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國的歷史悠久,秦漢時期就是西域地區(qū)的一個大國,有關(guān)龜茲國的記載最早出現(xiàn)在班固的《漢書》中。龜茲國位于輪臺國、樓蘭國的西邊,當西漢王朝消滅了輪臺國,征服了樓蘭國之后,龜茲國就不得不直面與漢帝國的碰撞,幸好當時的龜茲國王絳賓比較理智,選擇了與西漢政府友好順服的姿態(tài)。東漢時期,班超打敗匈奴,原本投靠了匈奴的龜茲國又再次歸附于漢朝,班超在龜茲國境內(nèi)設(shè)立了西域都護府。但隨著中原進入動亂分裂時代,龜茲國及其西域諸國又再次在各個勢力間來回搖擺。
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軍攻破龜茲都城,并徹底征服了龜茲。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唐朝把安西都護府的治所,從交河城移到了龜茲。統(tǒng)領(lǐng)天山南部西域地區(qū)的安西都護府下設(shè)龜茲、于闐、焉耆、疏勒四鎮(zhèn),也就是所謂的安西四鎮(zhèn)。之后,龜茲本地又設(shè)立龜茲都督府,以龜茲王為都督。在這個時期,龜茲成為了西域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而在中原地區(qū)的官方和民間文書中所謂的安西,實際上就是指的龜茲。
到公元840年以后,龜茲進入西州回鶻勢力范圍,人種也逐漸回鶻化,加之西方的穆斯林勢力崛起后也開始不斷東征,原本信奉佛教的龜茲統(tǒng)治者和民眾逐漸轉(zhuǎn)向了穆斯林。到北宋時期,龜茲地區(qū)有了新的名稱,即回鶻文稱為Kusan,這一名稱在元朝時被音譯成漢文“苦叉”或者“苦扯”。到了清朝乾隆時期平定南疆地區(qū)大小和卓叛亂之后,改用Kusan的一個新譯音,就是“庫車”,一直用到了今天。因此安西、龜茲、庫車,三個不同時期的稱謂實際所指基本為同一個區(qū)域。
岑參的第一次西域行目的地就是安西都護府,大約從唐玄宗天寶九載(公元750年)初至天寶十載(公元751年)初,他在安西待了一年時間,期間當然也有外出公干的時候。天寶十載初夏,已經(jīng)回到武威的岑參,寫下了一首送別詩《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之所以把在武威作的這首詩放在安西篇中介紹,是覺得其內(nèi)容可以對岑參的第一次西域行作個回顧總結(jié)。先分段來解釋這首詩:
熱海亙鐵門,火山赫金方。
白草磨天涯,湖沙莽茫茫。
夫子佐戎幕,其鋒利如霜。
中歲學(xué)兵符,不能守文章。
功業(yè)須及時,立身有行藏。
男兒感忠義,萬里忘越鄉(xiāng)。
“熱海”即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nèi)的伊塞克湖?!拌F門”即鐵門關(guān)。“火山”即今新疆吐魯番的火焰山。“金方”指西方,按照五行方位配置,西方屬金?!胺蜃印敝羔瘏⑺蛣e的劉單?!爸袣q”即中年。“兵符”指兵書?!靶胁亍敝笇嶋H行動,出自《論語·述而》的“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行為出仕,藏為退隱。第一段照應(yīng)題目中的“送劉單判官赴安西”,前四句是描述奔赴安西的艱苦旅程,中四句是贊劉單的投筆從戎,后四句是對劉單的贈言勉勵。岑參與劉單是同事,年紀與經(jīng)歷相仿,因此實際上這段話也是自述和自勉。
孟夏邊候遲,胡國草木長。
馬疾過飛鳥,天窮超夕陽。
都護新出師,五月發(fā)軍裝。
