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尚論詩:
古詩為何偏愛窮?寫詩如何動人
讀多詩詞的朋友會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文人常在詩中傾訴其“窮”,或貧窮,或路窮,或道窮,或心窮。這是為何?難道傳統(tǒng)文人都貧窮至斯么?而我們在寫詩時,常受“意淺”或“無身世無生活”之譏,如何寫出有深意,有生活情味的作品?今天王和尚,特拈“窮”字來展開分述。
首先要清楚。在古代,凡留下只言片語的文人,真正因貧窮而死的詩人詞人極少極少。原因無他,真正貧窮的人沒機會,也沒能力傾訴貧窮。一飯尚不得飽,焉有心思寫詩?
但何以詩人們常在詩中供述貧窮呢?其實有深刻的傳統(tǒng)、文化和思想上的根源。
其一、古人寫詩,有貧病易動人的傳統(tǒng)
宋代歐陽修有一千古不易之論,曰:詩窮而后工。他在《梅圣俞詩集序》中寫道“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
先來探討“窮”字。窮有三重含義:其一曰身窮,無衣食錢財。其二曰:志窮,亦可謂心窮,指不得志,沒前途。其三曰窮盡,即終極極端,且有尋根究原之意。而文忠公所謂“窮而后工”,則主要指前兩種含義。
窮則身心無依,無依靠則心有不平,則易發(fā)不平之鳴。就寫詩而言,“歡愉之詞難工,窮苦之言易好”。人處于困境,或衰颯沉淪,或崛起奮發(fā),以詩寫心則易動人。并且,窮困之人,或焦灼徘徊,或冷靜自省,付諸文字就容易寫出真情實感,且這種感受也易被人領(lǐng)會和同情。
顧隨先生曾說,詩人要有一顆寂寞心。何為寂寞心?經(jīng)過繁華興盛之后的幻滅,經(jīng)過熱望掙扎之后的覺醒,酒殘星冷,臥床自問之時,容易產(chǎn)生寂寞心。北宋張孝祥曾有詞說“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若無看淡仕途,焉有悠然之心?此心即是冷靜自省之后的達觀。
明代沈承曾有詩說“身病情癡減,家貧詩料添”,清人劉寶楠也有詩說“疾苦輕生死,何論功與名”?可知,在清貧困苦之中,人才易激發(fā)出思考與感悟,才能寫出打動人心的妙句。另外,人之心理,也是喜歡同情弱者,越自認拙貧,也越能激起讀者戚戚之同感。
故而,記錄貧窮,訴說貧窮,成為詩人寫詩之傳統(tǒng)。現(xiàn)代詩人馮至曾有詩說“攜妻抱女流離日,始信少陵字字真”。兩宋之交的詩人陳與義,在喪亂奔波之時,也發(fā)出“但恨平生意,輕了少陵詩”的懺悔與反思。為何?杜甫在窮苦之中所做詩篇,唯有親歷其苦,才能感受其動人的力量。
托爾斯泰也有名言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就人之感受而言,確乎如此,富貴榮顯,大多類似,而蹉跎不幸,卻各有其味,人生于世,總會經(jīng)歷各種不幸與愁苦,對于別人之不幸與愁苦,也容易激發(fā)同類之悲。清代張潮在《幽夢影》中曾寫道“富貴中人,既不可憂貧嘆賤,所談?wù)卟贿^風云月露而已,詩安得佳?”其意也正是如此。
王和尚常說:人到無聊才寫詩。寫詩,是心情的抒發(fā),是有所傾訴,既是不平之鳴,也是心理治療。忠于內(nèi)心的詩人,歡樂幸福之中往往想不起寫詩,恰恰是寂寞寥落,貧苦蹉跎之時,才喜歡以詩寄慨。
故而,詩不會窮人,唯有窮才能寫詩。若要詩動人,則可自視其心,你的生活真的如意么?真是你心之所向么?若不是,即是窮,若有此不平之感,發(fā)言為詩,即易動人。
其二、心窮甚于身窮,唯有心窮能激發(fā)詩興
古代文人,大多自小接受儒家思想的浸淫,都懷有“修齊治平”的熱望,杜甫就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大理想。但是,現(xiàn)實卻總是違人心意,求不得則易心窮,心窮則有所感發(fā)。
