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形成和發(fā)展確實以華夏為主體,并融合了其他民族,不斷發(fā)展壯大起來。在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漫長歷程中,各民族之間在經(jīng)濟、文化上互相交流和滲透,最終形成了統(tǒng)一的中華民族,即華夏民族。在今天的中國,所有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56個民族都被稱為華夏民族。
華夏的起源
然而,關于“華夏”的起源,確實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定論。傳說中,黃帝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但是否真的有黃帝這個人存在,歷史上并沒有確鑿的證據(jù)。關于黃帝陵的位置也存在爭議,全國共有七處黃帝陵,但哪一個是真正的黃帝陵至今仍然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盡管我們常常以自稱為“華夏民族”或“華夏子孫”為榮,但對于“華夏”的起源和相關歷史問題,仍然存在不同的觀點和學術爭議。這是一個復雜而且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華夏”的由來
黃帝和蚩尤逐鹿中原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今天我們說說另外一個關于華夏由來的傳說,對此有不同的解釋。
相傳,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夏朝。大禹歷經(jīng)數(shù)年成功治水,并被舜選拔為繼任者。之后,他開創(chuàng)了一個清明的歷史時代。因此,在當時,夏后族以禹為代表,在華山作為他們的活動中心,獨領風sao,成為盛極一時的氏族部落。由于他們的活動中心在華山,所以人們稱之為華夏族。這也解釋了為何禹的兒子建立的第一個王朝稱為夏。
如今,對于華夏由來的爭論仍然不斷。一些專家學者將眾多觀點歸納為兩類。第一種觀點認為,“華夏”是民族的名稱。他們認為我國古代以“夏”為族名,“華夏族定居在華山周圍的夏水之旁,故而得名”。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融合了不同民族的一個龐大民族。盡管她不是一個單純的民族,但在歷史的長河中始終以一個核心民族為中心,逐漸地融合和同化其他民族,形成一種“單元性的多元化民族”,即今天的中華民族。在先秦時代,她被稱為華族或夏族。而“華”指的是居住在華山,以玫瑰花(華)作圖騰的“華族”,“夏”則指的是居住于長江中下游的“夏族”,“夏族”的祖先是夏后氏。華夏民族的稱謂由此而來。
在對于華夏由來的爭論中,確實存在著不同的觀點和解釋。其中一種觀點認為,“華夏”并不是特定民族的稱呼,而是一個地域文化的概念。根據(jù)這個觀點,遠古時期的中華民族分為三個主要集團,即華夏、東夷和苗蠻。在爭戰(zhàn)競爭中,黃帝最終取得了主導地位,華夏集團成為當時的文化和政治主流,而東夷和苗蠻則被迫納入華夏文明范圍。
另一種解釋是,遠古時期命名以文化高低為準則,周禮地區(qū)文化高的稱為“夏”,而另一個文化高的民族則稱為“華”,兩者合起來便構成了“中國”的統(tǒng)稱。相反地,周圍文化較低的民族被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隨著華夏的不斷壯大和融合,周圍的民族多數(shù)接受了華夏文化,納入了傳統(tǒng)華夏文化的范疇,華夏逐漸成為中華文明的代稱。
雖然至今我們仍未完全解開華夏之名的由來之謎,但我們堅信“華夏兒女”將永遠是每一個中國人引以為豪的稱呼。
華夏第一都——夏都
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歷史,從早期的人類到原始氏族社會,這片土地上有著我們祖先的足跡。隨著生產(chǎn)力的提升和社會的進步,經(jīng)過堯、舜、禹三代之后,禹的兒子啟廢除了統(tǒng)治權禪讓的傳統(tǒng),建立了父子相承的國家——夏朝。夏朝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政權。然而,對于夏代的了解相當有限,我們只能從少數(shù)文獻中找到一些零星的記載。雖然通過商都殷墟的發(fā)現(xiàn),我們對商王朝的文明狀況有了較為清楚的了解,但夏代卻仍然是一片空白,幾乎被人們遺忘了。要是能夠找到夏朝的國都遺址,我們就能夠解開夏代的迷茫。然而,夏都的具體位置長期以來一直是困擾歷史學家的難題。
有人認為夏都位于山西省運城市的夏縣。根據(jù)傳說,我國奴隸社會的第一個王朝夏朝就是在這里建都的,因此夏縣被稱為“華夏第一都”。夏縣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也被稱為“禹都”,傳說中是嫘祖養(yǎng)蠶和大禹建都的地方。然而,至今在夏縣還沒有找到有說服力的夏代文化遺址。
還有人認為夏都應該位于今天許昌市西部的禹州。禹州市也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大禹因治水有功曾在此受封為“夏伯”。大禹的兒子啟繼位后,在鈞臺舉行盛大的宴會,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也被稱為華夏第一都。然而,目前仍無法確定夏都是否位于禹州。
1959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織了一支考古隊,開始了對夏都的田野考察。從夏人據(jù)說活動的中心地區(qū)豫西開始,經(jīng)過一番努力,考古隊將目光鎖定在河南省偃師市的二里頭遺址,并集中對其進行了考古發(fā)掘。自此,中國考古學界開始有目的、有計劃地探索夏文化的時期。
