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安史之亂,劉怦也許沒有機會成為盧龍節(jié)度使,而劉濟作為他的長子,也許便在進京考中進士后,做個平凡的官員。
劉怦三十一歲才生了劉濟。當時是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那時的盧龍軍還叫范陽軍,正是安史叛軍的核心所在。后來叛軍所任的盧龍節(jié)度使李懷仙投降,朝廷無力徹底算總賬,便準許他繼續(xù)任職,盧龍軍形成了事實上的半獨立割據(jù)。
劉濟出生時,其母難產(chǎn),生下來后,侍者看到的他竟然并不是普通的嬰兒,而是一條大蛇,而且黑氣勃勃,他們都驚得逃了。劉濟長大后,一次住房著火了,人們都驚慌救火,劉濟卻從容出來,眾人都覺得他異于常人。
劉濟雖然考中進士,但最終還得扎根家鄉(xiāng),歷任盧龍軍州縣長官。而李懷仙和繼任的朱希彩也早已被殺,之后的節(jié)度使朱泚和朱滔都是劉濟的表叔。
貞元元年(785年),朱滔去世,劉怦繼任,以劉濟兼御史中丞(當然是榮銜),充行軍司馬。興元初年,劉濟又以太子家令的榮銜上任莫州(在今河北滄州)刺史?!?/span>寶刻叢編》卷六莫州條引《諸道石刻錄》有《唐刺史劉君德政碑》,歌頌的可能就是劉濟。當年,劉怦病倒,在他身邊的次子劉澭很快從莫州召回劉濟,支持他繼任。劉怦請以劉濟權(quán)知軍州事,唐德宗便任劉濟為權(quán)知幽州盧龍軍府事。劉怦去世后,劉濟繼任,為幽州大都督府長史、兼御史大夫、幽州盧龍節(jié)度觀察、押奚契丹兩蕃等使。
劉濟因為丁父憂暫時離崗。貞元三年(787年),汴宋節(jié)度使劉玄佐去世,其子劉士寧也圖謀繼立,便派使者去找河朔三鎮(zhèn)節(jié)度使也就是王武俊、劉濟、魏博節(jié)度使田緒。但三鎮(zhèn)都因劉士寧未受詔,都扣留了使者。
朝廷雖然對河朔三鎮(zhèn)無奈,但不可能放任天下其他藩鎮(zhèn)都有樣學樣。劉士寧繼任失敗。
貞元四年(788年),劉濟起復為左衛(wèi)上將軍,其余官職如故。
進士李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劉濟辟他為從事,李益曾給劉濟寫詩,有“不上望京樓”之句;劉濟見到在幽州屬郡歷任郡守的李載義,認為他長身偉干,招致在親軍,隨自己征伐;絳州人譚忠來到盧龍軍,劉濟給他二千人守白狼口,后又讓他率漁陽軍留范陽。
雖然是欺負朝廷無力世襲得來的節(jié)度使,但劉濟注意和朝廷處關(guān)系,經(jīng)常上貢,德宗就加他檢校兵部尚書,并密詔壽州團練使張建封選特達識略之士前往盧龍軍對劉濟致意。張建封署幕僚溫造為節(jié)度參謀,出使幽州。溫造話還沒說完,劉濟就俯伏流涕說:“我劉濟在遠僻的地方,不知天子神圣,大臣忠藎。愿為諸侯之先,效以死節(jié)?!必懺迥辏?89年),遷左仆射,充幽州節(jié)度使。
劉濟首先要面臨的麻煩,卻是來自家族內(nèi)部,甚至還是他自己沒有困難創(chuàng)造困難造成的。
當初,劉澭沒有趁父喪奪位卻通知他回來接位,他是很感激的,任劉澭為瀛州(在今河北滄州)刺史,許諾將來劉澭繼任。但后來,劉濟看自己的大兒子劉緄也長大了,又任劉緄為節(jié)度副大使,這是一個很明顯的接班信號。畫了大餅又不讓人吃,比壓根不畫餅更讓人難受。