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
揚旗拂昆侖,伐鼓震蒲昌。
太白引官軍,天威臨大荒。
西望云似蛇,戎夷知喪亡。
渾驅(qū)大宛馬,系取樓蘭王。
“孟夏”指夏季的第一個月,即四月份?!斑吅颉奔催叺貧夂??!岸甲o”指他們的長官高仙芝,為安西四鎮(zhèn)節(jié)度使,駐節(jié)在安西都護府?!捌巡奔雌巡?,今新疆羅布泊?!疤住奔刺捉鹦?,傳說太白星主殺伐?!霸扑粕摺?,按照古代天文占象術(shù),有云如丹蛇隨星后,表示大戰(zhàn)將至?!按笸稹焙汀皹翘m”皆漢代西域國名。第二段點明送別的時間,并照應(yīng)題目中的“呈高開府”,盛贊長官高仙芝率軍出師的聲威并預(yù)言其必獲全勝。
曾到交河城,風土斷人腸。
塞驛遠如點,邊烽互相望。
赤亭多飄風,鼓怒不可當。
有時無人行,沙石亂飄揚。
夜靜天蕭條,鬼哭夾道傍。
地上多髑髏,皆是古戰(zhàn)場。
“交河城”又名西州,天寶元年改西州為交河郡,在今新疆吐魯番一帶,治所在高昌故城?!俺嗤ぁ奔闯嗤な刈?,位于今新疆吐魯番七克臺鎮(zhèn)附近,作為軍事要塞扼守西州東端?!帮h風”“鼓怒”指狂風大作之狀,指赤亭東邊到伊州(今哈密)這一段的氣候特征(今天蘭新鐵路“百里風區(qū)”就是這一段)。第三段是追憶自己邊庭所見,岑參第一次西域行期間有可能因公干到達過高昌一帶,對惡劣環(huán)境的描述暗示著邊塞生活的艱辛,也表示自己有克服困難的勇氣。
置酒高館夕,邊城月蒼蒼。
軍中宰肥牛,堂上羅羽觴。
紅淚金燭盤,嬌歌艷新妝。
望君仰青冥,短翮難可翔。
蒼然西郊道,握手何慨慷。
“羽觴”是一種酒器,這里指美酒。“青冥”指廣闊天空?!岸挑纭币馑际嵌绦〕岚?,岑參用來比喻自己才能短疏。第四段描寫眼前送別的場景,在武威酒館喝過送行酒,然后與朋友在西郊握別,岑參流露出些許羨慕劉單判官的情緒。
岑參的西域從軍行是有些不大幸運。高仙芝上一次領(lǐng)兵出征,在天寶八載(公元749年)年底,前往攻打親附吐蕃的朅師國(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吉德拉爾),當時岑參在前往安西的路上,沒趕上出征的隊伍。第二年二月,高仙芝擊敗了朅師國的軍隊,俘虜了朅師王勃特沒,然后冊立了新王。之后,好大喜功的高仙芝回師北上,擊破石國(今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俘虜了石國國王。從石國回軍的途中,又攻打了突騎施(今吉爾吉斯斯坦地域),抓了一位突騎施首領(lǐng)。這期間,岑參待在安西都護府大本營,自然是無緣親身參與這些行軍打仗。天寶十載(公元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獻上他所俘獲的幾位國王和首領(lǐng),受到唐玄宗的嘉獎,拜開府儀同三司(官階一品),所以岑參在這首詩題中稱高仙芝為“高開府”。
石國國王和突騎施首領(lǐng)的被殺,激起了石國及其周邊眾多部落的憤怒,他們打算聯(lián)合當時西邊強大的大食(阿拉伯帝國)進攻安西四鎮(zhèn)。高仙芝得到消息后,決定先發(fā)制人,率軍出征石國。這便是詩中所說的“都護新出師,五月發(fā)軍裝”。劉單判官大概接到命令,要隨軍出征或坐鎮(zhèn)安西大本營,而岑參則沒有接到召喚,繼續(xù)待在武威。所以岑參心里頭有點失落,這首送別劉單的詩也兼呈高仙芝,顯然有向高仙芝表示自己也希望得到重用的意思。
