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急喉瘖,是以起病急驟,聲音嘶啞為主要特征的疾病,臨床表現(xiàn)與現(xiàn)代醫(yī)學“急性喉炎”相近。該病輕則聲音嘶啞,重則言而無聲,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影響患者生活。筆者臨床以中醫(yī)經(jīng)典方藥加味治療該病,療效尚可。 徐某,女,56歲,2013年6月3日初診。 患者語聲艱難,需反復勉力發(fā)聲數(shù)次,醫(yī)生俯身傾聽方能辨析其言語。自訴5日前外出感受風寒出現(xiàn)音啞,5日來,未服藥,多飲溫水改善不顯。3日前于回京途中丟失行李后心急如焚,病情加重,言語不出,遂自服清咽滴丸、牛黃清火丸等,病情無明顯改善,遂來診。 患者刻下語聲艱難伴咽干、咽癢,微有咽痛,自覺咽部異物感,咳嗽痰多,痰白易咯出,大便稀,一日1~2行。舌淡暗,苔白略膩,脈細滑。 筆者辨證認為,患者素來脾胃虛弱,為痰濕易生之體質,本次發(fā)病感受風寒在先,邪氣郁閉痰氣膠聚于聲門,致使音聲嘶啞,又兼旅途突起變故,肝氣上沖加重病情,終致語聲不出?;颊呓昭释?,頗有氣郁化火之勢。 該患者治療上應從解散風寒,豁痰暢氣入手方能奏效。方選《傷寒論》“桔梗湯”、“半夏散及湯”加味治之。 組方:桔梗30克,生甘草30克,清半夏20克,桂枝12克,柴胡9克,薄荷15克,蟬蛻15克,陳皮15克。 患者服方2劑,聲音出、言語利、咽痛瘥,欣喜非常。原方再進2劑,諸癥愈,病豁然。 按:考《傷寒論》原文“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與桔梗湯”及“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鼻罢呓舛净道屎恚笳咴诖嘶A上又兼解散風寒,條暢血脈之效,頗與本方病機相合,故以為主方。 方中加用柴胡,一則患者因瑣事肝氣郁結致病情加重,應條達氣機;二則柴胡入足厥陰肝脈而具升浮之性,咽喉乃肝脈循行之地且其位高高在上,恰合柴胡效用。用薄荷,因該藥辛涼宣透,尤擅清利咽喉,且具條達肝氣之效,正與柴胡合力療疾。蟬蛻長于利咽開音,且于咽喉作癢有良效,故以為使。陳皮之用,一則與半夏相合,奏二陳湯化痰之效,二則調(diào)和脾胃,建固中焦,減少藥物對脾胃的刺激作用。 《傷寒論》“桔梗湯”治療咽喉病有良效。筆者體會其臨床使用的著眼點相對于“甘草湯”單純的清解熱毒,更多側重在“痰”上,這里的“痰”不惟能咯能見的“有形之痰”,亦含阻塞不爽的“無形之痰”。 《傷寒論》“半夏散及湯”治療咽喉病的病機關鍵在“寒”和“痰”,若患者咽喉部有寒且局部疼痛和紅腫不顯時,則往往是應用桂枝和半夏兩味藥的重要指征。需要明確的是,這里的“寒”一方面是感受的外界風寒,另一方面更多的是患者服用一系列清熱解毒藥之后的寒邪。 在藥物用量上,筆者的經(jīng)驗是一旦辨證準確,桔梗與生甘草可重用至30克,而清半夏也可重用至20克,桂枝可用至10~15克,此用量往往有覆杯取效之功,較之蜻蜓點水似的藥物用量取效良佳。 咽喉病的治療要注意服藥方法。筆者囑患者用藥時須遵循《傷寒論》中“少少咽之”的服藥方法,即少量多次,不拘時緩慢服用藥物,促進藥物在咽喉部的吸收,這種服藥方法往往比一日分2~3次服用取效更速。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