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寒門”到底指啥?一個寒字很容易把...
古代的“寒門”到底指啥?一個寒字很容易把人帶偏,寒門確實(shí)不是出身貧寒,凡是帶有“門”,“世”描述的都不普通。
寒門又稱“庶族”,門第勢力較低。上面是“士族”,也叫“四世三公”,《三國演義》里的代表人物有汝南袁紹,弘農(nóng)楊修,潁川荀彧,清河崔琰,潁川陳群。他們幾代立下功勛,門生故舊遍布朝野,影響力很大。
寒門是混得很差的世家,或當(dāng)?shù)刂鳎蜃龉?。諸葛亮、鄧艾都是寒門。諸葛亮出身瑯琊望族,祖上都做官,越做越小,本人去種地,直接跌入寒門。鄧艾出身南陽新野大族,也去了河南上蔡種地,《太平御覽》引虞預(yù)《晉書》就稱鄧艾“出自寒門”。
所以說,在古代家里沒置辦過房產(chǎn),沒幾個親戚做官,簡直都不好意思稱“寒門”。那么,寒門和士族的劃分標(biāo)準(zhǔn)是什么?并非財力家資,而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選拔人才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
持證上崗的中正、大中正和司徒評定“家族門閥”,“鄉(xiāng)品”,“官品”,將士庶的分界點(diǎn)定為五品官,這是西晉時人的共識。官品五品以下為寒門,不能與士族通婚、交往,所以有“士庶天隔”一說。
這樣來評分寒門和士族就造成一個問題,“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實(shí)力單薄的寒門得不到把持鄉(xiāng)議的大姓冠族推薦,只能得下品,想升職沒有門。
這就叫窮的更窮,寒門只能另尋出路,途徑無非是文官和武官。文官都是士族把持,打仗時都怕死,不愿賣命,這讓寒門看到了希望。戰(zhàn)亂是庶族躍遷至士族很好的機(jī)會,鄧艾就是靠軍功逆襲的。
老天總算開了個窗子,南北朝時代,武皇帝劉?!捌鹱圆家隆?,高皇帝蕭道成“吾本布衣素族”,出自蘭陵蕭氏。于是,庶族力量壯大,和士族的界限終于淡去了。
總結(jié),士族走向沒落也是活該作死。新朝皇帝需要加強(qiáng)權(quán)力,不是一般的忙,但世家大族享受慣了,一群懶蟲,光占坑不打野。而寒門求升遷,求做官,相當(dāng)賣命。
梁武帝時的中書舍人朱異手握大權(quán),提起士族就鄙視:俺是寒門,偏就瞧不上你們!
#微頭條日簽##我要上頭條#@跳跳是只喵讀書起意,不亦快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diǎn)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