當年七、八月間,這場發(fā)生在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之間的著名戰(zhàn)役,史稱“怛羅斯之戰(zhàn)”,因高仙芝所率聯(lián)軍中有土著軍隊臨陣叛變,導(dǎo)致唐軍大敗,損失一到二萬人。由此,高仙芝被解除了安西四鎮(zhèn)節(jié)度使的職務(wù),作為高仙芝的幕僚之一,岑參也不得不結(jié)束了自己的第一次西域行,一無所獲地返回長安。
岑參兩次西域行的路線圖。第一次西行到達安西都護府所在地龜茲(今新疆庫車),第二次西行到達北庭都護府所在地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縣北庭鄉(xiāng))。
古代龜茲國的中心區(qū)域與現(xiàn)在的庫車市區(qū)基本是重合的。
岑參在安西這一年中,留下一首《安西館中思長安》:
家在日出處,朝來起東風。
風從帝鄉(xiāng)來,不異家信通。
絕域地欲盡,孤城天遂窮。
彌年但走馬,終日隨飄蓬。
寂寞不得意,辛勤方在公。
胡塵凈古塞,兵氣屯邊空。
鄉(xiāng)路渺天外,歸期如夢中。
遙憑長房術(shù),為縮天山東。
“彌年”即經(jīng)年、終年。“胡塵”為胡人兵馬揚起的沙塵,比喻胡兵的來犯。 “長房術(shù)”,源自“長房縮地”的典故。據(jù)《神仙傳》,東漢時,費長房成仙,有縮地之術(shù),千里如在眼前。此典多用以形容思念故鄉(xiāng)及親人。作詩的時間大概在天寶十載(公元751年)初春,一年來本地沒有戰(zhàn)事,身感寂寞又得不到重用,勤勤懇懇只因公務(wù)在身,經(jīng)常在夢里回到家鄉(xiāng),真希望有費長房的縮地之術(shù),可以一下縮減安西與長安之間的距離。
盛唐時期,唐王朝在西域的影響力空前,安西都護府所起的作用至關(guān)重要。當時許多中原地區(qū)讀書人希望從軍邊塞,建功立業(yè),唐詩中便有不少送人去安西的詩。例如,大詩人李白寫給其族弟李綰的送別詩《送族弟綰從軍安西》:
漢家兵馬乘北風,鼓行而西破犬戎。
爾隨漢將出門去,剪虜若草收奇功。
君王按劍望邊色,旄頭已落胡天空。
匈奴系頸數(shù)應(yīng)盡,明年應(yīng)入蒲萄宮。
“旄頭”即二十八宿之一的昴星,古代當作胡星,用來借指外族入侵者?!跋殿i”指用繩子拴著脖子,表示投降伏罪?!捌烟褜m”即葡萄宮,西漢哀帝時匈奴單于來朝,住在此宮內(nèi)。后用以借指胡人在京師的住處。
唐玄宗重視西域的開疆拓土,安西都護府在朝廷的地位舉足輕重,京城的一些下級官吏為謀求自身發(fā)展,會把到安西幕府作幕僚來作為一條曲線升遷的道路。例如,李白在長安作翰林待詔時,曾作有一首送別詩《送程劉二侍郎兼獨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安西幕府多材雄,喧喧惟道三數(shù)公。
繡衣貂裘明積雪,飛書走檄如飄風。
朝辭明主出紫宮,銀鞍送別金城空。
天外飛霜下蔥海,火旗云馬生光彩。
胡塞清塵幾日歸,漢家草綠遙相待。
“紫宮”本是星座名,古謂上帝所居,用以指帝王所居皇宮?!敖鸪恰敝妇┏恰!笆[?!敝甘[嶺一帶的湖泊,引申指遙遠的地域?!扒鍓m”本指拂除塵垢,此指使邊境安定。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后,安西、北庭、河西、隴右等西部地區(qū)唐軍陸續(xù)被抽調(diào)前往中原,去跟安史叛軍作戰(zhàn)。唐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秋,在華州司功參軍任上的杜甫,寫下《觀安西兵過赴關(guān)中待命二首》,第一首為:
四鎮(zhèn)富精銳,摧鋒皆絕倫。
還聞獻士卒,足以靜風塵。
老馬夜知道,蒼鷹饑著人。
