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張紹光論詩》摘編

意象的密集

唐代詩人馬戴《灞上秋居》云:“落葉他鄉(xiāng)樹,寒燈獨夜人”,這兩句抒發(fā)思鄉(xiāng)情懷的詩,將“落葉”、“他鄉(xiāng)”、“樹”、“寒燈”、“獨夜人”等幾個名詞或名詞性詞組聯(lián)在一起,構(gòu)成凄清幽遠的意境。飄泊在外的游子看到他鄉(xiāng)的樹木紛紛 落,不由想起家鄉(xiāng)的樹木又將如何?繼而,又想起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如今在做什么呢?也許他們正牽掛客居異鄉(xiāng)的游子吧,他們怎么會知道此刻自己正在荒涼的 上,孤零零地對著寒燈發(fā)愁呢?

  崔涂《除夜有懷》中“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xiāng)人”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用“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xiāng)人”等一幅幅畫面組合在一起,不用動詞或其他關(guān)聯(lián)詞語,調(diào)動讀者的想象去連貫畫面之間的關(guān)系,從而體會到 旅之苦?!遁d酒園詩話》評此句說:“讀之如涼雨凄風(fēng),颯然而至?!薄对娂抑闭f》則云:“ 旅蕭條,寄意言表?!笨梢娺@兩句深受后人贊賞。

  這就是運用意象密集的手法所產(chǎn)生的藝術(shù)效果。

  什么是意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睋Q句話說,它是經(jīng)過詩人主觀色彩加工,滲入詩人美學(xué)理想和審美情趣的物象。古代詩論家非常重視意象的創(chuàng)造。司空圖說:“意象欲生,造化已奇。”①意思是詩人一旦創(chuàng)造出情景交融的意象,便如造化一般的神奇。清代方東樹也提出:“意象大小遠近皆令逼真”②的見解。

  意象和物象不同。前者是“意”和“象”的結(jié)合,既帶有主觀性,又帶有客觀性。后者是純客觀存在的天地自然現(xiàn)象。然而,兩者也有聯(lián)系。物象是意象的基礎(chǔ),意象是經(jīng)過詩人的形象思維對物象進行感染、點化之后所產(chǎn)生的“意化了的物象”。

  所謂意象的密集,就是一首詩,甚至一句詩由許多意象集合在一起,表現(xiàn)一種意境,抒發(fā)一種情懷。表面上看,這些意象之間并不相關(guān),但實質(zhì)上,彼此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正如宋代詩論家范溫所說“語或似無倫次,而意若貫珠?!雹?/strong>

  意象的密集有何作用?主要表現(xiàn)如下三方面。

  一是能增加詩句跳躍的力度,使詩更加概括集中。意象的密集,使詩句既具有連貫性,又具有跳躍性,省略了許多過渡的環(huán)節(jié)。如陸游的《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fēng)大散關(guān)。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這是陸游七律的名篇。全詩分兩部分,前四句是“憶昔”,后四句是“傷今”,兩部分的有機結(jié)合,抒發(fā)了壯志未酬的激憤之情。詩的三、四句將“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fēng)”、“大散關(guān)”六個各自獨立的意象并列,構(gòu)成一幅幅既有空間距離,又有時間距離的多層次的藝術(shù)圖景。

  宋高宗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顏亮率兵南侵,一度占領(lǐng)了軍事要地瓜州鎮(zhèn),并準備從此渡江。南宋將領(lǐng)劉 、虞允文等奮力抵抗,打敗金兵的進攻,金主完顏亮也在戰(zhàn)斗中被亂箭射死。“樓船夜雪瓜州渡,”就是歌頌這次戰(zhàn)斗的勝利。同年秋天,金兵還侵占邊防重鎮(zhèn)大散關(guān),也被南宋部隊擊潰?!拌F馬秋風(fēng)大散關(guān),”表現(xiàn)了將士們驅(qū)馳戰(zhàn)馬,揮動金戈,迎著秋風(fēng),英勇奮戰(zhàn)大散 關(guān)的豪邁氣概。這兩句詩的概括力很強。從地點看,一個在東南,一個在西北;從時間看,一個在冬天,一個在秋天;從作戰(zhàn)方式看,一個為水戰(zhàn),一個為馬戰(zhàn),既記敘了南宋軍隊打敗金兵的歷史事實,又包含了詩人對當(dāng)年戰(zhàn)斗生活的回憶。

  二是能引發(fā)讀者的想象,填補詩中藝術(shù)的“空白”。意象的密集,為讀者拓展了自由聯(lián)想的余地。如黃庭堅的《寄黃幾復(fù)》: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fēng)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作者原注:乙丑年德平鎮(zhèn)作。乙丑為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的黃庭堅監(jiān)德州德平鎮(zhèn)。黃幾復(fù)是作者少年時的好友,他們于熙寧九年(1076年)同科出身,在京師歡聚后,十載未曾見面,作者思念心切,作詩贈之。這首詩前四句寫少年交游,別后懷念;后四句稱贊黃幾復(fù)清貧好學(xué),有治國救民的才能,卻得不到重用,并為之鳴不平。全詩用了《左傳》、《史記》等好幾個典故,使詩意婉轉(zhuǎn)曲折,但其中最有名的要數(shù)三、四句,《王直方詩話》引張來的話,稱之為“奇語”。

  其實,詩人選用的“桃李”、“春風(fēng)”、“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等名詞或名詞性詞組都是人們熟悉的事物,稱不上“奇”。但這些意象的密集,可以引發(fā)讀者一連串的想象。當(dāng)年,他們在京城相聚,在“桃李春風(fēng)”中飲酒賦詩,高談闊論,何等的得意;分別十年期間,彼此飄泊江湖,每當(dāng)風(fēng)雨之夜,面對孤燈,互相思念,夜不能寐,又是何等的凄涼!這十四個字中,歡樂和悲哀、快意和失意、歡聚和離別交織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照,耐人尋味不已。

  三是能深化詩的意境,增添詩的美感。如杜茍鶴的《送友游吳越》:

    去越從吳過,吳疆與越連。

    有園多種桔,無水不生蓮。

    夜市橋邊火,春風(fēng)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經(jīng)年。

  友人到吳越游覽,詩人寫詩相送,并向他介紹吳越的風(fēng)土人情和自然風(fēng)光。詩的五、六句描畫的一幅色彩鮮明的風(fēng)俗畫,也是采用意象并置的手法,省略了關(guān)聯(lián)詞語,擴大了詩歌的容量,深化了詩歌的意境。

  第五句寫夜景。橋邊夜市是江南水鄉(xiāng)的一大特色,詩人獨取一個“火”字,烘托出夜市的繁華、興旺。這跳動的火光,和朦朧的夜色、橋下的流水交相輝映,多么富有詩情畫意!第六句寫晝景。寺廟星羅棋布又是江南一大特色。在怡人的春風(fēng)中,寺外游船如織,寺內(nèi)煙火繚繞,多么令人神往!