因此,王勃才說“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為何“窮途而哭”,也就可以理解了。此窮皆是心窮。因抱有熱望,在現(xiàn)實中不得伸展,才會在心中郁結(jié)成詩。諸君心中還有熱望么?還有不甘可發(fā)言為詩么?若有,則詩必動人。
窮,雖是“求不得”,但如何安于窮,卻值得留意。王和尚常說,人可以貧困,但不可潦倒,貧困的是物質(zhì),潦倒的卻是身心精神。若精神潦倒,其詩格必卑。
孔子在《論語》中多次談及“窮”與“貧”??鬃又苡瘟袊?,厄于陳蔡,對道卻堅定不移,故而他說“君子固窮”,安守于貧困,而不改其志,此所謂君子之達觀。孔子還說“貧而無怨難”,難即難在心境平和,不以窮通為意。
王和尚常懷憂慮,如今人寫詩,多空有其形,而無有其實,為何?心中無道而已。孔子說“君子憂道不憂貧”,若心中無道,必被窮牽絆而視之為負累,如此何以能安樂?且看顏回之生活,簞食瓢飲,窮居陋巷,而不改其樂,此所謂賢者之謂也。
再如陶淵明,躬耕田畝,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而內(nèi)心灑灑,不慕名利,故能養(yǎng)其天真,得其至樂。因此,窮可煉骨,窮而不衰,才是詩人境界的高標。古人寫詩言窮,恰恰是并不以窮為意,偏偏彰顯了一種傲骨。他們貌似述窮,恰恰是寫出了文人之精神境界。
恰如孟子所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窮代表節(jié)操和堅守,也暗含風骨和灑脫。
其三、窮是一種缺憾美,以此入詩,更有韻味
人生窮通有定,心要圓融守一。明朝張元長有文曾說“窮愁入詩則工,丑獰入畫則肖,乖戾入傳記則奇”。此言頗為有理。詩寫情緒,寫忠于內(nèi)心的情緒,寫?yīng)殞儆谧约旱那榫w。寫窮,則有與眾不同的效果。不平與缺陷,獨有其美,更容易打動人心。
貧窮也是人生的導(dǎo)師。窮則境逆,境逆則思苦,思苦則神清而骨峭。如何面對逆境,最能體現(xiàn)詩人境界之高低。明代大儒王陽明被貶龍場,身處萬山叢棘之中,孤獨寂寞,反而生發(fā)一種倔強英霸之氣,由此才能超脫生死,徹悟人生。其所徹悟之根源,在于自問:圣人處此,更有何道?
若不能改變命運,不妨以窮為雅,以苦為樂。陸游曾有詩說“愛窮留作伴”,明人也有詩說“幽懷窮巷雅相宜”,可見,窮可以做人之伙伴,也可以是創(chuàng)作的動力。難怪明代王世貞曾說“貧老愁病,流竄滯留,人所謂不佳者也,入詩則佳”。最難堪的貧窮挫折,最容易喚起文人的共同認知,從而成為清雅不俗的詩境。
藝術(shù)之核心在于“似與不似之間”,即通常我們所謂之,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就詩詞而言,要在詩詞中體現(xiàn)出作者的感悟、志趣、閱歷和理想。窮易闡發(fā)感悟,寫詩也易真切有力;窮則可體現(xiàn)人之志趣,貧亦佳境,貧亦是一種灑脫優(yōu)游的風雅態(tài)度;窮之閱歷能增加詩之厚度,看透窮通,詩自然境界高拔;不論寫身窮還是心窮,都暗示心有不平,心有不平則易昂讓奮發(fā),雖千萬人而不改其志,則更有一種豪氣與力量。
因此,古人寫詩多傾訴窮困,其實有其深刻的內(nèi)涵。我們寫詩,為何不動人?關(guān)鍵是沒看透“窮”,更無從認識與超越窮,更無由“窮”引發(fā)的詩之境界,或灑脫安然,或崛起奮發(fā),或暗藏風骨,或細寫其心,若能如此,詩焉能不好?
至若窮之第三重含義,窮盡其理,冥搜心曲,則與“格物盡性”有關(guān),其中曲折,留待王和尚后文闡發(fā)吧。
未
完
待
續(xù)
頭條推薦
不自矜 不自屈 不斷讀書
不崇古 不媚俗 不違初心
六不和尚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