臨危經(jīng)久戰(zhàn),用急始如神。
杜甫稱贊來自安西四鎮(zhèn)的唐軍是精銳之師,相信在久經(jīng)沙場、用兵如神的將軍李嗣業(yè)帶領(lǐng)下,一定會打敗安史叛軍。李嗣業(yè)在安西軍隊有約二十年時間,從下級軍官一步步做到了高級將領(lǐng),前面提到高仙芝領(lǐng)導(dǎo)的幾次戰(zhàn)役,李嗣業(yè)都是身先士卒的大將。
西部地區(qū)唐軍內(nèi)調(diào)平叛,吐蕃軍隊趁虛而入進攻隴右和河西,到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隴右、河西諸郡大部分地區(qū)為吐蕃所占,安西四鎮(zhèn)和伊州、西州、北庭等地與中央政府的交通被切斷。孤立無援的西域唐軍將士又堅持了二十幾年,至德宗貞元六年(公元790年),吐蕃攻占北庭,唐朝自此與安西失去聯(lián)絡(luò),不知安西存亡,史書中也沒有了安西的記載。中唐詩人張籍,曾作有《涼州詞三首》,第一首為:
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無數(shù)鈴聲遙過磧,應(yīng)馱白練到安西。
“磧”即古人所說的沙漠戈壁?!鞍拙殹敝赴咨z絹,這里泛指絲綢?!皯?yīng)馱”而非正馱,其意味深長,表明如今安西被占,絲綢之路受阻,無數(shù)的白練絲綢不能再運往西域交易,從而間接地表達了作者盼望收復(fù)邊鎮(zhèn),恢復(fù)往日的絲路繁榮。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常喜歡在詩作中使用西域地區(qū)的地理名詞,以此表達驅(qū)逐胡虜、光復(fù)中原的渴望。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他寫下一首《五月十一日,夜且半,夢從大駕親征,盡復(fù)漢、唐故地。見城邑人物繁麗,云:西涼府也。喜甚,馬上作長句,未終篇而覺,乃足成之》:
天寶胡兵陷兩京,北庭安西無漢營。
五百年間置不問,圣主下詔初親征。
熊羆百萬從鑾駕,故地不勞傳檄下。
筑城絕塞進新圖,排仗行宮宣大赦。
岡巒極目漢山川,文書初用淳熙年。
駕前六軍錯錦銹,秋風鼓角聲滿天。
苜蓿峰前盡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
涼州女兒滿高樓,梳頭已學(xué)京都樣。
詩的題目記述,陸游夜里作夢,跟隨皇帝宋孝宗出征,收復(fù)了漢、唐故地,來到了西涼府(今甘肅武威),看到了邊塞地區(qū)的壯美風光和當?shù)仫L土人情?!拔灏倌辍保髟姇r間距北庭、安西失守的時間實際不足四百年?!靶聢D”意思朝廷把收復(fù)的領(lǐng)土納入重新編制的地圖。“宣大赦”指由于國家收復(fù)失地,取得重大勝利,所以皇帝要宣布大赦天下,以示慶祝?!按疚酢笔撬涡⒆诘哪晏?,意思是這些收復(fù)地區(qū)開始使用南宋的年號。“苜蓿峰”應(yīng)該作“苜蓿烽”,陸游顯然是參考了岑參的詩《題苜蓿峰寄家人》。
陸游只能做夢收復(fù)安西,而真正實現(xiàn)這個夢想的人是乾隆皇帝,時間則又過了近六百年。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南疆塔里木盆地發(fā)生“大小和卓叛亂”;第二年,乾隆皇帝發(fā)兵征討大小和卓,在庫車、葉爾羌(今莎車)、和闐等地與大小和卓交戰(zhàn);第三年,大小和卓兵敗西逃,后被擒殺,叛亂遂平。此役之后,天山南路重新納入中國版圖,清代中國疆域達到了極盛。這次統(tǒng)一戰(zhàn)爭正是從庫車縣開始的,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五月到八月,清軍圍攻庫車城,在承德避暑山莊的乾隆皇帝時時關(guān)注著戰(zhàn)爭的進展情況,他寫下了好幾首相關(guān)的詩,其中有一首《泛月》:
