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個悲壯故事,這個故事出自《戰(zhàn)國策·燕策三》,文中栩栩如生的描寫了這一歷史事件,也生動的刻畫了很多人物:輕慮淺謀的太子丹、豪邁忠義,的田光、智勇雙全,武藝驚人的荊軻、有恩必報,有仇必還的樊於期、 外兇內虛,色厲內荏的秦武陽、友情無雙的高漸離、以及一統(tǒng)六合,成始皇帝的秦王。
當時秦已經(jīng)滅趙,兵鋒一時無雙,準備攻打燕國。燕國太子丹害怕了,就到處詢策,最后決定通過刺殺秦王來緩和危機,當然在《戰(zhàn)國策·燕策三》中又通過荊軻之口說:是想活捉秦王,迫使他訂立歸還諸侯們土地的契約。孰是孰非,由于時間久遠,已經(jīng)不可得知真相。經(jīng)過諸多轉折之后,由田光推薦,找到了這刺秦的執(zhí)行之人,就是荊軻。荊軻是戰(zhàn)國末期衛(wèi)國朝歌(今河南鶴壁)人,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刺客。平生喜好讀書擊劍,為人慷慨俠義。
故事里的另一個人物,也是荊軻刺秦王的助手秦舞陽,這個比較兇惡,十二歲就敢殺人了,平時很厲害,別人都不敢正眼望他,很出名,于是太子丹把他找來當荊軻的助手。經(jīng)過一須時間的準備,時間來到了秦國咸陽宮,秦王在這里召見燕國的使者。荊軻作為正使捧著樊於期的首級,秦舞陽作為副使捧著地圖匣子拜見秦王,當走到殿前時,秦舞陽臉色就變了,害怕得發(fā)抖,后來的事情就是荊軻臨危不懼,一人獨自執(zhí)行了刺殺秦皇的任務,可惜時運不濟,最終功敗垂成,誠可嘆也。
談起歷史,有這么兩個故事,說荊軻早年曾路經(jīng)榆次,與戰(zhàn)國末年著名劍術家蓋聶談論劍術,蓋聶對他怒目而視。荊軻就害怕跑走了,不敢停留。而之后漫游至邯鄲之時,與一個叫魯句踐的人游戲,發(fā)生了爭執(zhí)。魯句踐發(fā)怒呵斥他,荊軻并沒有爭執(zhí),默默的離開,按書中所言是“魯句踐怒而叱之,荊軻嘿而逃去,遂不復會”。而故事中的另一個刺客,秦舞陽則厲害多了,《 史記 ·刺客列傳第二十六》:“燕國有勇士秦舞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忤視?!倍嗤L,多勇猛。按現(xiàn)代很多練武之人的觀念,荊軻與之相比差得太遠了,膽子太小,不能打。
但是到了秦王面前,卻是完全相反的結果,“至陛下,秦舞陽色變振恐”,不再有“人不敢忤視”的威風,而荊軻則“顧笑武陽”,說:"他是北方藩屬蠻夷之地的粗野人,沒有見過天子,所以心驚膽顫。希望大王稍微寬容他,讓他能夠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可謂有勇有謀,機智無雙。
“荊軻刺秦王”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那么為什么兩個人有這樣截然不同的反應?一個是遇到爭執(zhí),淡然處之,不與人爭,不以血氣為勇。但是當大事臨頭,卻勇往直前,無懼生死。另一個則是平時兇神惡煞,人人相懼,但是真到了強者而前,則暴露了弱者本質,站立都不穩(wěn)。但從武學修行的角度來說,這兩者的反應是正常的,或者說是必然的。
荊軻平時是外修武技以活躍氣血,強壯筋骨,但這種陽剛之氣并不外露,反而收斂起來,如故事中所言, 是好讀書擊劍,通過讀書來柔化這股剛勇之氣,所以小事不爭,才有每逢大事有靜氣,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的風姿。秦舞陽卻不同,因為年少氣血充足,一時激奮殺了人,然后人人相懼,卻誤以為英勇。時時呈現(xiàn)剛猛之態(tài),以無人敢直視為豪,久而久之,則氣血陽剛外越,表面兇神惡煞,實則內里空虛。但到了大事來臨之際,就顯現(xiàn)了虛有其表的本質。所以古人才說“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熱血上頭之時,失去了理智,通往直前,并非真的勇氣,是愚蠢,是沖動。而明明白白的知道必然會失去性命,要有犧牲,仍然從容去做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漢。
現(xiàn)代很多習練武術的人,很多人陽剛外越,打起拳來威風凜凜,腳下生塵,以此來顯耀,卻不知已經(jīng)走入歧途??v然一時威武,然血氣一旦衰敗,則健康不保。再則練武之時,氣血活絡,動則生怒,手中有力,則殺心自起,易惹是非。這也是武當功夫能馳名世間的原因,通過柔和的身心運化,使氣血陰陽相濟,內斂陽剛,威猛生之而收藏在內。練武強身,讀書養(yǎng)神,不以勇武示之于人,內里卻有萬夫不當之勇。
與此相反的少林功夫,是以勇猛精進著稱。但是從小說中可以看到,很多禪理高深的高僧更受人尊重,可見在少林之中,亦需禪武合一方有真功,如只習少林武藝,一是功夫很難大成,另一個也因為只能發(fā)而不能收,在社會上也容易生出事端。可見習武之人當學荊軻,內斂呈真;不要學秦舞陽,表面威武,內實虛弱,沒有意思。
如喜歡此文,敬請關注,收藏,點贊,評論!
武當太乙鐵松派代14代傳人
武當先天太極拳代19代傳人 凌霄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