  總之,意象之間的巧妙組合,靈活變化,是古代詩人們常用的手法。溫庭筠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商山早行》)引來多少的贊譽。梅堯臣說它“道路辛苦, 愁旅思,豈不見于言外乎”④,李東陽進一步指出“人但知其能道 愁野況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閑字”⑤。所謂的“不用一二閑字”,就是指全用實體性名詞,一個意象接著一個意象,一個畫面跟著一個畫面,造成意象的密集,省略句中的連接成份,使詩更加凝煉、含蓄。宋代文學(xué)家歐陽修有意學(xué)習(xí)這種手法,在《送張至秘校歸莊》中寫了“鳥聲梅店雨,柳色野橋春”一聯(lián),終覺得不如溫庭筠的這兩句詩⑥。

  翻閱古人詩集,許多膾 人口的名句都是運用這種手法。如李頎的“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望秦川》)、顧非熊的“樓臺山色里,楊柳水聲中”(《經(jīng)河中》)、杜甫的“日月籠中鳥,乾坤水上萍”(《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廣州》、虞集的“杏花春雨江南”(《風(fēng)入松.寄柯敬仲》)等等,都用不同的意象平置于句中,每一個意象都能使人聯(lián)想起,特定的情景,每一個意象都能激發(fā)讀者的情思,當(dāng)這些意象互相連 ,便展現(xiàn)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藝術(shù)天地,在這藝術(shù)天地中徜徉,使讀者流連忘返。

  因此,高密度的意象組合,使詩的脈胳精細,使詩的質(zhì)地厚實,使詩的容量增大,并使詩的意境得以拓展。

【注釋】

  ①見《詩品》;

  ②見《昭昧詹言》;

  ③轉(zhuǎn)引自《中國歷代詩話選》,岳麓書社,1985年版,第二冊283頁;

  ④《六一詩話》,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3年版,10頁;

  ⑤見《懷麓堂詩話》;

  ⑥轉(zhuǎn)引自《王直方詩話》,《中國歷代詩話選》332頁。

 

王維詩的繪畫美

蘇東坡在《書摩詰藍田煙雨圖》中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睂ν蹙S的詩畫藝術(shù)給予高度的評價。

詩和畫是藝術(shù)園林的姊妹花,王維深諳此道。他善于吸收繪畫的技法,在線條、角度、層次、疏密、虛實、鋪色等方面下功夫。

線條。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這兩句詩美在線條的組合變化上?!按竽笔且桓鶛M線,“孤煙”是一條直線,“長河”是二道斜線,“落日”是一個弧線圓形,它們和諧地配合在一起,構(gòu)成了富于立體感的視覺形象。

角度。如“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埃ā逗唾Z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作》),描寫宮殿的宏偉和帝王的尊貴。從角度看,上句寫仰角鏡頭,下句是俯角鏡頭,一仰一俯,展現(xiàn)了大唐帝國不可一世的威嚴和氣派。

層次。如“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寫得極有層次。有遠景,有中景,也有近景。這是作者在雨后極目四野所看到的景物。遠處是一抹青山,淡中泛綠;稍近處,碧峰高聳,顯得雄偉挺拔;再近處,有閃光的流水,整齊的田疇……

疏密。如“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漢江臨泛》),前兩句寫眾水交匯浩蕩無際,可謂“密不插針”后兩句寫江流遠去,好象一下子流到天地之外,重重迭迭的青山也時隱時現(xiàn),若有若無,留下一大片空白,又可謂“疏可走馬”。

虛實。如“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終南山》),上句寫身在終南山中,回頭一望,白支紛紛聚合;下句寫遠望山上青靄繚繞,走近又沒有了。實中有虛,虛中有實,形象地描繪了高山大谷中云霞的變幻多姿。

鋪色。如“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燃。”(《輞川別業(yè)》),綠草紅花,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以獲得鮮明、醒目藝術(shù)效果。再如《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彪m然,字面上看不到色素,但后兩句寫傍晚的日光穿過密林的空隙,返射進來,照在一片青苔上,橙紅翠綠,鮮艷奪目,從間接描寫中透露色彩美。

王維還善于捕捉形象,刻劃事物的形狀和特征。如《欒家瀨》:“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fù)下。”此詩描寫欒家瀨秀麗的景色?!帮S颯”寫秋天雨絲的連綿和雨聲的細密;“淺淺”狀流水的清洌和水聲的輕快。后兩句攝取白鷺被石上激濺的水珠驚起而復(fù)下的鏡頭,別具情趣,猶如一幅工筆畫,給人以美的感受。

誠然,王維的詩并不是單純的“風(fēng)景畫片”。只要我們了解王維的身世,就知道詩人在宦海沉浮,歷盡風(fēng)波之后,隱居藍田,返歸自然,追求的是寧靜的生活。因此,詩中流露出一種淡泊、閑適的感情。雖為“景語”,實為“情語”。這種“詩情”和“畫意”的結(jié)合,就是情和景的結(jié)合,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詩從肺腑出

蘇軾《讀孟郊詩》云:“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币馑际窃姼璞囟ㄒ獜男牡琢鞒觯挥袃?nèi)心流露的詩才能感動讀者。蘇軾用這淺顯明白的詩句稱贊孟郊的詩富有真情實感。

  孟郊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十分嚴肅認真。他的詩不論反映社會生活,還是描繪自然景物,都表達了一種真誠而執(zhí)著的感情。描寫游子思歸的《游子吟》,千百年來引起無數(shù)讀者的共鳴。此外,《歸信吟》、《游子》等類似題材的詩也寫得十分精彩,短小的篇幅中蘊含著豐富、深刻的內(nèi)涵。如《歸信吟》:

    淚墨灑為書,將寄萬里親。

    書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詩人將眼淚伴著墨水揮就的書信寄給萬里之外的親人,似乎自己的魂魄也帶走,剩下的僅是孑然一身。詩句不用典故,也不用比興,以質(zhì)樸的語言,真切地表達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感染力很強。再如《聞?wù)琛罚?/strong>

    杜鵑聲不哀,斷猿啼不切。

    月下誰家砧,一聲腸一絕。

    杵聲不為客,客聞發(fā)自白。

    杵聲不為衣,欲令游子歸。

  自古以來,描寫“聞?wù)琛鳖}材的詩作不少,這是由于凄楚而哀怨的砧聲,牽動著游子思鄉(xiāng)的離愁。特別是夜深人靜之時,一聲聲,一陣陣,從遠而近,從近到遠,縈繞于游子的耳邊,他們不禁熱淚盈眶,徹底難眠。

  這首詩用對比手法開篇,說“杜鵑”、“斷猿”的鳴聲雖然令人斷腸,但砧聲比之更悲涼。通過對比、襯托,寫出自己“聞?wù)琛钡母惺?。后四句多層次、多?cè)面地具體描寫砧聲。它使多少游子愁白了頭,又萌發(fā)了多少思婦盼望親人歸來的思緒!

