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變觀念
1.由“認寫同步”,拖長識字時間,變?yōu)?#8220;認寫分開,多認少寫,識字提速,降低難度”。
以往從教學大綱到教材,片面強調識字的“實”,生字不識便罷,一識就要求“四會”──會讀、會寫、會講、會用。由于要求“四會”,要求“認寫同步”,每冊識字數(shù)量必須加以控制。以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材來說,前四冊的識字量分別是160個、280個、380個、360個,共計1180個。每冊本來不大的識字量,由于認寫等要求一步到位,師生負擔很重。語文課程標準則明確提出:“識字與寫字的要求應有所不同,1~2年級要多認少寫。”這不僅是識字教學要求的變化,而且是識字教學觀念的變化。即由“認寫同步”、全面要求,調整為“認寫分開,多認少寫,加強寫字,降低難度”。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識字提速”,以便小學生及早進入利用漢字閱讀的階段。人教版課程標準小學實驗教材,前四冊的認字量分別是400個、550個、450個、400個,共計1800個。小學生認識1800個常用字,便可覆蓋書報刊物用字的90%以上。也就是說,使用實驗教材的二年級學生,閱讀書報刊物基本上無生字障礙。“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識字策略,使小學生直接利用漢字閱讀,差不多提前了一年。這無論對學生學習語文,學習其他課程,對于視野的開闊,智力的開發(fā),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寫字要加強指導,提高質量。
前面談到的“認寫分開,多認少寫”,既是識字的策略,也是識字、寫字教學的一個原則。這個原則要求寫字教學,一寫字量比識字量要少;二寫字與識字不同步。寫字量少多少?拿人教版實驗教材來說,一年級上冊要求認400個字,要求寫100個字;一年級下冊要求認550個字,要求寫250個字。一年級上冊每課只要求寫3~4個字;一年級下冊每課要求寫5~6個字。寫得少,更容易寫得認真,寫得好。寫字與識字的安排怎么個不同步?識字,把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字放在前面學,基本上不考慮字形的繁簡難易;寫字,則嚴格按照書寫的規(guī)律在編排上體現(xiàn)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筆畫少到筆畫多、由獨體到合體。如,一年級上冊要求寫的字基本上是獨體字,每課學寫的3~4個字,相對集中練寫一兩種基本筆畫,“一二三”著重練寫橫畫,“八入大天”著重練寫“撇、捺”,“口日中”著重練寫“橫折”。由最基本的練起,有規(guī)律地練習,有利于大面積提高寫字質量。
3.重視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字。
課程標準從三個維度提出教學目標,在識字方面也有體現(xiàn)。如,“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課程改革中的識字教學,要落實上述目標。識字要采取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在教師指導下認識教科書中要求識的字;一條腿是學生自己利用各種資源,在生活中自主認字。實驗證明,在小學生之中蘊藏著極大的自主識字的積極性。只要老師有鼓勵學生自主識字的意識,只要老師經常拿出點時間、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讓學生交流、展示自主識字的成果,學生就會用出人意料的表現(xiàn)給老師一個個驚喜。
(二)改進策略
1.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包括閱讀教學,要落實課程標準提出的識字、寫字“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的思想。一方面要在教學中突出這個重點,在教學時間、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指導、學生認記寫等方面予以保證,特別是在閱讀課上要防止只抓課文的閱讀、理解,蜻蜓點水式地處理識字、寫字的情況出現(xiàn)。另一方面要相信兒童的認字能力,調動小學生識字、寫字的積極性,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在自信的心態(tài)下,識字、寫字的效果會事半功倍。
2.要求認的字,要明確要求,努力做到當堂認記,及時鞏固。教科書中要求認識的字,只要求認識──在教材中認識,挪個地方還認識,沒有其他要求。在教學中不要拔高要求。有的老師認為,對要求認識的字,引導學生逐字進行字形分析,達到每個部件、筆畫的精確記憶,能提高認字質量。這樣,花費的時間很多,又增加學生的記憶負擔,效果不一定好。其實,認字和認人是一個道理。認人,不必記住五官特征、穿著打扮,記個大體輪廓即可,見面次數(shù)多了,便認識了。
