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塊廣告牌》的故事,是從一個女人尋求公正開始的。
女主角 Mildred 因為“七個月前女兒被強奸致死但罪犯依舊逍遙法外”,只好租下了巨型廣告牌向警局施壓,想以此尋回公正。
這三塊廣告牌上寫著:女兒慘遭奸殺;罪犯仍逍遙法外;怎么搞的/怎么會的,威洛比警長?
但這三塊巨型廣告牌后來變成了一系列“報復”與“反報復”行為的導火索,讓故事一步一步滑向人性的深淵。
電影里的每個人似乎都被架在“憤怒”的炙火上烤,除了那個逍遙法外的強奸犯。
這場人性的斗爭中其實并沒有壞人,觸發(fā)每個人行動的動機都是為了維護內(nèi)心的公正和秩序而進行的報復行動,卻讓整個事件離公正和秩序越來越遠。
女主Mildred 的憤怒令她登出巨型廣告牌,原本只是為了向警局施壓,控訴警方辦案無能,但她卻將矛頭直接對準了警察局局長 Willoughby 。
但恰好,警長Willoughby是個鎮(zhèn)上公認的“好警察”,更糟糕的是:他剛被確診患胰腺癌不久。
雖然鎮(zhèn)上的人都同情女主 Mildred 痛失女兒,卻對她針對警察局局長個人的“報復”行為感到憤怒,他們覺得一個將死之人,并且還是一個好人,不應該得到這樣的對待。
于是他們用報復的方式,發(fā)泄了自己的憤怒:
牙醫(yī)為女主拔牙故意不上麻藥,女主兒子的同學向她的車扔牛奶罐.......
這些行為又一一被強硬的女主角反擊回去,在女兒被奸殺卻無法抓獲兇手之后,她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回報論主義者:相信“以暴制暴”是保證公正的唯一方法,寬恕會削弱公正。
“報復”的信念使她回擊一切針對她所造成的不公,憤怒支撐她在這一場斗爭中活下去。
而警長在病痛之后選擇了自殺,在留給女主的遺書里也說到:“雖然和我的死一點關系都沒有,但我肯定,鎮(zhèn)上的每個人都會覺得我的死和廣告牌有關……”
這預言了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因為警長的去世,女主和鎮(zhèn)上的人徹底激發(fā)矛盾。
在她載兒子去學校的路上,鎮(zhèn)上的人朝她扔了雞蛋,而憤怒的她不顧兒子的勸阻,下車踢傷了那個人。
這和去年年底引發(fā)輿論熱點的“江歌案”很像。
無論從痛失女兒的江媽媽,到承受輿論攻擊的劉鑫,再到網(wǎng)絡上的看客,每個人內(nèi)心都有公正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維護道德秩序的需要,公眾的憤怒投射在公共事件上就變成了網(wǎng)絡暴力。
電影中最憤怒的大概要數(shù)警長助手Dixon。
發(fā)現(xiàn)三塊巨型廣告牌登出的廣告之后,他處處給女主找茬,甚至通過逮捕她的朋友來威脅她撤掉廣告牌;得知警長Willoughby自殺后,憤怒和報復心理讓他將三塊廣告牌的廣告商暴打一頓并扔下了樓。
最后,在憤怒和報復的循環(huán)中,奸殺案未破,人身傷害和輿論暴露不斷,警長助手Dixon也被解雇了。
這場灼熱的鬧劇不斷地沸騰,所有被怒氣卷入的人們,都難以自我保全,傷痕累累。
如果沒有“憤怒”和復仇,這個故事將不復存在;但如果只有“憤怒”和復仇,這個故事也不能走得更遠。
電影展現(xiàn)的正是這種人性的復雜之處,也是它發(fā)人深省的地方。
但凡生物天性都會對危害自身或者種族生存的攻擊進行反攻,這是一種自保性和防御機制,起到自我保護和威懾的作用。如果沒有這種自保性,人類大概不復存在。
報復的根源在人在客觀或者心理上認為自己遭受到了不公,進而采取攻擊來釋放憤怒和恨意的行為。
這樣的行動有時可以促進法律的完善,但也可能正如電影所呈現(xiàn)的一樣,帶來更多的不公。
那究竟憤怒和報復之間,有沒有扭轉(zhuǎn)的余地呢?