  以上例舉的孟郊詩作之所以真摯動人,其根本原因是說真話,抒真情,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從心靈深處流出,都是內(nèi)心感情的迸發(fā)。

  翻開唐人詩集,從肺腑流出的詩比比皆是。岑參的《逢入京使》也是用“賦”的手法直抒胸臆,猶如一泓晶瑩透亮的泉水,沁人心脾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詩人奔赴邊塞途中,與將要入京的使者相逢。此時此刻,心中有千言萬語要傾訴,無奈騎在馬上,沒有紙,也沒有筆,只好托這位使者給家人捎個“平安”的口信。沈德潛評論說:“人人胸臆中語,卻成絕唱?!雹?/strong>

  高適的《除夜作》也是情意真摯的佳作: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期又一年。

  這首詩抒發(fā)除夕的感受。除夕,照理說是萬家團圓的日子,而詩人此刻正遠離家人,獨在異鄉(xiāng),面對著“旅館寒燈,”孤寂凄涼之意油然而生。詩的后兩句說,故鄉(xiāng)的親人此時正在想念千里之外的我,不知不覺,新年已到來,自己的“霜鬢”上又添了白發(fā)!胡應(yīng)麟評論這一對句說:“對結(jié)者須意盡。……高達夫‘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添著一語不得乃可?!雹谶@里所謂的“意盡”指詩意的完整,“添著一語不得乃可”,指語言的精煉。

  古代詩人們對詩歌要抒發(fā)真情實感,不可違心而作有許多精辟的見解。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把“情深而不詭”作為文學(xué)作品的第一條基本原則③。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雹芤庵^詩歌要打動人心,首先要有真摯的感情。他還用“根情,苗言,華聲,實義”⑤的比喻,形象地闡明“情”在詩中的重要地位。他認為,感情好比樹的根,語言好比樹的葉,聲律好比樹的花朵,“比興”等六義則是樹的果實。沒有根,樹就不能成活;沒有感情,詩也失去了生命。葉燮說:“詩是心聲,不可違心而出,亦不能違心而出?!娜缛赵拢湓娙缛赵轮?,隨其光之所至,即日月見焉?!雹匏J為,詩應(yīng)該是發(fā)自詩人內(nèi)心的聲音,決不能“違心”而作。況周頤說:“真字是詞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⑦

  的確,凡是優(yōu)秀的詩作,盡管它們的題材不同,內(nèi)容不同,風(fēng)格不同,但“情真景真”則是共同的特征。

  李白寫詩,豪放不羈,縱橫馳騁?;蚺d會淋漓,或嬉笑怒罵,篇篇都用火一般的激情去感染讀者。試看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這首詩寫自己在五松山下荀媼家投宿時的所見、所聞、所感,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真摯感情。這里的“景”是山村月夜的實景,“情”是詩人內(nèi)心的真情,不事雕琢而韻昧深長。詩的最后兩句借用韓信受恩于漂母的典故,表達自己受到荀媼熱情款待后的慚愧心情。李白的性格是高傲的。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⑧,又能“一醉累月輕王侯”⑨,對那些達官貴人不屑一顧,而對荀媼這位普通的山村婦女,卻是這般恭敬而真誠,這是多么難能可貴。

  杜甫生活在動亂的年代。他熱愛祖國,關(guān)心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在詩歌中。他的詩體現(xiàn)了高度的人民性,閃爍著現(xiàn)實主義的藝術(shù)光輝,《春望》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

  公元七五七年三月,杜甫潛居在被安史叛軍攻占的長安。面對明媚的春光,詩人不由觸景生情。詩的開頭兩句寫國家破殘,但山河依舊;春到人間,滿城草木,仍是一片蔥蘢。三、四句感嘆時局動蕩,春花也似乎伴人落淚;悵恨與家人離別,鳥兒也好象與人一樣感到心驚。五、六句寫烽火四起,家書難得。最后兩句寫自己搔首徘徊,以致梳不成髻,別不成簪。憂國憂民之情,躍然紙上。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雹庠诙旁娭?,反映勞動人民不幸遭遇的篇章很多。如《三吏》、《三別》、《兵車行》、《前后出塞》等等,不僅從各個角度表達人民在戰(zhàn)亂中的痛苦呻吟,而且憤慨地揭露了貧富懸殊的社會現(xiàn)象。“富家廚肉臭,戰(zhàn)地骸骨白”⑾、“高馬達官厭酒肉,此輩杼軸茅茨空”⑿,這些詩句無不飽蘸著詩人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

  煙是從火中冒出的,泉是從地下涌出的。詩的感情與詩人的生活體驗、思想境界密不可分。杜甫如果不經(jīng)過顛沛流離的生涯,廣泛接觸勞動人民,也就不能寫出如此“渾涵汪茫,千匯萬狀”⒀的詩篇,也就不能獲得“詩史”的美稱。

  當(dāng)代詩人郭沫若說過:“詩的生成,如象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當(dāng)參以絲毫的矯揉造作。⒁這是他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驗之談,也是對詩的真諦的精辟論述。情真方能詩感人,從歷代詩人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我們不是強烈地感受到這一點嗎?”矯揉造作“的詩篇,即使涂脂抹粉,喬裝打扮,也掩飾不住其虛假浮淺的真面目,受到人們的唾棄。只有從肺腑里涌出的具有真情實感的詩,才是好詩,才能傳誦千古。

【注釋】

  ⑴《唐詩別裁集》,上海古藉出版社,1979年版,卷十九,644頁。

  ⑵見《詩藪》。上海古藉出版社,1979年新一版,內(nèi)編卷六,111頁。

  ⑶《文心雕龍.宗經(jīng)》,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8年北京第一版,上冊,23頁。

