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價格貨幣模型(Flexible—Price Monetary Model),也稱為彈性價格貨幣理論,是在浮動匯率制開始之初最早建立的關于浮動匯率條件下的匯率決定理論,也是現(xiàn)代匯率理論中最基礎的匯率決定模型。主要是由弗蘭克爾(J.Frenkel)、穆莎(M.Mussa)、考霍(P.Kouri)、比爾森(J.Bilson)等經(jīng)濟學家于1975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附近召開的關于“浮動匯率與穩(wěn)定政策”的國際研討會上提出的。
彈性價格貨幣模型是對貨幣分析方法(Monetary Approach)關于固定匯率下國際收支與匯率的相關理論在浮動匯率下的發(fā)展,其基本內容是:相對于外幣的存量而言,本國貨幣供給的增加會導致外幣匯率上升,即本幣相對外幣貶值。本國收入的增加,會產(chǎn)生對本國貨幣的超額需求,為了增加真實貨幣余額,國內居民會減少支出,同時價格將會下降,直到貨幣市場重新達到均衡。通過購買力平價理論(PPP),國內價格下降則意味著外幣匯率下降,即本幣升值。與之類似,國內利率的上升會導致真實貨幣余額需求的下降,從而導致外幣匯率上升,即本幣貶值。簡言之,在兩國貨幣需求函數(shù)既定的條件下,匯率由兩國貨幣的相對需求和供給來決定。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