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國內(nèi)快餐行業(yè)的局面大體是這樣的:一個近2000億容量的市場,僅肯德基、麥當勞兩個洋品牌就占據(jù)了20%的份額,而其余部分則被近80萬家中式快餐企業(yè)瓜分,一直處于群龍無首的狀態(tài)。
這難免讓人聯(lián)想到中國的“東亞病夫”時代。不過,那個時代的霍元甲功夫,還是讓中國人揚眉吐氣了一番,乃至讓圍觀看客大叫“好耶!”(廣東語)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近年來,攜李小龍身影(“功夫龍”)的“真功夫全球華人餐飲連鎖機構”的橫空出世,也讓我們體驗到了那種大叫“好耶”的爽。
相對于麥當勞(目前在中國有700家分店)、肯德基(目前在中國有1400家左右),真功夫目前的實力確實還很小(只有129家直營店),但這并沒有成為真功夫放棄抗衡前二者的理由。相反,針對洋快餐“不營養(yǎng)”的“七寸”,真功夫近年來頻頻展開了攻擊:先是通過“營養(yǎng)快餐創(chuàng)導者真功夫熱烈歡迎洋快餐加入營養(yǎng)快餐行列”的廣告,摸了一下洋快餐的“老虎屁股”;然后“哪壺不開提哪壺”,公然祭起了“封殺油炸食品”的大旗;最后更是在一些城市的選址上與麥、肯展開了貼身肉搏——最近,真功夫又以“真功夫打入廣園新村”的“囂張”口號,在廣州廣園新村前肯德基的原址上新開了一家分店。
一系列攻擊無疑讓真功夫贏得了許多眼球乃至喝彩。更經(jīng)典的是,真功夫的一套“拳腳”已經(jīng)打得麥當勞、肯德基坐臥不安,乃至被后二者列入了黑名單。據(jù)真功夫公關部經(jīng)理郭帆透露,麥當勞、肯德基現(xiàn)在如果要和某一物業(yè)簽訂合約,往往會在合約里同時要求后者不得將其周邊物業(yè)簽給真功夫。
那么真功夫跟洋快餐巨頭叫板的底氣到底在哪兒呢?
“蒸”出來的功夫
“中國自古以來就推崇健食補養(yǎng)生,加之近年接連發(fā)生的食品安全危機,讓中國人對餐飲安全和營養(yǎng)更加重視。”郭帆告訴記者,而中式快餐在消費者印象中一直是“不干凈、街邊攤、低檔”的形象,這正是真功夫的品牌定位要盡力回避的?;谶@些判斷,真功夫最后將自己的品牌核心價值定位于“營養(yǎng)”,而在檔次上將自己鎖定為中高檔,以與其它中式快餐對手形成區(qū)隔。
不過,營養(yǎng)似乎是一切食品的終極訴求,并不一定能夠真正將真功夫與其它快餐區(qū)隔開。因此,真功夫似乎還得對“營養(yǎng)”訴求進行深挖。“中國人都認為‘蒸的東西比較營養(yǎng)’。”郭帆進一步解釋道,這種認可尤其在嶺南人的心目中更是根深蒂固,他們甚至在潛意識里把“蒸”等同于營養(yǎng)。因此,“蒸”成了真功夫表達“營養(yǎng)”的最好方式,“營養(yǎng)是蒸出來的”也成了真功夫的品牌口號。
真功夫更讓人叫絕的“功夫”,據(jù)說是實現(xiàn)了“標準化”。“真功夫應該是中國內(nèi)陸首家進行中式快餐標準化操作的企業(yè)。”真功夫董事長蔡達標曾經(jīng)自豪地表示。
眾所周知,中式快餐要做大規(guī)模,加快發(fā)展速度,就必須解決好標準化問題。由于西式烹飪的過程易于規(guī)范,每個操作環(huán)節(jié)都能設置嚴格的標準,員工只需按部就班地執(zhí)行每個量化細節(jié),因此,標準化是西式快餐長項。然而,中式快餐卻由于量化問題,一直沒突破標準化的瓶頸。不過,蔡達標卻于1997年,通過首創(chuàng)的“電腦程控蒸汽設備”,在“蒸”上找到了中式快餐標準化的突破口。而這個標準化給真功夫帶來的直接的速度效益就是:“80秒鐘完成點餐”。
