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宋·蘇軾
這是一首禪詩,是蘇軾臨終之時給小兒子蘇過手書的一偈,體裁為七言絕句,也稱《觀潮》。
詩意由《五燈會元》(第17卷)所載青原惟信禪師(唐代高僧)的一段著名語錄演化而成。語錄的原句是:
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后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大眾,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有人緇素得出,許汝親見老僧。
這“三般見解”,指得是禪悟的三個階段,也即是入禪的三種境界。東坡此詩,正用此意。
禪在於悟,在於用心去體會,心有所動而至感悟。此詩就說明詩人觀物悟禪的過程以及禪悟后的空寂曠達(dá)的心境。
無獨有偶,清代學(xué)者王國維先生也寫過詞話的三境界?!叭松辰纭闭Z出王國維《人間詞話》。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第一境界是立志、是下決心,只有具備了這個條件才會有第二、第三境界。
王國維是從古代幾位大詞人的詞作中,摘引出這幾段名句來講做學(xué)問的三境界。 原來的詞意,很明顯大多寫人間兒女私情。然而王國維卻很巧妙地借用來講做學(xué)問。引申到開悟人生的高度則更一語中的,講得非常透徹。
第一境界:
“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p>
出自北宋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我以為此乃是本性(一重山)。就拿我十二年的寫作心得來講,在早期的時候,就是單純的喜歡寫,也渴望博取別人的關(guān)注和贊賞,但是也僅僅只能算是練筆。目標(biāo)看似清晰,但總體是混沌的。
第二境界: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p>
出自北宋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fēng)細(xì)細(xì)》,我以為此乃是人性(二重山)。寫了數(shù)年之后,有了一些擁躉,自己也頗覺有點心得了,想要超越自我,開始涉獵中長篇小說。但這時候迫于現(xiàn)實壓力,只能一邊工作,一邊掙扎著執(zhí)著于理想。
第三境界: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p>
出自南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我以為此乃是自性(三重山)。不知不覺,我的作品已經(jīng)積累了數(shù)百萬字,也曾一度有變現(xiàn)的可能,然而現(xiàn)實依舊殘酷,但伴隨著歲月的磨礪和心智的成熟,一切在我眼里似乎都已變得不再那么重要。
人皆渴望悟道、超脫凡俗。然而不經(jīng)這由本性,到人性再到自性的三重山,怕是不能真正了然人生的意義。當(dāng)然了,人皆有佛性,佛家亦有云:即心是佛。抑或頓悟,也不在話下。
張鋒 戊戌夏寫于成都翠彧軒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