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論語》和管理

  回顧中國管理思想的發(fā)端和進展,有一點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儒學始終占據(jù)著絕對主導的地位。而儒學最為核心的典籍莫過于《論語》,無論是《大學》、《中庸》,還是孟荀,以及后來的宋明理學,究其源頭,都脫不開《論語》。于是,對于《論語》我尤其用力。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們思想和言行的書,其中的思想便是中國管理思想的源頭,也正是中國式管理的本質(zhì)。這些思想看似紛繁復雜,事實上只有四個字:修己安人。

    ——修己安人便是中國式管理的本質(zhì)。管理是一個過程,中國式管理強調(diào)的便是修己安人的過程。修己是起點,安人則是終點。

    當然,在這個過程之中,還必須遵循一個根本性的原則:以人為本?!磺泄芾矶急仨殗@著人性展開。

    第一節(jié)管理大道

    《論語》告訴我們,中國式管理就是八個字:“修己安人”與“以人為本”。那么,對于今天的企業(yè)管理來說,這八個字是否依然有效?這是對中國式管理的最大挑戰(zhàn)。

    “修己”強調(diào)管理者對自身的要求,“修”什么?無外乎兩個方面:品德和能力。作為管理者,不但需要出色的管理才華和能力,還需要具備完善的品德。

    “安人”,意思很明確:讓他人感到安樂。這是政治家的目的,更是每一位企業(yè)管理者的目的。為什么?彼得·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中說的很清楚:管理層的首要職責是創(chuàng)造經(jīng)濟績效。經(jīng)濟績效的重要性體現(xiàn)在:惟有獲得經(jīng)濟績效,企業(yè)才能夠得以生存和發(fā)展,與此同時,企業(yè)成員們才能夠獲得穩(wěn)定的收入和工作?!坏┏蔀楣芾碚?,“安人”便已經(jīng)成為其無法回避的責任。也許杰克·韋爾奇的說法更為直接一些:“在成為管理者之前,每個人的成功只與自身的成長有關(guān);而成為管理者之后,成功則與他人的成功有關(guān)?!倍茖W管理的開創(chuàng)者弗雷德里克·泰勒的愿望則是:通過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使工人們享受更好的生活。

    企業(yè)管理理念中的“以人為本”,首先是由西方管理思想家提出來的,今天被眾多的中國企業(yè)奉為管理的宗旨,它的當代性似乎不容懷疑。的確如此,隨著自由、平等、民主等觀念的盛行,管理者不得不考慮到員工們的個性、思想和價值,脫離了這一切,管理無疑將會失去效用。

    “條條大路通羅馬”,也許存在著眾多不同的管理方式,但是管理的本質(zhì)與原則——“修己安人”與“以人為本”卻始終不曾改變。

    ◎半部《論語》治天下

    《論語》中的管理思想歷來為眾多政治家所運用,尤其是自西漢儒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之后,以《論語》為核心的儒學便始終占據(jù)著政治管理的中心地位。無論是帝王,還是名臣,只要認真遵循《論語》管理思想的指導,必定能夠取得卓越的成就,李世民、趙匡胤、張居正、曾國藩等便是最為鮮活的案例。
 

 這一切令我堅信在當下的企業(yè)管理之中,《論語》管理思想同樣具備不可替代的價值。也許我們做不到趙普所說的“半部《論語》治天下”,但我們肯定能夠從《論語》中尋找到適合當下企業(yè)管理的思想。

    或許在這一方面,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明代名臣張居正。除了趙普,還有很多政治家利用《論語》中的管理智慧,張居正便是其中一位。張居正是中國歷史上最卓越的改革家之一,在榮登首輔之位后,他理政達十多年之久。在這期間,他整肅教育,廣攬人才,革新賦稅,梳理刑政,一掃當時的萎靡、頹廢之風,而他所做的一切都依據(jù)于《論語》與《孟子》。當然,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張居正絕不生搬硬套,而是結(jié)合自身所處的現(xiàn)實狀況,有選擇的運用《論語》中的管理思想。在擔任萬歷皇帝老師期間,他曾為《論語》加注,并從中總結(jié)出“明大體”、“認本真”等主張。

    ——這正是我們今天要做的。時至今日,我們應該從《論語》中汲取什么?又如何將之活學活用到企業(yè)管理之中?

