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說的開篇可以說是十分別致:利德爾·哈特《歐洲戰(zhàn)爭史》中有關英國師對塞爾-蒙托邦防線進攻的記載,提到進攻日期推遲了五天,書中解釋是由滂沱大雨所致。而青島大學前英語教師余準博士的一份證言卻提供了令人始料不及的說明。
接下來的敘述內(nèi)容是這份證言的節(jié)選,以主人公余準的視角展開:“我”是一名德國間諜,通過一則電話,推測自己的同伙魯納伯格已被馬登所殺。接下來是很長一段是“我”的心理活動:焦慮、不安、害怕。下意識摸起的手槍,突然給了“我”以解決問題的靈感:“我模糊地想,槍聲可以傳得很遠。不出十分鐘,我的計劃已考慮成熟。電話號碼簿給了我一個人的名字,惟有他才能替我把情報傳出去:他住在芬頓郊區(qū),不到半小時的火車路程?!?/p>
博爾赫斯的小說往往以“迷宮”式的敘述為特點。這一處的描寫看似簡單,實際上是博爾赫斯故意設置的“迷障”,他故意保留了一種神秘感而沒有具體點明余準此次出行的目的和動機,所以故事結局的發(fā)生才顯得那么出人意料。
接下來,“我”在一種“怯懦”卻又渴望擺脫怯懦的復雜心緒中動身出發(fā)了。“我”別有用意地選擇了馬車出行,繼而順利搭上了那趟八點五十分的火車,并在“第一回合”的決斗中獲得勝利——暫時成功擺脫了馬登的追捕。
在這一部分,余準的心理其實是很值得讓人琢磨的。他對自己行將要做的事情,認為是“窮兇極惡”的,所以為了減輕自己的罪惡感,他把自己從此時此刻中抽離出來,“把自己當成已經(jīng)死去的人,冷眼觀看那一天”,“做窮兇極惡的事情的人應當假想那件事情已經(jīng)完成,應當把將來當成過去那樣無法挽回”??梢哉f,余淮的行為從他自身意義而言,已經(jīng)變成了一件超越時間的事情,是一件“即將發(fā)生”(從小說中時間順序以及人物所處的現(xiàn)實來看)、“已經(jīng)發(fā)生”(從小說人物心理來看,認為自己已經(jīng)死亡)和“將會發(fā)生”(余準從此刻即將發(fā)生的事情預料到了未來)事情,所以這就變成了一個包含現(xiàn)在、過去和未來的三重時間維度的事件。
列車到了阿什格羅夫,“我”下車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月臺上的兩個小孩好像預先知道我此行的目的地,不等“我”開口便把去斯蒂芬·艾伯特博士家的路線告訴“我”了。一路上,“我”浮想聯(lián)翩,想到了是否已暴露行蹤、想到了自己的曾祖彭冣、想到了曾祖“那個失落的迷宮”,在這種思緒中“我想象出一個由迷宮組成的迷宮,一個錯綜復雜、生生不息的迷宮,包括過去和將來,在某種意義上甚至牽涉到別的星球。我沉浸在這種虛幻的想象中,忘掉了自己被追捕的處境。在一段不明確的時間里,我覺得自己抽象地領悟了這個世界。模糊而生機勃勃的田野、月亮、傍晚的時光,以及輕松的下坡路,這一切使我百感叢生。傍晚顯得親切、無限。道路繼續(xù)下傾,在模糊的草地里岔開兩支。一陣清越的樂聲抑揚頓挫,隨風飄揚,或近或遠,穿透葉叢和距離。我心想,一個人可以成為別人的仇敵,成為別人一個時期的仇敵,但不能成為一個地區(qū)、螢火蟲、字句、花園、水流和風的仇敵”。
這里實際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作者博爾赫斯的創(chuàng)作思想,透過余準的這段內(nèi)心獨白,我們可以看到這種“迷宮的迷宮”,實際上是一種超越時間和空間,具有復雜性、抽象性和相對性的永恒之存在。從這里,我感受到的是博爾赫斯所追求的一種永恒性,一種文學寫作的永恒性。我認為他是一個極具抱負的作家,他渴望書寫永恒,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世代相傳、生生不息。
