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杜甫《發(fā)秦州》詩有“漢源”一詞,明清注家多以為是同谷別名,將其地望定在同谷(成縣)飛龍峽。據(jù)唐于邵《漢源縣令廳壁記》所載,“漢源”是在乾元元年(758年)由“上錄(祿)改名漢源”的,故治在今甘肅西和縣境內(nèi)。孫啟祥先生在《杜甫研究學(xué)刊》撰文《〈泥功山〉屬秦州紀行詩嗎》,提出泥功山不在成縣,而是指徽縣青泥嶺。然而,成縣西北泥功山至今稱之,其北麓是杜甫由秦州南入同谷的必由之路,有古代碑刻為證。
關(guān)鍵詞:
杜甫 隴右詩 漢源 泥功山
古代地名時有變革。明清以來有名杜詩注家,多是江南才俊,從未到過隴右,故杜甫隴右詩相關(guān)地名析注只是旁引方志文獻,或含糊其辭,或不詳其地,或以訛相傳。以下就“漢源”、“泥功山”兩地名作簡要考辨。
一、關(guān)于漢源
杜甫《發(fā)秦州》詩云:“漢源十月交,天氣涼如秋。草木未黃落,況聞山水幽?!泵髑遄⒓叶嘁詾椤皾h源”在同谷,非縣名。明王嗣奭《杜臆》之《發(fā)秦州》注:
漢源,非縣,乃同谷別名,在今成縣。隋名漢陽郡,豈以是名漢源耶?
清錢謙益《錢注杜詩》之《發(fā)秦州》注則從字面上理解為“漢水之源”,并引《華陽國志》論述其源流:
“漢源”,《水經(jīng)注》:常璩《華陽國志》曰:漢水有二源,東源出武都氐道縣漾山,為漾水。《禹貢》“導(dǎo)漾東流為漢”是也。西源出隴西嶓冢山,會白水,經(jīng)葭萌入漢,始源曰沔。
清仇兆鰲《杜詩詳注》所持觀點與《杜臆》相同,認為漢源就在成縣飛龍峽:
《杜臆》:成縣之東河,源出秦州南,又有南河,源出青渠堡南,俱入龍峽,注于嘉陵江。嘉陵水,即漢水。此詩漢源,當在龍峽。鮑注以漢源為縣名,非也?!短茣罚簼h源縣屬成州。地志:漢有二源,東源出武都氐道,西源出隴西西縣之嶓冢山,南入廣漢。此名漢源,蓋西漢也。
將“漢源”理解為“漢水之源”,其大體方位是正確的。那么,漢水的源頭究竟在何處呢?《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云:“嶓冢之山,漢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沔?!薄渡袝び碡暋贩Q:“嶓冢導(dǎo)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鼻逍鞛墩f文解字·注箋》說:“蓋《禹貢》‘嶓冢導(dǎo)漾’,源出西和、成縣。”是說依舊不夠明了。趙逵夫先生在《漢水·天漢·天水》一文指出漢水之源就在今甘肅天水鎮(zhèn)及禮縣冒水河一帶:
《尚書·禹貢》云:“嶓冢導(dǎo)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币磺Ф嗄陙恚瑢W(xué)者們誤以為此“漢”指發(fā)祥于今陜西寧羌縣的漢水,嶓冢山也是指寧羌縣的嶓冢山,而稱發(fā)源于今天天水市西南嶓冢山(今名齊壽山)的漢水為“西漢水”(今新編《辭源》、《漢語大詞典》均如此解說)。真可謂喧賓奪主……“天水”是漢代以前漢水(今之西漢水、東漢水的合流)的發(fā)源地……指今天秦州區(qū)西南七十里的小天水(天水鎮(zhèn))及其以西至禮縣水河一帶之地。
“天水”、“漢源”的命名均與“漢水之源”有關(guān),“漢源”在唐乾元中的確為縣名,是由“上祿”(今甘肅西和境內(nèi))更名而來,唐于邵《漢源縣令廳壁記》有述:
皇帝觀兵朔方之歲,始以上錄改名漢源,將復(fù)禹舊績,以從人欲。其山川、形勢、土地、風(fēng)俗,近鎬千里,華風(fēng)不間,多乎哉!蓋小國以聚大國之義也。且夫南呀蜀門,東豁雍畤,西走連磧,北逾大漠四郊憧憧者乾元三年孟夏之月記。