  ⑷見白居易《與元九書》。

  ⑸同上。

  ⑹見葉燮《原詩》(外篇上),引自《清詩話》,上海古藉出版社,1963年版,下冊,597頁。

  ⑺見《 風(fēng)詞話》卷三,轉(zhuǎn)引自《古人論寫作》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147頁。

  ⑻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⑼李白:《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⑽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⑾杜甫:《驅(qū)豎子摘蒼耳》。

  ⑿杜甫:《歲晏行》。

  ⒀見宋祁《新唐書》。

  ⒁見《沫若文集》第十卷《論詩三札》。

結(jié)句當(dāng)如撞鐘

古人寫詩,對結(jié)句極為重視。姜夔說:“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馬。”①謝榛說:“結(jié)句當(dāng)如撞鐘,清音有余?!雹趦烧叨加帽扔髡f明結(jié)句的重要性。前者認為,結(jié)句要有氣勢,象攔截奔跑的快馬一樣,嘎然而止。后者認為,結(jié)句要有回味,象撞擊銅鐘一樣,余音繞梁,不絕于耳。

  詩的結(jié)句有多種形式。有“以景結(jié)”,有“以情結(jié)”,有“以理結(jié)”,也有“以問答結(jié)”。

  “以景結(jié)”是詩人們常用的手法。沈義父在《樂府指迷》中說:“結(jié)句須要放開,含有余不盡之意,以景結(jié)情最好?!边@種手法的特點是,在情似盡而實未盡之時,忽然撇開“情”而寫“景”。表面上看,句和句之間似乎不能銜接,仔細品味,從畫面顯示的“景”和詩中的“情”不但妙合無垠,而且給人以無窮的回味。如王勃的《山中》: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fēng)晚,山山黃葉飛。

  這首詩寫游子思歸。開頭兩句直抒胸臆,說自己離家已久,渴望回鄉(xiāng),但這個夙愿很難實現(xiàn)。面對奔流不已的大江,詩人感到無限的悲傷,仿佛眼前的江水也停滯不前了。接下去,詩人并沒有進一步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轉(zhuǎn)而描繪山中蕭瑟的秋景。其實,作者寫景的目的還是為了抒情。那在秋風(fēng)中飄零的黃葉,不就是漂泊天涯的游子的象征嗎?

  再如元稹的《西歸絕句》:

  五年江上損容顏,今日春風(fēng)到武關(guān)。

   兩紙京書臨水讀,小桃花樹滿商山。

  元和五年(810年),詩人因得罪朝中權(quán)貴,被貶江陵。三年后徙唐州。元和十年(815年)春,被召回長安。當(dāng)時,作者的好友李復(fù)言、白居易都捎來報喜的書信。他捧著“兩紙京書”,臨水而讀,不由感慨萬分,揮筆寫下這首絕句。

  詩的首句寫自己長期外貶的痛苦,“損容顏”三字,包含著多少辛酸和苦楚。次句說,王命召還,如沐春風(fēng)。最后以商山春色作結(jié),歡樂之情,躍然紙上。

  唐代詩人王昌齡是創(chuàng)作七言絕句的高手。楊慎說他的絕句“無一篇不佳”③,沈德潛稱贊說:“龍標(昌齡)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玩之無盡,謂之唐人騷語可。”④他也擅長“以景結(jié)情”的手法。如: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guān)山離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保ā稄能娦衅呤住菲涠┻@是一首邊塞詩。詩的前幾句說,隨著琵琶聲起舞,不論換上什么曲調(diào),總牽動戍邊士兵們思鄉(xiāng)的情懷,令人心煩意亂。結(jié)句筆鋒一轉(zhuǎn),出現(xiàn)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畫面,將這種思鄉(xiāng)的感情推向高潮,讓讀者回味無窮。

  “西宮夜靜百花香,欲卷珠簾春恨長。斜抱云和深見月,朦朧樹色隱昭陽?!保ā段鲗m春怨》)這是一首宮怨詩。夜深人靜之際,一位宮女斜抱“云和”(一種琴瑟),遙望著朦朧樹影掩映著的昭陽殿(皇帝所在之處),心中充滿著期待、憂傷的感情。

  “搖曳巴陵州渚分,清江傳語便風(fēng)聞。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保ā栋土晁屠钍罚┻@是一首送別詩。結(jié)句用日暮時分水天一色的景物,襯托對友人的依戀和惜別。

  以上例舉的都是“以景結(jié)”較為成功的詩。

  和“以景結(jié)”不同,“以情結(jié)”用其奔放的感情使讀者引起心靈的共鳴。如李白的《楊叛兒》:

    君歌《楊叛兒》,妾勸新豐酒。

    何許最關(guān)人?  烏啼白門柳。

    烏啼隱楊花,  君醉留妾家。

    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凌紫霞。

  這首詩描寫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從唱歌寫到勸酒,從勸酒寫到酒醉,從酒醉寫到留宿。詩的結(jié)句寫沉香在博山爐(一種作重迭山形的香爐)中燃燒起熊熊火焰,火焰又化為煙霧,雙雙一氣,騰入云霞,暗喻彼此之間的戀情之熾熱。大膽率直,顯示出李白獨有的豪放的風(fēng)格,真有“撞鐘”之感。

  元稹的《春曉》的結(jié)句雖沒有《楊叛兒》那樣濃烈,但也給人“情不盡”的感覺: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聞花氣睡聞鶯。

    兒撼起鐘聲動,二十年前曉寺情。

  春天拂曉之時,天色微明。詩人一覺醒來,在醉意朦朧之中,似乎聞到花香,聽到鶯啼。此刻,他的心情安閑、平靜。忽然,一只小狗無意中撼起一陣鐘聲,一下子攪亂他平靜的心境,不由回憶起二十年前的一段舊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呢?詩中沒有明說,讓讀者去想象。

  “以理結(jié)”偏重于議論。如白居易的諷諭詩,往往是“ 辛顯其志,”用精辟的議論,概括詩歌的主旨?!队^刈麥》結(jié)尾云:“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從農(nóng)民的艱苦勞動而不得溫飽,聯(lián)想到自己尚有“三百石”的俸祿,年終還“有余糧,”不由感到慚愧?!洞寰涌嗪返慕Y(jié)尾表達了同樣的內(nèi)疚:“念彼深可愧,自問是何人?”《輕肥》的結(jié)尾云:“是歲江南岸,衢州人食人!”奇峰突起,一針見血地鞭撻了當(dāng)時社會的腐敗和黑暗。

  宋詩中“以理結(jié)”的詩更多,其中不乏佳作。如陳師道的《絕句四首》其四:

