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上映一部大片《三塊廣告牌》,推薦大家去看。
這部電影獲獎無數(shù),包括奧斯卡的最佳女主、最佳男配,還有全球獎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女主、最佳男配;還有威尼斯電影節(jié)最佳劇本等等。
獲獎多,自然水準不差。不過,推薦大家去看的理由主要是因為,這部電影表達了我們經(jīng)常碰到的一個主題——憤怒的時候,你該怎么辦?
誰沒有生氣的時候啊,憤怒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情緒。
喜怒哀懼,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四種情緒。
所謂的情緒管理,就是在管理這四種情緒,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一些情緒,比如嫉妒、委屈等等。
憤怒,是一種能量很大的情緒,它像一團火,會讓人很有力量,而且很容易轉(zhuǎn)化成行動力,所以憤怒失控尤其常見。
今天,我們結(jié)合電影來說說憤怒了,我們應(yīng)該怎么辦。
“憤怒會帶來更大的憤怒”,這是電影里的一段臺詞,也是這個故事的真實寫照。
小鎮(zhèn)居民米爾德麗德的女兒被奸殺,快一年了,罪犯還沒有繩之以法。她非常傷心,也非常憤怒,她用三塊廣告牌表達了自己的憤怒,并將憤怒對準了警察局警長威洛比。
警長威洛比是和善寬厚、盡職盡責的人,備受小鎮(zhèn)居民愛戴,更揪心的是,他身患胰腺癌,時日不多。
把矛頭指向這樣的將死之人,引發(fā)了小鎮(zhèn)居民的強烈不滿。前夫、牧師、警員迪克森、還有牙醫(yī)、兒子學校的同學輪番上場,對米爾德麗德施加憤怒的壓力。
可這個倔強的母親早已生不如死,她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怕。
不久,威洛比因為不愿忍受癌癥的病痛飲彈自殺。
這更加劇了大家對米爾德麗德的憤怒。警員迪克森一怒之下把廣告牌的租賃者痛打一頓,扔出窗外。而她的前夫一把火把三塊廣告牌燒毀了。
米爾德麗德唯一的希望被破壞了,她的憤怒也累計到了頂點,她扔了4個汽油瓶,把警察局燒了。
憤怒是會傳染的,一個人的憤怒引發(fā)了所有人的憤怒,個體生活事件變成了一樁公共事件,憤怒帶來了更大的憤怒。
米爾德麗德是真的想去燒毀警察局嗎?
我想她不想。
但是,當強烈的憤怒和無望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她的情緒失控了,行為也失控了。
你憤怒的時候,會去做點什么?
會拼命購物吃東西嗎?
會大吼大叫嗎?
會指責抱怨嗎?
會罵人打人嗎?
會想要去報復嗎?
一個來訪者問我,老公出軌了,你說我要不要也出軌?
我問她,為什么想出軌呢?
她說,他那樣對我,我也要那樣對他。
可那樣做真的會讓你感覺好一些嗎?
出軌,你是真心想去做,還是為了報復而被他的錯誤驅(qū)使呢?
如果感覺快樂,真心想做,我不好發(fā)表什么意見。
但是,如果你不是真心想去,而是因為別人錯了,自己受傷了,憤怒了,想要出口氣。
那么,我覺得,還是不要做。
為了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只會讓你感覺更糟糕。
“可我生氣???”
生氣有很多方法可以化解,不一定要以暴制暴,更不能傷害自己。
心情很不爽,憋著一肚子火,該怎么辦呢?
米爾德麗德和警員迪克森都選擇了同一種方式。
既然槍已經(jīng)上膛,找不到罪魁禍首,那就對著別人發(fā)一槍吧。
米爾德麗德把她的喪女之痛發(fā)泄到了警長威洛比身上。
罪犯當然有錯,可找不到罪犯啊,總得有人對這件事情負責,最應(yīng)該負責的就是警長。誰讓你破不了案,誰讓你是警長,不管你寬厚仁慈,還是將死之人,憤怒發(fā)泄給你最合適。
迪克森的模式也是一樣。
警長自殺了,雖然之前得了癌癥無力回天,但廣告牌確實給他生命最后的一段添了很多麻煩,給好人添堵,這不行,這股怒氣得發(fā)泄出去。
發(fā)泄給誰呢?米爾德麗德嗎,這個女人太難對付了,還是馬路對面的廣告商好擺平。
誰讓你把廣告牌租給她了,如果你不租,她就沒法貼廣告,警長也不會這么快死。一切都是你的錯,你應(yīng)該對這件事負責。
所以,迪克森二話沒說,沖進門,把人痛打一頓,扔出了二樓。
影片最后,米爾德麗德和迪克森一同上路了,他們要去“私刑正義”,懲罰那個強奸他人的男人。
這兩個人最后能走到一路,絕不是偶然。他們有很多共同點。
首先,他們兩個都是外表粗暴,內(nèi)心柔軟的人。
