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還是文字版的看的快而高效。
傷寒論每條就那幾個字,但是那幾個字都有一堆話一堆講究可說的。
【6.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脈浮”是中風邪,“頭項強痛”是太陽經受邪,“而”后面是重點,前面兩個是有可能有,也有可能沒有的,“惡寒”是肯定的會有的癥狀。
【6.2】太陽病,發(fā)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汗出”指的是還能流的出來汗;
“惡風”、“脈浮緩”是中風邪的表現(xiàn):“惡風”按照jt的話來說就是旁邊吹電風扇不愿意吹,中風邪(而非寒邪)的“脈浮緩”是一大片、松松的浮脈。
就此條而言,太陽?。ㄖ酗L)的辨證點是:汗出、惡風、脈緩,是否發(fā)熱無所謂。
【6.3】太陽病,或已發(fā)熱,或未發(fā)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這條是在說中寒邪后的表現(xiàn)。
發(fā)熱與否不是關鍵的,中了寒邪,身體里面有寒氣,所以會“惡寒”——各種怕冷;
寒氣凝聚,會讓體內的氣不通,不通則痛,導致“體痛”;
由于肌肉和脾胃是一體的,寒氣刺入肌肉導致“體痛”,也會讓脾胃感到冰冷所致“嘔逆”;
寒氣進來,身體與之對抗,皮膚表面繃緊,所以脈浮緊、按之有力,而且會非常不容易流汗。
所以這里的(太陽病傷寒)辨證點在于:身體痛、脈浮緊、流不出來汗。
【6.6】太陽病,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fā)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fā)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瘈疭(chi,zong,四聲,痙攣、抽搐);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何為溫???太陽病證,但不惡寒,而是又熱又渴又燥。
溫病又細分為風溫、正溫病。
風溫:純脫水的太陽外感的熱感冒 --> 葛根湯
正溫?。翰《?細菌蔓延,所以是一邊感冒,一邊發(fā)炎 --> 感冒藥+清熱涼血消炎藥
【6.13】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
“陽浮而陰弱”:風邪在衛(wèi)分,還沒有到營分,抵抗力在抵抗風邪的時候,就會造成營弱衛(wèi)強。
“陽浮者,熱自發(fā)”:抵抗力跑到體表來抗邪,所以會生熱,有發(fā)熱現(xiàn)象。
“陰弱者,汗自出”:氣在表面(衛(wèi)分)的時候,營分氣不夠,所以氣在把邪逼出去的時候,就會出汗(但這個汗不是醫(yī)病的汗,吃了桂枝湯以后的汗才是)。
“嗇嗇惡寒”:坐在那里怕冷怕寒。
“淅淅惡風”:冷雨打在身上討厭的感覺。
“翕翕發(fā)熱”:熱烘烘的。
“鼻鳴干嘔者”:鼻鳴這里jt認為是打噴嚏的意思,干嘔是因為風邪壓肉=壓脾胃,胃口不好就會“嘔”,但這個嘔不是桂枝湯的辨證點。
【6.14】太陽病,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風氣用桂枝湯,寒氣用麻黃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