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肝病科)許海鈴
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十分廣泛,全球都有傳播。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種肝臟慢性炎癥性疾病。
全球肝硬化和肝細胞癌(HCC)患者中由HBV所致者分別為30%和45%。
我國肝硬化和HCC患者中,由HBV所致者分別為77%和84%。
慢乙肝患者如何檢測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表現(xiàn)為乏力,惡心厭油,食欲差,腹脹,右上腹部不適,肝區(qū)疼痛,有黃疸者皮膚鞏膜黃染,皮膚瘙癢。
體征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肝脾腫大等,伴隨臨床表現(xiàn)且乙肝病毒檢測陽性。
慢性乙型肝炎的傳染源:
乙型肝炎病人及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傳播途徑可通過血液傳播,母嬰傳播,破壞的皮膚黏膜及性接觸傳播,不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傳播,因此我們不能歧視乙肝。
乙肝兩對半是目前國內(nèi)醫(yī)院常用的乙肝病毒感染檢測血清標志物,兩對半檢查項目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體、乙肝e抗原、乙肝e抗體、乙肝核心抗體。
因為核心抗原的檢測方法較復雜,臨床上通常不做,所以在'乙肝五項'檢查中,前四項是兩對,核心抗體是半對,因此被稱為'乙肝兩對半'。
乙肝兩對半是國內(nèi)醫(yī)院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檢測血清標志物。乙肝兩對半又稱乙肝五項,其檢查意義在于:
檢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體情況,區(qū)分大三陽、小三陽。
第一、三、五項陽性,其余兩項陰性。俗稱'大三陽',這種乙肝兩對半結果情況說明是急、慢性乙肝。
第一、四、五項陽性,其余兩項陰性。俗稱'小三陽',說明是急、慢性乙肝。
“大三陽”和“小三陽”都意味著急慢性乙肝,都要認真對待,切莫疏忽了防范。
確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依靠實驗室檢查,如肝臟生化指標,凝血功能,抗體檢查,血清學檢查,血清HBV DNA檢測等。
肝功能檢查看膽紅素,谷丙轉(zhuǎn)氨酶ALT,谷氨酰轉(zhuǎn)酞酶GGT,堿性磷酸酶ALP等有無升高。
慢性乙型肝炎中度以上通常有人血白蛋白下降,白球比例下降等。
當膽堿酯酶、膽固醇明顯降低時,提示肝功能嚴重損害,凝血酶原時間明顯延長,也提示肝功能嚴重損害。可結合腹部超聲檢查。
血清表面抗原在疾病早期出現(xiàn)在感染HBV 2周后即可陽性,表面抗原陽性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指標,血清表面抗體的出現(xiàn)是乙肝病毒感染恢復的標志。
注射過乙肝疫苗的患者也可出現(xiàn)血清表面抗體陽性。
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發(fā)作時,均可出現(xiàn)核心抗體IgM抗體。
若血清HBeAg陽性,提示有乙肝病毒復制,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出現(xiàn)。
血清HBV DNA是乙肝病毒復制和傳染的核心指標。
鑒別診斷:
其他病原體感染、藥物或毒物服用史、酒精服用史、脂肪代謝紊亂、自身免疫紊亂、肝臟淤血或血管性疾病、遺傳代謝性肝損傷、全身性系統(tǒng)性疾病等。
慢乙肝患者的治療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使用藥物護肝治療,乙型肝炎病毒復制明顯的病人用抗病毒藥物治療。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療原則:
盡可能地長期抑制病毒復制,降低疾病進展風險。
盡可能地長期抑制HBV復制,減輕肝細胞炎癥壞死及肝臟纖維組織增生,延緩或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HCC和其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患者生命質(zhì)量,延長其生存時間。
對于部分適合條件的患者,應追求臨床治愈。
臨床治愈(或功能性治愈):
停止治療后仍保持HBsAg陰性(伴或不伴抗HBs出現(xiàn));
HBV DNA檢測不到;
肝臟生物化學指標正常、肝臟組織病變改善。抗病毒治療目標為HBV DNA檢測不到(< 20 IU/mL),HBV DNA 越低越好,以降低HCC發(fā)生風險。
研究顯示低病毒血癥的患者繼續(xù)原方案治療,短期有病毒學突破和耐藥風險,長期有肝纖維化進展和HCC發(fā)生的風險。
抗病毒治療的患者應該每3~6個月檢查一次,以及時發(fā)現(xiàn)疾病進展。
對于抗病毒治療應答不佳者應該及時調(diào)整治療方案。
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療的監(jiān)測與隨訪
在治療中,每三到六個月檢測一次血常規(guī),肝臟生化指標,HBV DNA和HBV血清學標志物,肝臟硬度值測定。
腹部B超檢查和甲胎蛋白等。必要時做增強CT或增強磁共振,以早期發(fā)現(xiàn)HCC。
無論患者在抗病毒治療過程中是否獲得應答。停藥后,前三個月內(nèi)每月檢測一次肝臟生化指標,HBV血清學標志,HBV DNA定量。
之后每三個月檢測一次,一年后每六個月檢測一次。
來源:常笑健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