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表演藝術(shù)家閆立品唱段薈萃
閻立品(1921年2月7日—1996年8月11日)女,原名閻桂榮,豫劇五大名旦,著名豫劇表演藝術(shù)家。河南省封丘縣人。生在河南省封丘縣仝蔡寨村。她的父親閻彩云是清末民初著名豫劇男旦。
家鄉(xiāng)是一個瘠土貧困之鄉(xiāng)。天不下雨,遍地是白茫茫的鹽堿地,難長莊稼;一旦下雨,又是一片汪洋。黃河在境內(nèi)改道,風(fēng)起時流沙滾滾,風(fēng)停后聚沙成丘。人民饑寒交迫,多逃亡他鄉(xiāng)。
她家世代務(wù)農(nóng),家境貧寒。老祖?zhèn)冃崭?,無后,收養(yǎng)荊隆宮閻姓為嗣。后來,認姓歸宗。她的祖父閻樹生,兄妹三人,她二爺學(xué)得一手好畫,專為廟宇畫壁畫,云游他鄉(xiāng)不知去向;她的姑奶奶嫁到開州,去而未返。祖母劉氏,娘家住順河街,是貧農(nóng)。父輩兄妹三人,伯父閻彩棟,伯母陳氏陳寨人,生梅英、秋玉、來英三女。父親閻彩云,母親李青枝,生她姐弟三人。她的姑姑被賣給一個在鄭州做裁縫的湖北人,一去音信皆無。
她的外祖父李全,弟兄二人,本縣朱莊人,是佃農(nóng)。他為人忠厚善良,一輩子吃苦耐勞,在一次為東家送糧途中,被車軋傷了腿。在她家困難時期,母子們經(jīng)常住在外祖父家,依靠外祖父生活。二外祖父流落開封,拉洋車,在閻立品姐弟學(xué)戲時,他也不時周濟他們。
閻立品的父親閻彩云生于1894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二)。因家境貧寒,閻立品的祖父萬般無奈之下,含淚送兒子到天興班學(xué)戲,并答應(yīng)兒子讓他入老墳。
舊社會“戲子”被看成是不能入老墳的從業(yè)者,即使是“戲子”的近親密友亦為恥辱。更甚者,污其為“無賴之徒”,非匪即盜。這些都是鄙視之說,是不實之詞。
天興班是封丘縣清河集(舊屬祥符縣)許家辦的科班。許家有錢有勢,弟兄有在祥符縣當差的。據(jù)說一共辦班八期,閻彩云是第三科學(xué)徒。這科教師有名演員孫延德(白酥瓜)、林妮、王福成。天興班培養(yǎng)出許多豫劇名演員,如:二科學(xué)徒王致安(貫臺王),拿手戲是《胡迪罵閻》、《臨潼山》、《送京娘》、《斬子》、《哭頭》。
還有二科學(xué)徒李德魁,他非一般名丑,當時開封人民會場,一般名角也很難叫滿座,他卻能叫滿座。他的代表戲有《卷席筒》、《老少換》、《打砂鍋》。
第三科培養(yǎng)出來的名演員很多,其中李劍云(狀妞)、閻彩云(二哥)、林黛云(連重)、時倩云(小根),這“四云”男旦最出名??上Ю顒υ坪茉缛旧鲜群茫ㄎ酒罚瑝牧松?,他也曾在開封辦過科班,最后貧困交加,死于鄭州銘功橋下。
李劍云脫離舞臺后,只有閻彩云能接他的戲?!八脑啤敝校挥虚惒试频乃囆g(shù)生涯最長,影響最大。閻彩云專攻刀馬帥旦,兼演花旦、正旦。他繼承了老派刀馬武功的傳統(tǒng)表演,一動一靜、一招一式從不越軌。其身段靈活矯健,唱腔古樸。閻彩云一生教過很多學(xué)生,自山西太原回河南省戲校任教退休,卒于1982年,代表劇目有:《白蓮花臨凡》、《黃河陣》、《天門陣》、《天仙》、《九花娘》(又名《大狼山》)、《奪雍州》、《咬箭頭》、《香囊記》、《坐轎》、《無鹽娘娘》、《玉虎墜》、《黃桂香哭墓》、《反暹羅》、《蝴蝶杯》、《撿柴》等。
閻立品牢記著父親的“戲貴一角獨,技貴一招絕”這一名言,她還認為:“沒有千角會,哪有一角獨?”