    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尋找到傳統(tǒng)管理與當下管理的共同點。

    ◎內(nèi)圣外王

    《論語》中所包含的管理思想范圍廣博,但有一點是確切無疑的:《論語》中的管理思想全部是提供給當時的政治家們看的。這是傳統(tǒng)管理與當下管理的差別,在傳統(tǒng)管理中,管理者往往有著明確的界定,他們大多為政治家。

    因為孔子的目的希望通過自己的思想影響當時的政治家,所以他所選擇的立場就很明確:站在政治家——當時的管理階層一邊。因此,《論語》中的管理思想大多想政治家之所想,急政治家之所急,替政治家謀劃長治久安的治邦安民之方略。

    這一切用一句話來概括,那便是“內(nèi)圣外王”。

    “內(nèi)圣外王”這句話首先出自于莊子《天下》一文,但最能體現(xiàn)其內(nèi)涵的則是《論語》中孔子所說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的功夫做到一定的程度,就是“內(nèi)圣”,安人的功夫做到足夠的影響力,便是“外王”?!洞髮W》對“修己安人”做了進一步的闡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修己以及內(nèi)圣。齊家、治國、平天下,則是安人以及外王。

    無論是在傳統(tǒng),還是當下,管理的本質(zhì)都是始終不變的:處理好人與人的關(guān)系。無論是內(nèi)圣外王,還是修己安人,其根本都是使被管理者得到安全、幸福、快樂、富足的人生和生活。而這正是真正意義上的管理大道,也是傳統(tǒng)管理與當下管理的共同點。

    第二節(jié)修己安人——中國式管理的本質(zhì)

    管理是一個過程,它的真正意義在于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并由此取得出色的管理業(yè)績。在孔子看來,要做到這一點,首先需要“修己”——提升自身的修養(yǎng);而管理業(yè)績則是能不能夠做到“安人”——讓他人獲得安居樂業(yè)。

    這就是中國式管理的特征所在:一方面注重管理者的品德提升,一方面追求管理效益。這與一切以經(jīng)濟績效為導向的西方管理思維是存在本質(zhì)區(qū)別的。在當今這個唯利是圖的商業(yè)社會,中國式管理所強調(diào)的品德提升無疑是富有價值和意義的。

    任何一個人要成為優(yōu)秀的管理者,必須從自身做起,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當然,做到這些還遠遠不夠,還必須能夠通過自身的行為促進大家的安寧。如此一來,我們便會發(fā)現(xiàn)中國式管理分為兩個部分:修己——自我管理;安人——管理他人
 

[page]◎修己——自我管理

    中國式管理的本質(zhì)是修己安人,要做到修己,就必須強化自我管理。自我管理這一概念由彼得·德魯克率先提出,他認為自我管理的最大好處在于:管理者能夠控制自己的績效。自我管理者總是會追求最佳的表現(xiàn),致力于更高的績效目標以及更宏偉的愿景和夢想。

    顧名思義,自我管理是對自我的管理,要使一個人主動對自身進行管理并不容易,必須需要一個重要的前提:動機?!斠粋€人進行自我管理時,他能夠獲得什么?在彼得·德魯克的概念中,自我管理可以幫助管理者獲得更大的價值。同樣如此,孔子也認為唯有通過自我管理,管理者才可以提升道德修養(yǎng),才可以成為“安人”“安百姓”的圣賢。

    在《論語》中,孔子提出了系統(tǒng)而完善的“修己”方案,這一方案正是中國式的自我管理體系。

    首先,孔子認為修己的根本在于學習。我始終認為在《論語》中,最重要的概念不是“仁”,也不是“禮”,更不是“德”,而是“學”。盡管“學”所出現(xiàn)的次數(shù)(64次)遠遠不如“仁”(109次),但是,孔子始終在強調(diào)一個概念:沒有學習,仁、義、禮、智、信等都無法把握??梢哉f,學是一切的根本和基礎(chǔ)。

