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節(jié)目《不好說,特想聽》中,就有一對這樣的母子。
兒子是一名時尚公關(guān),對著鏡頭說出了自己的心酸。他說他有時候為了簽下一個合同,瘋狂陪客戶喝酒,喝到住進(jìn)醫(yī)院。
媽媽聽了之后非常心疼也很心酸,因為兒子寧愿告訴所有人,也不愿意告訴自己。
那位兒子說:“爺爺奶奶走了之后,我就沒有家了。”
“媽媽的家不是家嗎?”
“對于我的認(rèn)知不是?!?/p>
作為父母,聽到孩子這樣說,一定覺得心都碎了。
可是如果從孩子的角度,就知道媽媽是如何一步步,把孩子“塑造”成了這個樣子。
回憶小的時候,他說,他的房間是不可以有門的,媽媽必須能隨時出入。房間里的一切東西,媽媽都是有查看權(quán)的,包括他的日記。
甚至工作之后,他的家媽媽也是有指紋鎖有監(jiān)控,媽媽甚至還偷偷跟蹤過他。
不僅如此,媽媽還對他實施“挫折教育”,小時候?qū)W滑冰,媽媽清晰地記得兒子摔倒了13次,自己一次都沒有扶。
媽媽認(rèn)為男子漢就得堅強,就得學(xué)會自己解決問題。兒子學(xué)會了滑冰,卻再也不會向媽媽求助。
他說:我從來不敢尋求父母的幫助,因為我說完了以后,錯的還是我。
這樣的親子關(guān)系,孩子怎么可能跟父母親?
親近是一種依戀,越是值得信任的人,越容易與我們建立安全的依戀關(guān)系。
親近是一種分享的欲望,是我們愿意把自己的悲與喜,都展露給另一個人。
武志紅老師講過一個來訪者的故事。
當(dāng)他還是一個小男孩的時候,他喜歡上躥下跳,爬樹翻墻。有一次他爬到幾米高的樹上,不小心摔了下來。
他的父母看了之后,覺得沒什么事,就把他獨自扔在了炕上。
他的家庭就是那種情感不流通的家庭,沒有人看見他的痛苦,也沒有人關(guān)心他的脆弱。
一個人在炕上躺了三天之后,他覺得自己要死了。他不想讓自己死在陰暗的屋子里,他從炕上翻下來,爬到了院子里,感受陽光的溫暖。
后來,他慢慢好了起來。跑到了稻田里,看著天空思考了整整一天,他想明白了一個道理:我不能依靠任何人,只有自己是靠得住的。
很多人在長大的過程中,都對父母有過這樣的想法,就是終于認(rèn)識到,父母不是那個可以依賴的人。
這種失望,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一點點的小事積累,然后在一個不起眼的節(jié)點爆發(fā)。
當(dāng)我們意識到,父母不是那個給我們安全感,不是那個值得依靠的人時,那就意味著安全型依戀關(guān)系的結(jié)束。
小的時候,孩子需要確定自己身邊有一個好的客體,為了回饋這個好的客體,他們也會把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他們會給這個好客體更好的愛,輸出溫暖的自己。
只有當(dāng)這個客體是足夠有愛的,他們向這個客體表達(dá)的時候,才不會覺得羞恥。
這個過程,就是孩子與父母建立安全型依戀關(guān)系的過程。
父母給孩子足夠的回應(yīng),讓孩子的攻擊性得到更好的釋放,孩子也會更好地整合自己。
父母對自己好,是因為自己好。父母對自己不好,是因為自己糟糕。
如果父母總是給孩子負(fù)面的打擊,那么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失敗無能的。
也許孩子也曾試著去向父母表達(dá)。但是父母總是給出消極的回應(yīng)甚至是打擊,讓孩子產(chǎn)生挫敗感。
為了不面對自己的挫敗感,孩子把自己的攻擊性收起來,也試著把自己與父母隔離開。
在網(wǎng)上看的一個提問:成長過程中是什么導(dǎo)致了孩子不愿再跟家長溝通?
有一位網(wǎng)友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小時候她沒有零花錢,就攢了好幾天的早飯錢,買了一個漂亮的本子。
這個本子買回家之后她急著跟媽媽分享,可是媽媽卻冷冰冰地問她:你從哪來的錢?有錢沒地方花了是吧!
這樣的事情多了幾次之后,她就不再跟媽媽分享任何事了。
這位媽媽問女兒:別的母女都無話不說,你怎么什么都不肯跟媽媽說?
女兒說出了幾件小時候的事,媽媽卻說“這么小的事情你記仇到現(xiàn)在?你有沒有良心?我真是心寒!”
父母總是好奇,孩子為什么不愿跟自己聊天。
因為父母不再是那個安全的人,因為跟父母分享時會感到羞恥,因為自己的一腔熱血總會被潑冷水,以后吵架又會變成刺向自己的刀。
有些父母不愿意跟孩子雙向溝通,他們只關(guān)注孩子是不是聽話,只在意孩子做得對不對,只希望用一系列的事情教訓(xùn)孩子。
他們關(guān)注的不是孩子的情感,而是孩子做的事情符合不符合他們的標(biāo)準(zhǔn)。
他們總以為行動上是“為你好”就夠了,卻從來不懂得尊重孩子。
《奇葩說》曾經(jīng)有一個辯題,說的是在外地工作不開心,要不要跟爸媽說?
在這個話題的討論下面,很多網(wǎng)友都選擇不說。
有一位網(wǎng)友說:說了,他們只會覺得是我沒本事,讓他們沒面子。再苦,我也會咬牙挺住,因為根本看不到回家的路。
相信很多父母是真的愛孩子,也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好。只不過他們也有他們的焦慮與恐懼,所以就展現(xiàn)出了對孩子的拒絕與冷漠。
父母之所以很難溝通,不是一個好的分享對象,不是因為他們不愛孩子。而是因為,孩子的變化,孩子有自己的情感,會引起他們的焦慮。
他們害怕孩子獨立,害怕孩子的生活中有越來越多失控的部分,害怕孩子有太多自己不知道的情感。
他們渴望與孩子維系關(guān)系,卻用了最錯誤的方式。
那么什么是“對的方式”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父母要做一個“好的客體”。
孩子在父母的行為與反饋中,感受到自己是足夠好的,是值得被愛的。
他們也會把自己變成一個溫暖的人,用自己更好的愛,回饋給這個好的客體。
如果孩子在分享的時候,我們感覺到了自己的恐懼,想要毀滅孩子滿心歡喜的眼神,那么一定要克制自己,把所有脫口而出的話,都變成對孩子的肯定和接納。
任何好的教育,都不如好的親子關(guān)系,好的依戀關(guān)系有治愈的力量。
不要把孩子對你的分享,變成一次教育的機會。那只是一次情感的流動,無關(guān)對錯。
在網(wǎng)上看到過一首小詩:
我愛你
如果前方有一條我曾經(jīng)跌得面目全非的路
而你卻執(zhí)意想要去
我希望我愛你的方式不是拉住你、告訴你不能去
而是給你準(zhǔn)備好最耐穿的鞋
備好雨傘
告訴你第二個路口地很滑
第五條街道有小偷
去吧
回來家里有飯
這就是父母應(yīng)該給予孩子的愛,應(yīng)該有的強大內(nèi)心。
要做一個接得住孩子情緒的父母,而不僅僅是給孩子判斷對錯的“工具父母”。
從小心里就有一個家,有一個穩(wěn)定的客體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孩子。
今晚 18:30-19:30 直播
你不知道的青春期—為青少年父母解惑
直播老師:UM心理師 段文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