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出師表》里寫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陳壽在《三國志》里寫到:“由是劉備遂詣諸葛亮,凡三往,乃見?!碑斨T葛亮“奉命于危難之間,受任于敗軍之際”,為劉備左右周旋、赴湯蹈火時,也許很少有人會思考:諸葛亮為何要選擇劉備?
諸葛亮劇照
漢末三國時期,最超凡絕倫的人物,是曹操。為什么諸葛亮不選擇這位超凡絕倫的人物?有人認為,地緣因素是諸葛亮沒有選擇曹操的原因。這種認識的根據是,諸葛亮當時在劉表治下的南陽隱居,曹操當時還未平定北方,很難想象諸葛亮會孤身一人北上,向曹操自薦。然而,當時長途跋涉,追隨明主者,實際不在少數。例如,郭嘉是豫州潁川人,他在效命曹操前,就曾“北見袁紹”。但郭嘉認為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yè),難矣!”最終沒有選擇袁紹。又如,袁紹手下的許攸和郭圖,都是豫州潁川人,但二位都在河北冀州為袁紹效命。由此可見,漢末三國時期,一位謀臣,若認定了自己心中的主公,縱使跋涉千里,前去效命,也是很正常的事。諸葛亮所在的南陽,去曹操的地盤不過數百里路,說諸葛亮因地域之緣由,不北詣曹操,實在說不過去。
曹操劇照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諸葛亮有漢室情結,是心系漢室之人。曹操則名為漢相,實屬漢賊。一位心系漢室之人,怎么可能為漢賊效命。這種說法,完全是受《三國演義》尊劉貶曹思想的影響。諸葛亮心系漢室不假,但曹操也絕非什么漢賊,反而是漢末真正少有的心系漢室之人。光和末年,曹操任濟南相,當時濟南國中,官員貪贓枉法,極其猖獗。經過曹操治理,沒過多久,濟南國就“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如果曹操不是心心念念想著為千瘡百孔的東漢王朝做點什么,他為何要不惜性命,得罪這些士族豪強。董卓荼毒洛陽時,又是曹操為天下先,首倡義兵,當時許多諸侯,都不敢率先邁出這一步,怕成為出頭鳥,曹操卻敢不惜這個風險,這不是心系漢室,是什么。聯(lián)軍集結后,只有曹操、孫堅,實打實地主動進擊董卓,其它諸侯,全在坐山觀虎,坐收漁利,這不是心系漢室,是什么。由此可見,說諸葛亮因曹操是漢賊,而不選擇曹操這種說法,也站不住腳。
諸葛亮
諸葛亮為何不選擇孫權?若舉個方便實例,諸葛亮之兄諸葛瑾,就效命東吳了。諸葛瑾選擇江東孫氏前,一定是和諸葛亮商量過的,也有可能勸說過諸葛亮。若從正常論,則江東孫氏兩代人,是名副其實的英豪,至少不比劉備差。但孫氏姓孫,不姓劉,如果從這一點看,諸葛亮不選擇孫權,還是能說得過去。但諸葛亮離世后近百年的一部書,可能可以對這個問題的答案,窺見端倪。
孫權劇照
諸葛亮去世后近百年,晉朝史學家司馬彪撰寫的《九州春秋》中,有這樣一句話:
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王伯之事。
司馬彪劇照
這句話,裴松之注《三國志》時,在《龐統(tǒng)傳》中也曾引用過。這句話,是龐統(tǒng)為劉備效命后,親口對劉備所說。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龐統(tǒng)是一位典型的崇奉“霸業(yè)”而非“王業(yè)”之人,即,龐統(tǒng)是信劉邦、曹操和蒯越那套玩意的人,而不信孔子和周文王那套玩意。而且龐統(tǒng),《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襄陽記》說他:
司馬徽曰:“識時務者在乎俊杰,此間有伏龍、鳳雛?!眲鋯枮檎l,司馬徽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是東漢末年時期荊襄一帶名士,是與諸葛亮之“臥龍”齊名的“鳳雛”。
司馬徽劇照
龐統(tǒng)是信奉霸業(yè)之道的人,又是與諸葛亮齊名的鳳雛,那諸葛亮呢?通常,當我們想起諸葛亮,映入眼簾的總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為劉備托孤,為漢室存亡,耗盡了最后一滴血的存在,這個的確不假。但從另一角度,我們還能發(fā)現諸葛亮身上更閃光的地方。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曾說: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這是讓劉備“兼弱攻昧”?!叭酢笔侵浮捌渲鞑荒苁亍钡那G州劉表;“昧”是指“暗弱”的劉璋和張魯。可見,諸葛亮也是信奉霸業(yè)而不是王業(yè)之人,這恐怕與我們通常對諸葛亮的認知非常不同。所謂信奉王業(yè),是指像周文王那樣,居天下三分之二的實力和國土,依然恭恭敬敬,不敢僭越之人。諸葛亮顯然不是這樣的人,他有著極其靈活的人生哲學:治平者先仁義,治亂者先權謀。實際上,諸葛亮自己也曾說過,自己推崇的是申不害,韓非和管仲之學,這說明諸葛亮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法家信徒,而不是儒家信徒。
諸葛亮劇照
至于劉備,如果大家還覺得劉備是那個哭鼻子老好人,那就請放下手中的《三國演義》,看看歷史的真面目吧。隨便舉一例,大家知道,《三國演義》里是張飛鞭打的督郵?,F實中,則是劉備干的這事。
其后州郡被詔書,其有軍功為長吏者,當沙汰之,劉備疑在遣中。督郵至縣,當遣劉備,劉備素知之。聞督郵在傳舍,劉備欲求見督郵,督郵稱疾不肯見劉備,劉備恨之,自解其綬以系督郵頸,縛之著樹,鞭杖百余下,欲殺之。
看到了吧,劉備把督郵提出來,用自己的印綬綬帶,把督郵脖子系著,綁在樹上,用鞭子和木杖打了督郵一百多下,還要殺了督郵。這,才是劉備。劉備是位地地道道的“老兵油子”,是那種誰讓他不爽了,張口破罵“乃公”,擼起袖子就要干的存在,完美地繼承了劉邦的精神。
劉備劇照
而且劉備之反復無常,恐怕已不亞于呂布了。投靠袁紹,離開袁紹,投靠曹操,離開曹操,至于和呂布在徐州那些事兒,你來我往,數不勝數,不消說了吧。
因此,劉備與諸葛亮的合作,是因為劉備三顧茅廬,猥自枉屈,是因為諸葛亮口中的“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备莿溥@位“梟雄”與諸葛亮這位“霸業(yè)王佐之才”的必然結合。
參考文獻:《三國志》;《九州春秋》;《隆中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