貞元八年(792年),劉澭擅自通表朝廷,并派遣一千軍隊幫助朝廷守邊(防秋)。劉濟一看,你這是在和我比忠心嗎,你這是在和我叫板啊,竟然起兵攻打劉澭。貞元十年(794年),劉澭認栽了,棄了瀛州,率本部兵一千五百人、男女萬余口逃到長安。
這樣的劉澭不可能再對皇帝說劉濟的好話,但劉濟仍然若無其事地被遷為檢校尚書右仆射,名譽尚書省長官。這大概是因為,朝廷的確有用得著劉濟的地方:
貞元十一年(795年)奚人數(shù)次進犯平州,劉濟敗之于青都山,斬首二萬級;奚人又掠北境檀、薊一帶,劉濟會合室韋,于室韋川等三處大破奚王啜剌等六萬余眾,上表奏聞,朝廷慶賀。
貞元十二年(796年),朝廷批量給節(jié)度使授予榮銜,劉濟被授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是宰相榮銜,以后他可以被尊稱為相公了,節(jié)度使掛宰相,是為使相。
也不知道是和涿州犯沖還是和親弟弟犯沖,貞元十六年(800年),劉濟又發(fā)兵鎮(zhèn)壓不聽話的涿州刺史劉源,將其活捉帶回幽州。德宗和稀泥,寫了召劉源回京當官的命令,讓劉源進京和劉澭團聚了。劉濟有記載的弟弟就這么兩個,這下都不在他身邊了。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順宗登基,加劉濟兼檢校司空。
元和元年(806年),唐憲宗授劉濟兼侍中,名譽的門下省長官。
元和二年(807年),劉濟和鄰居鎮(zhèn)州成德軍節(jié)度使王士真、定州義武軍節(jié)度使張茂昭因本部兵都豪壯,彼此發(fā)生沖突,屢次上表請求加罪彼此。憲宗派給事中房式充幽州成德義武等軍宣慰使前往調(diào)停。潞州昭義節(jié)度使盧從史私通王士真、劉濟,對外獻策請求圖謀山東,然后竟然擅自引兵東出。憲宗命他班師,他也托辭不奉詔,很久才回去。
元和初年,烏桓鮮卑數(shù)次犯邊,劉濟率軍擊退他們,深入千余里,俘虜很多,東北晏然。
前面說到的王士真,便是王武俊的兒子。元和四年(809年),劉濟作《涿鹿山石經(jīng)堂記》,同年,王士真去世。按潛規(guī)則,便該其長子王承宗頂上去。憲宗想破局,不肯默認,王承宗許諾把德、棣二州割給朝廷,憲宗才同意。結(jié)果王承宗食言而肥,憲宗覺得被空手套白狼了,大怒,興兵討伐,以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為左、右神策、河中、河陽、浙西、宣歙等道行營兵馬使、招討處置等使。翰林學士白居易上奏,擔憂劉濟、張茂昭、河東節(jié)度使范希朝、盧從史乃至諸道將校將恥于受吐突承璀指揮,心不齊,功不能立,反而便宜王承宗。很多大臣們也為此進諫,憲宗不得已削承璀四道兵馬使,改處置為宣慰。
也就是說,在憲宗的計劃里,劉濟是參與鎮(zhèn)壓王承宗的一分子。但其實,憲宗想的遠不止于此。劉濟當時已經(jīng)染病,憲宗和宰相李絳以及言官們都覺得應該趁機結(jié)束盧龍軍的世襲狀態(tài)。
劉濟也許并不知情,或者即使知情又能如何,不幫皇帝,難道幫王承宗?還是中立?
劉濟派譚忠說服了田緒的兒子魏博節(jié)度使田季安不參合,等譚忠回來了,便開會商議對策,說眼看自己和王承宗要新仇舊恨一起算了,必有一戰(zhàn),怎么辦?
