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南齊謝赫,把“骨法用筆”列為六法之首。
古往今來,多少大德高賢以終生實(shí)踐,證明“筆”的輝煌。
賓翁家數(shù),可用杜工部詩句概括,“白摧龍虎朽骨死,黑入太陰雷雨垂”,正可傳遞賓翁以篆籀功力入畫的氣象神韻。賓翁以金石名家治碑帖,常怕筆勢太剛,便以帖學(xué)法度融化之,故行筆常常蕭散抉疏,以柔化剛,宛然太極。筆墨是黃賓虹畫作的最大魅力。
三千年書畫同源的歷史,作畫如作字,以筆述形,又不為形所拘,甚至意象揮寫,卻依然燦爛動人。道咸之后,把刻石之法融會于書畫,大有以紙為石,運(yùn)筆如刀的趣味。但也絕不是惟事刻畫。青田、壽山,石中軟料,總有一圓融之趣在其中。所以,金石味者,即是筆墨帶有滯重之意,又要在滯重中磨練出一種凌厲的揮灑來。百年來,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潘天壽均是個中高手。
造型、創(chuàng)境皆以筆完成。筆筆是筆,筆筆見筆,中西皆然。塞尚、梵高、八大、石濤······個個是用筆巨手。
筆之高境,無筆也。
筆和墨,最后皆隱于境中。畫法,畫格,終歸皮相。造境達(dá)情,斯為繪事鵠的。
附:程大利先生《無題——絕句四首》
其一
神入虹廬從不疑,當(dāng)從篆籀問端倪。
胎元未盡千年調(diào),致用于今趨變之。
其二
盡洗炫奇輕薄氣,寒江絕壑共蕭疏。
禪機(jī)著意煙云里,天籟功夫竟闕如。
其三
硯田伏櫪幾經(jīng)年,晝夜兼程自奮鞭。
游臥江山追勝境,筆端尚有未完緣。
其四
汲古無聞俗議喧,師心還欲脫蹄筌。
丹青樂境不知老,落筆從容意浩然。
黃山墨緣(局部)八聯(lián)畫選六
162cm*52cm*6
嵩山古柏
180cm*288cm
天 觀(局部)
260cm*196cm
河漢迢迢
35cm*70cm
冰島記憶
33cm*67cm
夏末尼小鎮(zhèn)
35cm*46cm
枯樹賦
31cm*48cm
金色阿爾泰山
50cm*66cm
少林少林
45cm*69cm
瓊宇高寒
39cm*162cm
夸父逐日過 遺跡誰復(fù)尋
33cm*65cm
去留無跡
33cm*65cm
里斯本的聲音
66cm*74cm
蒙馬特高地
35cm*26cm
好風(fēng)如斯
60cm*52cm
詩藏云壑深處
64cm*39cm
南岳寫生之一
33cm*65cm
南岳寫生之四
33cm*65cm
南岳寫生之五
33cm*65cm
奈良秋韻
22cm*32cm
寂 道
33cm*65cm
滄溟捲駭濤
山高月小
35cm*100cm
問道崆峒
35cm*100cm
奇木佳卉出南國
巴山雨色
天山之一
42cm*56cm
太湖枯木圖
取來奇峰入草稿
觀妙處
訪神仙
顛張醉素 老松從容
感謝閱讀!
分享是一種美德,轉(zhuǎn)發(fā)是一種境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