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從小喜歡看書的人,盡管周圍有某些人總喜歡說我書呆子,但我并不認同。近幾日突然想到這個命題:“好讀書、讀好書和讀書好”。我把這句話比作是一個人在閱讀方面的三個階段或者說三種境界。
好讀書是最基礎的階段,對于任何一個喜歡讀書的人來說,首選他要喜歡讀書,此謂好讀書也。在這一階段,可能由于自己年紀還小渴望獲取知識,也可能由于各方面條件所限,不能隨心所欲的獲取到書籍,所以對讀書的渴望比較強烈。對于一個上小學或者初中的好學孩子來說,對于一個希望獲取知識的普通民工來說,都會有好讀書的習慣。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講,對于一個尊重知識、渴望成長的人,首選要培養(yǎng)的是他對讀書的欲望,好讀書應該是每個追求價值、渴望知識的人的基礎。在這方面古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例子;今有巴菲特博覽群書,號稱只要是書他都會看的例子。我稱不上博覽群書,但看書確實比較雜,從小也比較喜歡看。小時候每次進西安城,都要讓父母給我買本書,有一次我父親敷衍我,在路邊攤給我買了一本薄薄的《大眾電影》,當時著實生了好一陣子的氣,認為大眾電影不算這種的書,起碼也要買本什么歷史故事或者科學故事之類的才行。
在好讀書的基礎之上,就要進入了讀好書的階段。之前是見書就要看,現(xiàn)在是要懂得取舍。這包含了兩方面的意思:一是有了自己固定的讀書喜好,比如你喜歡歷史、或者哲學、或者經(jīng)濟管理或者人文地理;二是在博覽群書的基礎上,你有了分辨的能力,能夠通過各方面的信息渠道來事先判斷書的質(zhì)量好壞和價值。當你讀書到了一定階段之后,一定要找到自己的閱讀模式(現(xiàn)在干什么都要講模式,人生的發(fā)展也說要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呵呵)。這樣能讓你在某個領域里更深更鉆更專業(yè),才能讓你獲取到更多的知識。如果一個人都已經(jīng)成年人了,事業(yè)家庭也已小有建樹了,卻還是今天看看瑞麗,明天看看杜拉拉,跟著別人的潮流走,這不叫讀書,這叫消遣。消遣可以帶來心靈的愉悅,卻不能帶來更多知識上的收獲。當然有人說,我要的就是心靈上的愉悅,干嗎那么累呀,這點上就是見仁見智了。判斷書的好壞也非常重要,時下圖書市場非常豐富,但其中良莠不齊,買書之前的判斷和選擇是每個讀書人的必要技能了。所以現(xiàn)在心得分享就很流行了,比如豆瓣讀書、名人推薦和吳曉波的藍獅子讀書網(wǎng),都是為了讓大家能夠迅速的鎖定自己需要的好書。如果你讀書讀到一定程度,也能夠練就自己的火眼金睛,因為你對出版社、作者、譯者、各種話題都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基本上也夠能夠判斷個八九不離十了。
讀書好就是最后的階段了。不管你怎么讀書,如果不能上升到“讀書好”這個階段,那也就活該被人罵書呆子了。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為自己獲取價值,為自己的成長助推,也就是“讀書”的結果一定要是“好”才行。如果整天看黃色小說或者恐怖小說,那結果一定“不好”。大多數(shù)的書籍其實都是對人有幫助的??葱≌f可以讓你經(jīng)歷自己不可能經(jīng)歷的東西,速成式成熟;看經(jīng)濟管理可以讓你在工作事業(yè)當中更加專業(yè);看哲學和科學能夠讓你更加了解自我、了解世界,更好的活著。但看書要能夠進得去,也要能夠出得來,如果看得走火入魔,看得入戲了,那就適得其反了。所謂“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那都是因為看得太入戲了,看水滸看成了黑社會,看三國看成了老滑頭。
從好讀書到讀好書,進而到讀書好,這是一個讀書的良性循環(huán)。如果大家都能夠進入這個良性循環(huán),還怕別人講自己是書呆子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