譚忠是心向朝廷的,故意說:“天子不命令您伐趙,趙自然不會對燕有動作?!壁w、燕分別指代成德軍和盧龍軍。
劉濟生氣了,將譚忠下獄,派人偵察成德軍,發(fā)現(xiàn)果然沒有防備盧龍軍的意思。數(shù)日后,詔書到了,準許劉濟不出兵。劉濟釋放譚忠并道歉、問計,譚忠說:“都怪盧從史!他表面親燕,其實忌燕;表面絕趙,其實通趙。他為趙畫策說:'燕倚趙自固,雖甚有怨,必不殘害趙,故不足為虞。’這樣趙就不防備燕了,盧從史就又告訴天子:'燕、趙有宿怨,現(xiàn)在趙被討伐卻不防備燕,是燕反過來私通趙。’所以天子不派您伐趙,趙也不防備燕?!?/span>
劉濟一聽,原來自己是被盧從史耍了,問:“怎么辦?”譚忠說:“如今天子討伐王承宗,盧龍軍卻無一個兵卒渡過易水,正好讓潞人(昭義軍)賣恩于趙,販忠于上,則您雖有忠義之心,卻得了私通趙的名聲,卻不被趙感激,徒得惡名于天下。”
劉濟認為他說得對,元和五年(810年),便率本部七萬軍攻打成德軍。當時其余諸軍都未到,只有劉濟獨自奮戰(zhàn),以劉緄部領本道行營兵馬打下饒陽(在今河北衡水),破成德軍三千人,生擒三百余人,斬首千余級,擒斬將校收獲馬畜器械等,獻俘成德將朝履清等四人,又打下束鹿。朝廷優(yōu)詔褒之。劉濟又作詩四韻上獻,以表忠憤之志。
劉濟又以大將軍身份率大軍到瀛州,引全軍攻圍樂壽,久不能下。
與此同時,吐突承璀得知盧從史私通王承宗、破壞討伐,便與行營兵馬使李聽在都知兵馬使烏重胤配合下,擒住盧從史,并請求讓烏重胤原地接任。憲宗嘉獎烏重胤之功,也想同意。李絳以為不可,指出劉濟等節(jié)帥都有下屬將校,當著他們鼓勵一個敢于推翻上級的下屬,他們會怎么想?
結(jié)果是憲宗聽從李絳建議,下詔處罰盧從史,由河陽節(jié)度使孟元陽接任,烏重胤調(diào)任河陽節(jié)度使;并褒獎劉濟。
劉濟攻下樂壽,又攻下博陸等縣,命次子劉總率兵八千先登安平,很快攻克并奏捷,前后大獻俘獲。劉濟與橫海節(jié)度使程執(zhí)恭盟好,朝廷嘉獎程執(zhí)恭。朝廷又以破樂壽等功,厚賞劉濟,授劉濟子劉紹、孫劉景震等四人六品官,賜器仗弓甲刀斧等,劉濟皆上謝表。
但屢次代表朝廷起草與劉濟相關(guān)詔書的白居易卻認為劉濟大奸似忠。
最后討伐王承宗也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劉濟和淄青節(jié)度使李師道反過來建議朝廷和稀泥。最后憲宗只能歸罪盧從史,赦免王承宗。
論功行賞,劉濟加檢校司徒,兼中書令,名譽上的三省長官當全了;又累加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封彭城郡王。
在人生到達巔峰的時候,劉濟卻已經(jīng)在饒陽病倒了。當時,劉總作為行營都知兵馬使隨軍征討,劉緄在軍部攝留務。
劉總起了邪念,和岳父張皋的弟弟判官張玘、孔目官成國寶合謀,派人詐稱從長安來,稱憲宗不滿劉濟,已用劉緄取代;第二天,又派人傳出假消息“副大使旌節(jié)已至太原”“旌節(jié)已過代州”,嚇得盧龍軍全軍驚駭。
劉濟信以為真,震怒之下處決了幾十個和劉緄相好的大將,召劉緄前來,改以張皋攝留務。
劉濟因病一整天沒吃飯,渴了要喝水,劉總便指使劉濟的親信總使吏唐弘實在粥湯里下毒,將親生父親毒殺;等不明真相的劉緄匆匆趕來,劉總就詐稱劉濟的命令,又杖殺了自己的兄長。
沒有了競爭對手,劉總便控制了盧龍軍并發(fā)喪。憲宗不知其中內(nèi)情,贈劉濟太師,廢朝三日,賻禮有加,謚莊武。
劉總得逞了,然而他的春天只是暫時的,弒父的罪惡感一直伴隨著他,最終導致老劉家在盧龍軍的世襲在他手里終結(jié)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