“‘蒸’解決了中式快餐標準化的問題,同時,我們又把‘蒸’的工藝提煉為真功夫的賣點。‘蒸’是一個大創(chuàng)意,我們要一直堅持下去,就做‘蒸’的專家。”無論是在標準化上,還是在創(chuàng)意上,主導真功夫品牌規(guī)劃的廣告專家葉茂中一直對“蒸”功夫贊譽有加。
于是,一邊是清晰的“蒸式營養(yǎng)”定位,擊中了洋快餐的油炸軟肋,一邊是標準化的突破,彌補了相對于洋快餐的“規(guī)模”、“速度”軟肋。憑著這一攻一守的功夫,也難怪真功夫跟洋快餐們動起了真格兒。
“傳播”出來的功夫
與真功夫的火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真功夫的前身——“168”、“雙種子”兩個品牌——卻只能用“慘淡經(jīng)營”來形容:兩者雖然總共發(fā)展了近8年,卻一直默默無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其實早在168時代,蔡達標就將“蒸”功夫發(fā)明出來了。也就是說,所謂真功夫的核心價值,即“蒸式營養(yǎng)”早在168時代就已經(jīng)具備了。但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是,即使到了雙種子時代,這種核心價值也并沒有為品牌帶來質(zhì)的飛躍。
與168、雙種子相比,真功夫身上發(fā)生了兩種明顯不同的變化:一是價值訴求更加單一。據(jù)葉茂中傳播機構策劃人員介紹,當時雙種子品牌的核心價值相當不確定甚至模糊,不同的人對它有不同的聯(lián)想,如“美味的”、“開心的”、“蒸的”、“健康的”、“營養(yǎng)的”等;而真功夫的核心價值被鮮明地定位為“蒸的營養(yǎng)”。二是用于價值表現(xiàn)的品牌要素更加具象、有沖擊力,而且關聯(lián)度高,想像空間特別大。真功夫的全稱“真功夫全球華人餐飲連鎖機構”更是讓人感覺其規(guī)模之大(全球)、源流之長(華人街)與文化之重。真功夫的LOGO是婦孺皆知的中國功夫的象征——類李小龍式的頭像,給人的聯(lián)想是“親切、健康、活力”等等,它們無不與“營養(yǎng)”有著或遠或近的關系;而以上兩個要素,連同真功夫廣告口號——“營養(yǎng)是蒸出來的”,更是相交相融,共同向消費者提示著真功夫品牌的核心賣點與區(qū)隔:蒸(真)的、中式的、營養(yǎng)的、健康的。
兩種變化恰到好處地解決了真功夫“說什么”與“怎么說”的問題。“相對于以前兩個品牌,真功夫的標志更加突出了,訴求更集中了。” 廣州名道營銷顧問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陳小龍評價說。而且,更與眾不同的是,真功夫在上市之前,投入了大量的廣告宣傳,進行了廣泛的傳播。真功夫剛上市的時候,借足了周星馳的《功夫》勢頭,后來更借著李連杰的新版《霍元甲》,占盡了風光。在目前廣告?zhèn)鞑ジ偁幧腥醯闹惺讲惋嬓袠I(yè),這種敢為人先的大規(guī)模廣告策劃與傳播,無疑給真功夫帶來了巨大的邊際效益。
其實,以上這些傳播載體還只是顯性的。通過與洋快餐幾番“真刀實槍”的近距離格斗,真功夫更借助“華人”、“中式”這種民族血緣自我認同的微妙心理,將自身與消費者緊緊地綁在了一起:這是真功夫更“毒”的隱性傳播手法,自然也收到了潤物細無聲式的深層傳播效果。
發(fā)展中的難題