  書當(dāng)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詩中說,精彩的好書一讀便盡,知心的朋友盼都盼不來,世上的事情常常如此,現(xiàn)實和愿望互相矛盾,一生中真正開懷大笑的日子能有幾回?雖然講的都是“理”,但警策動人,仍給人以啟迪。

  此外,還有的詩詞以問語或以答語結(jié)句。

  以“問語結(jié)”,即在詩詞的結(jié)句提出疑問,讓讀者思索。如沈 期的《雜詩三首》其三: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征夫思婦是古老的題材。這首詩即有翻出新意。特別是中間兩聯(lián),寫閨中少婦和軍中征人同對一輪明月,倍增相思之情,年年如此、日日如此。最后兩句說,誰能率領(lǐng)大軍攻下敵人的龍城,使兩地相隔的征夫思婦得以團圓呢?寫閨怨而不作怨語,以問句作結(jié),令人回味不已。

  以“答語結(jié)”,即在結(jié)尾處自答、自問。自問,以引起讀者注意。自答,以點明作者本意。如丘為的《登潤州城》:

    天末江城晚,登臨客望迷。

    春潮平島嶼,殘雨隔虹霓。

    鳥與孤帆遠,煙和獨樹低。

    鄉(xiāng)山何處是?目斷廣陵西。

  開頭兩句寫登臨潤州城的時間及感受。中間四句,描給登臨所見:春水漲潮,煙波浩淼,殘雨未停,虹霓凌空,飛鳥隨孤帆遠去,煙霧將樹木掩映,在遠景,也有近景,頗為壯麗。結(jié)句一問一答,點明思鄉(xiāng)的主題,全詩結(jié)構(gòu)縝密,對使工整。

  俗語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痹姷慕Y(jié)尾好壞,對整首詩影響極大。不論是“以景結(jié)”、“以情結(jié)”、“以理結(jié)”還是“以問答結(jié)”,只要弦外有音,味外有味,含蓄雋永,發(fā)人深思,都是好的結(jié)尾。

【注釋】

  ①《白石詩說》,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3版,33頁。

  ②《四溟詩話》卷一。

  ③《升庵詩話》,轉(zhuǎn)引自《唐人七絕選》,陜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27頁。

  ④《唐詩別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645頁。

 

讀詩和解詩

讀懂一首詩并非容易,讀后能理解作者的本意更難。怎樣才能正確領(lǐng)會詩的精神實質(zhì)呢?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這一理解和欣賞詩歌的方法。

  “以意逆志”,見于《孟子·萬章上》:“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意思是解釋詩歌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誤解詞句,也不要拘于詞句,而誤解詩的本意,用文辭之意加上自已的體會去推測作品,這才是正確的讀詩方法。孟子的“以意逆志”說不僅在當(dāng)時,直至后世都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

  有些作品運用比興等手法,作者之“志”隱而不顯,讀者可通過“以意逆志”的方法去理解其中的含意,如唐代詩人陳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大多是托物言志之作,如其中第二首:“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fēng)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痹姷那八木鋵懱m花、杜若生活在空寂無人的樹林里,紅花紫莖,鮮艷絕俗,壓倒群芳。后四句寫夕陽西下,秋風(fēng)裊裊,歲華搖落、芳意無成。詩人寫“蘭花杜若”的真正用意何在?如果結(jié)合陳子昂的生平遭遇,可以體會到詩人正是借花草的風(fēng)姿比喻自己的才華,又用花草的凋零,比喻自己年華的流逝,理想的破滅。

  在鑒賞詩歌時,有人往往抓住個別字句,將它們從詩中割裂出來,斷章取義地去解釋,或者就詞句的表面意思,曲解詩人的原意,這就不是“以意逆志”,而是“以文害辭”了。

  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云:“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边@兩句詩將尋常的羈旅之愁納入“除夜”這個特定時刻,表達游子思鄉(xiāng)的情懷,被譽為“客中除夜之絕唱”,但清人沈德潛卻認為石頭驛在江西新建,而作者的家鄉(xiāng)在江蘇金壇,“石城與金壇相距幾何,而云萬里乎?”言下之意,不應(yīng)該用“萬里”。這實在是一種迂腐的見解。詩歌的語言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用日常生活的常識去估測未免可笑。詩中的“萬里”不是空間上的距離,而是心理上的距離,“除夕之短”與“萬里之遙”恰恰形成強烈的時空對比,更能表達欲歸不得的惆悵,這何嘗不可?

  白居易《長恨歌》云;“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睂懱菩谠诎彩分畞y中倉皇奔蜀的情景。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峨嵋山在嘉州,與幸蜀路并無交涉?!币馑际翘菩谟汕厝胧?,并不經(jīng)過此地,因此,有人還提出將此句改為“劍門山下少人行”云云。其實,詩中“峨眉山”泛指蜀地之山,何必一定拘泥于文字,而歪曲作者之意呢?

  以上兩例表明,斷章取義,望文生義,只能為鑒賞詩詞制造障礙。有些本來不難弄清的詞句,經(jīng)過評說者深文周納,反而將意思搞糊涂了。

  因此,讀詩也好,解詩也好,必須把握孟子“以意逆志”的原則,應(yīng)盡量避免“以文害辭”的錯誤。

 

詩的“起承轉(zhuǎn)合”

寫詩,不一定遵循固有的法則,但也不是無“法”可循。特別是律詩、絕句一類的近體詩,尤為明顯。有些詩論家根據(jù)前人的創(chuàng)作實踐,對詩的章法進行不少探討,從中尋找規(guī)律性的東西,元代人提出的“起、承、轉(zhuǎn)、合”就是對詩的結(jié)構(gòu)規(guī)律的總結(jié)。

  所謂的“起”,即詩的開始;“承”,即承上;“轉(zhuǎn)”是轉(zhuǎn)折;“合”為收合。劉熙載說:“起承轉(zhuǎn)合四字,起者,起下也,連合亦起在內(nèi);合者,合上也,連起亦合在內(nèi);中間用承用轉(zhuǎn),皆兼顧起合也。”①試看杜甫的五律《獨酌成詩》:

    燈花何太喜,酒綠正相親。

    醉里從為客,詩成覺有神。

    兵戈猶在眼,儒術(shù)豈謀身。

    苦被微官縛,低頭愧野人。

  詩的開頭兩句說,燈花爆,對別人來說,也許是喜慶的預(yù)兆,于我卻不相干;能喝上幾杯綠酒,便算是喜事了。這是“起”,點明“獨酌”的題意。三、四句說自己常在醉里作客他鄉(xiāng),醉里乘興作詩,這是“承”,從“酒”寫到“醉”,承接首聯(lián)。五、六句說,戰(zhàn)事未息,兵戈滿眼,儒生豈能獨善其身。這是“轉(zhuǎn)”,從“獨酌”引起身世的感慨。最后兩句說,自己苦于被微小的官職所束縛,不能拯救百姓而低頭自慚。這是“合”,抒發(fā)自己不能施展抱負的苦悶,總結(jié)全詩。

