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中國古代,有一種被外國人羨慕嫉妒恨的選官制度,那就是著名的科舉制度,科舉制度之下,不管你是否是富二代還是官二代抑或是窮八代,只要你參與并且得到足夠的成績,那就會直接走上人生巔峰,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科舉的最后一關(guān)是殿試,舉人們通過了殿試才算徹底完成“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目標(biāo),其實如果你已經(jīng)是舉人了,就已經(jīng)具備做官的基本資格了,但需要進行等待,等到什么時候?等到兒女雙全,等到子孫滿堂?這都是有可能的,那如何才能避免等這么久呢,最簡單最有效的便是繼續(xù)考試。
參加這最后一場殿試,如果你通過了,那你的家族將會感到無比光榮,因為只要你通過了殿試,之后的路途將會變得坦蕩——你就是進士及第,起步便是可以出任縣令的存在,想想看吧,那可是一縣之長,而不過是你的起點,而如果運氣好,以后混個中央部長級別的尚書也不是不可能的。
剛剛只是通過就已經(jīng)有這么多好處了,如果名次再靠前一點呢?那就更了不得了,殿試之后,會有皇榜,有一甲二甲和三甲,這三個一共是三百人,但分布很不均勻,三甲人數(shù)大約是一百多,有些時候可以達到兩百人,二甲大約是一百多人,而一甲就厲害了,只有三個人呢:狀元,榜眼和探花,我們來詳細述說一下,這個一甲,所謂一甲三個人那就是全國前三名。
中了狀元的就是全國第一了,這個全國第一是皇帝認(rèn)可、百官也都認(rèn)可的,而且各方面都要優(yōu)秀,不能有明顯的缺陷,比如說名字取得不好,這當(dāng)然也算缺陷。要得到幾乎所有人的喜歡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狀元必須得到幾乎所有人的喜歡,由此可見做狀元是多么困難。
不過既然做狀元如此困難,回報豐盛嗎?當(dāng)然是非常豐盛的,狀元一旦及第,遠在家鄉(xiāng)的父母官便會得到一份天大的政績、家族門口會修筑相應(yīng)的牌坊來紀(jì)念、自己家會得到一塊御賜的匾額,這個是榮譽,看著可能比較虛,那我們來看看實實在在的,狀元及第之后下一步將會得到進入翰林院的機會——明清朝代稱之為“庶吉士”,在翰林院進修一段時間后的狀元之后起步便是從五品的員外郎,之后便是主事,運氣好的,能在短時間成為相應(yīng)的尚書,在打熬些許年頭,出將入相不是夢。
如果是榜眼,那說明你和狀元差距不大,取得了全國第二的好成績,你沒能成為狀元可能是因為你哪方面不如人家,這也沒什么好說的,技不如人嘛——哪怕你是因為名字取得不夠好,到底也是個缺陷嘛。
做了榜眼,待遇也足夠好,榮譽與狀元類似,那我們來看看實實在在的,榜眼及第之后下一步一般也會得到進入翰林院的機會——明清朝代稱之為“庶吉士”,在翰林院進修一段時間后的榜眼之后起步便是從五品的員外郎,之后便是主事,運氣好的,能在短時間成為相應(yīng)的尚書,在打熬些許年頭,出將入相也不是夢。
值得說道說道倒是這個全國第三名,為什么呢,因為很多百姓真的不太關(guān)注狀元之后的那個榜眼,但卻非常關(guān)注榜眼之后的探花,因為這個探花在評點的時刻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標(biāo)準(zhǔn)——長得帥。
他成績可能確實比不上狀元和探花,但容貌一定是最棒的,所以在古代,因為這種不成文的規(guī)定,有許多舉子考中探花比中狀元還要興奮,畢竟,這是來自朝廷的官方帥哥認(rèn)證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