,人們談起楊露蟬,就勢必會提及陳長興;沒辦法,楊露蟬的功夫是陳長興教的嘛。
其情形,就像人們談?wù)搶O悟空的法術(shù),就會談?wù)搶O悟空的授業(yè)恩師菩提祖師。
菩提祖師的法術(shù)高深莫測,在眾多“《西游記》迷”的眼里,那是可以和如來佛祖一決高下的大人物。
楊露蟬如果是個絕頂高手,那陳長興就是絕頂高手中的高高手。
但是,老覃覺得,無論是武學(xué)造詣還是武學(xué)成就,陳長興都難望其后世子孫陳小旺的項脊。
一句話,如果不是因為楊露蟬,很多人不知道陳長興是何許人也。
如果時空可以穿越,讓陳小旺穿越回到陳長興的時代,與陳長興來一場隔世對決,老覃可以百分百肯定:勝利者一定會是陳小旺。
所以,沒有必要神話陳長興。
楊露禪的情況也和陳長興差不多。
雖然白羽的《偷拳》和許多民間傳說都說楊露禪從從河南溫縣陳家溝學(xué)成歸來,廣收門徒,以授拳為生,后來到了京師,技壓群雄,被譽為打遍京城“楊無敵”,被延請至端王府授拳,再由端王推薦到旗營擔任武術(shù)教師,可謂風(fēng)光無限。
甚至,還有人言之鑿鑿地說,同治、光緒兩代帝師翁同龢見識過楊露禪精妙的武藝后,鄭重其事地在其日記中記:“楊進退神速、虛實莫測。”并書贈對聯(lián)“手捧太極震寰宇,胸懷絕技壓群英”相贈予楊露禪。
但是,遍考《翁同龢日記》、《翁同龢詩聯(lián)集》,都沒有發(fā)現(xiàn)與之有關(guān)的片言只字。
另外,翁同龢是咸豐六年殿試一甲第一名,狀元,古文功底非同尋常,“手捧太極鎮(zhèn)寰宇,胸懷絕技壓群雄”這樣一副平仄反押的對聯(lián),翁同龢寫出來不怕惹人笑話嗎?
只能說,楊露禪“技壓群雄”、“名揚京師”是后人編造的。
楊露禪的四世孫楊振基早在《楊式太極拳的起源和發(fā)展》講得清清楚楚,楊露禪是在1865年進京的,彼年已66歲,后于1872年去世,即在京師生活的時間只有7年。這短短7年,您讓一個年近古稀的老人如何“技壓群雄”和“名揚京師”?
歷史上真實的楊露禪平生并無戰(zhàn)績,從來都沒怎么和人動手比斗過,所有關(guān)于他“出手即見紅,一響必成功”的傳說,都是后人牽強附會、胡編亂造出來的。
楊露禪一生的成就在于廣收門徒,大力推廣和傳揚太極拳,并對繁雜的太極拳進行了改進,改編出了一套架勢舒展大方、動作圓潤,適合于廣大群眾練習(xí)以強身健體的“楊式太極拳”。
楊露禪的門人弟子眾多,這些弟子包括再傳弟子為了“神化”祖師爺,把祖師爺說成了一個兼通“踏雪無痕”、“雀不飛”、 “凌空勁”的半人半仙的人物,這種情懷可以理解,但也必須明辨。
看,陳微明的《陳微明太極拳遺著匯編·太極拳名人軼事》就把“露禪師祖”的“踏雪無痕之功夫”說得活靈活現(xiàn),胡說什么:“蓋太極清靈,能將全身提起,練到極處實能騰空而行。”
但是,這樣的說法,可信嗎?
楊露禪的長子楊鳳侯早年夭折,其次子楊班侯、三子楊健侯、孫楊兆熊(楊少侯)、楊兆清(楊澄甫)以及曾孫楊振鐸均以傳授太極拳為生,一門四代人中,成就最大的就是其曾孫楊振鐸。
楊振鐸為中國武術(shù)九段,山西省楊氏太極拳協(xié)會創(chuàng)會會長,曾在1992年榮獲“中華武林百杰十大武術(shù)名師”稱號,門人弟子遍及海內(nèi)外,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儼然一代武林名宿。
同樣,老覃也覺得,如果時空可以穿越,讓楊振鐸穿越回到楊露禪的時代,與楊露禪來一場隔世對決,那么,勝利者一定會是楊振鐸。
畢竟,事物總是向前發(fā)展的,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后來者定勝于前者。
所以,不要迷信古人,鑒今而可以知古。
當然了,楊振鐸和其曾祖父楊露禪一樣,平生以授徒為要務(wù),從不與人決斗,并無戰(zhàn)績,即楊氏太極拳的實戰(zhàn)能力如何,一般人不得而知。
但是,河北大興縣人吳全佑追隨楊露禪、楊班侯父子學(xué)習(xí)太極拳,成為了一代太極名師。
吳全佑將自己所學(xué)傳給了兒子吳鑒泉,吳鑒泉也為了太極名師,并創(chuàng)造出了“吳式太極拳”。
吳鑒泉是有實戰(zhàn)記載的。
據(jù)《吳式太極歷代宗師傳略》記載,1915年,有一個名叫威廉的美國大力士到北京體育研究社找該社的武術(shù)老師比武。社長許禹生讓吳鑒泉出場應(yīng)戰(zhàn)。吳鑒泉使出了自己的太極神功,三下五除二地把該大力士摔倒在地,摔得鼻青臉腫。大力士心悅誠服,要跟吳鑒泉學(xué)太極拳,后在北京體育研究社第二班就讀,據(jù)說,有畢業(yè)照為證。
同樣是《吳式太極歷代宗師傳略》里面的記載,說吳鑒泉之子吳公儀也在1933年擊敗過俄國大力士朱某(音譯)。
不過,無論是吳鑒泉擊敗美國大力士還是吳公儀擊敗俄國大力士,都沒有音像記錄,事實到底如何,全憑一支筆,可信度不高。
但《吳式太極歷代宗師傳略》提到的吳公儀在1954年與白鶴拳名家陳克夫的一場比武,那是有視頻為證的。
該年,吳公儀和陳克夫因為南北功夫之爭,相約在擂臺上一見高低。
此事引發(fā)了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
太極拳名家董英杰親自登臺表演,鷹爪拳家劉法孟、西洋拳家李劍琴等等也親臨觀戰(zhàn),演藝明星紅線女、馬師曾以及澳門總督夫婦都踴躍捧場。
武俠小說家金庸、梁羽生的靈感受激發(fā),在事后分別寫了《書劍恩仇錄》和《龍虎斗京華》。
但是,現(xiàn)在你去查看這段比武視頻,殊無觀賞性,比現(xiàn)在的搏擊賽差多了,完全是兩個中年人在“互掄王八拳”,毫無章法可言。
世傳楊露蟬揚名京師之際,曾與八卦宗師董海川有過一場精彩的較量。
這場較量當然是不存在的。但如果存在,而且又有視頻記錄,那么,其打斗過程必定也和“吳公儀大戰(zhàn)陳克夫”一個樣,也是兩人“互掄王八拳”,絕對不會是影視劇里展現(xiàn)給觀眾的那種飛來飛去、花樣繁多的視覺盛宴。
楊露蟬生前只是一個落魄拳師,之所以在身后風(fēng)光無限,那是后人對“武術(shù)世界”神化太多。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