在警長留給助手Dixon的信中,他說到:
“我覺得你擁有成為一名真正的好警察的潛質(zhì),杰森,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打從內(nèi)心來講,你是個正直的人。
不過,確實覺得你太易怒了。
我知道這都歸因于你父親的去世,你不得不全身心去照顧你的媽媽。
可是,只要你把這么多憤怒都深深埋入心底,我覺得你無法成為那個我所知道的,也是你想成為的好警察。”
在 Dixon 深夜回警局取這封信并且讀到的時候,恰逢女主為了報復廣告牌被燒而縱火焚燒警察局。
Dixon 受到警長遺書啟發(fā)和頓悟的時刻,最后他在沖出火海被燒傷的同時,將女主Mildred女兒遭奸殺的案底一起救了出來。
在火海里讀信這個場景是一個完美的暗喻,就像人在憤怒和報復中所得到的:人會被憤怒和報復的烈火灼傷,但同時也會在這種人性的炙烤中有所頓悟。
憤怒后可能讓人走向報復,也可能讓人看到對立的人,走向和解。
假若懲罰以個人報復為背景,那么懲罰往往便永無終結之日。
在復仇心理學研究中,David Chester 和 Nathan DeWall監(jiān)測了實驗對象的大腦內(nèi)部形態(tài)。
他們發(fā)現(xiàn),那些能夠抑制自己實施報復的人大腦外側額葉皮層被激活,這一區(qū)域?qū)ν评砗鸵种茮_動行為很重要:
“所以我們不會注定淪為復仇欲望的奴隸。
人類已經(jīng)進化出了這個非常復雜的前額葉皮層,來抑制沖動行為,從而引導大腦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社會成果。
不管我們意識到這點與否,我們都擁有希望?!?/p>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他們具備反思的能力。
電影將近結束時,Mildred和Dixon的和解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憤怒的助理是在讀了警長給他寫的信之后變得不一樣的:
“因為只有通過愛才能達到內(nèi)心的平靜,通過內(nèi)心的平靜才能擁有思想。
杰森,有時候你需要有思想才能偵察到一些東西。
這大概就是你所需要的一切了。
你可以連槍都不需要,但你絕對是不需要仇恨的。
仇恨從來就無法解決問題,但是內(nèi)心的平靜可以,思想也可以。
試一試吧。試著做出一點改變?!?/p>
這封信改變了Dixon的人生軌跡。
女主Mildred也因為前夫女朋友的一句“憤怒會招致更大的憤怒”而對自己的一直來的信念和行為產(chǎn)生了動搖。
還有心理研究結果表明,尋求報復的人只能得到一時的愉悅。
“和很多事情一樣,報復的愉快總是短暫的。它帶來的是一種看似上癮的循環(huán),然后你的自我感受比剛開始報復時要糟糕得多?!?/strong>
這個過程幫助我們釋放了憤怒,但毫無疑問,我們必然也要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
對于具備反思能力的人類來說, “報復”唯一的好處大概就是:
讓我們知道“報復”也許并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
電影的結尾是一個神來之筆:
Mildred和Dixon因為找不到真兇的憤怒又踏上了“報復”之路:帶上槍,開車一起去找另一起強奸案的罪犯。
在車上他們的對話是這樣的:
Mildred:Dixon?
Dixon:怎么了?
Mildred:這事你確定嗎?
Dixon:殺了那個人?
Mildred 點點頭
Dixon:不太確定。你呢?
Mildred:不太確定。我想咱們可以路上再決定。
兩人微笑對視。
電影結尾里,最憤怒最喜歡“以暴制暴”的兩個人,無法克制那種本能的沖動和思維的慣性,又走上了“復仇”的道路。雖然我們并不知道最終他們有沒有開槍,但他們終于開始反思。
曾經(jīng)確鑿無疑的東西開始松動,確定的事開始變得不那么確定。
而這恰恰,就是人性黑暗的縫隙里照進來的光。
- The End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