    其次,自省是修己的一個重要方式?!耙娰t思齊,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4.17)看見賢人便想著如何與他一樣,看見不賢的人便反省自己是否也具有同樣的毛病。做到這一點,可謂做到了自省的極致了。同時,孔子還強調(diào)一個人只有做到捫心自問而問心無愧,才是真正的仁人君子?!皟?nèi)省不疚,夫何憂何懼?”(12.4)曾參傳承了老師自省這一修己方式:“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而不習乎?”(1.4)每天都會從三個方面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自?。禾鎰e人辦事有沒有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有沒有違背誠信?老師所傳授的內(nèi)容有沒有以身實踐?通過一日三省,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的問題和錯誤,從而可以進行及時更正。

    再次,克己也是修己非常關(guān)鍵的部分。克己是指克制一己私欲,孔子認為私欲是為仁的主要障礙,只有克服了私欲,才可以成為有仁德的人,“克己復禮為仁”??鬃訉思罕б院艽蟮钠谕踔琳J為一旦人們做到克己復禮,可使“天下歸仁焉”??思旱男в檬敲黠@的:管理者克服了一己私欲之后,在管理過程之中便可以不帶任何個人偏見和利益,做到公平公正。

    第四,在孔子看來,改過也是一種修己的方式。有錯必改,知錯能改是孔子所贊賞的。相反,如果一個人不知道改正自身的缺點和錯誤,他是無法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質(zhì)的。其實。是人都是會犯錯誤的,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關(guān)鍵在于犯下錯誤之后所采取的方法,有些人知錯就改,有些人卻明知錯誤也不思悔改。孔子一直教育弟子們“過則勿憚改”,而他擔憂的也是有錯而不能改正,“不善不能改,是吾所憂也?!币坏┯腥酥赋鏊娜秉c,他會認為這是一件幸運的事,“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7.30)真可謂聞過則喜。

    第五,孔子強調(diào)修己的標準,沒有標準,就失去了目標和方向,也就失去了評估修養(yǎng)的依據(jù)和準則??鬃俞槍σ粋€人的行為制定了多種標準,“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保?span lang="EN-US">16.11)這九思之中除“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外,其余都為標準。他將努力達到這些標準稱作為“思”,“思”也是修己的重要方式。

學習、自省、克己、改過、思,等等,都是用以提升自我修養(yǎng)不可缺少的方式。如果說中國式管理中也存在著自我管理,那么,它們便是最重要的元素。

    ◎安人——管理他人

    修己是為了安人,安人是目的,修己是基礎(chǔ)。當一個人具備了足夠的修養(yǎng),可以擔任管理者時,他需要掌握安人的方式和技能,也就是如何管理他人。

    在《論語》中,安人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而是一個體系,這個體系的核心是“德”,“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保?span lang="EN-US">2.1)用道德來治理國家,治理者就會像北極星一樣,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而被其它的星辰所圍繞。管理者掌握了“德”,就會成為一切的中心。同時,“德治”還可以使人們具備羞恥心,并且走上正道,“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保?span lang="EN-US">2.3)一句話,中國式管理的本質(zhì)是修己安人,而安人的根本則是“德”。

    安人的根本是“德”,如此一來,我們就必須圍繞《論語》尋找“德”的構(gòu)成,當然,更重要的是“德治”體系的構(gòu)成。

    “德”的范圍很寬廣,仁、義、禮、信、忠、孝等全都屬于“德”的范疇,因此,不太容易明確界定。

    關(guān)于“德治”,我們卻可以從以下這些觀點中可窺一斑: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保?span lang="EN-US">1.5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保?span lang="EN-US">2.19

    “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保?span lang="EN-US">2.20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12.17

    “先之,勞之?!保?span lang="EN-US">13.1

    ……

    仔細分析這些觀點時,你會發(fā)現(xiàn)它們傳達出了這樣一個特點:盡管“德治”的目的是為了管理他人,是為了安人,但是幾乎所有的要求都是針對管理者的,而非被管理者?!熬词隆?,強調(diào)管理者的責任心,做事要嚴肅認真;“信”,指管理者要言行一致,信守諾言;“節(jié)用”,指儉樸;“愛人”,管理者要懂得尊重、關(guān)愛他人;“舉直”“舉善”都是指要任用賢人、能人;“正”,管理者自身首先要恪守正道;“先之”,指管理者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則……這正是中國式管理最重要的特征,先修養(yǎng)自身,再要求他人。

    根據(jù)《論語》中散布的觀點,“德治”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仁愛;

    二、忠信;