閻彩云的“蹺功”是一絕,在演《無鹽娘娘》時踩蹺,尤其在《白蓮花臨凡》大鬧公堂一節(jié)戲中,踩蹺舞扇子,那套斗官府人役的表演妙極了,蹺功配合扇子舞,更是錦上添花,是閻彩云的獨創(chuàng),堪稱一絕。他曾把這套踩蹺扇子舞的程式傳給閻立品。但她未練過蹺功,會路數(shù),只能展示舞扇。閻彩云還有一招——踩蹺“踢大刀過靠旗”的出手絕活。他還會唱羅戲。
閻彩云有一長處,講義氣,無論是師兄弟或同事,只要找到他,管吃管住,臨走還送盤纏,多資助困友。所以,他的人緣好,人稱“二哥”。
閻立品自幼家貧。受家父熏染,她自幼愛戲,10歲時母親將她送到開封永安舞臺義成班學(xué)戲,拜著名豫劇藝人楊金玉、馬雙枝為師,學(xué)演了《咬箭頭》、《洪月娥背刀》、《烈火旗》、《玉虎墜》等幾十出戲。。因其天資甚好,學(xué)戲認真刻苦,故而深受老師喜愛。一年后登臺演出了《打金枝》(飾開平公主),因其做戲十分認真,雖唱腔還嫌稚嫩,但仍受到觀眾歡迎,3年后便在開封有了一定影響。因其人小但技藝頗為精巧,故而觀眾們便稱其為“小閨女”。但是,初有成就的閻立品深知藝途之艱難,稍有不慎便會前功盡棄。為了練出更精的功夫,她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敢有半點松懈,從30年代到40年代初,她從一個“小閨女”逐漸成長為一個戲路寬、會戲多、影響大,而且扮相俊美,嗓音明亮圓潤的優(yōu)秀演員。
學(xué)藝期間,閻立品在前輩藝人身上學(xué)到了“學(xué)藝先學(xué)藝德,立藝先立人品”的道理,這道理成為她一生做人做戲的準則。1938年日寇入侵中原,閻立品同其他藝人們一樣,備受日本鬼子和漢奸的欺凌,為了抵制鬼子漢奸們和那些土豪劣紳視藝人為玩物的行徑,正值青春妙齡的閻立品竟狠心削發(fā),女扮男裝,到尚未淪陷的扶溝縣埋名隱居,,寧愿吃糠咽萊,寧愿餓死也不在城里給鬼子漢奸們演戲,顯示出高尚的氣節(jié)和操守。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閻立品輾轉(zhuǎn)活躍于豫東南一帶,先后和豫劇名旦徐艷琴、常香玉同臺演出,并排演了愛國劇目《守湖州》、《克敵榮歸》。在高手云集的界首,閻立品吸收了許多不同劇種和名家的表演技法,注重刻畫人物,注重精雕細琢,戲越演越有味,越演越紅火,在當時與徐艷琴、毛蘭花、馬金鳳并稱為界首豫劇“四大名旦”。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閻立品重返開封大舞臺,并先后在鄭州、蚌埠等地搭班演出。雖然閻立品恢復(fù)了演出,而且依然在河南各地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但她對在社會上盛行的“捧角”之風(fēng)越來越厭惡,她說:“我寧為貞潔貧,不為污濁名。千兩金,萬兩銀,我也不能出賣人格。”為了回絕各種頻繁的堂會、“宴請”,她毅然戒了葷腥,從此吃素。
