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借我-謝春花
麥家陪你讀書
本周,我們將陪伴大家共讀的,是石黑一雄的《遠山淡影》。
我們這代年輕人,沒有經歷過戰(zhàn)爭,但是通過閱讀關于戰(zhàn)爭的故事,我們能夠了解戰(zhàn)爭。
石黑一雄尤其是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心靈創(chuàng)傷,更是透過文字讓我們感同身受,而《遠山淡影》就是這樣一本書。
在開始《遠山淡影》的共讀之前,我們先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戰(zhàn)爭帶來的創(chuàng)傷,能夠在時間的沖刷下逐漸愈合嗎?
童年的經歷對人的一生到底有多大影響?
戰(zhàn)爭過后,傳統(tǒng)的社會秩序是否會被打破?
為什么人們常常不敢直面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而用自我欺騙來掩蓋?
面臨選擇時,如何才能讓自己無怨無悔?
這些關于成長、關于愛和戰(zhàn)爭的命題,在完成本周的共讀后,你也許會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小說的作者石黑一雄,他是日裔英國小說家,曾獲得“布克獎”、“諾貝爾文學獎”和大英帝國勛章等多項榮譽。
他的作品背景橫跨亞歐,頗具國際視野和人文關懷,因此,人們把他與奈保爾、魯西迪并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
1954年,石黑一雄出生在日本長崎,5歲時,由于父親的工作變動,舉家搬遷至英國。
自此,他們就在英國定居下來,再也沒有回過長崎,但直到1982年,石黑一雄才獲得英國國籍。
幼時的石黑一雄對音樂情有獨鐘,但是在奔向音樂夢想的道路上卻幾次被潑冷水。
1977年,23歲的石黑一雄于是,他開始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正當手足無措時,一則無意間看見的廣告改變了他的人生。
那是馬爾科姆·布雷德伯里在東英吉利大學,教授創(chuàng)意寫作碩士班的廣告。
上邊說加入的同學只需要最終交一篇30頁的小說,一年期滿就能畢業(yè),而且,政府會支付全部費用。這大大吸引了石黑一雄。
從那以后,石黑一雄正式開啟了自己的寫作之路。
石黑一雄部分作品英文版自第一部小說《遠山淡影》之后,很快《浮世畫家》和《長日將盡》也相繼發(fā)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和喜歡他。
文學上的成就讓石黑一雄聲名大噪,也為他贏得了諸多榮譽。
2008年,他被《泰晤士報》評選為“1945年以來英國最偉大的50位作家”之一,并且于201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石黑一雄的作品有開闊的國際視野,故事背景涉及日本、中國和英國等多個國家,這可能與他受到的多元文化熏陶有關。
幼年的石黑一雄和家人他的父親并非傳統(tǒng)的日本男人,在上海長大,是一名海洋學家,性格更像中國人;
他的母親在長崎長大,言行舉止是典型的日本女人;
而石黑一雄自己,在英國長大。
所以他的作品對不同的文化都有呈現。他關注的不是某一類人,而是不同背景下,不同的人、不同的心理和不同的命運。
也許是根在日本,所以當石黑一雄開始小說創(chuàng)作生涯時,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
于是,他的第一部小說《遠山淡影》誕生了,而這部小說中的故事,恰恰就發(fā)生在石黑一雄的母親年幼時期的生活地——日本長崎。
《遠山淡影》以回憶和現實穿插的手法,通過一個名叫悅子的中年女人,為我們講述了二戰(zhàn)剛結束時,長崎一對母女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她用旁觀者的口吻進行敘述,實際上卻是在回憶自己的故事,就像在揭開過去的傷疤,一層層地將心靈的創(chuàng)傷暴露在我們面前。
在這個故事里,沒有波瀾壯闊的情節(jié),也沒有戲劇化的愛恨情仇,有的只是娓娓道來的細語、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和瑣碎的生活情節(jié)。