單一、明確的價值定位與訴求,日益標準化的“蒸”式制作,加之生動化傳播,成就了真功夫今日的輝煌。許多業(yè)內(nèi)人士乃至專家樂觀地估計,真功夫等一些大型中式快餐連鎖企業(yè)的出現(xiàn),有望提高行業(yè)集中度,改變中式快餐一直以來積貧積弱的形象,進而形成一股真正制衡洋快餐發(fā)展的中堅力量。
然而,從真功夫目前的表現(xiàn)及處境看,其用以抗衡麥、肯的,僅僅是主觀能動性和品牌精神??陀^地說,真功夫要能夠真正抗衡洋快餐,還面臨著許多難題:
真功夫要成為霍元甲或李小龍,首先要在中式快餐行業(yè)樹立絕對的權威地位。目前來看,真功夫的權威僅僅體現(xiàn)在其由“標準化”支撐的“規(guī)模”優(yōu)勢上,而在品牌塑造的關鍵點——功能價值上,卻并不具備多少優(yōu)勢。“同樣是中式快餐,在真功夫吃一頓差不多要20多塊錢,其實也吃不到什么,份量很少;然而,在‘藍與白’只要十幾塊,而且質(zhì)量也不差,份量要比真功夫多。”一位廣州市民說。而這種觀點也得到許多食客的認同。且不管這種觀點是否帶有普遍性,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是:真功夫的核心價值,即“蒸的營養(yǎng)”并不僅僅是真功夫才有,許多其它中式快餐,尤其是粵菜也同樣具備。所不同的是,真功夫只是在這方面最先進行了集中式、大規(guī)模的傳播。然而,這種傳播優(yōu)勢并不具備很高的進入壁壘,隨著競爭的激烈,其它中式快餐同樣可以、甚至變本加厲地復制、跟進。因此,真功夫即使暫時擁有規(guī)模優(yōu)勢,但長遠看來,由于缺乏功能價值的支撐,這種規(guī)模優(yōu)勢最終將行之不遠。
何況,霍元甲還有一絕就是其“兼容并包”的武術精神。真功夫要成為中式快餐第一品牌,至少也要把自己的規(guī)模做到全國去。然而,如何將“蒸的營養(yǎng)”與我國菜系多元化的制作手法與風味習慣相融合,也成了考驗真功夫的一道難關。對此,葉茂中表達了不同的看法:“其實全國消費者的多樣性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復雜,為什么麥當勞、肯德基在全中國都提供同樣的食品同樣的口味呢?具有嶺南特點的‘蒸’品到了北京也一樣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然而,真功夫畢竟不是麥、肯,后者除了賣快餐,更賣文化。當然,這種文化可不是麥、肯們所叫賣的什么“I’M LOVIN IT”、“At KFC,We do chicken right!”之類的文化,而是其與生俱來的美國國家強勢文化:只要是美國的東西,許多消費者就認同是身份和品位的象征。而這種文化,是真功夫乃至中國所有的企業(yè)從來都不具有的。因此,麥、肯等可以憑借自身的文化背景“一棍子捅到底”,在中國市場只提供一樣的食品、一樣的口味,而真功夫卻不一定。而葉茂中所謂的“蒸品到北京也得到認可”,是否就是主流的認可呢?或者得到多大程度的認可呢?這些都值得真功夫進一步去思考。
當然,即使取得了在中式快餐的權威地位,甚至成為中式快餐第一品牌,在與洋快餐抗衡的過程中,真功夫還得克服自身相對于洋快餐的許多短板。目前真功夫用于與洋快餐抗衡的殺傷性武器就是“營養(yǎng)”,這也確實是后者的軟肋。然而,由于認識到自身的缺陷,洋快餐已經(jīng)有意識地在這個方面采取了種種糾偏措施,甚至加快了本土化步伐,如肯德基就針對中國飲食的特點,先后推出了蕃茄蛋花湯、早餐粥等。因此,隨著洋快餐糾偏乃至本土化的逐步到位,真功夫的“營養(yǎng)”武器也將逐漸變“鈍”。而無論是在資本、規(guī)模,還是人才、管理上,真功夫目前還沒有任何優(yōu)勢。
慎用葉茂中?