閻立品不僅不畏權(quán)勢,不向邪惡勢力低頭,表現(xiàn)了一個正直藝人的骨氣,同時在藝術(shù)上也是嚴于律己,不隨波逐流,不為一時的“紅火”而犧牲自己的氣節(jié)。從40年代開始,她就有意識地“凈化”自己所演的一些劇目。她給自己約法三章:“粉戲”不演,臟詞不唱,傷風(fēng)敗俗的動作不做。凡是她要演出的劇目她都要盡可能地(有時也請一些有文化、有知識的人)進行修改整理后再上臺演出。為此,她在各地演出時結(jié)識了一些當?shù)氐拿搜攀?,虛心向他們求教,不但使得她自己的文學(xué)修養(yǎng)日漸豐厚,而且這些人們也對她演出的劇目提出不少誠懇的看法,使閻立品在修改劇本時受益頗多。她不僅演技高超,而且藝德高尚,故而在觀眾中有著很高的聲望。觀眾贈送她的各種詩詞、旗、匾多不勝數(shù),但最讓她珍視的是當年在扶溝演出時觀眾送給她的一幅題字“品潔藝精”。閻立品認為這是現(xiàn)眾對她最真切的希望,她將自己的名字“桂榮”改為“立品”,以勉勵自己:立業(yè)需先立身,立身必先立品。此后她便以閻立品之名遍行河南各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閻立品加入了商丘人民豫劇團,曾趕南京、上海等地演出。她在豫劇演員中獨具的藝術(shù)特點得到各界人士的好評。1954年初,京劇藝術(shù)大師梅蘭芳先生收閻立品和評劇名演員新鳳霞為弟子,這是梅先生第一次收地方戲演員為徒。梅先生在多次看了閻立品的演出后說,她臉上的戲變得很快,表演很細,是地方戲中少有的閨門旦。此后,在梅先生的指點下,閻立品開始主工閨門旦,同時對豫劇閨門旦的劇目進行研究整理。在梅先生的指點下,閻立品在表演、化裝等方面都有了一個新的飛躍,同時唱腔也有了新的變化。為了拓展豫劇閨門旦行當?shù)难莩鰟∧?,她還先后移植演出了《碧玉簪》、《盤夫索夫》等。
1955年,閻立品由商丘調(diào)往洛陽市豫劇二團。1957年生性耿直的她被錯劃為右派,直到1958年調(diào)往信陽地區(qū)豫劇團后方恢復(fù)演出。在信陽的幾年中,她對《秦雪梅》一劇進行了改革,從劇本到表演,從演唱方法到唱腔設(shè)計都有了新的探索??梢哉f在此時她開始形成了自己有別于他人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閻立品被視為“黑線人物”而備受折磨,被剝奪演出權(quán)利達10年之久,直至粉碎“四人幫”后才得以恢復(fù)演出的權(quán)利。重新登上舞臺的閻立品憑借著自己深厚的藝術(shù)功力和在身處逆境時都一刻未曾停止的藝術(shù)追求,一登臺便引起巨大轟動,她的代表劇目《秦雪梅》、《藏舟》、《西廂記》等上演后不僅好評如潮,而且許多老觀眾再睹其芳華之后激動不已,有人稱她是“白發(fā)少女,青春不衰;荷花出水,梅花重開”。
閻立品的藝術(shù)特點在豫劇旦行諸流派中獨樹一幟,清雅之風(fēng)怡人心神,從她在其代表劇目《游龜山》、《秦雪梅》、《碧玉簪》等劇的精彩表演中,我們可以看到閻立品的藝術(shù)特點中有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在豫劇及地方戲中都甚為少見的“精細”。而這個“精細”可以說是閻立品得益于梅蘭芳先生親傳的結(jié)果。在向梅先生學(xué)習(xí)時,閻立品沒有單純學(xué)習(xí)梅先生外部的表演技巧,而是著重學(xué)習(xí)梅先生的表演神韻。所以在閻立品這幾部作品中無不充滿了京劇梅派藝術(shù)的意蘊。在聲腔、表演、情感變化等方面,閻立品都很注重把梅派藝術(shù)的神韻同豫劇藝術(shù)巧妙地融合起來,使得她的表演藝術(shù)不僅具有豫劇藝術(shù)本身的特點.而且使豫劇閨門旦行當?shù)谋硌菥哂辛艘浴熬殹睘榛A(chǔ)的新發(fā)展。