盡管夏都的確切位置尚未確定,但對夏文化的研究仍在持續(xù)進行中,相信隨著進一步的發(fā)掘和研究,我們將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夏代的歷史和文化。
傳說人物——黃帝
炎黃二帝
黃帝被稱為“黃帝”的原因有多種說法,但沒有統(tǒng)一的定論。其中一種說法認為,黃帝是神話傳說中的雷電之神,后來成為中央黃帝。據(jù)說他長有四張臉,能同時觀察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無論何處發(fā)生事情,他都能察覺。他戰(zhàn)勝了東、西、南、北四個天帝,建立了自己的神國。黃帝和炎帝停戰(zhàn)后組成了統(tǒng)一的部落聯(lián)盟,成為中華民族的祖先。因此,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
另一種說法認為,黃帝是歷史上的一位真實人物,他可能是原始社會末期一個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妒酚洝の宓郾炯o》記載了黃帝的事跡,描述他是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他在幼年就顯示出非凡的才能,成年后統(tǒng)一了諸侯,征伐暴虐的諸侯,為百姓謀福利。
關于為什么稱他為“黃帝”,有一種觀點認為,黃帝是五個天帝中負責管理四方的中央首領,專管土地。中原地區(qū)的土地是黃色的,因此他被稱為“黃帝”。這反映了古代人們對黃土地的崇拜,黃色也成為權力和尊貴的象征。因此,歷代帝王穿的龍袍、馬褂都是黃色的。
雖然關于黃帝的記載在中國的歷史典籍和神話傳說中很多,但由于年代久遠,很多說法無法得到確證。然而,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地位在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代表著中華民族的起源和發(fā)展。
軒轅黃帝陵在哪里
關于黃帝陵所在的具體位置,確實存在不同的說法和爭議。根據(jù)《史記·五帝本紀》的記載,“黃帝崩,葬橋山。”這里提到的橋山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種是指陜西北部的黃陵縣橋山之巔,另一種是指河北省涿鹿縣的橋山。
在陜西黃陵縣的橋山,有歷代政府保護的黃帝陵古柏,有祭祀活動和宣揚禮制的痕跡。山頂有一座石碑,名為下馬石,前面有黃帝祭亭,上有“黃帝陵”三個大字。這個陵冢位于山頂平臺的中央,周長48米,四周環(huán)繞著古柏成林。
而河北省涿鹿縣也聲稱自己有黃帝陵。涿鹿縣的橋山也有關于黃帝的傳說和遺跡。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涿鹿縣的橋山上有文物和黃帝祭祀的痕跡。但是,涿鹿縣的橋山并沒有像黃陵縣的橋山那樣有明確的古代文獻記載。
第二種說法是黃帝陵應在今河北省涿鹿縣的橋山。根據(jù)《魏土記》的記載:“下洛城東南四十里有橋山,山下有溫泉,泉上有祭堂。雕檐華字被于浦上?!薄妒酚洝の宓郾炯o》載:“黃帝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水經(jīng)注·謹水篇》載:“黃帝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留其民于涿鹿之阿”,也記載有此處為“橋山”的介紹。涿鹿縣的橋山,在今河北省涿鹿城東南20千米,它以山頂上天然形成的一座拱石橋而得名,海拔981米。在橋山附近的一道山梁上,還有一個巨大的四方石桌,傳說是祭祀黃帝時用于擺設祭品的。石桌右側有一峭壁,壁面平整,像一塊巨大的石碑,上面布滿與象形文字一樣的圖案。傳說這是古人刻石記事而留下來的遺跡。我國古代許多帝王都曾到橋山舉行祭祀活動。
第三種說法是黃帝陵在北京平谷區(qū)。明《順天府志》卷一上記載:“(北京)平谷區(qū)東北十五里,傳為軒轅黃帝陵,有軒轅廟?!秉S帝當時曾在北京附近河北涿鹿一帶建都,死后又葬在這里。唐代陳子昂的詩說:“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臺。應龍已不見,牧馬空黃埃……”李白亦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的詩句。南宋愛國丞相文天祥詩曰:“我瞻涿鹿郡,古來戰(zhàn)蚩尤,軒轅此立極,玉帛朝諸侯。”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與平谷區(qū)文化文物局組織中國社科院、歷史博物館、北京歷史研究所等單位的專家學者曾到平谷區(qū)山東莊村實地考察這個村西的軒轅陵,并確認這座軒轅陵即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之陵,不過認為這個陵和陜西橋山的黃帝陵一樣,是黃帝的衣冠冢。據(jù)說全國共有黃帝陵7處,甘肅、河南、山東、河北等地都有黃帝陵,哪一個是真的黃帝陵呢?軒轅黃帝陵到底在何處?這同黃帝的其他傳說一樣仍然沒有答案。
對于黃帝陵的爭議,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和專家學者一直在進行深入研究和考證。他們通過文獻研究、地質勘察、考古發(fā)掘等方法,試圖找到更多的證據(jù)來確定黃帝陵的真實位置。然而,目前尚未有定論。
無論黃帝陵的真實位置在哪里,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始祖,他的存在和影響是不可否認的。他的傳說和故事在中華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激勵著中華民族的自豪和團結。無論黃帝陵的位置如何,人們對黃帝的崇敬和紀念都是真誠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