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千,道一萬。我們說“道”做“道”。道教之音近期推出《說道》給您說“道”,同樣的道,感受不一樣的視聽。這里有好看、好玩的,有文化、有深度,養(yǎng)生、禮儀、文化、文玩……都是大家關心和關注的話題,妙語連珠,輕松普及道教文化,傳播正信視聽。道不遠人,每周四我們坐下來,隨便說“道”說“道”
主持人:古代朝代變更的時候,國家一紙明文可能就規(guī)定了人的一些行為規(guī)范?,F在的社會包容性強,沒有強制性要求,您覺得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使社會更和諧、更包容?
紫光:現在掀起的國學熱是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好現象,說明有人開始關注傳統(tǒng)文化,包括禮儀。禮儀有地域的差別,也有時代的差別。禮是一種和樂、包容、謙遜的精神,而儀式是表達這種精神的體現。三代不同禮,五代不沿樂。朝代更替的時候,旗子都換了顏色。夏朝崇尚黑色,商朝崇尚白色,周朝崇尚赤色,所以旗子隨之改變。禮的形式也在變化,但是精神是沒有變的。我們發(fā)現禮儀小姐、收費員都笑瞇瞇的,其實我們都知道,他們可能經過了禮儀公司的培訓,這是不符合傳統(tǒng)禮儀精神的,禮儀必須是內在和外在的統(tǒng)一體現。
只有忠信、有道德的人才能踐行真正的禮,如果只是機械模仿,內心不恭敬、沒有謙讓包容心的話,禮是不完整的?!抖Y書》《史書》都把古人行禮行儀的方式記錄下來,包括父子、上下級之間行禮的方式。恭敬之心、道德修養(yǎng)是無法用文字來記錄的,這就導致后人只關注于史書里記載的儀式,而無法去復刻古人包容謙遜的精神。
我們是文明古國、君子之國。君子有道德,而且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如果說人沒有道德修養(yǎng),就把以前的禮儀拾起來,像機器人一樣行禮的話,就沒有在真正踐行禮儀。只有全面理解傳統(tǒng)禮儀精神,才能把中國傳統(tǒng)禮儀繼承發(fā)揚下去。
主持人:剛才聽了您的分享,我可不可以認為禮儀是由內而外的一種行為?這個行為應該適應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我們應該更關注內心的想法,而不是因為“鞠躬”是禮儀就去做,是因為我由內而外地恭敬你,所以我想這樣去做。
紫光:對。禮儀本來就是內外統(tǒng)一。一個內在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通過外在的禮儀達到統(tǒng)一。經禮三百,曲禮三千,待其人而后行之。我對禮儀的認識談得比較膚淺,希望對大家學習傳統(tǒng)禮儀、踐行傳統(tǒng)禮儀的精神有所幫助、有所啟發(fā)。
(道教之音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和作者)
說一千,道一萬。我們說“道”做“道”。道教之音近期推出《說道》給您說“道”,同樣的道,感受不一樣的視聽。這里有好看、好玩的,有文化、有深度,養(yǎng)生、禮儀、文化、文玩……都是大家關心和關注的話題,妙語連珠,輕松普及道教文化,傳播正信視聽。道不遠人,每周四我們坐下來,隨便說“道”說“道”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