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N)是一種高度侵襲性的腫瘤,由具有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分化的未成熟細胞組成。其特征是皮膚受累,并常擴散到其他器官,伴有血液和骨髓受累。不推薦使用如下診斷術(shù)語:母細胞性NK細胞淋巴瘤(Blastic NK-cell lymphoma)、無顆粒型CD4+?NK白血?。ˋgranular CD4+?NK leukaemia)、母細胞性NK細胞白血病/淋巴瘤(Blastic NK leukaemia/lymphoma)、無顆粒型CD4+?CD56+造血皮膚腫瘤(Agranular CD4+?CD56+ haematodermic neoplasm/tumour)。以下就由江西省兒童醫(yī)院病理科黃慧醫(yī)生帶來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瘤的臨床病理學(xué)特征知識點分享,供大家參考。 臨床特征
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瘤(BPDCN)可發(fā)生在任何年齡段,但最好發(fā)于中老年患者(60~70歲),由孤立性皮膚病變<好發(fā)部位上胸部、頭頸部以及上肢,腫塊大小、顏色(紫色、棕色、黃色)和形式(單個或多個斑塊、斑塊和結(jié)節(jié))各不相同>迅速發(fā)展到多個部位,包括骨髓、血液、淋巴結(jié)、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CNS)、脾臟、肝臟、肺和腎臟。黏膜病變比較少見,特別是口腔黏膜。一些患者表現(xiàn)為白血病,但沒有髓外累及,通常表現(xiàn)為外周血細胞減少的癥狀,包括疲勞、出血或淤血,以及反復(fù)感染。在20~30%的患者中,BPDCN的診斷與既往或并發(fā)的骨髓增生異?;蚬撬柙錾惓?骨髓增生性腫瘤相關(guān)。部分BPDCN是在患其他惡性腫瘤進行細胞毒性治療后出現(xiàn)。腫瘤由中等大小的未成熟單核細胞樣母細胞組成,具有多形性,細胞大小可能從小、中到大不等(圖1)。細胞核圓形,有不明顯核仁(1至數(shù)個),細胞質(zhì)豐富,呈淺嗜堿性,無顆粒。MPO、NSE和丁酸酯酶細胞化學(xué)染色均為陰性。1.腫瘤由中等大小的未成熟母細胞(類似于淋巴母細胞或髓母細胞)組成,彌漫性浸潤生長;2.細胞質(zhì)稀少、偏位細胞核、稍不規(guī)則的細胞核輪廓、染色質(zhì)細膩并有一到幾個不明顯的核仁;3.腫瘤細胞也可能具有免疫母細胞樣形態(tài)(細胞核圓形卵圓形,單個明顯輕度偏位核仁);皮膚(圖2)病變顯示中等細胞彌漫性浸潤,具有母細胞特征(染色質(zhì)細膩),腫瘤浸潤通常集中在真皮,可延伸至皮下組織,同時保留表皮和附件結(jié)構(gòu)。淋巴結(jié)(圖3)累及時,可見差分化母細胞性瘤細胞彌漫或副皮質(zhì)區(qū)浸潤的骨髓受累(圖4),在大多數(shù)BPDCN病例中,可見明顯骨髓受累。腫瘤細胞占總細胞的10~80%,以彌漫和/或間質(zhì)形式浸潤(infiltrating in diffuse and/or interstitial patterns),通常伴有造血成分改變。腫瘤細胞表達CD123、TCF4,其他常見表達的PDC抗原包括TCL1、CD2AP、SPIB、CD303、CD304、E-cadherin和MX1,CD4、CD56、和HLA-DR通常陽性。
CD123的表達強度>CD123+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或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ˋLL)患者。不表達表面或細胞質(zhì)CD3、B細胞標(biāo)志物(如CD19、CD20)、CD1a、CD15、CD25、CD41、CD64、CD113、CD16、MPO、CD11c、漿細胞標(biāo)志物和TCRαβ或TCRγδ。
部分BPDCN病例可見TdT、BCL2、CD7、CD33、CD2、CD5、CD13、CD34、CD22、CD117、CD116、CD36、CD38、CD43、CD45RA和CD79a的異常表達。
Ki-67增殖指數(shù)通常很高。在部分病例可見PD-L1表達。在兒童BPDCN中可有S-100蛋白表達。
圖1 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瘤:骨髓涂片以母細胞為主。腫瘤細胞有不規(guī)則的細胞核、不明顯的核仁和淡染的嗜堿性細胞質(zhì)。
圖2 皮膚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瘤:(a-c)組織學(xué)顯示未成熟單核細胞彌漫浸潤。(d-g)免疫表型(流式細胞術(shù)和免疫組化)顯示表達CD56(d,f)和CD4(e,g)。圖3 淋巴結(jié)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瘤:(a)低倍鏡顯示密集的濾泡間浸潤。(b和c)較高倍數(shù)顯示出以細胞核圓形、部分核仁明顯、細胞質(zhì)少至中等的母細胞為主。(d) 母細胞強表達CD56。圖4 骨髓受累的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瘤:骨髓涂片中存在類似髓母細胞和/或單核細胞的差分化細胞(a)。骨髓活檢顯示骨髓成分被未成熟細胞彌漫性替代(b)。腫瘤細胞MPO(c)和CD117(d)陰性,并表達CD4(e)和CD56(f)。