  此詩每兩句為一個單位,起承轉(zhuǎn)合,層次分明。詩中的“何”、“正”、“從”、“覺”、“猶”、“豈”等虛詞運用恰當(dāng),為全詩嚴謹?shù)慕Y(jié)構(gòu),發(fā)揮了應(yīng)有的作用。

  再如盧綸的七律《晚次鄂州》:

   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舊業(yè)已隨征戰(zhàn)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首聯(lián)寫舟抵鄂州,天已放晴,漢陽城雖已在望,但估計行程,尚需一天。這是“起”。三、四句寫“晚次鄂州”的所見所聞。“浪靜”承接“云開”,“潮生”呼應(yīng)“一日程”,透露出詩人即將到達目的地的喜悅之情,這是“承”。五、六句一轉(zhuǎn),抒發(fā)“悲秋”的情懷,既有身世的感慨,又有鄉(xiāng)思的惆悵。最后兩句寫自己的田園家計、功名事業(yè)都由于戰(zhàn)亂喪失殆盡,而江上仍傳來戰(zhàn)鼓聲聲,將愁思又推進一步,此為“合”。全詩選擇“晚次鄂州”這個特定的環(huán)境,表達復(fù)雜的、深沉的思想感情,詩味濃郁,耐人咀嚼。

  從以上列舉的五律、七律看,第一聯(lián)必須是“起”,以下三聯(lián),分別依次為“承”、“轉(zhuǎn)”、“合”。對于絕句來說,則第一句為“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轉(zhuǎn)”,第四句“合”。先看王維的五絕《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詩的首句說,紅豆生長于南方,次句借問春來又發(fā)出幾枝,第三句希望友人摘取,最后說,紅豆能引起人們的相思之情。四句詩,起、承、轉(zhuǎn)、合,十分清楚。紅豆,又名相思子。詩的題目為“相思”,既切物之名,又切詩之意,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懷念。

  再如薛濤的七絕《籌邊樓》:

   平臨云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

   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籌邊樓在成都西郊,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李德裕所建。詩的首句寫登臨之所見,“平臨云鳥”極言樓高,與云中鳥相平;“八窗秋”點明時令,兼寫四際景色,這是“起”。次句對首句作補充,一個“壓”字寫出籌邊樓的雄偉氣勢,這是“承”。第三句勸戒諸將不要起掠奪之心,這是“轉(zhuǎn)”。末句說,若能如此,可保邊頭安寧,這是全詩的收合。

  并不是所有的詩人都按“起、承、轉(zhuǎn)、合”的規(guī)律寫詩。有些作者不主張用固定的模式,桎梏人們的手腳,從而采取較為靈活的章法。律詩如李商隱的《淚》:

   永巷長年怨綺羅,離情終日思風(fēng)波。

   湘江竹上情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人去紫臺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

   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此詩的章法較為奇特。前面六句,一句一事,分別寫不同場合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眼淚”。首句寫失寵宮女之淚,是“怨淚”;次句寫離別情人之淚,是“思淚”。第三句至第六句都是用典。第三句寫娥皇、女英死別的“悲淚”;第四句寫百姓對羊祜感德的“傷淚”;第五句寫昭君身陷異城的“愁淚”;第六句寫項羽窮途末路的“恨淚”。最后兩句結(jié)出本意,說以上的諸類傷心之事,比之貧寒之士(青袍)迎送富貴之人(玉珂),都顯得遜色。只有這種忍羞含辱之淚是最傷心不過的。這首詩寫得無拘無束,并沒有按“起承轉(zhuǎn)合”的規(guī)律寫,但仍不失好詩。

  在絕句中,這種情況更多。有的絕句一句一絕,四句詩是四個獨立的意境。如無名氏《四時詠》:“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lián)P明輝,冬嶺秀孤松?!庇秩缍鸥Φ摹督^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都屬此類。還有的絕句只有“起”、“轉(zhuǎn)”、“合”,沒有“承”。如劉長卿《逢雪夜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币?、二句是平列的對句,沒有“起”、“承”的關(guān)系,只能說二句都是“起”。第三句是“轉(zhuǎn)”,第四句為“合”。

  總之,詩的章法應(yīng)該從詩的內(nèi)容出發(fā),不應(yīng)一成不變。清代詩論家沈德潛說:“所謂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雹谔岢匀坏乇磉_心中所要說的話。他還說:“若泥定此處應(yīng)如何,彼此應(yīng)如何,不以意運法,轉(zhuǎn)以意從法,則死法矣?!雹圻@種反對死守成法,主張“以意運法”的觀點無疑是正確的。只有“以意運法”,作出的詩才是好詩。

【注釋】

  ①見《藝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177頁。

  ②見《說詩 語》。轉(zhuǎn)引自《清詩話》。

  ③同上。

 

詩的構(gòu)思

  好的詩歌必定有好的構(gòu)思。

  所謂的構(gòu)思,是指詩人在創(chuàng)作前的一系列思維活動,即對詩的思想內(nèi)容、表現(xiàn)手法的全面設(shè)計。它包含主題的確立,題材的選擇,結(jié)構(gòu)的安排以及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等方面。歷來的詩人及評論家都十分重視詩的構(gòu)思,認為這是詩歌創(chuàng)作成敗的關(guān)鍵。黃溥說:“作詩固在有興,尤在構(gòu)思之精耳。思之既精,則神會意得,順理成章,不期工而工矣?!雹俳资f:“詩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雖多亦奚為?”②

詩的構(gòu)思來自生活。詩人在生活中產(chǎn)生創(chuàng)作的欲望、援筆寫詩時,必須對生活形象進行提煉和概括,使之成為藝術(shù)形象。構(gòu)思的過程,就是生活形象到藝術(shù)形象的過程。因此,構(gòu)思必須要下一番功夫,正如謝榛所說:“凡構(gòu)思當(dāng)于難處用工,艱澀一通,新奇迭出。”③突破了這個“難處,”才能使詩“新奇迭出,”具有藝術(shù)感染力。

