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基礎是陰陽五行,這是中國社會進入文化文明的標志,開始于黃帝時期,是中國文明獨立于世界其他文明的價值所在。陰陽五行,外化為龍形,故龍上天為陽入地成陰,和之五行,形成中國社會獨有的龍形,非圖騰;世界其他文明則有圖騰,而后生宗教,其他文明出宗教,獨有中國社會出文化。陰陽五行學說,外化成龍形,所以又叫“龍文化”,這是中國文化的根本和基礎,是中國社會進步于世界各地的地方,也是世界文明學習中國的價值之處。
陰陽五行后,出《連山》,歸藏》,《周易》,而如今獨有《周易》存世;及至周朝末期,形成中國社會易,道,儒,墨,外加管仲之法應用,此六家代表中國社會文化,后人不明徒自細分,有引人歧途之嫌。天下學士,不歸儒,既歸墨,是學之所向,太史公以儒學之身,撰寫《史記》,尚且不能有墨子之存身,何況他人?漢后歷史實則為儒學歷史,非中國文化歷史。漢代經學家最大價值,莫過于對文化典籍的整理注釋,為保存中國文化起到積極的作用,然而經學因于斗室之見,以一家言而誤導初學者,造成認知誤區(qū)。南北朝,佛教東成,道教已備,而陰陽五行之木火土金水,生生之氣,變成道教金木水火土,死死之氣,唯有守靜抱一而長生。至五代陳摶,或惑于五行,或惑于社會,發(fā)展易學,出太極論述,引發(fā)周敦頤,邵雍,張載的進一步研究,易學由用太易轉化為用太極,用少陽成用老陽,物壯則死之理。后有理學三宗師,二程,司馬光,實則為教育家,非文化之集大成者,以教育學之一家之言,窺于社會,真如一管之為,后輩朱熹進一步提升理學為新儒家或儒教,編撰所有中國文化典籍,自此中國文化盡失,中國社會的價值之處不存,后世中國開始落后于世界之根源,正言老陽必死之理數。一八五零年近世及民國諸人,不察中國文化之本原,徒自羨慕西學之長,只窺儒學之短,非中國文化之短,短則為理學儒教之禍,非中國文化全貌,即為廢除中國文化,盲目推行西學,造成中國社會動亂之根。后人認知更加推波助瀾,以儒學之偏,代全中國文化全貌,謂之可恨;后輩學子,興中國文化基礎傳統(tǒng),非儒學,經學,理學之一家之說,則歸于陰陽五行的基礎,易,醫(yī),道,儒,墨,和管仲之法的文化總分,不落儒學之一家,則成績中國文化全貌矣。
在中國浩瀚如渺的歷史典籍中,經過歷史歲月的紛爭,或毀于人之勢力,或藏于人之密室,官方雖有《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編撰之為,實則毀百家私學,獨行理學之用,則文化湮沒,徒有形外之表,無文化教化之實。歷史上中國典籍曾經以百家分類,四分于書,期間有歷史的局限性,和文化認知片面性,對于中國文化傳統(tǒng)傳承,造成中國社會文化思想認知的偏駁,文化則集百家之長,不行一家之見。根于中國文化大道,則以六分,以合于陰陽五行,地用以六,所以以子,史,經,集,別,雜來分類,囊括中國文化形態(tài)下的典籍之全貌,以易,醫(yī),道,儒,墨,外加應用管仲之法,不宜再進行各家分類,避免進入文化認知誤區(qū),才能夠真實客觀的記錄社會和文化。其中,文化典籍子部道家的代表《道德經》是在世界范圍內,被翻譯出版最多的書籍之一。(另一部是《圣經》)
《道德經》是周代末期春秋間藏室吏老子(李聃)著,傳函谷關尹喜請為著《上至經》五千言,即此書。西漢河上公《老子章句》將其分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后四十四章為“德經”,故名《道德經》。 《道德經》為道家的代表典藏,書分上下兩篇,上為道經、下為德經,共81章,5000余字,以道為宇宙的根本,闡述了道的本質、特點及其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莊子 天下篇》括其旨: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居神明居;歷史上注釋的書籍有一百多種,或優(yōu)或劣,諸家不同,或重于玄,或重于妙,或重于可道,或重于可名,或多為道教所用之解,背離道家之道之根本,甚至亂解于道,造成國人認知不足,形成沿用歷史詬病的惡習。《道德經》上篇明道,則篇篇不離大道,后世學者之論,由感而發(fā),忘卻大道之本,只患望文生義之苦;下篇明德,章章不背德化,學人妄自淺論,只患名實之累于己,所以,從陰陽五行角度其解讀,歸于道,合于道,于一則無悖也。