在唱腔上,閻派唱腔依然體現(xiàn)出了“精細”的特征,每一句唱腔,每一個聲韻,甚至具體到個別音符她都要經(jīng)過反復(fù)的雕琢。演唱時她注重行腔,注重意思的通達,不僅力度變化大,而且在音色變化上也有許多過人之處,可以說是明暗相宜,濃淡盡顯。此外,在念白上她也有著極深的功力,《秦雪梅》中那段四十余句的“祭文”,不僅節(jié)奏掌握得恰到好處,而且聲隨情生,把這段“祭文”念的是哽咽有聲,涕泣有節(jié),令在場者無不撼到摧肝裂肺之痛。
在表演上,閻立品尤重從人物出發(fā),精心研究人物后再進行細致的設(shè)計表演程式。其在《藏舟》中所飾胡鳳蓮的表演就堪稱是閻派藝術(shù)的典范之作。尤其是“接杯”一段的表演,更是令人嘆服。
在這段戲中,閻立品通過不同的形體動作、不同的眼神和富于變化的指法,多層次地表現(xiàn)出了少女胡鳳蓮的羞澀心理和人物在特定環(huán)境中的特殊心態(tài)。而最后胡鳳蓮轉(zhuǎn)過身子將手從背后伸出讓田玉川將蝴蝶杯放在手上這一身段設(shè)計之巧妙、之合理,更顯出閻立品對藝術(shù)追求之精細。
從60年代開始,閻立品就熱心培養(yǎng)后輩?!拔母铩焙蟾菍⒑艽缶Ψ旁诹耸胀絺魉囍?,其弟子遍布全國許多省區(qū)。
冰清玉潔閻立品
原文見網(wǎng)易博客《唐小寶說戲》
http://blog.163.com/tangbianluo_2008a@126/blog/static/139191413201022432238529/閻立品原名閻桂榮,雖然幼年沒有上過幾天學(xué),但從12歲步入梨園行后,在學(xué)戲之余,琴棋書畫也無所不學(xué)??克奶熨Y與勤奮,她的演技與文采與日俱增。誰都知曉,她能作詩劃畫,又認識不少字,會寫短文,其文學(xué)修養(yǎng)堪與陳素貞相媲美。
在她成長的那個年代,她目睹了花花世界丑陋、貪婪的一面,意識到自己的從業(yè)道路絕非是一條坦途,必將充滿荊棘與險惡,所以在她成名之后,將名字改為了閻立品。這絕不只是名字的更改,"立品"兩個字,道出了她要以人品為本,立志做一名玉潔冰清、光明磊落藝人的心愿。當年戲迷對她的改名贊賞有加,以"立"和"品"兩個字做句首的第一個字,送給她一條題為"品端藝精"的匾額,及一幅"立身不使白玉玷,品高當與青云齊"的條幅。把她比作"白玉"和"青云",可見戲迷們對她的尊崇與期待。
閻立品(1921--1996)是封丘人,生于一個梨園世家。父親閻彩云(1896--1982)是豫劇名旦兼戲曲教育家孫彥德的高徒,排在五名"云字輩"徒弟之首,早年是名震中州的豫劇男旦。因父母關(guān)系不合,家庭生活無所依靠,母親在她12歲那年,帶著她和弟弟沿路乞討到開封,投靠在"藝成班"班主楊金玉的門下,讓他們姐弟學(xué)戲。師父楊金玉多才多藝,生旦凈丑全拿,師母馬雙枝當年是紅極一時是名旦,戲班子中的周青山也技藝非凡,學(xué)戲期間,閻立品向他們學(xué)了不少戲,為她的藝術(shù)道路鋪墊了基礎(chǔ)。她14歲在開封掛牌演出,因扮相漂亮,嗓音甜美,而受到省城戲迷的關(guān)注。之后,便開始了她居無定所、四海飄零的藝人生活。她跟父親在杞縣、中牟、開封、鄭州一帶闖蕩,以后在許昌、商丘,甚至在安蚌埠、界首、亳州的舞臺上,也留下了她的足跡。從登臺到解放這十幾年里,她顛簸流離,經(jīng)歷了世間的艱辛,如果說有喜悅的話,那就是戲迷對她藝術(shù)的認可與贊許。
