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春,毛主席提出在藝術(shù)方面“百花齊放”、在學術(shù)方面“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
在八屆二中全會上,毛主席又提出“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長官僚主義作風,不要形成一個脫離人民的貴族階層”,并肯定了群眾反抗官僚主義的行為。
1957年,毛主席《關(guān)于正確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問題》,在民主人士和知識分子當中引起強烈反響。
毛主席決定發(fā)動全黨整風,重申“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知識分子逐漸向中共提出批評意見。
后來,隨著運動形勢逆轉(zhuǎn),毛主席撰寫《事情正在起變化》,表示應暫時讓右派任意鳴放,準備后發(fā)制人。
后來,光明日報社總編輯儲安平稱,在百花政策后,“大家對小和尚(基層和一般黨員)提了不少意見,但對老和尚(中共高層)沒有人提意見?!薄度嗣袢請蟆泛汀豆饷魅請蟆芬孕涯繕祟}顯著位置全文刊登。
其中,激烈言論引起了毛主席的極大警覺。
毛澤東親自執(zhí)筆寫了人民日報社論《這是為什么?》。
毛主席決定將原本以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為主的整風運動轉(zhuǎn)為“反右運動”。
毛澤東解釋,5月初請黨外人士放開批評的決定,是為引蛇出洞”的“陽謀”。
可惜,毛主席最初認定全國有“右派”四千人,但“反右運動”實際執(zhí)行下嚴重擴大化,把包括在“雙百”中提意見者在內(nèi)的五十五萬知識分子打成了“右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