但是,這也是石黑一雄的高明之處,因為他能夠不露聲色地把一段歷史對人心靈的摧殘,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不覺沉浸其中,為之動容。
故事的講述者悅子原本是日本人,但如今已定居在英國。在故事的開始,她的大女兒景子已經自殺,而住在倫敦的小女兒恰好來看她。
面對女兒的死,她把難過和自責深深地埋在心里,用回憶來讓自己得到救贖。
景子是純血統(tǒng)的日本人,長崎的原子彈事件后,悅子帶著她離開了那里,但是她過得并不開心,童年的經歷傷害了她,也傷害了她們的母女情。
后來到英國,她同母異父的妹妹妮基出生了,但她們兩個人性格完全相反:
景子抑郁,妮基開朗,所以二人相處得并不融洽,甚至連景子的葬禮,妮基也沒有出席。
佐知子和萬里子這對母女,是在悅子的回憶里出現的,可事實上,這兩個人恰恰就是悅子和她的女兒景子。
因為自己的人生過于痛苦,所以她把自己的故事描述成了別人的故事,站在了旁觀者的角度來講述自己的過去。
悅子回憶中的藤原太太,是一個曾經家境優(yōu)渥的上等人。
但是她在戰(zhàn)爭中失去了家人,現在僅依靠一家面店過活,雖然命運發(fā)生了巨變,但是她對生活的態(tài)度依然那么樂觀。
在故事中,還出現了二郎和緒方先生。二郎是悅子的丈夫,典型的日本男人,對工作盡心盡力,對自己嚴格要求,哪怕在家也要穿西裝打領帶。
而緒方先生呢,是個古板的老師,對日本傳統(tǒng)文化極端推崇,拒絕接收新思想。
每一個人物的出場,看似波瀾不驚,實則貫穿了悅子與女兒景子過去的生活。
《遠山淡影》不是一個鴻篇巨制的故事,也沒有深刻的愛恨情仇。
但是今天讀來,我們依然能被作者細膩的文字所吸引,被故事中一個個小人物所打動,甚至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啟發(fā)。
比如佐知子口口聲聲地說“我全都是為了女兒”,可是她的所作所為似乎并非如此。
她不關心女兒萬里子的成長,不理會她的想法,甚至親手溺死了女兒珍愛的小貓。
每一次在女兒心里留下的負面積淀,都在一點點將她引向自殺的悲劇結局。
比如二郎,在他的心里工作就是全部,所以對于父親和妻子并沒有多大的耐心和溫情,因此,整個家庭的氛圍是嚴肅的、凝重的。
透過他,我們可以看到傳統(tǒng)日本男人對于妻子和家庭的忽視,感受到他們在家庭中無法撼動的地位。
或許,我們也理解了佐知子說的“日本不適合女孩成長”那句話的含義。
又比如悅子在回憶過去時采取自我欺騙的態(tài)度:她將自己塑造成一個賢惠持家的幸福女人,可事實上,丈夫的冷漠和內心的壓抑讓她并不開心。
這讓我們忍不住開始反思:
記憶無法掩埋,它總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忽隱忽現,就像遠山淡影一樣揮之不去,那么對于自己曾經的過錯,我們該如何追悔和自我救贖呢?
是像悅子一樣當回憶起傷痛時選擇自我欺騙,還是好好正視過去,承擔由于自己的失職造成的后果呢?
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不同的見解,但是《遠山淡影》讓我們看到,欺騙和逃避并沒有讓悅子獲得救贖,可見,她沒有給我們提供一個好的答案。
如果你問《遠山淡影》到底寫了什么?
《遠山淡影》英文版,1982
那是一個中年女人對過去的追思,由于她的過錯導致了女兒自殺,她追悔莫及卻又不敢直面;
那是對戰(zhàn)后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人們小心翼翼地生存,以至于有些人被扭曲了性格,壓抑了愛。
在明天的閱讀中,我們將一起走進悅子的內心世界,走進她搭建起的回憶宮殿,看看這個失落的母親到底經歷了什么;
看看戰(zhàn)后的長崎,普通百姓的生活受到了怎樣的摧殘,那些小人物是如何艱難地生活的。
領讀人:康飛。拆書作者,做過五百強數據分析,做過文案策劃,但最愛的依然是文字和電影。
主播:小月,喜愛讀書與電影,用平凡的心認真感受與熱愛著生活點滴,珍惜當下。
責編:胡楊
圖片:文中插圖來自網絡,著作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刪除。
歡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聯系客服