于邵,字相門,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市)人,天寶末進士,工書畫。以書判超絕補崇文校書郎字相門,朝有大典冊,必出其手?!稄d壁記》稱:“皇帝觀兵朔方之歲,始以上錄改名漢源?!庇^兵、朔方之歲,即乾元元年(758年)。杜甫曾作《觀兵》詩云:“北庭送壯士,貔虎數(shù)尤多。精銳舊無敵,邊隅今若何。妖氛擁白馬。元帥待琱戈。莫守鄴城下,斬鯨遼海波?!鳖}下仇兆螯注云:“此乃乾元元年冬在東都觀兵也。是年九月,命朔方節(jié)度使郭子儀、淮西魯炅、鎮(zhèn)西北庭李嗣業(yè)等七節(jié)度,將步騎二十萬討安慶緒。李光弼、王思禮助之,號九節(jié)度?!庇纱讼ぶ吧箱洠ǖ摚闭窃诙鸥ψ鳌栋l(fā)秦州》詩之前一年更名“漢源”的。
《元和郡縣圖志·成州》載:
上祿縣,本漢舊縣,屬武都郡。后魏改為階陵縣,周武帝改為倉泉縣。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成州,大業(yè)三年改為上祿縣。
劉琳先生結(jié)合《水經(jīng)注》考證認為:上祿故城在今甘肅西和縣草關(guān)鎮(zhèn)南,今其地有“上祿巷”(“祿”,一作“六”),即上祿故治所在。然而,今西和縣城即稱“漢源鎮(zhèn)”,其地扼隴蜀通道,為南北交通要沖,蜀漢姜維首置建威圍,北魏置建平縣,隋唐為漢陽郡、成州及上祿縣故治。所以,漢源縣故治,亦或在今西和縣城之漢源鎮(zhèn)。
二、關(guān)于泥功山
杜甫自秦州南赴同谷,途經(jīng)泥功山,并賦《泥功山》詩云:
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泥濘非一時,版筑勞人功。不畏道途永,乃將汩沒同。白馬為鐵驪,小兒成老翁。哀猿透卻墜,死鹿力所窮。寄語北來人,后來莫匆匆。
泥功山,亦作泥公山,俗稱尼姑山、牛心山,或稱二郎山等,位于成縣西北約二十公里處。清黃泳《成縣新志·山川》記載頗詳:
泥功山,縣西北三十里,上有古剎,峰巒突兀,高插青霄,周圍數(shù)十里林木豐蔚,鳥獸繁多,採獵者無虛日。氐人楊靈珍據(jù)此歸款于齊。唐貞元元年權(quán)置行成州。咸通中成州刺史趙鴻詩云:“立石泥翁狀,天然詭怪形。未嘗私禍福,終不費丹青。
然而,孫啟祥先生《〈泥功山〉屬秦州紀行詩嗎》(以下簡稱“孫文”)提出異說,認為泥功山并不在成縣西北而是徽縣青泥嶺。清人浦起龍和楊倫等也曾懷疑泥功山是青泥嶺之別名,楊倫《杜詩鏡銓》引云:
浦注,《元和郡國志》青泥嶺在興州長舉縣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東,懸崖萬仞,上多云雨,行者屢逢泥淖。泥功或即青泥嶺之別名,舊引《唐書》未合。
浦起龍《讀杜心解》又稱:“長舉縣即長慶中以鳴水縣省入者,其在同谷東境無疑。而前篇(《積草嶺》)之鳴水在同谷東,益信。”很明顯,舊注只是望文生義和一廂情愿的自圓其說罷了,不足為據(jù)。
“孫文”先以《新唐書·地理志四》中有“貞元五年,于同谷之西境泥公山權(quán)置行成州”;宋祝穆《方輿勝覽·利州西路·同慶府》:“泥功山,在郡西二十里?!庇謪⒖甲T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和鄭天挺《中國歷史大辭典》中歷史地理部分,得出“今人已經(jīng)考證出這座山位于甘肅成縣西南”之結(jié)論,而“杜甫自秦州來,是不會到西南翻一座山再入同谷”,于是否認了杜甫途經(jīng)成縣泥功山。此后,“孫文”再以“泥功山在成縣西北距縣城約二十公里的二郎鄉(xiāng)境內(nèi),今名牛心山”,“杜甫在《泥功山》詩中根本未涉泥功廟、石翁、泥公”等為由,又說“牛星山與當今學(xué)者考證的杜甫經(jīng)過的法鏡寺、青陽峽、龍門鎮(zhèn)等地不在一條路上”。從而得出“杜甫詩中的泥功山可能既不是《新唐書》中的泥公山,也不是牛心山,而是另有所指”的結(jié)論。