最終,“我”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見到了漢學家斯蒂芬·艾伯特。巧合的是,艾伯特正是一個致力于研究彭冣的學者,他向“我”講述了很多有關彭冣的事跡。艾伯特認為彭冣的“迷宮”實際上就是一部叫做“小徑分叉的花園”的小說,他講到:“在什么情況下一部書才能成為無限。我認為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循環(huán)不已、周而復始。書的最后一頁要和第一頁雷同,才有可能沒完沒了的連續(xù)下去……在所有的虛構小說中,每逢一個人面臨幾個不同的選擇時,總是選擇一種可能,排除其他;在彭冣的錯綜復雜的小說中,主人公卻選擇了所有的可能性。這一來,就產(chǎn)生了許多不同的后世,許多不同的時間,衍生不已,枝葉紛披。小說的矛盾就由此而起。比如說,方俊有個秘密;一個陌生人找上門來;方君決心殺掉他。很自然,有幾個可能的結局:方君可能殺死不速之客,可能被他殺死,兩個人可能都安然無恙,也可能都死,等等。在彭冣的作品里,各種結局都有;每一種結局是另一些分岔的起點。有時候,迷宮的小徑匯合了:比如說,您來到這里,但是某一個可能的過去,您是我的敵人,在另一個過去的時期,您又是我的朋友?!?/p>
小說的最后,“我”趁其不備地殺死了艾伯特,同時也被馬登逮捕。雖然內(nèi)心有著無限的悔恨,但是“我”成功將應該進攻的城市名字(艾伯特)透露給了柏林當局。
閱讀博爾赫斯小說的過程中,體驗上確實感覺如同走迷宮一般,迂回、曲折、不知所往??梢哉f,這篇小說本身就是對“迷宮中的迷宮”的最好詮釋:在博爾赫斯的題為《小徑分岔的花園》的小說中同樣提到一本題為《小徑分岔的花園》的小說。無論是博爾赫斯的小說,還是彭冣的小說,這兩本小說雖然同樣紛繁復雜,卻有著各自獨立的敘述結構和內(nèi)容,只不過余準的出現(xiàn)成為一個巧妙的契點,使本不相干的兩部小說在這個點上連接起來。所以說,在這種時候,“迷宮的小徑匯合了”。
對博爾赫斯這篇小說的解讀有很多,但我的個人觀點是,博爾赫斯的這篇小說實際上就是一個有關“時間”和“寫作永恒性”的寓言的寓言?!皶r間”的寓言其實很好理解,因為在小說的原文中有多處涉及:“……(彭冣)認為時間沒有同一性和絕對性。他認為時間有無數(shù)系列,背離的、匯合的和平行的時間織成一張不斷增長、錯綜復雜的網(wǎng)。由互相靠攏、分歧、交錯或者永遠互不干擾的時間織成的網(wǎng)絡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在大部分時間里,我們并不存在;在某些時間,有你而沒有我;在另一些時間,有我而沒有你;再有一些時間,你我都存在”“時間永遠分叉,通向無數(shù)的將來”等等。按“時間”來說,小說由始而終就是圍繞“時間”展開的:開篇中戰(zhàn)事的推遲,余準在時間的較量中躲避馬登的追捕,余準對時間的認識、彭冣小說中的時間主題、結局余準的“將來已經(jīng)是眼前的事實”的感嘆等方面,均可以看出小說實際一直突出的是“時間”這一謎底。
就“寫作永恒性”這一點來說,我認為這正是博爾赫斯所追求的。如果從“寫作”這一點入手,從作者與讀者關系這一方面來看,這篇小說可以稱得上是一篇極富“自主寫作意識”與“無限解讀”(或“反解讀”,我此處的用詞不算妥當)的典范了。我想博爾赫斯應該是一個十分熟悉文學創(chuàng)作理論的作家了,他懂得自己的作品在創(chuàng)作完成后會受到讀者的解讀,但他故意在小說制造很多分岔,擾亂我們的閱讀。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小說創(chuàng)作,這篇小說的最精彩之處絕不在其情節(jié),而是這種“迷宮”式的閱讀過程。博爾赫斯就像一只狡猾的老狐貍,故意引誘我們一步步走進他精心設置好的迷宮;一旦我們自認為已經(jīng)走出了他的“迷宮”,破解了他小說中所有表達的意含,他就會像“殺死”那個自以為破解了彭冣小說之謎的艾伯特一樣,把我們自以為正確的文本解讀無情殺死。我們很難準確地把握這篇小說的具體意含和所指,而我認為這正是博爾赫斯創(chuàng)作這篇小說所期望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