天心水面晚來清,荷芰香中素舸橫。
影入樓臺涼自至,魄浮波浪體如輕。
耐堪靜對宣毫把,陡憶遙懸刁斗明。
傾耳西來佳信報,官軍即取庫車城。
“宣毫”指宣城所產(chǎn)的毛筆。“刁斗”是古代行軍用具,銅質(zhì)斗形有柄,白天用作炊具,晚上擊以巡更。在詩詞中常用來借指軍營、軍隊。乾隆皇帝泛舟賞月歸來,努力平和心境揮毫潑墨,但還是忍不住掛念來自庫車戰(zhàn)況的信報。
現(xiàn)在庫車地區(qū)的維吾爾族人民主要信奉伊斯蘭教,但歷史上的龜茲國則是佛教勝地。佛教產(chǎn)生于印度,經(jīng)絲綢之路傳至龜茲,又從龜茲傳入到中原。西天取經(jīng)的大唐高僧玄奘,路過龜茲時待了兩個月,并曾到蘇巴什佛寺講經(jīng),他把龜茲人對宗教的狂熱記錄在《大唐西域記》。中唐詩人劉言史,送一位婆羅門教僧人回印度,寫下一首送別詩《送婆羅門歸本國》:
剎利王孫字迦攝,竹錐橫寫叱蘿葉。
遙知漢地未有經(jīng),手牽白馬繞天行。
龜茲磧西胡雪黑,大師凍死來不得。
地盡年深始到船,海里更行三十國。
行多耳斷金環(huán)落,冉冉悠悠不停腳。
馬死經(jīng)留卻去時,往來應(yīng)盡一生期。
出漠獨行人絕處,磧西天漏雨絲絲。
婆羅門教同樣源于古印度,是現(xiàn)在的印度國教印度教的古代形式。“剎利”是梵語“ 剎帝利 ”的省稱,古印度第二貴種姓,為掌握政治和軍事權(quán)力的世俗統(tǒng)治者?!爸皴F”即竹筆?!鞍遵R”即白馬負經(jīng)把佛教傳入中國的典故。作者說這位婆羅門教僧人當初要來中國傳經(jīng),經(jīng)龜茲的陸路不好走,于是走海路歷經(jīng)周折到了中原,現(xiàn)在要回返印度,決定走西域的沙漠戈壁回去,這一來一去就耗盡了他一生的時間。
中國佛教四大譯經(jīng)家的鳩摩羅什,公元344年出生在龜茲,十幾歲就開始設(shè)壇講經(jīng),名聲大震西域周邊各國;公元382年,篤信佛教的前秦皇帝苻堅派遣大將軍呂光擊破龜茲,將鳩摩羅什帶往長安,不久因苻堅被殺,前秦瓦解,鳩摩羅什就被呂光留在了河西走廊的涼州(武威);公元401年,后秦皇帝姚興派遣軍隊打敗了呂光,終于把鳩摩羅什迎至長安,并在長安西南建逍遙園(今西安草堂寺),讓鳩摩羅什率眾僧住此譯經(jīng);公元413年,鳩摩羅什圓寂在逍遙園。唐太宗李世民曾拜訪逍遙園,并留下一首《贊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詩》:
秦朝朗現(xiàn)圣人星,遠表吾師德至靈。
十萬流沙來振錫,三千弟子共翻經(jīng)。
文含金玉知無朽,舌似蘭蓀尚有馨。
堪嘆逍遙園里事,空馀明月草青青。
“姚秦”即后秦,因皇帝姓姚?!叭亓_什法師”就是鳩摩羅什,佛教經(jīng)典分為經(jīng)、律、論三個部分,總稱三藏?!傲魃场奔瓷衬肝饔虻貐^(qū)?!罢皴a”謂僧人持錫杖出行,拄杖行則振動有聲?!敖鹩裰獰o朽”指像黃金與珠玉般珍貴不朽,“蘭蓀尚有馨”指像香草般芬芳撲鼻,兩句用來比喻鳩摩羅什的文章和話語珍貴美好、富有文采。的確如此,直到今天,我們經(jīng)常使用的“煩惱、苦海、未來、心田、愛河”等詞語,都是由鳩摩羅什創(chuàng)造出來的。
今天庫車地區(qū)的維吾爾族人民能歌善舞,肯定也是繼承了龜茲國歷史悠久、豐富多彩的音樂藝術(shù)。龜茲國音樂藝術(shù)主要包括龜茲樂、龜茲樂器、龜茲樂舞等三個方面。關(guān)于龜茲樂器,據(jù)記載有二十多種,不過很多都已失傳。盛唐詩人李頎,作有一首《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南山截竹為觱篥,此樂本自龜茲出。
