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茗雅這里的天氣特別棒,你們那里怎么樣呢?
伴隨著和煦的春光,我們一起打開我們2018的第一本干貨書。
(劃重點:今天還會送書喲?。?/span>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在某一個或者幾個領域能夠出色,但是有時候似乎突破不了瓶頸,有時候不知道怎么努力,有時候努力了又沒有看到結果,還有的時候我們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入錯了行,懷疑自己沒有這樣的天賦,甚至堅信不疑的認為有的方面就是自己的軟肋。所謂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當元帥至少也不能總當孬兵吧,面對這種情況究竟如何突破呢?你是否想知道那些大師的本領是如何練就的呢?
我們今天來分享《刻意練習》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本書是著名心理學家安德森·艾利克森在“專業(yè)特長科學”領域潛心幾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業(yè)領域中的專家級人物:如國際象棋大師、頂尖小提琴家、運動明星、記憶高手等后,與科學家羅伯特·普爾合著的。著名一萬小時定律的提出就與本書作者的研究有關。
首先我們來看幾個可以顛覆我們認知的觀點。
小提琴家莫扎特我們都熟知吧?他被公認為天才,4歲作曲,6歲開始父親帶他巡回演出,而且莫扎特具有完美音高,他可以準確分辨出聽到的每一個音。這一現(xiàn)象異常罕見,甚至在樂器的演奏名家中,也非同尋常。這種能力貝多芬有,弗拉基米爾有,但勃拉姆斯卻沒有,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也沒有。
然而,日本的一音會開展了一項實驗,心理學家招募了24個年齡為2-6歲的孩子,組織他們進行長達數(shù)月的練習,研究結果是參與研究的每個孩子竟然都被培養(yǎng)出了完美音高。
那么莫扎特究竟是不是天才呢?其實,莫扎特的特殊才能,與他的成長環(huán)境密不可分。莫扎特的父親是一個中等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把心血傾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莫扎特4歲時,父親便開始全職教他學習小提琴、大提琴以及更多其他樂器。培養(yǎng)莫扎特之前,父親已經培養(yǎng)過他的姐姐,還專門撰寫了一部發(fā)掘孩子音樂才華的書籍。因此可以看出,“天才”其實是訓練的產物。
類似地,有的人演奏某種樂器,往往能記得住幾千首不同的樂曲,甚至剛聽一遍,馬上演奏出來,有的擅長日歷計算,能準確說出日期對應星期幾。經過實驗,在普通人經過類似訓練之后也可以練成這樣的能力。
因此,作者認為,天才是不存在的,所謂的天才只是刻意練習的結果。
大家普遍認為如果你足夠長時間地做某件事情,一定會更擅長。換句話是否也可以理解為你身邊比你工作時間長幾年的前輩一定比你強?
根據(jù)調查,如果無法使知識結構得到有效更新的話,那么,年紀越大,有可能對當前的技能了解得也越少。裁縫可以出師并不是已經練習了1萬小時,而是能夠縫制出足夠好的衣服,是吧?
我們常聽到一句話,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努力的方向找準才是通往優(yōu)秀的捷徑。比如我們要練字,天天只按照自己的字體寫,不進行任何改變,寫再多也只不過是在重復自己的錯誤,這就是為什么上了大學的朋友寫了更多年的字,但寫的字卻不一定有某位初中生寫的好的原因。
任何人都可以進步,但需要正確的方法。如果你沒有進步,并不是因為你缺少天賦,而是因為你沒有用正確的方法練習。
那么究竟什么是刻意練習,從菜鳥到卓越需要做些什么?有以下七個方面:
在一個對音樂學校學生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18歲之前,從事音樂教育的學生花在小提琴上的訓練時間平均為3420小時,而優(yōu)異的小提琴學生平均練習了5301小時,最杰出的小提琴學生則平均練習了7401小時。即便是成就最不突出的學生,也花了數(shù)千小時來練習。想要卓越,首先要練習,沒有練習,任何的卓越都是烏托邦。
刻意練習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簡單地重復,而是確立目標。而那個目標又是可以達到的。
比如跑步,假設我一小時能跑步5公里,如果永遠沒有目標,我的水平可能永遠停留在一小時5公里的水平。但我如果有目標,下一次一小時跑5.5公里,我實現(xiàn)這個目標的可能性是不是非常大?但是這個目標要定在可以達到的范圍內,假設我的下一個目標是一小時跑步15公里,那么是不是不具有可操作性,我下一次的水平還有可能是一小時5公里,或者因為受挫,下一次再也不想跑步。我們平常做事很多人堅持不下來的原因也在這里,不是沒有目標,而是目標太大,因而不具有可操作性。所以,一定要有目的的練習,且目標要適當。
要想取得進步,必須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務上!
