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法為蕩滌邪熱、去除燥屎、祛除瘀血、攻逐水飲而設(shè),旨在去有形之邪。
下法主要集中在陽明病篇,有大承氣湯的峻下,以治痞、滿、燥、實、熱、堅俱全者,小承氣輕下以治痞、滿、實、熱不甚者,調(diào)胃承氣緩下以治燥、熱突出者,燥熱傷津,以脾約丸潤下。即使瘀血結(jié)聚下焦,也是在承氣湯的基礎(chǔ)上加味祛瘀藥物為治。
水飲結(jié)于胸脅之懸飲,攻逐以十棗湯,大陷胸下邪熱、水飲互結(jié)于心下至少腹,桃核承氣、抵擋湯之下下焦蓄血,均為下法之典范。
大柴胡、柴胡加芒硝湯治少陽、陽明合病,和中兼下,又有大黃附子湯開千古溫下之法門等,可見下法概寒、溫、峻、緩諸法。
知常達(dá)變,當(dāng)知下法也有諸多規(guī)矩與禁忌,“凡可下者,用湯勝丸散,中病便止,不必盡劑也。”故而諄諄告誡“若更衣者,勿服之?!?、“得下,余勿服?!?、“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動氣在右,……在左,……在上,……在下,不可下”,虛、寒都要慎下,甚至是不可下?!懊}浮大,應(yīng)發(fā)汗,醫(yī)反下之,此為大逆”,“太陽病,有外證未解,不可下,下之為逆”,表未解,病勢向外,就不可下?!安∮抡?,不可下”、“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病勢向上,不可純與下法,當(dāng)與復(fù)法?!瓣栁t不可下,下之則心下痞硬”,陽氣微弱不可下,當(dāng)以扶陽為急務(wù)?!吧蠈嵪绿?,意欲得溫,微弦為虛,虛者不可下也”,虛者更不可下,補虛邪自去,等等。
和法系為治或表里同病,或寒熱并見,或虛實夾雜而設(shè)。和,為調(diào)和、緩和、和解之意,常升降氣機,祛邪扶正,攻補兼施,寒熱并用,可治邪正相爭、寒熱錯雜、臟腑失和、陰陽氣血紊亂。施治之訣,在于不能一個癥狀一味藥,當(dāng)抓病機為要。
如四逆散之和解氣血之郁,小柴胡湯之清膽和胃,大柴胡湯之治少陽陽明合病,柴胡桂枝干姜湯之治少陽太陰合病。
黃連湯、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三瀉心湯之辛苦寒熱互投,柴胡桂枝湯之兼汗、柴胡桂枝干姜湯之兼溫,大柴胡湯之兼清、兼下,黃芩湯之兼清等,舉例這些可見和法是可與諸法兼施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