流傳漢地曲轉(zhuǎn)奇,涼州胡人為我吹。
傍鄰聞?wù)叨鄧@息,遠客思鄉(xiāng)皆淚垂。
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飆風中自來往。
枯桑老柏寒颼飗,九雛鳴鳳亂啾啾。
龍吟虎嘯一時發(fā),萬籟百泉相與秋。
忽然更作漁陽摻,黃云蕭條白日暗。
變調(diào)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
“觱篥bìlì”亦作“篳篥”、“悲篥”,簧管古樂器,似嗩吶,以竹為主,上開八孔,管口插有蘆制的哨子。漢代由西域傳入,今已失傳。詩人聽了胡人樂師安萬善吹奏這種源自龜茲的樂器,稱贊他高超的演技,能使聞?wù)弑瘺?。又進一步描述樂人的曲高和寡,獨自沉醉在節(jié)奏多變、高亢低回的樂聲中。最后兩句寫詩人身處異鄉(xiāng),時值除夕,聞此尤感孤寂凄苦。
前秦大將呂光滅龜茲,不僅把鳩摩羅什帶到了涼州,也把龜茲樂帶到了涼州,并逐漸流傳到中原地區(qū)。在隋唐時期,龜茲樂成了胡樂的代表,隋煬帝所定《九部樂》中就包含了《龜茲樂》。中唐詩人王建,創(chuàng)作了描寫宮廷生活的《宮詞一百首》,第十五首為:
對御難爭第一籌,殿前不打背身毬。
內(nèi)人唱好龜茲急,天子鞘回過玉樓。
“對御”指皇帝賜宴,與群臣共飲。“籌”是用以計數(shù)的一根竹簽,第一籌就是頭籌、第一名?!皟?nèi)人”用來指宮中女官,宮中的女伎,或?qū)m女。詩中描述宮女為了博得皇帝的注意,在內(nèi)廷宴會上力爭第一個敬酒的機會;在宮殿廣場玩蹴鞠或馬球時,遇到擊球的機會時一定要把身臉朝這皇帝的方向;平時要苦練唱功,特別要把《龜茲曲》唱好了,這樣才有吸引皇帝在自己居所前停下腳步的可能性。一個“急”字表明了龜茲樂以節(jié)奏明快、熱烈激昂而著稱。
唐代是龜茲樂舞的黃金時期,中唐詩人元稹的長篇敘事詩《連昌宮詞》中就有詩句:“逡巡大遍涼州徹,色色龜茲轟錄續(xù)”。岑參大概在第二次西域行時,曾作有一首反映西域歌舞的詩《田使君美人舞如蓮花北鋋歌》:
美人舞如蓮花旋,世人有眼應(yīng)未見。
高堂滿地紅氍毹,試舞一曲天下無。
此曲胡人傳入漢,諸客見之驚且嘆。
曼臉?gòu)啥鹄w復(fù)秾,輕羅金縷花蔥蘢。
回裾轉(zhuǎn)袖若飛雪,左鋋右鋋生旋風。
琵琶橫笛和未匝,花門山頭黃云合。
忽作出塞入塞聲,白草胡沙寒颯颯。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見后見回回新。
始知諸曲不可比,采蓮落梅徒聒耳。
世人學(xué)舞只是舞,恣態(tài)豈能得如此。
“美人”指田使君家中的歌舞伎。“北鋋”大概是舞蹈的名稱,從詩中描寫看,似多以旋轉(zhuǎn)動作為其主要特征。“氍毹qú shū”為毛織地毯。“纖復(fù)秾”指舞女體態(tài)勻稱,不胖不瘦?!盎ㄊ[蘢”指舞女服裝上的美麗繡花。“鋋”是古代一種鐵柄短矛,易于手上旋轉(zhuǎn),這里將旋轉(zhuǎn)的舞女比作鋋?!盎ㄩT山”在今蒙古國境內(nèi)(參見之前張掖篇中的介紹),這里借指邊地?!安缮彙奔础恫缮徢?,“落梅”即《梅花落》,都是中原地區(qū)的流行曲調(diào)?!榜笔切稳萋曇綦s亂刺耳。岑參說這種邊塞舞蹈富有神韻,充分展現(xiàn)出了西域地方特色,使中原樂舞都相形見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