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以草書著名,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稱為“三絕”。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一。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書法與懷素齊名。
張旭(685年—759年)
張旭出生于一個門第不錯的家庭,曾向堂舅陸彥遠(yuǎn)學(xué)習(xí)書法,學(xué)有所成后為吳道子、顏真卿等欽慕;年長后通過應(yīng)舉或薦舉、征辟而入仕,釋褐為常熟縣尉;先后任左率府長史、金吾長史,因而被世人稱為“張長史”;大約在乾元二年(759年)逝世,享年大約七十五歲。
在書法方面,張旭勤于觀察客觀事物,善于將客觀的自然物象與個人的主觀情感結(jié)合起來,既繼承傳統(tǒng),又勇于創(chuàng)新,在繼承前人書法成就并加以創(chuàng)新而使得自身的狂草藝術(shù)在盛唐時期達(dá)到了一個高峰。
張旭傳世書跡有《肚痛帖》《古詩四帖》等。
《肚痛帖》張旭的《草書心經(jīng)》最早見于《碑刻拔萃》,其《唐草心經(jīng)》碑目下寫明張旭,此前碑林中有明成化年間知府孫仁從百塔寺移來的《草書心經(jīng)》,《關(guān)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對這兩種草書“心經(jīng)”都有收錄,其“心經(jīng)、肚痛帖、千文斷碑”條下注“均張旭草書,無年月”,并稱“右三石均在西安碑林”。張旭的《草書心經(jīng)》最晚見于民國三年(1914年)《碑林碑目表》,但此后便下落不明了。
《心經(jīng)》
《郎官石拄記》書,原石久佚,傳世僅王世貞舊藏“宋拓孤本”,彌足珍貴。張旭草書縱放奇宕,而此序楷勢精勁凝重,法度森嚴(yán),雍容閑雅兼而有之,是張旭存世的唯一楷書作品。
《郎官石拄記》
《古詩四帖》通篇筆畫豐滿,絕無纖弱浮滑之筆。行文緒云:“《古詩四帖》,可以說是張旭全部生命的結(jié)晶,是天才美和自然美的典型,民族藝術(shù)的精華,永恒美的象征。”
《古詩四帖》
▍聲明:以上圖文,意在交流學(xué)習(xí),普及知識,如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