以上還只是真功夫發(fā)展中的難題。目前,真功夫還存在一個誤區(qū),即葉茂中誤區(qū)。
“葉先生對我們真功夫的支持很大,他為我們出了許多好主意,我們以后還會源源不斷地采納他的建議。”談起葉茂中,真功夫營銷總監(jiān)謝逸飛由衷地欽佩。事實也是如此。真功夫與其前身最大的不同,是其出色的品牌要素創(chuàng)意與借勢傳播,而據(jù)真功夫公關部盧雙雙介紹,這其中很多都是葉茂中的大作。然而,與葉茂中其它許多大作,如大紅鷹、51、紅金龍一樣,葉茂中個人的某些先天性缺陷也暴露無遺。
“真功夫提倡‘功夫’文化,我們現(xiàn)在許多店里都已經(jīng)掛上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標語,這是真功夫的文化精髓,也是真功夫的品牌形象。”謝逸飛告訴記者。在謝的眼里,真功夫與麥、肯一樣,不僅賣快餐,而且逐漸也會賣文化,從而為品牌溢價提供可能。不過,與麥、肯文化來源于其具體實踐不一樣的是,真功夫的文化卻更像是葉茂中自己生造出來的:“真功夫在傳播上最大的創(chuàng)新就是不但做餐飲,也做文化,一種提倡‘真功夫’的主流文化。”然而,“功夫”文化能夠成為目標消費者內(nèi)心里所認可的主流文化嗎?
在葉茂中的眼里,這似乎是一種必然,因為“功夫”是現(xiàn)代社會的主流文化:“我們所說的功夫并不是狹義上的功夫片,銀幕里的打打殺殺。在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速的都市里,每個人的內(nèi)心里都渴望擁有超人的能力,能夠像一個武林俠客一樣,笑傲江湖,快意人生。校園里要有哥們,交朋友要講義氣,生意場就是個大江湖……功夫文化充斥著中國的每個角落??梢哉f,‘功夫文化’反映了現(xiàn)代社會的主流價值——征服自我,超越極限!那么你能說‘功夫文化’不是現(xiàn)代社會的主流文化嗎?”
其實,葉茂中的類似“文化觀”我們也可以在其為大紅鷹、51、紅金龍等的文化定位里找到。他為大紅鷹、51、紅金龍等三個煙草品牌的文化定位分別是:勝利(“大紅鷹,勝利之鷹”)、行動(“行動就有可能”)、思想與行動(“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而且,圍繞這些文化,葉對它們進行了許多邏輯演繹。而所謂的邏輯演繹,其實就是概念置換。如他有關“勝利”的演繹:勝利是一種分享、超越、高度、尊嚴、氣度、光芒、廣度、遠見等等。如果按照葉的“勝利”邏輯,其實“勝利”還可以是其它一切概念,如高興、孤獨、沮喪、痛快、卑微、行動、思想等。通過種種刻意的途徑,我們最終都找得到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
而葉茂中的“功夫”文化同樣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根據(jù)他的解釋,除了打打殺殺、武俠之外,“功夫”也是一種“征服”與“超越”。當然,按照這種邏輯,功夫也可以是“勝利”、“行動”與“思想”等。
也許大眾文化自有其某種反邏輯特性,作為大眾文化一部分的廣告亦然。因此,也許我們不必過于糾纏于葉的文化邏輯,只要它能流行即可。然而,從葉策劃過的所有品牌文化來看,有沒有流行過的文化呢?“勝利”?“行動”?“思想”?或是其它概念?似乎都沒有。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正如許多專家所承認的一樣,經(jīng)過葉茂中策劃的許多產(chǎn)品都很叫座。然而,仔細分析其間的因果鏈,我們發(fā)現(xiàn),這種叫座并不是“文化”的功勞,而是他的創(chuàng)意,尤其是他的“春秋筆法”——大傳播。“程咬金有‘三板斧’,葉茂中的廣告策劃通常也有‘兩板斧’,一是出色的創(chuàng)意,尤其是設計方面的創(chuàng)意,二是大規(guī)模的傳播,這個‘大’往往表現(xiàn)在媒體的大、費用的高,如動不動就說服客戶上央視做廣告。”廣告界一位深度接觸過葉茂中的資深人士這樣評價其營銷風格。
因此,雖然在真功夫的前期策劃中,葉茂中帶給了真功夫很多正面的東西,但是,真功夫接下來在與葉茂中的“文化互動”中,是不是應該保守一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