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的歌唱
——《詩經(jīng)》的永久魅力和傳承
常常神往于這樣的畫面:“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為先民擁有這樣純凈如水般的生活狀態(tài)所感動,更為《詩經(jīng)》中來自遠古的歌唱所感動。 捧讀《詩經(jīng)》,就像越過了時空,看到了先民的喜怒哀樂,聆聽到了來自天籟的聲音。這樣富有特殊魅力的聲音,時常讓我癡迷,讓我心醉。 《詩經(jīng)》中許多的詩人一定處于草根階層,他們的詩歌更多的是抒發(fā)對愛情、對生活、對家鄉(xiāng)、對未來的感受。這種感受有時是熱烈的,有時是沉郁的;有時是歡樂的,有時是哀怨的;有時是平靜的,有時是激越的……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詩歌,熱愛歌唱的民族,屈原、杜甫、李白、蘇軾……無數(shù)的詩人從《詩經(jīng)》中汲取營養(yǎng),成就了千古流芳的名篇華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民對愛情的追求是熾熱的,也是直白的。“參差荇菜,左右流之。”他們在共同的勞動中產(chǎn)生感情,在共同的勞動中迸發(fā)愛情的火花。“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先民們生活的時代,生產(chǎn)力極為低下,他們沒有現(xiàn)代人有更多的閑情逸致,花前月下的流連,更多的也是在勞動中,抒發(fā)自己對愛人的思念和關懷。這樣的關懷似乎缺乏浪漫情調(diào),但因為少了矯揉造作和虛情假意,顯得更為樸實和真切。“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這樣的喜悅表達,是對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祝福。“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更是對天長地久愛情的贊美。 當然,《詩經(jīng)》中還有“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描寫青年男女幽會的詩句,這樣的場景似乎更適合今天人們的審美情趣,畢竟,愛情是需要風花雪月點綴的。《詩經(jīng)》中像這樣歌唱愛情的詩歌還有很多,先民們對生活的熱愛、對愛情的贊美是如此的大膽和奔放。 《詩經(jīng)》中除了對愛情的歌唱外,還有許多抒發(fā)感恩父母、懷念故鄉(xiāng)的詩句。對父母的思念常常會與懷戀故土交織在一起,正是身邊的一草一木,小橋流水,勾起了詩人對親人、對家鄉(xiāng)的懷念。“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每當讀到這樣的詩句,就是鐵石心腸的人也會被柔化。服役出征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恫赊薄吩娭?#8220;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古往今來,不知感動過多少遠離故土的游子。“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同樣直指人心,動人魂魄。 憂國憂民、悲天憫人是詩人共有的情懷,通過詩歌抒發(fā)對貧富不均的不滿,期望過上安寧幸福的生活,在《詩經(jīng)》中比比皆是。“彼有旨酒,又有佳肴。洽比其鄰,昏姻孔云。念我獨兮,憂心慇慇。佌佌佊有屋,蔌蔌方有谷。民今之無祿,天夭是椓。哿矣富人,哀此煢獨!”。更動人的,是《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獾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詩人在譴責社會不平等的同時,也希望找到生民的樂土。“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大雅·民勞》述懷:“民亦勞止,汔可小康?;荽酥袊越椝姆?。”表現(xiàn)了遠古人們對于小康社會的無比期待。 真應該感謝上蒼的恩賜,秦始皇焚書坑儒,《詩經(jīng)》曾被付之一炬,值得慶幸的是,劫后余生的《詩經(jīng)》從民間又流傳開來。從這些清新樸實的篇章中,讓我們領略到了遠古的社會風貌,先民的真情實感。雖然時光流逝千年,但仍能與今天的人們心靈相通,引起共鳴。 遺憾的是,今天的詩歌并沒有因為經(jīng)濟的發(fā)展而呈現(xiàn)出更為活躍的態(tài)勢。由于無病呻吟者多,脫離現(xiàn)實者眾,過分追求詩歌技巧,過多表現(xiàn)個人情感,與時代進步相脫節(jié),與群眾生活相分離,如魚離開了水,這種缺乏堅實社會基礎和大眾基礎的詩歌注定是僵化,并且是短命的。 而要改變這樣的詩歌狀況,我們迫切需要從詩歌的象牙塔中走出來,從《詩經(jīng)》中汲取更多的養(yǎng)分。通過傳承和吸收古典詩歌中的精華,從而唱出更響亮、更精彩、更具活力的時代強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