解放后,演員地位提高了,生活上有了保障,也有了相對安定的演出場所,她為報答黨的領(lǐng)導(dǎo),于1951年在河北邯鄲成立了"立品劇社"(于53年解散),期間除上演傳統(tǒng)戲外,還新排了《劉巧兒》、《柳樹井》、《劉胡蘭》等現(xiàn)代戲。1955年來到洛陽,加盟于"五月劇團"(洛陽市豫劇二團前身)。58年剛從山東濟寧演出回到洛陽,想不到一場災(zāi)難便降臨到她的頭上,被劃為"右派",同年10月被押往信陽勞動改造,59年"摘帽",62年"平反"后,被安排到省豫劇二團,從此,老太太才過上了安逸的生活。1996年,老太太走完了她的人生歷程,落葉歸根,葬在了故鄉(xiāng)的黃土地下。
閻立品天生有一條唱祥符調(diào)的好嗓子,她音色明亮,音質(zhì)清脆,唱腔山映斜陽天接水,上揚下抑,回轉(zhuǎn)自如,且?guī)в幸还墒愕哪搪暷虤猓蚤_封人管她的嗓子叫做"小奶腔".她的戲做派規(guī)范、大方,做戲不追求噱頭,不張揚,不過分外露。她專攻閨門旦,以演秦雪梅、崔鶯鶯等大家閨秀著稱,有時也演樊梨花這樣的刀馬旦戲。閻立品早年常在外地演出,回開封的時候少,所以,我看她的戲并不多。只記得上世紀50年代初,她在工人戲院搭班演出,看了她主演的《情探》,隔上兩年,又看了她的《藏舟》。1956年冬,她調(diào)到洛陽市豫劇團不久,便帶著這出折子戲《藏舟》到鄭州,參加了河南省第一屆戲曲匯演。這出戲由當年著名藝術(shù)家崔巍修改兼導(dǎo)演,由她和著名女小生徐鳳云主演,不但榮獲演出一等獎,還雙雙獲得了演員一等獎。
閻立品一生多在河南及皖北、魯西南及冀南一帶打拼,也到過北京、上海、西安、武漢等地演出,她一生至少演戲過百場,且和名角同臺演出也多。早在1946年就在許昌和唐喜成合演過《義烈風(fēng)》,同年在開封與姚淑芳搭班也合演過。48年到皖北一帶演出,與她的師姐妹馬金鳳、徐艷琴及豫西"十八蘭"之一的毛蘭花關(guān)系融洽,經(jīng)常來往,被戲迷評為"界首四大名旦".55年到洛陽后,與馬金鳳、王二順合演的《打金枝》更為戲迷所熟知。她常演劇目除了前面提到的幾出戲外,還有《霄壤恨》、《梵王宮》、《老羊山》、《三上轎》、《三上關(guān)》、《玉虎墜》、《陳妙嫦》、《風(fēng)雪配》、《桃花庵》、《香囊記》、《姐妹告狀》、《盤夫索夫》及《碧玉簪》等戲。但她耗費心血最多的是《秦雪梅》及《西廂記》兩部大戲,使這兩出戲成了她的代表作。
建國前后,描寫秦雪梅與商林愛情故事的戲有兩出,一出是《鬧書館》(即現(xiàn)今戲中的"觀文"一場),另一場是《秦雪梅吊孝》。閻立品以這兩出戲為基礎(chǔ),將它們整合到一起,形成了如今演出版本的框架,后經(jīng)她逐場、逐段、逐句、逐字的反復(fù)推敲和精心修改,刪除了一些低俗的唱詞,增添了一些合理的戲份,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題,使之成了她的代表之作。另一出《西廂記》也是她早年演出的一出戲,幾經(jīng)她反復(fù)揣摩,與戲曲專家共同研究,于80年代初推出了接近王實甫原著的大型經(jīng)典名劇《西廂記》。