  詩人對生活觀察的廣度以及思想的深度,直接影響詩的構(gòu)思。唐代五位詩人同詠慈恩塔的故事,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慈恩塔又名大雁塔,在長安城東南曲江附近。天寶十一年(752年)秋天,杜甫和高適、岑參、儲光羲、薛據(jù)一起登上這座古塔,眺望長安城的大好秋色。面對眼前美景,五位詩人都寫了詩,除薛據(jù)的詩沒有流傳下來以外,其余的四首詩都保留下來。雖然,這四首詩都是寫登塔所見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但由于各人的思想。經(jīng)歷及心境的不同,詩的構(gòu)思也不相同。

  比較高適、岑參和儲光羲的三首詩作,當(dāng)推岑參的《與高適、薛據(jù)同登慈恩寺浮圖》一詩為勝。當(dāng)時,岑參年僅三十八歲,在五人中年紀最輕,又到過邊塞,詩的氣魄宏大,不同凡響。他寫道:

    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fēng)。

    連山若波濤,奔走如朝東。

    青槐夾馳道,宮觀何玲瓏。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guān)中。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蒙蒙。

    凈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

    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這首詩分三個層次。開頭八句用比喻、夸張的手法,淋漓盡致地描繪了慈 恩塔的高度和氣勢,為第一層。中間十句寫登臨所見、所聞。所感,為第二層。這是全詩的重點。詩人縱目四望,只見東面的群峰似波濤奔走,南面的離宮玲瓏壯美,西面的秦關(guān)莽莽蒼蒼,北面的五陵蓊郁蔥蘢。最后四句以抒情作結(jié),為第三層。由于慈恩塔是佛塔,故登臨攬勝之余,忽悟“凈理,”不由萌發(fā)辭官而去,皈依佛門的念頭。

  杜甫的《同諸公登慈恩塔》作于岑參、高適等人之后,他從另一個角度來構(gòu)思:

    高標跨蒼穹,烈風(fēng)無時休。

    自非曠士懷,登慈翻百憂。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龍蛇窟,始出枝撐幽。

    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

    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蒼梧云正愁。

    惜哉瑤池飲,日晏昆侖丘。

    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

    君看隨陽雁,各有稻梁謀。

  當(dāng)時,唐王朝正處于安史之亂的前夕。表面上的繁榮掩蓋不了危機四伏、矛盾重重的現(xiàn)實。為此,詩人登臨古塔,極目遠望,不由感慨萬端。這首詩也可分為三個層次。開頭八句從塔的雄偉氣勢下筆,寫到自己并非曠達之士,登塔反而增加了無限的憂愁。接下去說,佛教之所以建筑這樣的高塔,其目的要把人們的思想引到很遠很遠的虛無境界。最后寫穿過龍蛇洞穴一般的階梯向上攀登,到達頂點才豁然開朗。

  詩的中間八句寫登臨所見。北斗星在頭頂高懸,銀河也仿佛發(fā)出潺潺的流水聲,駕駛?cè)哲嚨纳褛s著太陽奔跑,主管秋天的神隨著秋風(fēng)又回到人間……詩人通過一連串想象,點明登塔的時令是秋天,時間在黃昏,為下面的寫景作鋪墊。站在塔頂,俯瞰大地,只見秦山破碎,涇渭難辨,連皇城也是一片朦朧。這幾句既是暮色蒼茫時的自然景色,也是唐王朝政治昏暗、窮途末落的衰敗寫照,可謂景中有情,融情于景,這正是其他幾位詩人不能企及的地方。

  最后八句寫自己的感慨。詩人想起初唐的英明皇帝唐太宗時的開明政治已不復(fù)存在,而唐玄宗又象周穆王西巡和王母日夜歡宴于瑤池一樣,沉緬酒色,不理國事。如今,賢明之人象黃鵠哀鳴著離開朝廷,趨炎附勢之徒如候鳥那樣,追逐著私欲,為個人謀算。

  岑參的詩旨在描寫寺塔,表達了消極出世的思想。杜甫的詩則從政局動蕩,憂國憂民的角度來構(gòu)思,故比岑詩高出一籌,在登慈恩塔諸詩中為壓卷之作。

  以上談到構(gòu)思的性質(zhì)、作用,那末,怎樣才能有好的構(gòu)思呢?這是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首先要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清代葉燮說:“人未嘗言之,而自我始言之,故言者與聞其言者誠可悅而永也?!雹苓@話很有道理。如表現(xiàn)送別主題的詩,倘若在構(gòu)思上不有所突破,很容易寫成一般化的平庸之作。但李商隱的《板橋曉別》卻不同:

   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

   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

  詩的后兩句用“水仙乘鯉魚離去,芙蓉竟難過得一夜流淚”的比喻,表現(xiàn)惜別的情懷,讀來新穎別致。雖然,詩人運用神話傳說及典故,但毫無艱澀難懂之感,并能激發(fā)讀者美麗的 想,在送別詩中堪稱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作品。

  《紅樓夢》第六十四回中,曹雪芹借寶釵之口,有一段話贊揚林黛玉的《五美吟》,并對詩的創(chuàng)新提出見解:

     做詩不論何題,只要善翻古人之

   意。若要隨人腳蹤走去,縱使字句精

   工,已落第二義,究意算不得好詩。

   厖今日林妹妹這五首詩,亦可謂命

   意新奇,別開生面了。

  林黛玉的《五美吟》,分別詠古代的五位美女。她們是西施、虞姬、明妃、綠珠和紅拂。雖然,古人題詠甚多。但林詩在構(gòu)思上另辟新意,給人不落俗套的感覺。如《西施》云:“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睔v代以詩歌形式評價西施大致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西施是“亡吳”的“尤物”,一是認為西施是“救越”的“功臣”。這首詩卻從西施葬身江底的悲慘結(jié)局入手,感嘆紅顏薄命,竟不如東村的丑女能白頭浣紗,終其一生,暗寓自己身世的傷感。故寶釵說林黛玉的詩“命意新奇,別開生面”。

  其次,要具有概括能力。好的構(gòu)思,必須用生動的藝術(shù)形象,對生活進行高度的概括,給讀者留下回味的余地。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

    歧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這是杜甫晚年寫的一首七言絕句。當(dāng)時,詩人流落在長沙,而開元年間著名的歌唱家李龜年也淪落至此。在暮春的一天,他們相逢了。撫今追昔,彼此有無限的感慨。激動之余,詩人揮筆寫下這首詩。表面上看,這首詩僅說過去的經(jīng)常見面的今日和忽然相逢,似乎沒有什么感嘆。但細細體味,便會欽佩詩人高度的概括能力。“歧王宅”、“崔九堂”如今安在?這個“尋常見”、“幾度聞”的太平盛世也一去不再復(fù)返,在今天的飄泊之中,又逢“落花時節(jié)”,彼此的心中有多少的悲涼!蘅塘退士孫洙評論說:“世運之冶亂,年華之盛衰,彼此之凄涼流落,俱在其中。少陵七絕,此為壓卷?!雹?/strong>

