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俗稱“心胃痛”、“肝胃氣”,系泛指上腹部痛而言。脘者,即上腹部近心窩處上下左右部位,又有上、中、下三脘 之分,統(tǒng)稱胃脘。胃脘痛只是一種癥狀,而不是一個病名,包括的范疇較廣泛,前人又有“九種心痛”之說。但《內經》之真心痛、厥心痛,乃仲景所云之胸痹心痛,與胃脘痛絕非一證。本文所述,系指胃賁門至幽門并十二指腸球部這一部分的疾病,包括現代醫(yī)學中的胃、十二指腸潰瘍及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癥、胃下垂等。筆者在繼承前人的經驗基礎上,從臨床實踐中潛心探索其辨治規(guī)律,概括為治胃先治肝、和胃當燥脾、無積常消導、養(yǎng)陰不忌燥等數條,臨證尚稱應手。
茲分別探討如下:
一、治胃先治肝
《內經》云:“木郁之發(fā),民病胃脘當心而痛”。這是說胃脘痛與肝氣郁結息息相關?!毒霸廊珪酚衷疲?#8220;胃脘痛證多有因食、因寒、因氣不順者,然而因食、因寒亦無不皆關于氣,蓋食停則氣滯,寒留則氣凝,,,”。指出了胃病無不關乎“氣”。肝主疏泄,氣機郁滯,胃府不通則痛,治當責之于肝,故治胃先治肝、“治肝即可安胃”。通調氣機,氣行則氣血痰火濕食諸邪均易消散,通則不痛矣。故立疏肝理氣法為治胃脘痛貫徹始終的常用方法。藥用蘇梗、制香附、廣木香、青皮、陳皮、大腹皮、佛手、烏藥之類。理氣藥大多性善走散,但只要配伍恰當,即可免“辛散耗氣”之弊。
二、和胃當燥脾
胃為陽腑本燥、脾為陰臟本濕,互為表里,同主中州,脾升則胃降,它們既對立又相互依存,一有偏勝,則百病叢生,故治當糾其偏而達其平。若木郁化熱、土壅釀濕,中焦?jié)駸岣蓴_,則脾胃之燥潤違和,當以適燥潤以和脾胃,治宗《內經》“脾惡濕,急食苦以燥之”之法,遣藥恒以黃芩苦寒沉降、泄熱除濕;若胃有熱、脾有寒,純用苦降則無濟于事,又必配以溫熱藥,恒以黃芩配吳茱萸,以使脾胃潤燥升降各得其所。
三、無積常消導
若胃脘痛無明顯食積、痰滯等癥,亦當參以消食化痰之品,如制半夏、陳皮、焦山楂、神曲、雞內金、谷牙、麥芽等。蓋脾胃為倉廩之官,胃為陽土、多氣多血,一旦胃氣虛弱或壅滯,勢必失其受納、腐熟和降濁之功,食積、痰濁諸邪均由此而生,而胃府反遭其害,故及時使用消食化痰藥,頗益于脾胃功能之納化。
四、陰虛不忌燥
在仲景麥門冬湯治肺胃陰虛的啟示下,胃陰虛證之治,或以麥冬配溫燥之半夏,潤燥兼施,以降胃府虛逆之氣;或以川石斛配苦燥之陳皮,養(yǎng)陰和胃而無壅滯之弊;或以酸甘化陰之芍藥甘草湯配辛燥理氣之品,疏肝緩急而無傷陰之害;若兼脾弱積濕者,更配以平胃、二陳燥濕化痰,剛柔相濟,或先治脾燥濕,俟?jié)癯僮h養(yǎng)陰和胃,否則滋膩之品,越用越滯濕礙胃。總之,胃陰虛證不忌性燥之藥。
驗案二則如下:
例一:時某,女,55歲。于1991年3月8日初診。
患者近二月來胃脘脹痛,氣攻胸脅,胸悶嘆息,不思飲食,二便尚調。舌薄,脈濡。胃透提示:“慢性胃炎,伴胃輕度下垂。”
屬肝氣犯胃、胃氣壅滯之證,治當疏肝和胃。
方藥:蘇梗、制香附、黃芩、法半夏、炒白芍、焦白術各10克,青皮、陳皮、吳茱萸各3克,生甘草5克,焦山楂15克,廣木香6克。
服藥30劑后,尚偶有脘痞感,測其脈遲。胃透復查提示:“慢性胃炎、伴胃輕度下垂較前有好轉。”嗣后再以原方參入溫中散寒之品,又服20劑,諸癥盡失。隨訪3年,未見復發(fā)。
例二:李某,男,49歲。于1990年10月29日初診。
既往有胃病史十多年,經常反復發(fā)作??滔拢弘涿浖氨?,嘈雜,噯吐酸水,不思飲食,咽喉部有燒灼感、以食后尤甚,腸鳴漉漉,大便色暗。苔黃薄膩,脈形細弦。胃鏡提示:“胃潰瘍。檢獲潰瘍壞死組織。”
此乃肝郁化火、橫逆犯胃之證,法當疏肝理氣、清熱和胃。
方藥:蘇梗、制香附、黃芩、制半夏、浙貝母、焦白術各10克,廣木香6克,陳皮、吳茱萸各3克,白芍、白芨、蒲公英各15克,生甘草5克。
服藥6劑后,諸癥盡失。歷3月后,因攝生不慎而病發(fā),又服原方3劑轉安,以后隨訪多年未再復發(f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