    三、任賢;

    四、負責;

    五、中庸;

    六、教育。

    修己安人是中國式管理的本質(zhì),也是《論語》最核心的概念,無論是仁、義、禮、信、孝,還是忠、勇、智等,一切都是圍繞著修己安人這一核心展開的。要做到修己安人,最為根本的則是學,一個人不具備學習的能力,就根本談不上仁、義、禮、智、信?;蛟S這世上有“生而知之”的人,但是,這類人畢竟寥寥無幾,大多數(shù)人包括孔子在內(nèi)都必須通過“學而知之”。

[page]修己安人是《論語》管理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國傳統(tǒng)管理的目標和根本。探討《論語》與管理,事實上便是探究修己安人(抑或是內(nèi)圣外王)的管理大道。

    第三節(jié)正名——中國式管理的基礎(chǔ)

    接下來,我們圍繞《論語》討論一下中國式管理的基礎(chǔ)。

    首先,我們來回答一個問題:為什么需要管理?答案很簡單,四個字:禮樂敗壞。在孔子看來,禮樂敗壞是導致社會混亂無序的根本原因,所謂“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一旦人民不知所措,那么,混亂必定產(chǎn)生。因此,孔子希望能夠恢復禮樂,“撥亂世而反之正”。他所提出的解決方案便是正名。

    ◎為何需要正名?

    《論語·子路篇》云:

    子路曰:“衛(wèi)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span lang="EN-US">

    子路問孔子:“衛(wèi)國國君等你去治理政事,你先做哪件事?”孔子回答說:“一定是糾正各種名分?!边@令子路無法理解,不敬之辭竟然脫口而出:“真的是這樣嗎?老師你迂腐了,為什么要去糾正名分?”孔子似乎也有些生氣了,說:“真粗魯啊,子路!君子對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應該保持沉默。”接著孔子講述了“正名”的重要性:“名分不正,說話就不能順理成章,說話不能順理成章,做事就很難成功。事情做不成功,禮樂就不能興盛,禮樂無法興盛,就會導致刑罰不恰當,刑罰不恰當,百姓就會不知所措。所以君子糾正了名分就可以說得順理成章,說得順理成章則一定可以行得通?!闭f完之后,孔子對子路的無理沖撞根耿耿于懷,批評道:“君子對于自己所說的話,不能有一點點的馬虎?!?span lang="EN-US">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孔子對“正名”的看法。“正名”便是“糾正名分”,為什么需要糾正名分?因為當時很多人不按名分辦事,天子觀賞的舞蹈,大夫卻私自在自家的庭院里表演,天子祭祀時演唱的詩,大夫們祭祀時私自演唱,這類事層出不窮??鬃涌丛谘劾铮痹谛闹?,“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故此,他將“正名”視為“為政”的首要工作。

    當然,最根本的是“正不名”必然會導致“禮樂不興”、“刑罰不中”和“民無所措手足”,一旦如此,天下何以天平?人民何以安身?“修己安人”與“內(nèi)圣外王”便成了一句空話。

    ◎“正名”“正”什么?

    “正名”如此重要,那么,“正名”究竟應該“正”什么?

    我認為主要“正”兩個方面:一、正名分;二、正責任。這兩者是管理的基礎(chǔ),名分不正必然會導致職務不清晰,職務不清晰,就會導致“言不順”。責任不正則會導致很多人無所事事,游手好閑。

那么,《論語》中是如何進行正名分和正責任的呢?

    “觚不觚,觚哉?觚哉?”這是《論語·雍也篇》中的一章,直譯出來毫無意義:“觚不像觚,還是觚嗎?還是觚嗎?”但是,我們知道《論語》講求字字推敲,句句達意,怎么可能會出現(xiàn)一句毫無價值的話?結(jié)合“正名”來看,我們便可以明了這句話的用意了。事實上,孔子是在感嘆:“君王不像君王,臣子不像臣子,這個世界能不亂嗎?”