然后,他們兩個都習慣遷怒別人。
米爾德麗德婚姻不幸,丈夫出軌找了個19歲的美女。對丈夫的憤怒,讓她對那個年輕的女孩也是滿嘴刻薄。不僅如此,丈夫出軌還影響到她和孩子的關(guān)系,家里常常因此大吵大嚷。
女兒去世后,她無法接納現(xiàn)實,也無法原諒自己,她滿腔怒火對準了警長。
迪克森也一樣,爸爸去世了,他得照顧媽媽。媽媽偏執(zhí)、頑固,還無所不管,他常常被人取笑“聽媽媽的話”。這種憤怒累加起來,讓他很沖動暴厭。他把這種憤怒發(fā)泄給有色人種,發(fā)泄給那些犯了錯的人。
他們都屬于,自己不能調(diào)節(jié)和平息憤怒,也沒法對傷害自己的人出拳,只能把拳頭打在第三個人身上。
再講個小故事:
小明的爸爸在公司,被主管狠狠地罵了一頓。小明的爸爸很生氣,又不能罵回去,只好忍氣吞聲的回家。
一回到家,看到了小明的媽媽還沒做晚餐,想到在公司被罵,現(xiàn)在又餓肚子,于是狠狠的罵了小明媽媽一頓。
小明媽媽覺得很莫名,看到小明回家不做作業(yè),在那邊看電視,于是又把小明狠狠地罵了一頓。
小明滿腹委屈,沒地方發(fā)泄,看到家養(yǎng)的小狗在睡覺,就狠狠地踢了一腳。
這就是著名的“踢狗效應(yīng)”。
主管遷怒爸爸,爸爸遷怒媽媽,媽媽遷怒孩子,孩子有樣學樣,遷怒小狗。
一個人的憤怒,成了這個關(guān)系網(wǎng)里所有人的憤怒。自己的問題沒有解決,又牽連出一系列的關(guān)系問題。
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里隨處可見,特別是在親密關(guān)系里。
在親密關(guān)系里,我們更容易喪失邊界感。
誰最容易成為被遷怒的對象呢?
往往是弱小的那個人。在家庭里,最弱小的就是孩子。
所以,一個家庭里,如果孩子經(jīng)常無故生病,或者有很多情緒行為問題,常常是因為,孩子承受了很多他不應(yīng)該承受的東西。
這時候,家長應(yīng)該警醒了,你是否遷怒了孩子?
電影里,怒火燒得最旺的時候,恰恰也是轉(zhuǎn)機的時候。
米爾德麗德收到了警長威洛比生前寫給她的信。
他告訴這位痛苦的母親,他因到死也沒能抓住兇手而感到深深的痛苦并道歉,他在乎別人的痛苦,如同他自己的痛苦那樣。
他還幫她付了一個月的廣告牌租賃費,用實際行動支持他。
迪克森在大火肆意的警察局看到了威洛比留給他的信。
在信里,他說:
“我覺得你擁有成為一名真正的好警察的潛質(zhì),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打從內(nèi)心來講,你是個正直的人。
不過,你也確實太易怒了。
我知道這都歸因于你父親的去世,你不得不全身心去照顧你的媽媽。
可是,你把這么多憤怒深深埋入心底,我覺得你無法成為那個我所知道的,也是你想成為的好警察。
因為,只有通過愛才能達到內(nèi)心的平靜,通過內(nèi)心的平靜才能擁有思想?!?/p>
威洛比留給他們的,不僅是信,更是理解、包容和愛。
憤怒可以傳遞,理解、包容和愛也是可以傳遞的。
米爾德麗德放下了要砸在前夫頭上的酒瓶,并囑咐他,善待這個運氣好的傻姑娘。
迪克森雖然已經(jīng)被辭退,可還是不遺余力地幫助警局尋找兇犯。
兇犯最后也沒有找到,但是,在理解、包容和愛里面,米爾德麗德和迪克森都已經(jīng)從憤怒中解脫。
憤怒的時候,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
一行禪師說,人在憤怒的時候,猶如心里面的房子著了火。
當房子著火的時候,你是要滅火呢?還是要譴責那個縱火的人?
當然得先滅火,先自救了。
可生活里,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是先滅火,而是一轉(zhuǎn)身就譴責那個縱火的人?
“你憑什么出軌?!”
“你為什么這么對待我?!”
“這一切都是你的錯!”
我們常常以為譴責別人,把責任推出去,自己就會好受了。
而實際上,這只是避免了我們?nèi)ンw驗難過、焦慮和無助的負面情緒,對事實毫無用處。
而且,當我們急著對別人開炮的時候,也是我們給關(guān)系埋上地雷的時候。
我們連自己的房子都不照顧,任它燒毀,譴責別人還有什么用呢?
記住,憤怒的時候,就是你的房子被燒著的時候。
你要做得,首先就是給自己滅火。
要像對待一個生病的孩子一樣,好好地對待自己。
胃痛了,你會吃藥,忌口,會一點點養(yǎng)胃。頭痛了,你會休息,會放松。
那么情緒亂了,憤怒著火的時候呢?
你也要像照顧頭照顧胃一樣,好好地照顧你的心理。
給自己滅火,就是愛惜自己。
當我們真正有了愛自己的能力,才可能有能力去愛別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