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老祖宗創(chuàng)造的漢字,是唯一可以被全世界稱作藝術(shù)的字體,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世世代代去驕傲的。我們都知道,在古代漢字書寫的格式是從右往左,從上往下去寫的,也就是近百年時間【據(jù)說是為了方便書寫外來文字,如阿拉伯數(shù)字等】才改成從左往右的橫寫方式。在我們現(xiàn)代人觀念里,左排是在右前面的,但在古代可不是這樣的。古代人受儒家思想熏陶,禮數(shù)規(guī)矩非常之多,在書寫漢字上,古人也是遵崇尊卑思想,即上為天,為君,為父母;下為地,為臣,為子女;右為大,而左為小。所以在書寫漢字時也是從上往下,從右往左去書寫的。
從很多次練習寫字的實踐中,我覺得橫著寫比豎著寫要難,而且難得多。那我們今天一步步的來分析,橫寫為什么這么難,先看下圖:
例如上圖的兩副草書,用現(xiàn)代的橫寫方式肯定是干不了這樣的活。即使這活攬下了,也會干的氣韻不通,不倫不類。那我們再來看看橫寫在行書上的劣勢,如下圖:
豎寫
豎寫行草書,如天山瀑布,行云流水,一瀉千里,美不勝收。
橫寫
橫寫如亂藤枯枝,字字孤立,難有氣韻。
這個問題是很值得我們練字人去深思的,因為在古代漢字成型,在設計字體的美觀度上,最終考量標準是豎著寫,但如果古人2000年前就會橫著寫的話,有可能漢字就不是我們今天所見到的漢字,而又是另外一番模樣了。漢字橫寫才剛過百年,橫寫漢字的筆法,章法還沒有系統(tǒng)的成熟。我們現(xiàn)今所學的字形,字勢都是取自古人——拿古人豎著寫字的方式,用在橫寫上肯定是難有突破的。當然了,這個應該是那些奇世大賢能去思考的問題,我們平凡人只考慮眼下,如何更有效的改進橫寫。我前面有寫過一些文章,是介紹如果利用橫寫小章法,讓字快速的提高。今天我們講的橫寫,內(nèi)容相對層次要更深一些,但是內(nèi)容我先做了梳理和總結(jié),也不是很難理解。
前面說漢字橫寫這塊還處于雛形期,因為我觀察市面上一些非常知名的書法家,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名字這里不能說】。我們先看圖片,更直觀的說明下問題的所在:
這是取自蘭亭序里的“弦”字和“亭”字,而我們只顧跟著學字形,并沒有考慮到人家書圣王是在豎寫,所以最后一筆會拖下來,映帶下一個字。我們橫著寫也跟著學,就毫無意義了。
這些寫從豎著寫,我們轉(zhuǎn)化到橫著寫,肯定不能再延用這樣的方式。如果還用這樣的操作,就算是書圣王也難搞出氣韻來。本人日常書寫時也范過很多很多這樣的錯誤,例如我們?nèi)粘鴮憰r常出現(xiàn)的幾種,值得我們思考的寫法,還有下面幾種:
張,如
新
何
生
這類字,如果不考慮橫寫章法上的排列,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用到橫寫里問題就來了。最后甩出去的一筆,對寫右邊后面的字一點意義都沒有,甚至是和寫下一個字有點南轅北轍。氣韻上無法很好的連接,就更別提全篇有貫通的效果了。目前就這個問題,贖小弟無才,也沒有辦法能很好的解決。我只能給大家的建議就是:在橫寫的時候,偶爾用一兩個調(diào)節(jié)增加點趣味可以,但要盡量的減少這種往下“甩筆”的習慣,破壞橫寫的整體連貫性。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里,我是行書有道,每天分享練字技巧。歡迎你的觀看。最后奉上昨天文章里成親王的蘭亭序,用鋼筆臨寫的效果,臨的不好看官們多擔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