流式細胞術(shù)(g-h)顯示CD56(g)和CD4(h)陽性表達。使用表達譜和基于陣列的CGH進行的綜合基因組分析表明,與累及皮膚的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相比,BPDCN顯示出不同的基因表達譜和不同的染色體畸變模式;BPDCN的特征是4號染色體(4q34)、9號染色體(9p13-p11和9q12-q34)和13號染色體(13q12-q31)重復(fù)性缺失,這些區(qū)域包含幾個表達減少的腫瘤抑制基因(Rb1,LATS2)。平衡易位t(3;5)(q21;q31)似乎對BPDCN具有特異性。BPDCN可具有與AML相似的基因表達譜,并且在髓系腫瘤中常見改變的基因中存在突變,如TET2、ASXL1、RNA剪接因子和TP53。Leroux等人報道了66%的BPDCN患者的克隆性、主要是復(fù)雜的染色體畸變,反復(fù)出現(xiàn)的異常涉及5號染色體長臂(靶向兩個區(qū)域,5q21或5q34;72%)、12p(64%)、13q(64%),-6q/del(6q23 qter)(50%)、-15q(43%)和?9(28%)。在Lucioni等人報道中,每個病例平均有7個拷貝數(shù)變化(分析了21個病例),普遍存在缺失大于獲得,受影響最多的是9號染色體(71%)、13號染色體(61%)、12號染色體(57%)、5號染色體(19%)、7號染色體(19%)、14號染色體(19%)和15號染色體(15%)。14名患者(66.6%)、5名純合患者和9名半合子患者中發(fā)現(xiàn)9p21.3基因缺失,并含有CDKN2A、CDKN2B和MTAP。基本的診斷標(biāo)準(zhǔn):具有母細胞形態(tài)和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DC)分化的未成熟細胞;免疫表型除了CD4和/或CD56外,CD123和一種其他PDC標(biāo)記物(TCF4、TCL1、CD303 、CD304)陽性表達;或任何三個PDC標(biāo)記(TCF4、TCL1、CD303 、CD304)表達和所有預(yù)期陰性標(biāo)記物(CD3、CD14、CD19、CD34、Lysozyme、Myeloperoxidase)陰性表達。理想的診斷標(biāo)準(zhǔn):缺乏淋系或髓系標(biāo)志物、CD34陰性表達、高Ki-67增殖指數(shù)。基于母細胞樣形態(tài)、免疫組化表達CD56和CD123等特征,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瘤(BPDCN)需要和以下疾病進行鑒別:成熟PDC增生、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粒細胞單核細胞白血病(CMML)的皮膚受累、大B細胞和T細胞淋巴瘤、漿母細胞性淋巴瘤、低分化漿細胞骨髓瘤、急性B/T細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組織細胞肉瘤、NK/T細胞淋巴瘤/白血病、原發(fā)性皮膚γδT細胞淋巴瘤、部分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非造血系統(tǒng)的“藍細胞”腫瘤等。成熟PDC主要位于淋巴結(jié)和扁桃體,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病例的皮膚組織中可有PDC聚集,成熟的PDC抗原標(biāo)記物為:CD4+、CD123+、CD68+、CD71+、CD43+、TCL1+;成熟的PDC抗原陰性標(biāo)記物為:T細胞抗原(CD2、CD3、CD5和CD7)、B細胞抗原(CD19、CD20)、CD30、髓系抗原(CD13、CD33)、單核細胞標(biāo)記物(CD11b、CD11c、CD14、CD64)和母細胞標(biāo)記物(CD34和CD117)。在罕見病例中,PDCs的浸潤可能是彌漫性的,掩蓋了原有結(jié)構(gòu),但與BPDCN相比,沒有CD56和TdT的表達,這是成熟PDC增生與BPCDN的鑒別點之一。雖然部分BPDCN表達TdT,但與淋巴母細胞性淋巴瘤/白血病不同,BPDCN極少呈彌漫陽性,聯(lián)合B系和T系抗原表達情況可資鑒別。總之,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瘤(BPDCN)沒有任何一種形態(tài)學(xué)和免疫表型是特征性的,需要結(jié)合臨床表現(xiàn)、形態(tài)學(xué)和免疫組化表達譜,必要時進行分子遺傳學(xué)的檢測進行診斷。[1]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Editorial Board. Haematolymphoid tumours. Lyon (Franc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2022.[2] Atlas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 Neoplastic Hematopathology. (Wojciech Gorczyca) 4th Edition, 2022.[3] 血液病理學(xué),第2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23.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