專注和投入至關重要,在較短的時間內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來練習,比起在更長時間內只投入百分之七十的努力來練習,效果更好。一旦你發(fā)現(xiàn)自己再也無法有效地專注于練習了,那便停下來。一定要確保每天都保持足夠的睡眠,以便能夠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練習。
及時反饋并反思怎么會存在這些不足。這些反饋,要么是你自己提出的,要么是局外人給你提出的。如果你沒有得到反饋,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還需要提高,你距目標還有多遠。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如果你從來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qū),便永遠無法進步。
前兩天一位寫作的朋友說,不太會用電腦打字,去年寫的兩百多萬字的文章都是用手寫出來的,我特別詫異。在膜拜的同時我跟朋友說:把輸入法換一下,換成拼音,以后聊天就用拼音。朋友是急性子,說:“不方便,打字太慢我能急死,看別人打字我都覺得著急”??墒请娔X寫稿得用拼音哪,這樣寫稿反而會占用太多時間,我跟朋友建議說走出舒適區(qū),于是朋友嘗試著開始用拼音打字。
我們每個人做事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時候是我們主觀難以走出舒適區(qū),被困住了,就認為自己應該在這里了,其實如果能想辦法克服障礙,我們將會取得新的進步與突破。
和找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來觀察你并向你提供反饋相比,單憑自己的力量來練習,不但艱難得多,而且效果差得多。
關于老師的選擇,并非選在其手下可以愉快的學習或者外表多么美麗動人,而是著力尋找對學生進步和錯誤會進行指正的老師。不僅告訴你如何練習,而且告訴你應該注意哪些特定方面、你犯了哪些錯誤、怎樣辨識卓越的表現(xiàn)等等,以幫你監(jiān)測和糾正你自己的表現(xiàn)。能收到反饋,這是報網課或者上團體課所沒有的優(yōu)勢。
我們并沒有任何清晰的證據(jù)來證明,在任何行業(yè)或領域,人們真的會遇到績效和表現(xiàn)完全不變的極限。相反,人們恰恰會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時候放棄并停下。也就是對一個東西要有目標,有熱忱,不斷地挑戰(zhàn)自己,才能不斷的提高。
我們一提到蒙娜麗莎,便會在腦海中浮現(xiàn)“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個腦海中的圖像就是心里表征。再比如騎自行車,自行車的高手,一定不會在騎自行車的時候才想著怎么騎自行車,因此我們也要在操作之前,建立相應的心理表征。比起盲目去做,會事半功倍。
以上就是刻意練習的3個觀點和8個步驟。
刻意練習十分重要,不能只是漫無目的重復同樣的動作,假如你想提高棋藝,只是漫無目的的與別人下棋,無法提高,你要單獨研究特級大師的棋局,制定清晰的目標,才可能提高。
我們需要從現(xiàn)在開始改變。要以刻意練習為基礎,開發(fā)更好的訓練方法,建立有效的心里表征。使得我們不僅僅能提升當前工作中運用的技能,而且能謀求新的職業(yè)發(fā)展所需要的新技能。我們需要傳達這樣的信息:我們可以掌控自己的潛力。
刻意練習針對每一個有夢想的人,如果你愿意投入時間,一切皆有可能。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那就趕快行動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