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武漢陸軍
太極拳有句話叫“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動手便非太極拳”,這句話也看過很多文章剖析,從“由腳而腿而腰”或“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或“上下相隨”等等方面來分析,大體上來說還是以經典拳論或拳理來進行文字解釋文字,這也是太極拳現在理論文章的一大特色,看來看去最后其實什么也沒說。究其原因還是體證上不足所致,靠大腦的文字思考、揣摩,靠感覺行事造成的。
首先我們從身體的使用角度來理解,手代表著一種局部使用符號的現象。因為我們后天的習慣,怎么方便怎么用,所以形成了肢節(jié)局部運動模式和習慣,能用手的就不會用肩用身。這種習慣也導致了身體的某些功能退化,也就是筋膜組織沾粘或筋縮,從而導致身體的不適,這也是人體的廢退用進的原理的體現。這樣就導致小關節(jié)拖著大關節(jié)運動,就好像小馬達帶著大塊頭跑,怎么不會導致使用壽命縮短從而導致故障或報廢呢?
所以,以前給大家講過,人的行為習慣會導致你的最后結果。不良好的行為習慣,最終會導致你身體各項機能失去平衡而混亂,結果就是渾身都是毛病,而這些毛病的根源就是你沒有建立良好的一些生活或運動中使用習慣,慢慢積累由量變到質變。“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古人的一句話無不充滿著生活的哲理。
對于太極拳中的關于梢節(jié)領勁這一說從個人體會來看,其實并非真的用梢節(jié)去領,前人的這句話不能從字面去理解,這樣練就大錯特錯了,這也是練功中的訓練細節(jié)的體現。只要你梢節(jié)真的領你就丟了,和練拳的方法背道而馳,其結果就是所謂“破形”、“破體”。
常見的練拳現象就是運動中的內在的感受第一點是手先動了,手領身體走,練的熟練規(guī)范的可能這點不是很難察覺,是手先動(以手帶身)還是身先動(以身帶手),其實這兩種從本質上看也都不對,也可能是某些太極拳教學中針對學拳的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法或學習訓練的不同階段的要求吧,但我這里說的是本質上的關系。道理拳譜中講的很明白,但不清楚?!坝赡_而腿而腰,一氣哈成”,這只是針對動作的整體性而言,但訓練中的細節(jié)并沒有告訴你,腳、腿、胯、肋、脊、臟、肩、肘、手等等這些環(huán)節(jié)在訓練中具體的訓練細節(jié)上的要領。
拳功訓練練到整體勁力的層度上確實不應該有手的概念了,手或者梢節(jié)或者擊打點只是一個借用點的文字符號而已,可以說是整體勁力的延伸。太極拳的訓練本也應該如此,所以有關“勁點”、“勁路”之類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以前我學練太極拳的時候其實也非常迷戀這些說教和練法,也算上這種說教的鐵粉吧),只能說不明白或沒練到那種程度。太極拳棚為母式,是太極拳的基礎,棚可以理解為一個球,均衡支撐八面,所謂“形不破體力不出尖”。你說這個球本就是由內而外、由外而內的矛盾體,何來勁路或勁點呢?應該是碰著何處何處就是發(fā),這也是拳譜中所說的“周身無點不彈簧”的落腳處。
而這個球體在人體運用上體現在身備五弓、五弓合一的建設基礎上的。身備五弓就是大關節(jié)驅動小關節(jié),五弓合一進一步形成整體運動模式,使得人體運動過程中通過五弓之間的配合保持身體內在外在的結構勁力的平衡。
不管從養(yǎng)生角度還是身體開發(fā)、還是武術中的防身自衛(wèi),都建立于身備五弓、五弓合一的基礎上。也就是所謂大關節(jié)帶小關節(jié)、大力打小力,整體打局部的現象,四兩撥千斤的基礎是你要具備整體,整體的使用。
而身備五弓、五弓合一的基礎建設又是什么?是肌肉、筋膜、骨架所建立的整體張力模式,其中肌肉的主動使用我們暫且不用過多考慮,所以在有些拳論中講太極拳也可以稱之為拳“筋骨拳”,個人覺得更為科學的描述應該是筋膜骨骼運動模式。人體真正的運動,源于筋膜的支持和支撐(當然也有肌肉的作用,但暫且排除在主動使用的基礎上)。所以筋膜學也是我所創(chuàng)建筋膜拳功本源訓練的主要理論基礎之一,通過筋膜的研究體會發(fā)現養(yǎng)生、健身、傳統(tǒng)拳功中的諸多秘密。
為什么太極拳難練,其中一個原因筋膜的建設需要很長的積累周期,筋膜的更新一般6~12個月,有的甚至24個月。我們通過筋膜開發(fā),借助拳功的形式盤練筋膜的韌性、彈性、張力強度,達到身體線先天本能的使用習慣,既達到養(yǎng)生強身健體之效,又為傳統(tǒng)拳功的深入學習訓練打好底層建設。
身體就是五張弓,是由筋膜和骨架構成。梢節(jié)、中節(jié)、根節(jié)很好的描述一個弓的三個各具的性能和特征,所以在弓的運動中體現的是整體中三者之間的配合。使用中弓的開合、蓄發(fā)、縮展都是弓的整體要求,而其中真正起到主導的其實是“意”,這個“意”不是大腦的想法和念頭,也不是手腳的指揮部。如果用一個線路表示那就是:意——神經——筋膜——骨骼,所形成的意到身到勁到的結果,所訓練的過程則通過:爭力、合力、阻力、松緊、崩彈等項目的訓練來具體的進行。所以“用意不用力”不是那么簡單就能求得,需要你花很大力氣去打磨,從基本身體底層建設做文章,從而形成本能習慣,而不是在招式中去強調怎么“用意不用力”。
而這些要求和練法的具體的細節(jié)內容很少在太極拳的教學訓練中體現,這也是很多師傅在教學中“教拳不教功”的一個原因,教功既不好教也短時間看不到具體的成效難以通過效益體現,是吃力不討好的。尤其是“功”該如何教還取決于師傅是否有真貨,“功”不是拆解單式或者死扣動作細節(jié)上的體現,更多的是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的建設,比如如何通過“樁”的訓練摸索拳勁、獲取渾圓力,通過樁如何去培養(yǎng)身備五弓和五弓合一,這是很費事、費神、費精力的,這還要看學者的悟性如何,你所這個樁的訓練該如何權衡它的價值體現呢?
而得到這些之后還要在運動中進一步培養(yǎng)包括勁力的發(fā)放,這樣才能逐步融合到具體的招式拳法之中去。所以這些基礎建設是很多拳友缺乏耐心和堅持的,一個是枯燥乏味,一個是認知上的原因,一個是時效上的原因,不見兔子不撒鷹嘛,其實這種心態(tài)是不利于拳功的學習,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現在又有多少人愿意花所謂“十年功”呢?功名利影響了大多數人的心性。
但不認真進行這些費事、費神、費精力的基礎建設,只能是抱著玩玩的心態(tài),求個漂亮的花瓶而已和傳統(tǒng)拳術是風牛馬不相及,想追尋前輩的身影那只能說你想多了,這也是前面文章所說的一種練拳的“錯位”。
所以“太極無手,太極不動手”,也道明了太極的運動一種實質,而我們逆向思考就是如何去達到“無手”的目的,“不動手”其實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在里面,所以拳譜中的文字處處暗藏深意,決不能從字面去看,要用身體去思考。當你具備了整體勁力、掌握了整體勁力的運用之法,“太極無手,太極不動手”自然而然的你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所謂“夢想”是你在努力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到來。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