在這兩出代表作品中,她的唱做都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都包含許多好聽的唱段,但我更偏愛《西廂記》,因為其中像"庭院內(nèi)靜悄悄花山月影"的唱段,文辭優(yōu)雅,唱腔細膩委婉。在《秦雪梅》中,我也喜歡"觀文"、"別府"兩場,"小丫鬟上樓來對我言講"等好幾段唱腔,歡快流暢,令人百聽不厭。恕我直言,我不太喜歡"哭了聲商郎夫"那段唱腔,因為太讓人傷感。另外,在她的其他戲中,也有許多好聽的唱腔。例如"掀紅紗借燈光偷看新郎"(《風(fēng)雪配》)、"自幼兒生長在宰相家"(《盤夫索夫》)及"鼓打五更雞叫明"(《三上關(guān)》)等唱段也在戲迷中廣為流傳。
當前,一些戲迷--甚至包括一些專家--在認識豫劇上存在諸多誤區(qū),誤區(qū)之一是豫劇是大腔大口的劇種,唱豫劇得大腔大口,使勁吆喝。固然,唱黑頭戲需要這樣,不這樣就出不來激情,就出不來酣暢淋漓的效果。但演大家閨秀的閨門旦還這樣唱,豈不破壞了人物形象?閻立品的唱腔是"細腔小口",不也是唱得很好聽嗎?細品閻立品的唱腔,在用氣、發(fā)聲、吐字、歸韻等各個方面,都與京劇旦行有許多相似之處。正因為如此,梅蘭芳大師慧眼獨識,在1953年看了她的《洛陽橋》和《女貞花》兩出戲后就贊不絕口,54年就決定收她為徒,同年就在北京舉行了她與評劇名旦新鳳霞的拜師儀式,隨后便陪梅大師去上海,接受了大師的傳授才藝。55年在梅大師生日期間,又趕赴北京為大師拜壽,57年在西安演出時,恰逢大師也在西安,師徒兩人見面時,聽到閻立品移植了《盤夫索夫》及《碧玉簪》后,大師大加贊揚,還答應(yīng)教她《游園驚夢》,但不久她被錯劃成"右派",這一次見面成了他們的訣別。閻立品從京劇中學(xué)到不少東西,始終未忘大師的教誨,直到1985年她還準備移植大師的《鳳還巢》,但未能如愿。閻立品的弟子不多,其中張美貞、趙玉英、原淑靜、趙曉梅、??←惖热搜菁季?,頗有閻派風(fēng)韻,她們多已退居幕后,默默無聞地為傳播閻派藝術(shù)盡著力。
閻立品技藝超群,人品端正。在我們聆聽她的優(yōu)美唱腔時,也不會忘記,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為了不給日本鬼子、漢奸走狗唱戲,正處青春妙齡的她,不惜拋灑美麗,把頭剃成了光頭,以男子形象流落在民間,戲迷們對她在民族危難關(guān)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氣節(jié),無不給與肅然起敬。也不會忘記她終身未嫁,一部分戲迷可以認為,此舉表現(xiàn)了她人品的純潔與高尚,給與了肯定與贊揚;另一部分戲迷可以有不同看法,不過都認為舊社會婦女是弱勢群體,特別是女藝人更是如此,從維護婦女人權(quán)的觀點,對她的選擇仍給與了充分理解與尊重。
順口溜出幾行不成體統(tǒng)的詩,作為拙文的結(jié)束:
冰清識破風(fēng)塵雨,玉潔豈容無賴欺?
梨園路上品為本,技藝不驚死不休。
聲聲哀怨《秦雪梅》,句句驚嘆《西廂記》。
生前藝海一片云,身后留下百出戲。
(200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