試讀: 本注第一卷體道篇 第三章-----世之禍事源頭,非名即利。不片面推崇引起人們產生名利之心的那些東西,即得與失的常理,是道之本,忽視道之本原,是理解偏差的開始。此句注釋錯誤最多,虛心是腳踏實地做事,沒有妄想。實其腹,是解決生計問題,安居樂業(yè)。弱其志,非弱也,是其次之義,首先是解決生計,其次才是文化教育。強其骨,是接駁上文,文化教育,骨者本也,人之本,國之本。
試讀: 本注第二卷無我篇 第二十三章-----道者,何為道,則為天地自然之大道;德者,何為德,就是思想文化德具體體現;失者,何為失,非失去也,乃于上句德,兩兩相對,即是無德,沒有思想文化。后世歪解“德與失”,以圣人之德解德,則圣人已死,德已死,焉有德;德既然歪曲,而失,必然解于與名利之實之相對,故無,則一字差千里,非一人之錯,實為學識偏見之禍,失與德相配,德即有思想文化,失則為無思想文化,于此,道可明矣。
解讀《道德經》,從道之本原去解讀,非訓詁于各種版本,吾之本義,此義與眾意不同也。
1 道教所為---漢末張陵創(chuàng)五斗米道,奉老子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為教典教悔道徒,并作《老子想爾注》以宗教的觀點解釋《老子五千年》,自此成為道教的基本經典。南北朝時期道教全面建立,葛洪注釋《道德經》,奠定了道教守一、心齊、坐忘、服氣、內丹煉養(yǎng)術的根本,同時影響中國后世對《道德經》的正確理解,加之帝王之家的利用,陷入“清凈,無為”的道教修煉境地。
2佛教影響---自東漢末期小乘佛教傳入中原,經三百年余年,融合儒學和道教,終合于中國社會,產生大乘佛教,又叫漢傳佛教。佛教遵循“宇宙,無相,無識”的理念,夾雜道教許多習俗,以此注釋《道德經》,產生消沉,空寂的境界。
3儒學經學---西漢時期,董仲舒提出國家管理“大一統(tǒng)”,立五經博士,經學由此產生。經學五經十四博士,專習注釋訓詁之能事,所以史學,訓詁學,語言學等得到大力發(fā)展,保留了中國文化的許多典籍合文獻,這是積極的方面,在文化典籍傳承上,經學家是非常值得感謝。而經學之弊病,行斗室之為,于文化深度有益,在文化廣度則見識不足,有見文生義之弊。
4理學儒教----北宋時期以“二程”和司馬光為三宗,以名利之實入于學,實則為片面推行教育這一體系,非文化領域大范圍,然而理學行以偏帶全,妄自推行學術,加之以官身并進,遂得到社會上下逐名利者附和而流行。理學儒教,別于傳統(tǒng)儒學,叫新儒家,或叫儒教,進而借官宦之力,大肆編撰中國文化的所有典籍,造成中國文化之本原于此地而失,后世所為國學者,皆為理學儒教所為,非中國文化本原,由此注釋《道德經》,己心已存名利,于注釋無補,徒有名利。
5西方哲學---西方哲學是在以宗教信仰基礎上誕生,不可避免在現實生活和精神上約束民眾,而培根,笛卡爾,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的學術,雖然名為唯物和辨證,實則陷入“有名”之循環(huán),最終西方的哲學家們,許多人的命運是帶著無法解決的哲學命題,或憂郁而斃,或精神分裂而亡??茖W不是萬能的,是在某一時期科學文化發(fā)展水平的表現,科學有明顯的局限性,而用西方哲學體現注釋《道德經》,則不倫不類,不男不女,背離萬物之常,正應老子語“名,可名,非恒名”。
中國文明異于世界其他文明,本于陰陽五行,基于陰陽五行,注釋《道德經》,方可窺于道之道。世界萬物,陰陽相對,世之常理,不必冠以虛名,進入名類之別;認識世界,產生思想和智慧,是道家思想的價值所在,鑒于此,嘗試用陰陽五行視角去注解,以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引發(fā)更多的獨立學者,從陰陽五行角度去解讀《道德經》,以繼承中國文化,并可以弘揚中國文化,使得中國文化早日回歸于文化大道之地,在世界文化中獨放異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