    在一次回答齊景公問政時,孔子回答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保ā墩撜Z·顏淵篇》)這一回答更是強調(diào)了名分的重要性:只有君王像個君王,臣子像個臣子,父親像個父親,兒子像個兒子,社會才會穩(wěn)定,國家才會發(fā)展??墒?,孔子所處的社會卻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在孔子看來,首先要正名分,每個人都明確自己的身份,做自己應該做的事,而非不顧名分,胡亂行動。

    明確了名分之后,緊接著要明確責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僅要求“君王像個君王,臣子像個臣子,父親像個父親,兒子像個兒子”,還要求“君王”、“臣子”、“父親”、“兒子”承擔起各自的責任。尤其是君王、大夫這些管理者,必須帶頭承擔起自身的責任,惟有如此,才可以使下屬恪守職責。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篇》)領(lǐng)導不正,下屬自然不正,領(lǐng)導以身作則,則下屬自然也就嚴格履行職責了。

    正名分與正責任是相輔相成的,又是缺一不可的。一旦做到了這兩點,則可謂“為政有道”。那么,如何評估“為政”是否“有道”呢?孔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標準:庶人不議政事。天下有道之時,庶人稱道庶人的職責,自然無暇也無意去議論政事。所謂“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span lang="EN-US">

    寫到這里,我想到了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脫離了職務分明和職責明確,科學管理便失去了立足點。這與孔子反復強調(diào)“正名”的重要性,可謂同出一轍。正如職責明確是科學管理的基礎(chǔ)一般,“正名”也是中國式管理的基礎(chǔ)。

    第四節(jié)人人都是管理者

    記得當年,深夜研讀彼得·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時,讀到“每一個人都是管理者”時,興奮不已,一夜無眠。

    令我激動不已的理由很簡單,在《論語》中孔子也曾表達過同樣的意思?;蛑^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且酁檎善錇闉檎??”(《論語·為政篇》)有人對孔子說:“你為什么不從事政治?”孔子說:“《尚書》中說:‘孝啊,只有孝!又能友愛兄弟,就會作用于政治?!@樣也是從實政治,難道還有其他的為政方式?”一個人不管他在不在管理者的位置上,只要他做到了恪守孝道,他便已經(jīng)在從事政治了。為什么?因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已經(jīng)使得一家平安、幸福、快樂了。這不正是《大學》中所說的“齊家”嗎?家是國的構(gòu)成單位,如果人人都可以使自己的家處于幸福、快樂之中,那么,天下人還能不平安、快樂嗎?

    彼得·德魯克對“每一個人都是管理者”的解釋與此非常類似:

[page]“在一個現(xiàn)代的組織里,如果一位知識工作者能夠憑借其職位和知識,對該組織負有貢獻的責任,因而能實質(zhì)地影響該組織的經(jīng)營能力及達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span lang="EN-US">

    “一位知識工作者是不是一位管理者,我們不能以他有沒有下屬而定?!R工作不能用數(shù)量來衡量,也不能用成本來衡量。衡量知識工作主要應該看結(jié)果?!?span lang="EN-US">

    一個人只要他能夠促進企業(yè)成果的實現(xiàn),他就應該被稱作為管理者。這與孔子的觀點可謂不謀而合。

    第五節(jié)孔子——偉大的管理思想家

    盡管《論語》也記錄了孔子弟子們的言行,但核心依然是孔子的思想和言行。如果要對孔子的思想進行一個歸類,我想最準確的莫過于政治管理思想。無可否認,孔子是一位政治管理思想家。政治管理與企業(yè)管理有著互通和交融的部分,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企業(yè)管理者們?nèi)绾芜\用其中有益的思想。

    根據(jù)目前可以查閱的資料來看,孔子在世時并非一位成功者,他不但不成功,而且還非常失敗,孔子自己曾自嘲為“喪家狗”。但是,時至今日,許多當年輝煌一時的帝王都已經(jīng)被人們所遺忘,而孔子——這個當初的失敗者卻被人們牢牢的記下了。

    ◎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天將以夫子為木鐸”,這或許是當時對孔子最高的評價了。這句話出自于一位守儀城的官員,這是一個非常喜歡接近君子的人,自夸“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只要到儀城來過的君子,他全都見過。見過了孔子之后,他對孔子的弟子們說:“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天下失去正道已經(jīng)很久了,上天要孔子作為教化人民的導師呢。

    這是非常高的評論,說明孔子的思想足以征服他人,贏得他人的信服。當然,對此孔子自身也非常自信,他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比绻腥擞盟脑?,一年便可以整治得差不多了,三年就會很有成果了。