  再其次,要具備想象能力。好的構(gòu)思,還必須馳騁想象,以奇制勝,以情動人。如李賀的詩,在構(gòu)思上有獨特的風(fēng)格。嚴羽曾用“瑰詭”兩字加以形容⑥。他的不少作品從歷史、神話、傳奇的題材中煉取主題,充滿浪漫主義的色彩。如《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

    老夫饑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榛子,杜鵑口血老夫淚。

    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雨風(fēng)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

    村寒白屋念嬌嬰,古臺石磴懸腸草。

  這首詩是反映采玉工人的艱辛和痛苦的生活。當(dāng)時,官府為了滿足統(tǒng)治者荒淫奢侈的生活,驅(qū)使大量的役夫到盛產(chǎn)一種名曰“水碧”精品的藍溪去采掘。役夫們不僅忍饑挨餓,而且時常受到死亡的威脅,無情的溪水曾吞噬過無數(shù)役夫的生命。對此,詩人感到無限的悲憤。詩的開頭兩句,單刀直入地揭露了采玉的目的是為了琢作“步搖”(古代貴婦人的一種華貴首飾),以博得統(tǒng)治者的歡心。一個“徒”字蘊含著詩人多少的不滿之情。接下去,詩歌通過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采玉工人的艱苦生活以及勞動場面、心理刻劃的描寫,將他們的悲慘命運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從而激發(fā)人們對豪門貴族的憎恨。這是血的控訴,也包涵著詩人對勞動者同情的眼淚。

  比李賀稍早的唐代詩人韋應(yīng)物也寫過一首內(nèi)容相同的詩,題為《采玉行》:

    官府征白丁,言采藍溪玉。

    絕嶺夜無家,深榛雨中宿。

    獨婦餉糧還,田荒舍南哭。

  和李賀詩比較,這首詩純用白描手法,直書其事。詩的一、二句寫官府強拉百姓,藍溪采玉,三、四句寫役夫雨中夜宿,無家可依,最后兩句寫役婦送飯返家,痛哭田荒,既寫采玉的艱辛,也寫到采玉帶來的嚴重后果。雖然,這首詩簡明扼要,事實具體,但遠不如李賀的詩寫得鮮明、尖銳,真切動人。可見豐富的想象對詩的構(gòu)思極為重要。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要使詩歌有好的構(gòu)思,必須具有創(chuàng)新的能力、概括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要在生活中認真觀察、深入研究、不斷思考、刻苦學(xué)習(xí)。詩的構(gòu)思是一種發(fā)現(xiàn),世間上每一發(fā)現(xiàn)都不是輕而易舉的,詩的發(fā)現(xiàn),同樣要付出艱苦的勞動。唐代詩人白居易用“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發(fā)早衰白”⑦來表達自己“苦學(xué)力文”的情況,是很有代表性。因此,不經(jīng)過艱苦的勞動,就不會有好的構(gòu)思,也不會寫出好詩。

【注釋】

  ①見《詩學(xué)權(quán)輿》卷六,轉(zhuǎn)引自《古典詩論集要》,齊魯書店,1991年版,141頁;

  ②見《白石詩說》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2年版,28頁;

  ③見《四溟詩話》;

  ④見《原詩》,轉(zhuǎn)引自《清詩話》,上海古籍出版社,567頁;

  ⑤見《唐詩三百首》,中華書局,1959年版,卷八,第5頁;

  ⑥見《滄浪詩話》;

  ⑦見《元九書》。

 

靈感的奇跡

寫詩的人都有體會,有時,不管你如何冥思苦想,耗盡心血,仍寫不出詩來,好象荒漠中的跋涉者,歷盡艱辛,仍找不到一片綠州。有時,你的思想突然觸發(fā)一種激情,茅塞頓開,左右逢源,詩句便從你的筆底涌出。

  這就是靈感的奇跡。

  古代詩人們對“靈感”深有體會。貫休說:“幾處覓不得,有時還自來”,生動地敘述了詩歌創(chuàng)作中靈感突然降臨的情景。蘇軾說:“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難摹”,巧妙地將寫詩比喻成追捕逃犯一樣,要速戰(zhàn)速決,不然,腦海中的印象一旦消失,便再也難以描摹。杜甫曾用“詞源倒傾三江水”形容靈感來到之時詩思洶涌的情景,鄭板橋則說“興到千篇未是多”。

  靈感具有幾個明顯的特征。

  一是創(chuàng)造性??梢哉f,靈感是詩的“催化劑”,它能使人在“山重水復(fù)疑無路”的情況下,出現(xiàn)“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景,思想有了飛躍,從而創(chuàng)造出新的意境。據(jù)說,唐代詩人錢起上京應(yīng)試時,主考官命題《湘靈鼓瑟》,他寫了十句,揣摩再三,找不到合適的結(jié)句。這時,一陣寒風(fēng)從窗外吹來,他頓時有了靈感,揮筆寫下“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這兩句將全詩的意境由此拓展,從聽覺上看,瑟聲嘎然而止,由喧鬧轉(zhuǎn)為靜謐,從視覺上看,籠罩詩中神話般的幻景漸漸消散,顯路出江上青峰,令人賞心悅目。

  二是突發(fā)性。靈感的出現(xiàn)往往是突然的、閃電式的。它一下子闖進你的思想領(lǐng)地,倘若不及時把握,也可能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冷齋詩話》卷四記載,宋代潘大臨有一次閑居而臥,聽到林間風(fēng)雨聲,靈感突然降臨,欣然在墻壁上題詩:“滿城風(fēng)雨近重陽……”這時催租人來到,意興遭到破壞,靈感也消失了,再也寫不下去。

  三是偶然性。靈感什么時間來,總是不確定的。“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許多時候,靈感的到來帶著較大的偶然性。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都可以突然觸發(fā)神經(jīng),產(chǎn)生靈感,使你得到長期以來欲得而沒有得到的東西,有時,甚至一個夢境也使你獲取創(chuàng)作的靈感,如歐陽修的《夢中作》:“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本褪沁@樣誕生的。

  靈感來自生活。有人說,生活是柴,靈感是點燃的火柴,詩便是火。誰的生活感受積累多,產(chǎn)生靈感的條件也就越多。詩人只有深入生活,勤奮寫作,靈感之神便會降臨到你的面前,就會叩擊你心靈的門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