《方輿勝覽》由祝穆編撰,其子祝洙增訂而成,流傳版本甚多。書初成于南宋“嘉熙已亥仲冬”(1239年),宋室南渡,作者偏居江南,“嘗往來閩、浙、江、湖、廣間”,其足跡并涉及隴右,故而脫字和誤錄在所難免,祝氏將“郡西北二十里”誤作“郡西二十里”,疑脫“北”字,而后人以訛轉(zhuǎn)錄,《大明一統(tǒng)志·鞏昌府》、《甘肅通志·山川》、《甘肅新通志稿·輿地志》等皆襲而從之。對此,清吳鵬翱刊于同治十二年的《武階備志·山水》泥功山條引《方輿勝覽》“郡西二十里”和黃泳《成州新志》“縣西北三十里”二說,并加按語特意說明:
山在今縣西北三十五里,俗訛為尼姑山,高出群峰,唐宋以前為天水仇池孔道,元明兵燹后居民漸稀,為虎豹藪,此道遂塞,今僅通樵徑而已。
熟悉成縣地理環(huán)境的人都知道,成縣城西和西南均無所謂“泥功山”,也不是今人“把泥功山從同谷西南‘搬’到了西北”(“孫文”)。而在成縣西北約二十公里的丁令谷北側(cè)原本就有一座海拔2016.6米,呈西北走向的大山,至今仍稱泥功山,又俗稱牛心山因其在二郎鄉(xiāng)境內(nèi)故又叫二郎山當?shù)亓鱾鞯囊皇酌裰{極為生動:“二郎泥功山,離天三尺三;鳥兒飛不過,猴兒不敢攀。”此山南麓云梯寺尚存清代碑刻五通,其中清光緒八年(1882年)趙增寅撰寫的《重修泥功山云梯巖全寺全觀略序》稱:
山上古跡之器□見,其漢修觀,唐建寺……崔嵬卓立之勢誠有奇而無偶,周圍數(shù)百里之遙神應(yīng)故妙,鞏、秦、階、西、禮之屬,人皆欽仰。
其實,真正的牛心山只是泥功山南麓的一座山頭,今人以其代稱泥功山。云梯寺陳時夏書丹的《云梯巖施舍山崗界址碑》載:
趙增寅、王鳳來置明王保榮圣宮山崗坡平地一分,東至磨山溝王家地畔大梁直上山頂為界,南至泥功山尖為界……牛心山大地一分,東至大梁為界,南至將臺崖下為界,西至水溝為界,北至寇家地為界……同治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立約。
以上碑刻銘文與民謠充分印證了泥功山的確切位置。筆者曾經(jīng)過云梯寺自南向北徒步翻越泥功山,并考察杜甫所經(jīng)路線。山頂今存古代廟宇遺跡多處,怪石嶙峋,絕巘凌空,與《成縣新志》所載完全一致。至于“孫文”所謂“杜甫在《泥功山》詩中根本未涉泥功廟、石翁、泥公?!薄抖乓堋つ喙ι健芬蔡岢隽祟愃茊栴}:
《一統(tǒng)志》:“山在成縣西二十里。”古云:成縣有八景樓,泥功山與鳳凰臺居其二。公詩止言其濘,不言其勝,何也?又云:“山上有泥公廟,石像古怪?!必M以稱勝耶?
這是因為杜甫南入同谷,只是從積草嶺(今展山梁)隔河相望的泥功山北麓經(jīng)過,無需登頂高峻的泥功山,而唐成州刺史趙鴻《泥功山》(《方輿勝覽》作“泥功廟”)詩中“立石泥公狀,天然詭怪形”句是描寫的泥功山山頂勝境。泥功山北有溝名爛泥溝,道路泥濘,與杜甫《泥功山》詩意相符。
由《武階備志》按語“(泥功山)唐宋以前為天水仇池孔道”悉知,泥功山、積草嶺一帶正是漢源縣(上祿)與同谷縣(成縣)二縣交界處,無怪乎杜甫在《積草嶺》題下注曰:“同谷界”。積草嶺(今展山梁)距同谷城約二十五公里,而同谷又西距栗亭(今徽縣栗川)約二十五公里,此又與《積草嶺》“卜居尚百里”句相契。
徽縣青泥嶺是否有泥功山之別名尚且不論,可以肯定的是,杜詩中的泥功山就在成縣西北,而非徽縣青泥嶺。李濟阻先生甚至懷疑杜甫入蜀穿越青泥嶺:“我在《杜甫隴右行蹤通考》中認定杜公度木皮嶺后必越青泥嶺,未免武斷?!?/p>
探明杜甫隴右詩中地名的確切位置,對正確析注杜詩,研究杜甫隴右生活與行蹤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