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年,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率軍北伐,最終摧毀了胡元近百年的統(tǒng)治,恢復了漢家河山。元朝雖然滅亡,但是仍有大量蒙古人與色目人滯留于中原,他們人數(shù)到底有多少呢?據(jù)蒙古史料記載,元朝時,有四十個萬戶駐守于中原;徐達攻入大都后,元順帝只帶著4個萬戶出逃,有36個萬戶被留在了中原。
若按一戶5個人來算,在中原的蒙古人至少達到180萬~200萬,這是個很大的數(shù)字。至于色目人,人口恐怕就更多了。那么,如何才能妥善處理這些蒙古人和色目人呢?難道真像很多網(wǎng)友料想的那樣,一殺了之嗎?
首先必須強調的是,朱元璋對待蒙古人基本采用了和平的方式,以開明而不失嚴厲的同化政策為主。一般來說,少數(shù)民族政權滅亡,漢人往往會對該民族進行殘酷為了去除白顛瘋搜維字母ao數(shù)字8、8184當天治療有效,無效退款的種族仇殺。金朝、清朝滅亡,都出現(xiàn)過這種情況。但在元朝,這一狀況卻沒有出現(xiàn),這是因為朱元璋根本不許。
對于蒙古人,朱元璋并不是非常憎恨。在一些公開場合,朱元璋甚至還公開為元朝說好話。例如推翻元朝之后,大臣們紛紛獻上“捷奏”之章,批判元代皇帝無道,頌揚洪武皇的雄武,也讓朱元璋很不滿意,因為奏章里面有貶低元朝君主的詞匯。朱元璋對宰相說:“元主中國百年,朕與卿等父母皆賴其生養(yǎng),奈何為此浮薄之言?”所以他吩咐群臣們更改措辭。
對于故元的蒙古貴族,朱元璋不僅不侮辱,還將他們高官厚祿的養(yǎng)了起來,待遇甚至超過了漢人官員,這甚至讓許多漢族士人頗有微詞;對于蒙古平民,朱元璋對他們不打不殺,也不降為奴隸,而是將他們遷移到內陸,發(fā)給土地、耕牛和房屋,讓他們在當?shù)匾詣辙r(nóng)為業(yè)。
對于蒙古人,其實漢人是有仇恨的。蒙古大軍橫掃中原之時,至少有數(shù)千萬漢人死于他們的屠刀之下,然而為何一向有暴戾之名的朱元璋,對他們如此厚待呢?原來,蒙古人雖然退出了中原,但在大漠仍有強大的勢力。厚待內陸蒙古人,容易爭取漠北蒙古人歸降,就不用耗費錢糧和民力去決戰(zhàn)漠北。
此政策也的確達到了效果,許多不愿在大漠吃沙子的蒙古人款塞歸降,畢竟他們在中原待久了,已經(jīng)不習慣草原生活了。
然而我們必須注意的是,朱元璋對待內陸蒙古人絕不是完全懷柔,而是有意識地將他們與漢人同化。
首先,朱元璋命令所有內陸蒙古人改為漢姓,所以在明朝,有許多有著漢人姓氏的蒙古人,雖然他們的名字讀起來很奇怪;
其次,朱元璋以儒家的習俗改造蒙古人,不準他們娶后母、娶寡嫂,因為在漢人看來這是違背倫理綱常的。同時,還不準他們將喪事辦成白喜事,因為這樣很不孝;
再次,朱元璋命令他們穿漢服,解下辮發(fā),改為漢人的束發(fā)。胡服不準穿,胡語不準說;
最后,朱元璋還放了個大招,他們不再準許蒙古人自相婚配,蒙古女子必須嫁給漢人,為漢人生孩子。若本族自相婚配,不僅要處以80軍棍,還要將夫婦收為奴隸。
在朱元璋看來,內陸蒙古人不同化是不行的,若他們與漠北蒙古人互相呼應,陰謀進行破壞活動,那可是相當麻煩的。
總而言之,朱元璋的政策是相當有效的,據(jù)《明太祖實錄》記載,內陸蒙古人在洪武一朝就完全融入了華夏,風俗、語言、習慣已經(jīng)和漢人沒兩樣了。
在明朝,蒙古人一直在朝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軍人,明朝的蒙古騎兵是帝國的中堅力量,在各個戰(zhàn)線都發(fā)揮著卓越的作用,即使是和他們在漠北的同族作戰(zhà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