要想取得理想的認字效果,一要第一次見面力求給學生以強刺激,使學生對要認的字第一印象強烈。如,利用音像、動作、情境等加強漢字與事物的聯(lián)系,鼓勵學生用自己想到的辦法記字,以加深對生字的第一印象。有的老師在教蔬菜、水果用字時,讓學生對照實物看標牌,看看、摸摸、讀讀、認認,甚至嘗嘗,調動多種感官認字記字。有的老師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字:有的學生用猜謎的方法記“秋”字,用會意的方法記“閃”“筆”,用加一加的方法記“們”(門+亻),用減一減的方法記“幾”(機-木),學生興趣濃,記得牢。二要當堂采取多種方式復現(xiàn),力求做到要認的字當堂大多數(shù)學生都認得。這就需要時間充裕,形式多樣,全體參與。如,分組玩字詞卡,玩魔方(每一面寫有本課要認的生字詞),做摘蘋果、找朋友、奪紅旗的游戲,讀含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句子、兒歌,讓每個學生在游戲中、活動中,在語言環(huán)境中,在合作學習中,多次見面,“一回生,二回熟,多次見面就成了好朋友”。關鍵是教師要把時間、精力用在刀刃上──多種形式,特別是在語言環(huán)境中整體識記本課生字。三要及時復習鞏固。根據(jù)兒童遺忘“先快后慢”的規(guī)律,剛剛認識的字一定要在以后的兩三天中及時復習。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鞏固識字的辦法,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在口頭組詞中,在生活中的各種場合,留意生字的變化,做鞏固認字的有心人。
3.重視對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字的引導與交流,不斷擴大識字成果。一方面可以聯(lián)系教科書中的識字內容,引導學生增識字詞。如,學習《操場上》一課,結合認識“打球、拔河、拍皮球”等字詞,把學生帶到操場上,認識一些體育機械,增識一些漢字。又如,學習《自選商場》一課,結合認識食品、日用品、文具用字,引導學生到自選商場看一看,由集一些商品包裝袋,認認上面的字。另一方面,借助教材中的有關提示,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如,人教版教材在“語文園地”中,陸續(xù)出現(xiàn)了認班上同學的姓氏字,認廣告、路牌上的字,認電視屏幕上的字,認書報雜志上的字的提示。教師可據(jù)此進行課外識字的引導與交流。再一方面,教師鼓勵學生隨時隨地在生活中識字,經常提供交流、展示自主識字的機會。如,指導學生把課外認的字,制成卡片裝進識字袋,或剪貼成冊,定期在班上交流。又如,在班上開辟“識字園地”,鼓勵學生在園地中展示課外識字的成果,與大家分享,把一個人認的字,變成全班認的字。又如,定期圍繞一個專題(動物、植物、玩具、文具、生活用品……)或開展的活動(春游、秋游、種植、養(yǎng)殖、開動動會、搞競賽……)組織自主識字的交流與展示。只要老師有意識,有措施,無論是城市的還是農村的學生,在這方面都會有令老師、家長吃驚的表現(xiàn)。此外,對識字的評價要跟得上。要轉變觀念,課內、課外認的字都能幫助閱讀、都應計入學生的識字量;課內識字丟幾個,課外認字揀一些,這樣的學生認字成績仍應視為優(yōu)秀;允許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暫時遺忘,要相信學生能在今后的閱讀中把暫時忘掉的字找回來。
4.寫字指導要到位,要加強板書示范,嚴格要求,嚴格訓練。
如果說學生認字可以充分發(fā)揮其積極性,有時可以“無師自通”,而小學生寫字,入學兒童大多是零起點,一定要“有師指導”。在課改實驗中,有的老師對指導寫字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認為這是軟任務,教學時間不夠,往往就是把指導寫字和學生練字的環(huán)節(jié)省掉了;有的老師雖進行指導,但指導不利,一個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用展示寫字的課件代替教師的板書。寫字是小學,特別是低年級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任務。學生的字寫不好,就沒有完成語文教學任務;老師的板書字不好,就不是一位合格的語文教師。
從修訂大綱到課程標準,十分重視寫字。強調打好基礎,包括“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體現(xiàn)了加強寫字、提高寫字質量的指導思想。
加強寫字,一要從思想上重視。電腦時代仍需要把字寫得規(guī)范、端正、美觀,這不僅是交流的需要,還是提高個人文化修養(yǎng)和民族素質的需要。二要以身作則。語文教師一定要練習就一手規(guī)范、美觀的板書字。三要加強寫字指導。對低年級學生,寫字指導一定要到位。每次寫字,一定要提醒寫字、執(zhí)筆姿勢,直至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每寫一個字,一筆一畫的起筆、止筆,一筆一畫的占格、占位,每個字的間架結構、每個部件的高矮肥瘦,部件、筆畫之間的穿插挪讓……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并且要邊講解邊示范。而后讓學生先描后臨,發(fā)現(xiàn)問題,在評議中指導。隨著學生寫字能力的提高,要鼓勵學生說出寫每個字要注意的問題,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提高書寫水平。四要保證寫字時間。低年級每節(jié)課都應安排寫字,由寫字漸漸過渡到寫詞,每節(jié)課三五分鐘,細水長流。還要利用每用一節(jié)的寫字課,按寫字教材的要求,練寫硬筆字、毛筆字(從三年級上學期開始練習用毛筆描紅),力求使每個學生不僅把字寫對,而且書寫規(guī)范、端正,進而達到整潔、美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