    可惜的是孔子的仕途并不順利,盡管也曾擔任過短期的職務,但是很快因為看不下當政者的昏庸和無能而辭官而去。為了謀取實踐自身管理思想的機會,孔子不惜帶著弟子們周游列國,可惜大多數(shù)君王對他的思想采取敬而遠之的態(tài)度。

    當然,這一切絲毫不曾影響孔子思想的偉大性和實用性。仁、義、孝、信、禮等思想始終占據(jù)著中國政治管理思想的核心。而作為開創(chuàng)教育事業(yè)的導師,孔子的確沒有辜負上天的期望,成了教化人民的“木鐸”。

    ◎天下為公

    孔子的管理思想始終在尋求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結(jié)合點,這與西方管理思想存在著一個重要的差別:西方管理的根本在于現(xiàn)實。盡管自21世紀以來,一些管理思想家們提倡愿景和夢想,但是,經(jīng)營績效依然處于最重要的地位。

    孔子曾多次談及自身的理想,其中最典型的莫過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是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理想:讓老年人都得到安養(yǎng),使朋友們都互相信任,使少年們都得到關(guān)愛。

    事實上,孔子創(chuàng)造“仁”,推崇“德治”,強調(diào)“禮樂”,根本在于其心中始終存在著一種“大同理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雹伲ā抖Y記·禮運第九》)

    當然,孔子知道“大同”是不易實現(xiàn)的,因此,他又設(shè)計了一個次一等的社會,這是一個現(xiàn)實的可望實現(xiàn)的社會,乃是“天下為家”的“小康社會”: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shè)制度,以立田里,以賢知勇,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執(zhí)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雹冢ā抖Y記·禮運第九》)

    《論語》中的管理思想大多是關(guān)于“小康社會”的,是切實可行的。孔子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敝艹?span lang="EN-US">禮儀制度是以夏、商兩代為參考后總結(jié)出來的,多么完美文雅??!我遵循周朝。直接一點說,孔子所選擇的正是文、武、成王與周公等人所制定的禮儀制度。

    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只是人類的一個美好愿望。天下為家的“小康社會”卻可以通過管理者們的努力而實現(xiàn)。當然,因為時代的變化,如今的“家”已不再是以姓氏為依據(jù)的“家”,而是包括了企業(yè)等組織在內(nèi)的“家”。那么,管理者們應該如何管理好各自的家呢?這正是孔子作為一名管理思想家所要教導我們的。

    注:

    ①譯文:在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為全天下人所共有。選舉賢能之人治理政事,人人講求信用,彼此友好。所以人們不僅僅愛自己的父母,不僅僅愛自己的孩子,使老年人都能夠安享晚年,壯年人都能夠有所價值,兒童們都能夠得到順利的成長,鰥寡孤獨以及殘疾的人都能夠得到供養(yǎng)。男人們各有職業(yè),女人們都得到正式的婚配。既不以不好的資源丟棄而不用,也不占位己有;有力的出力,但不必為了自己。因此,陰謀不生,盜竊殺人事件不再出現(xiàn)。出外門窗不需關(guān)閉。這樣的世界就做大同世界。

    ②譯文:如今大道已經(jīng)消失,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財產(chǎn),各人只愛自己的父母,只照顧自己的孩子,資源勞力成了私人所有。世襲傳承以為合理,城墻溝池必須堅固,擬定禮儀為制度;以確定君臣的名分,以促進父子的慈孝,以強化兄弟之間的友愛,加強夫妻之間的恩情。以此設(shè)定制度,劃分土地,尊重用力和賢能,將功績歸為個人所有。于是陰謀隨之發(fā)生,戰(zhàn)爭由此而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算是出色的人物了。這六位君子,沒有一位不謹遵禮樂的。發(fā)揚正義,考驗信實,明示錯誤,刑法遵循仁義講求禮讓,以正道昭示于他人。若有不遵禮法者,雖有權(quán)勢也予以斥逐,使人人知道災禍的根源。這就是小康社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孔子的管理思想
儒家管理思想
管理的三要素與論語的三句話
關(guān)于“仁”“和”的思考
謙恭禮讓后君子——《論語》悟讀【43】
《經(jīng)典賞析》孔子論教化之內(nèi)涵——成人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